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素磺酸盐氧化工艺条件对香兰素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广学 徐华成 +2 位作者 邵群 张茂润 陈明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用造纸废液分离的木质素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木质素磺酸盐 ,该盐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高压催化氧化 ,经萃取精制后得到香兰素。考察了木质素磺化盐在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操作压力、催化剂量及反应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香兰素收率的... 用造纸废液分离的木质素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木质素磺酸盐 ,该盐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高压催化氧化 ,经萃取精制后得到香兰素。考察了木质素磺化盐在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操作压力、催化剂量及反应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香兰素收率的影响。用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木质素磺酸盐经氧化后 ,生成的香兰素收率可达 6 %~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 工艺条件 收率 木质素 氧化 香兰素 正交试验 香料 造纸废液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合成及其二元体系协同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忠秀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研究了由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与氨基磺酸反应制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NPES)的方法,通过对氨基磺酸的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的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酸醚比1.1∶1(mol∶mol),反应温度为110°C,反应时间为1h。... 研究了由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与氨基磺酸反应制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NPES)的方法,通过对氨基磺酸的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的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酸醚比1.1∶1(mol∶mol),反应温度为110°C,反应时间为1h。在该条件下NPES的收率为94.2%,经提纯后NPES的纯度可达99.6%。NPES与TX-10复配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βm|=3~10,属于中等强度协同增效作用,当NPES∶TX-10为4∶6(mol∶mol)时,形成胶团的能力达到最大;NPES∶TX-10为7∶3(mol∶mol)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磺酸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协同效应 相互作用参数 合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二甲苯氨氧化V-Cr-O系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杰 严爱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47,共6页
采用显微能谱 (SEM XRAS)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方法分析了V Cr O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组成及状态 ,并用程序升温还原 (TPR)方法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还原特征。结果表明 ,Cr与V的摩尔比 (n(Cr)∶n(V) )依次增加的 3种催化剂样品V... 采用显微能谱 (SEM XRAS)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方法分析了V Cr O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组成及状态 ,并用程序升温还原 (TPR)方法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还原特征。结果表明 ,Cr与V的摩尔比 (n(Cr)∶n(V) )依次增加的 3种催化剂样品VCB1、VCB2和VCM的表面均显示出Cr的富集。样品经 5 0 0℃处理2h后 ,催化剂VCB1和VCB2中V的结合能增大 ,Cr进一步向催化剂表面迁移 ;而催化剂VCM则保持表面状态的相对稳定。催化剂还原耗氢能力依VCB1、VCB2、VCM的顺序依次增强 ,其顺序与催化剂中n(Cr) :n(V)增大的顺序一致。VCM的表面脱 [H]能力较强 ,供 [O]能力较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二甲苯 氨氧化 V-Cr-O系催化剂 表面活性组分 特征 XPS T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高岭岩焙烧脱硅工艺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薛茹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研究了煤系高岭岩的焙烧活化脱硅过程,分析了助剂对脱硅反应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煤系高岭岩的焙烧活化脱硅工艺。