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Rv3621c原核表达及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毛莉蓉 许礼发 +1 位作者 王晓春 张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9-495,501,共8页
目的以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H37Rv基因组为模板,构建、纯化及鉴定原核表达质粒pPROEX-Rv3621c,通过人群、小鼠试验进行免疫原性评价。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PROEX-Rv3621c,并以全血干扰素释放分析技术(Whole-blood... 目的以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H37Rv基因组为模板,构建、纯化及鉴定原核表达质粒pPROEX-Rv3621c,通过人群、小鼠试验进行免疫原性评价。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PROEX-Rv3621c,并以全血干扰素释放分析技术(Whole-blood IFN-γrelease assay,WBIA)检测其能否被安徽省淮南市M.tb感染者T细胞特异性识别。rRv3621c混合佐剂MTM[母牛分枝杆菌(M.vaccae),人工合成海藻糖-6′6,二分枝菌酸(TDB),单磷酰脂质A(MPLA)]免疫小鼠后,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分泌水平、脾细胞中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及肺脏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PROEX-Rv3621c,并使之诱导表达、纯化和鉴定。在rRv3621c蛋白诱导下,活动性结核(Active tuberculosis,AT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释放的IFN-γ水平明显较高(t=4.813,P<0.01),且ATB患者产生的IFN-γ水平高于潜伏性结核(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人群(t=4.442,P<0.01)。BCG+Rv3621c/MTM组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滴度水平明显高于Rv3621c/MTM组(P<0.01)和BCG组(P<0.01),Rv3621c/MTM组和BCG+Rv3621c/MTM组小鼠的IgG2a/IgG1比值大于1,明显高于MTM组和BCG组。BCG+Rv3621c/MTM组小鼠均分泌高水平IFN-γ、TNF-α和IL-2。Rv3621c/MTM组小鼠肺脏组织中IFN-γ、TNF-α及iNOS表达水平较高。结论M.tb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rRv3621c蛋白,rRv3621c混合佐剂MTM可以诱导较强烈的抗原特异性Th1型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3621c 免疫原性 原核表达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上调肺癌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CD39、CD279和颗粒酶B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应如 桂思吟 +7 位作者 胡万发 苏忆欣 张文婷 胡春晓 刘亚锋 谢军 吴静 胡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8-346,共9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15例(NC组),肺癌患者21例(LC组),收集临床信息,采集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ART处理PBMC 24h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RT的半数杀伤浓度(LC_(5...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15例(NC组),肺癌患者21例(LC组),收集临床信息,采集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ART处理PBMC 24h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RT的半数杀伤浓度(LC_(50))及诱导T细胞高表达CD39和CD279的最佳浓度;最佳浓度的ART诱导后,FCM检测NC组CD8^(+)和CD4^(+)T细胞CD39、CD279的表达水平,以及LC组CD8^(+)和CD4^(+)T细胞CD39、CD279、CD38、CD28、颗粒酶B(GrzB)、穿孔素(PerF)、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ART的LC_(50)为522μmol/L,最佳浓度为200μmol/L。LC组CD8^(+)和CD4^(+)T细胞CD279的基线表达显著高于NC组;200μmol/L ART诱导后,在NC组CD8^(+)和CD4^(+)T细胞中,CD39的表达显著升高;在LC组CD8^(+)和CD4^(+)T细胞中,CD39、CD279和GrzB的表达显著升高,IL-2表达显著降低,而CD38、CD28、IFN-γ和PerF等表达未见显著差异。促进ART诱导CD8^(+)T细胞表达CD39的临床因素有未放疗;促进ART诱导CD8^(+)T细胞表达CD279的因素有年龄>60岁、淋巴细胞数>1.26×10^(9)/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5、放疗、0.29×10^(9)/L≤单核细胞数≤0.95×10^(9)/L。结论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高表达CD279;ART诱导肺癌患者CD8^(+)和CD4^(+)T细胞CD39、CD279和GrzB的表达上调,从而调节T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肺癌 CD39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颗粒酶B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GA数据库构建肺腺癌自噬相关基因预后风险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雪芹 刘亚锋 +7 位作者 吴静 周家伟 邢应如 张鑫 李丹婷 谢军 丁选胜 胡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8-533,共6页
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构建预测肺腺癌患者预后的风险模型,探讨自噬相关基因预后风险模型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性能及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肺腺癌患者临床信息和转录组数据,结合人... 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构建预测肺腺癌患者预后的风险模型,探讨自噬相关基因预后风险模型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性能及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肺腺癌患者临床信息和转录组数据,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筛选出232个自噬相关基因。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独立与预后相关的自噬基因,并采用风险评分构建肺腺癌预后预测模型,用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性能。使用ESTIMATE和CIBERSORT在线网站(https://cibersort.stanford.edu/)探索风险评分与肿瘤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肺腺癌中有30个差异表达的自噬相关基因,其中4个自噬基因(BIRC5、ERO1A、ITGB4、NLRC4)具有预测患者预后的功能。依据风险评分进行分组,Kaplan-Meier分析表明高风险组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P<0.0001)。ROC曲线表明风险评分模型判断肺腺癌预后的准确性(AUC=0.757)。ESTIMATE和CIBERSORT分析提示风险评分模型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多个免疫细胞亚群浸润相关。结论自噬相关基因预后风险模型较临床数据能更好地预测肺腺癌患者预后。在高风险组中,CD4+记忆静止细胞可改善肺腺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自噬 免疫细胞 免疫浸润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