对煤系高岭岩的脱硅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在相应的工艺条件下煤系高岭岩的脱硅反应可按“收缩的未反应核模型”处理,并导... 研究了煤系高岭岩的焙烧活化脱硅过程,分析了助剂对脱硅反应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煤系高岭岩的焙烧活化脱硅工艺。对煤系高岭岩的脱硅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在相应的工艺条件下煤系高岭岩的脱硅反应可按“收缩的未反应核模型”处理,并导出了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高岭岩 脱硅 工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爆破器材有序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
5
作者 汪泉 李志敏 +2 位作者 陈大勇 章菁菁 石佳 《爆破器材》 CAS 2007年第5期37-39,共3页
文章采用VB程序语言结合SQL Server2005数据库系统,开发研制出民爆器材有序化信息管理系统。本信息系统分为前台销售管理和后台库房管理两个子系统,实现了民爆器材的销售管理、入库管理、查询管理以及库存管理包括器材超期警告等诸多功... 文章采用VB程序语言结合SQL Server2005数据库系统,开发研制出民爆器材有序化信息管理系统。本信息系统分为前台销售管理和后台库房管理两个子系统,实现了民爆器材的销售管理、入库管理、查询管理以及库存管理包括器材超期警告等诸多功能,并考虑到面向网络安全性问题。系统界面设计比较科学、操作便捷,适合于在民爆企业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爆器材 VB6.0 SQL Server2005 销售管理 库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雾抑制气体爆炸火焰传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刘晅亚 陆守香 +2 位作者 秦俊 张立 郭子如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71-77,共7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全程透明的火焰加速管系统和细水雾实验系统 ,对不同水雾条件下的气体火焰传播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光电传感器与CCD摄像技术 ,笔者分析了不同水雾条件下的甲烷预混气体火焰传播速度、传播火焰阵面轨迹 ;探讨了水雾... 利用自行设计的全程透明的火焰加速管系统和细水雾实验系统 ,对不同水雾条件下的气体火焰传播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光电传感器与CCD摄像技术 ,笔者分析了不同水雾条件下的甲烷预混气体火焰传播速度、传播火焰阵面轨迹 ;探讨了水雾抑制气体火焰传播的机理及条件。实验发现了在一定条件水雾作用下的气体传播火焰阵面拉伸与火焰驻留的现象与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水雾对气体爆炸火焰传播的抑制是由于水雾作用于火焰阵面反应区 ,降低了反应区内火焰温度和气体燃烧速度 ,减缓了火焰阵面传热与传质的进行 ,从而使传播火焰得以抑制 ;而水雾对气体爆炸火焰传播的抑制效果与水雾通量、雾区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火焰 传播速度 阵面轨迹 爆炸 火焰结构 水雾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宋新朝 李克忠 +2 位作者 王锦凤 董众兵 毕继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3-308,共6页
在热天平和流化床实验装置中研究了生物质与煤的共气化特性,采用程序升温热重法对稻秆焦、高粱秆焦、玉米秆焦和神木煤焦以及生物质焦与煤焦混合物进行水蒸气气化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焦和煤焦的反应活性依次增大,其顺序为高粱焦>... 在热天平和流化床实验装置中研究了生物质与煤的共气化特性,采用程序升温热重法对稻秆焦、高粱秆焦、玉米秆焦和神木煤焦以及生物质焦与煤焦混合物进行水蒸气气化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焦和煤焦的反应活性依次增大,其顺序为高粱焦>稻秆焦>玉米焦>神木煤焦。一定温度下,生物质焦与煤焦混合物的气化碳转化率高于各自气化碳转化率的加和。在流化床气化实验中,比较了单独煤气化与稻秆/煤混合物气化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物气化碳转化率、气体中可燃组分的体积分数均高于单独煤气化,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低于单独煤气化CO2的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共气化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旋流器的分离性能 被引量:16
8
作者 金向红 金有海 +2 位作者 王建军 孙治谦 陈新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129,共6页
旋流器内气液两相的分离过程是液滴离心沉降和碰撞聚结、破碎的复合过程。对液滴的聚结、破碎机制进行分析,试验验证液相物性、流场强度对液滴聚结、破碎以及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黏度对涡流场中液滴的破碎影响很大,黏... 旋流器内气液两相的分离过程是液滴离心沉降和碰撞聚结、破碎的复合过程。对液滴的聚结、破碎机制进行分析,试验验证液相物性、流场强度对液滴聚结、破碎以及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黏度对涡流场中液滴的破碎影响很大,黏度增大分离效率上升;湍流强度是导致旋流场液滴破碎的主动力,当流量达到一定值时,高湍流强度导致液滴破碎,分离效率随流量上升开始急剧下降;液滴聚结、破碎过程对分离器压力降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旋流分离器 分离效率 液滴 团聚 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热载体热解淮南煤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梁鹏 王志锋 +1 位作者 董众兵 毕继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2,共6页
自制处理量为1kg煤的间歇式固体热载体热解装置,以淮南烟煤为原料,石英砂作热载体,对该煤进行热解特性评价实验。考察了热载体初始温度700℃~900℃、反应4min~16min、煤粒径及热载体与煤的质量比5~9对热解产物产率和性质的影响。结... 自制处理量为1kg煤的间歇式固体热载体热解装置,以淮南烟煤为原料,石英砂作热载体,对该煤进行热解特性评价实验。考察了热载体初始温度700℃~900℃、反应4min~16min、煤粒径及热载体与煤的质量比5~9对热解产物产率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热载体初始温度,气、液产率增加;延长反应时间和提高热载体比例,气体产率有所增加;热载体初始温度对热解气组成影响显著。提高热载体与煤的质量比和热载体初始温度,可以抑制半焦对热解反应器内壁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热载体 热解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前煤低温干馏工艺中的挥发分除尘 被引量:19
10
作者 梁鹏 王志锋 +1 位作者 董众兵 毕继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
为了寻求优化的炉前煤低温干馏工艺中的挥发分除尘方案,在使用400目金属滤网对间歇式粉煤固体热载体热解装置挥发分除尘研究的基础上,将颗粒床过滤器用于该过程的除尘研究。热态除尘实验表明,颗粒床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滤网的过滤负荷。... 为了寻求优化的炉前煤低温干馏工艺中的挥发分除尘方案,在使用400目金属滤网对间歇式粉煤固体热载体热解装置挥发分除尘研究的基础上,将颗粒床过滤器用于该过程的除尘研究。热态除尘实验表明,颗粒床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滤网的过滤负荷。选用2 mm石英砂和φ5 mm×2 mm瓷环作为滤料,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两种滤料除尘效率均在90%以上;随着过滤操作的进行,由于颗粒床内粉尘的沉积使其过滤效率有所提高,而对气、液收率的影响很小。结果表明,颗粒床与滤网结合可作为粉煤炉前低温干馏工艺中可供选择的挥发分除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干馏 颗粒床 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真菌降解经微电解预处理二硝基重氮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寿兵 张学才 +1 位作者 徐灏龙 谢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利用自行培养、驯化的白腐真菌,对经过微电解预处理的二硝基重氮酚(DDNP)废水进行了生物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微电解预处理后的DDNP废水(含CODCr467mg/L)经生化处理108h后,出水中CODCr在131mg/L左右,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其中的苯... 利用自行培养、驯化的白腐真菌,对经过微电解预处理的二硝基重氮酚(DDNP)废水进行了生物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微电解预处理后的DDNP废水(含CODCr467mg/L)经生化处理108h后,出水中CODCr在131mg/L左右,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其中的苯胺类、硝基类的去除率达到99.9%以上,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对试验所获得的时间序列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证明,白腐真菌降解经微电解预处理后的DDNP废水的反应为准一级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DDNP 生物降解 DDNP废水 二硝基重氮酚 真菌降解 预处理 微电解 二级排放标准 COD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O_4处理的Nb_2O_5/γ-Al_2O_3催化剂表面酸性与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杰 范以宁 +1 位作者 邱金恒 陈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89-794,共6页
用Hammett指示剂法、红外光谱(IR)、示差扫描量热鄄热重法(DSC鄄TG)和微型催化反应装置等研究了H2SO4处理的负载型Nb2O5/γ鄄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催化异丁烯(IB)与异丁醛(IBA)反应生成2,5鄄二甲基鄄2,4鄄己二烯(DMHD)的催化性能。结... 用Hammett指示剂法、红外光谱(IR)、示差扫描量热鄄热重法(DSC鄄TG)和微型催化反应装置等研究了H2SO4处理的负载型Nb2O5/γ鄄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催化异丁烯(IB)与异丁醛(IBA)反应生成2,5鄄二甲基鄄2,4鄄己二烯(DMHD)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所用H2SO4浓度增加,Nb2O5/γ鄄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增强,B酸量增加,L酸量先增加后下降。经H2SO4处理的Nb2O5/γ鄄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增加,但当H2SO4浓度超过0.05mol·L-1时催化活性又急剧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在H2SO4处理的催化剂表面形成的强酸中心上,产物分子进一步转化为积炭且封闭催化剂活性表面,导致催化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铌氧化物 氧化铝 硫酸 催化剂 表面酸性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海藻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君 李德茂 +7 位作者 张明旭 陈明强 王广策 闵凡飞 陈明功 张素平 任铮伟 颜涌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4-308,共5页
采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对三种海藻(龙须菜、角叉菜和马尾藻)进行了热解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角叉菜热稳定性最低,龙须菜和马尾藻的热稳定性相近;与马尾松等典型陆地高等植物相比,海藻的热稳定性都较低。采用Popescu法计算表明,AvramiEro... 采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对三种海藻(龙须菜、角叉菜和马尾藻)进行了热解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角叉菜热稳定性最低,龙须菜和马尾藻的热稳定性相近;与马尾松等典型陆地高等植物相比,海藻的热稳定性都较低。采用Popescu法计算表明,AvramiErofeev方程可以用来描述三种海藻的主要挥发分脱除过程。在三种海藻中,角叉菜的平均活化能最低,这也表明其热稳定性最低。与马尾松等陆高等植物相比,海藻热解发生在较低的温区,且主要表现为放热效应,而马尾松等陆地高等植物热解发生在较高的温区,存在明显的吸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热分析 动力学 生物质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法制备TiO_2/丝光沸石薄膜光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余定华 何杰 杨万秀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59-65,共7页
采用微波辐射加热法制备出负载型TiO2/丝光沸石(TiO2/M)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UV Vis漫反射谱(UV DRS)以及苯酚光催化降解等对催化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由微波加热制备的样品———丝光沸石上负载的二... 采用微波辐射加热法制备出负载型TiO2/丝光沸石(TiO2/M)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UV Vis漫反射谱(UV DRS)以及苯酚光催化降解等对催化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由微波加热制备的样品———丝光沸石上负载的二氧化钛薄膜其晶体具有锐钛矿型结构,并显示出明显的量子效应。以丝光沸石作为二氧化钛薄膜的载体,可以显著提高水体中苯酚的完全矿化率。负载量为30%,微波辐射时间为10min+10min的样品催化剂对苯酚光催化降解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法 制备 丝光沸石 光催化剂 二氧化钛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A/蒙脱土复合相变贮能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忠 井波 于少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44,共3页
用差式扫描量热(DSC)技术研究了癸酸(CA)和硬脂酸(SA)二元混合物的热性能,确定了CA-SA二元低共熔物的组成和相变温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A-SA二元低共熔物与蒙脱土复合贮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用XRD、IR、DSC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 用差式扫描量热(DSC)技术研究了癸酸(CA)和硬脂酸(SA)二元混合物的热性能,确定了CA-SA二元低共熔物的组成和相变温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A-SA二元低共熔物与蒙脱土复合贮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用XRD、IR、DSC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研究结果表明:CA-SA被有效地包封在蒙脱土层间,制得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0.21℃,相变焓为120.43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贮能 复合材料 蒙脱土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射丙烯酸丁酯无皂乳液聚合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继红 徐国财 王贞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9,42,共4页
利用超声辐射特殊的空化、乳化效应,实现了在不加引发剂的情况下丙烯酸丁酯的无皂乳液聚合,借助TEM、FT-IR、粒度仪观察其微观结构、粒度大小和分布,研究了超声功率对聚合物转化率的影响,分析了其形成的机理,表明了超声辐射是一种比常... 利用超声辐射特殊的空化、乳化效应,实现了在不加引发剂的情况下丙烯酸丁酯的无皂乳液聚合,借助TEM、FT-IR、粒度仪观察其微观结构、粒度大小和分布,研究了超声功率对聚合物转化率的影响,分析了其形成的机理,表明了超声辐射是一种比常规乳液聚合更有效的物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 超声辐射 无皂乳液聚合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家琴 吴玉程 +1 位作者 薛茹君 胡小晔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68,共5页
阐述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及其优异的电学、力学、化学性能,探讨性分析了碳纳米管和聚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 并且详细地介绍了碳纳米管/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合物 综述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煤燃烧/热解双反应器中热解室对立管内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志锋 梁鹏 +1 位作者 董众兵 毕继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1-716,共6页
考察了循环流化床煤燃烧 热解双反应器系统中热解室的存在对立管内的压力分布及气固流动状况的影响。提升管的内径100mm、高6m,立管的内径44mm、高3m,热解室的截面积200mm×200mm、高770mm。结果表明,随着提升管内表观气速Ur的增加... 考察了循环流化床煤燃烧 热解双反应器系统中热解室的存在对立管内的压力分布及气固流动状况的影响。提升管的内径100mm、高6m,立管的内径44mm、高3m,热解室的截面积200mm×200mm、高770mm。结果表明,随着提升管内表观气速Ur的增加,有无热解室立管内均为负压差流动,负压差梯度随着Ur的增加而减小。有热解室时,热解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料位高度,整个立管内固体颗粒的流动为负压差移动床流动;没有热解室时,立管内为稀相流动和移动床流动同时存在,立管内平衡料柱高度随Ur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循环量Gs的增加,两种类型的立管内负压差梯度均随之增大,也存在着流动形态的差别。循环量Gs的增加会引起立管内平衡料柱高度的降低。立管内气固相对滑移速度也随着循环量Gs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O 煤热解 立管 气固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乳酸的固态缩聚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建华 鲍时根 +1 位作者 朱玉俊 许健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33,44,共3页
采用熔融 /固态缩聚方法制备了聚L 乳酸。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预聚物颗粒大小对固态缩聚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真空干燥箱 ,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反应 ,有利于最终聚合物分子量的控制。
关键词 聚L-乳酸 固态缩聚 熔融法 催化剂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反应速度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Nb_2O_5对异丁烯/异丁醛缩合生成2,5-二甲基-2,4-己二烯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杰 范以宁 邱金恒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4,共7页
采用Hammett指示剂、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和微反测试等方法,考察了负载型Nb2O5催化剂表面酸性特征和对异丁烯(IB)/异丁醛(IBA)缩合生成2,5-二甲基-2,4-己二烯(DMHD)反应(称为Prins缩合)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活性与催化剂表面... 采用Hammett指示剂、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和微反测试等方法,考察了负载型Nb2O5催化剂表面酸性特征和对异丁烯(IB)/异丁醛(IBA)缩合生成2,5-二甲基-2,4-己二烯(DMHD)反应(称为Prins缩合)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活性与催化剂表面酸性特征有关。在Nb2O5/γ-Al2O3表面,只有当Nb2O5负载量超过一定量后才形成可检测的B酸位,并对IB/IBA缩合生成DMHD的反应才有明显的催化活性。随着Nb2O5负载量增加,Nb2O5/γ-Al2O3表面B酸位数增加且强度增强,催化剂的活性和产物的选择性增加;当Nb2O5负载量超过分散容量后,因表面形成较强的B酸位而导致DMHD选择性降低。将TiO2引入Nb2O5/γ-Al2O3,使催化剂表面B酸位数增加,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而将ZrO2引入Nb2O5/γ-Al2O3,则导致催化剂表面B酸位数大幅度减少,从而显著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表面B酸位是IB/IBA缩合生成DMHD的反应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Nb2O5 酸性 异丁烯/异丁醛(IB/IBA)缩合 Hammett指示剂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