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柴油冷滤点与其化学组成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袁银男 陈秀 +5 位作者 来永斌 吕翠英 崔勇 梅德清 华平 汤艳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12-219,共8页
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为了量化表征生物柴油组成与其冷滤点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与冷滤点分析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生物柴油的脂肪酸甲酯组成和冷滤点,研究了脂肪酸甲酯组成对冷滤点的影响规律。... 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为了量化表征生物柴油组成与其冷滤点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与冷滤点分析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生物柴油的脂肪酸甲酯组成和冷滤点,研究了脂肪酸甲酯组成对冷滤点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生物柴油主要由14~24个偶数碳原子组成的长链脂肪酸甲酯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甲酯主要为C14:0~C24:0,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主要为C16:1~C22:1、C18:2~C20:2和C18:3。120种生物柴油油样中,乌桕梓油生物柴油的冷滤点最低,为-14℃,花生油生物柴油的冷滤点最高,为13℃。生物柴油的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与分布不同,冷滤点差异较大。冷滤点随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升高,且碳链长的较短的增加显著;随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降低,且不饱和度高的较低的降低略明显。建立了线性相关性非常显著(R=0.971)的基于组成的冷滤点预测模型。研究结果为不同环境下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化学分析 低温流动性 回归分析 冷滤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丹-硅系延期药贮存中的化学反应机理 被引量:5
2
作者 颜事龙 张涵 +1 位作者 何杰 韩体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6-90,共5页
基于铅丹和硅的物理化学特性,对铅丹-硅系延期药在常温封闭贮存下发生自发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及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药剂贮存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了各反应的主要热力学参数ΔrGθm、ΔrHθm、ΔrSθm,通过对热... 基于铅丹和硅的物理化学特性,对铅丹-硅系延期药在常温封闭贮存下发生自发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及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药剂贮存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了各反应的主要热力学参数ΔrGθm、ΔrHθm、ΔrSθm,通过对热力学参数的分析,讨论了各反应的自发性。结合固体化学和薄膜生长理论,建立了药剂氧化还原反应的扩散模型和硅粉表面的氧化模型。结果表明,单一Pb3O4在贮存中不会自发分解,但是,当Pb3O4与Si混合后贮存时,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反应产物PbO会驻留在SiO2的网络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表面氧化模型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铅丹-硅系延期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化学快速制备近红外CdTe量子点与细胞成像 被引量:5
3
作者 石建军 王圣 +1 位作者 何婷婷 姜立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71-2078,共8页
针对当前水溶性量子点合成路线复杂、量子产率低的现状,在无需N2保护的条件下,采用简便的超声电化学方法快速合成了CdTe量子点前驱体;并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前驱体加热回流,得到水溶性、高质量的近红外CdTe量子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组... 针对当前水溶性量子点合成路线复杂、量子产率低的现状,在无需N2保护的条件下,采用简便的超声电化学方法快速合成了CdTe量子点前驱体;并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前驱体加热回流,得到水溶性、高质量的近红外CdTe量子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组成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超声电化学参数和回流条件对量子点荧光性质的影响。通过控制电流脉冲宽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参数,实现了CdTe量子点前驱体的可控制备;通过调节加热回流条件得到不同荧光发射波长的量子点;选用602 nm近红外发射波长的CdTe量子点标记了子宫颈癌细胞(Hela),并采用共聚焦技术实现了肿瘤细胞的显微成像观察。和传统的量子点合成方法相比,超声电化学方法具有合成路线简单、参数易调可控的特点;为高品质量子点的快速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展了超声电化学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化学 碲化镉 近红外量子点 前驱体可控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油脂生物柴油化学组成及低温流动性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来永斌 舒俊峰 +5 位作者 袁银男 陈秀 佘德琴 倪红军 蔡玲玲 陈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废弃油脂生物柴油(WME)的化学组成,利用低温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冷滤点测试仪研究WME的低温流动性能。采用结晶分离、与-10号柴油(-10PD)调合、添加低温流动性改进剂(FlowFit、FlowFitK和T818)降低WME的冷滤点...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废弃油脂生物柴油(WME)的化学组成,利用低温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冷滤点测试仪研究WME的低温流动性能。采用结晶分离、与-10号柴油(-10PD)调合、添加低温流动性改进剂(FlowFit、FlowFitK和T818)降低WME的冷滤点(CFPP)。结果表明:WME主要由14~22个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甲酯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分别为31.04%和64.51%。WME的晶体初析温度和CFPP分别为1.1、3℃;与-10PD调合,B20~B30的CFPP降至-12℃;添加0.1%FlowFitK,WME、B80、B60、B40、B20、B10和B5的CFPP分暮11从气-1-气-0-12-9℃和-8℃降至-1-4-10-17-74-24℃和-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化学组成 低温流动性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铵油炸药热化学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徐飞扬 李洪伟 +1 位作者 夏曼曼 邓军 《爆破器材》 CAS 2017年第6期48-52,共5页
通过对多孔粒状铵油炸药、3种常用的重铵油炸药(乳胶基质与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的质量比分别为2575、5050、7525)、乳化炸药运用B-W规则,确定重铵油炸药的爆炸反应方程式。用盖斯定律计算重铵油炸药的定容爆热,用加权法计算该炸药爆... 通过对多孔粒状铵油炸药、3种常用的重铵油炸药(乳胶基质与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的质量比分别为2575、5050、7525)、乳化炸药运用B-W规则,确定重铵油炸药的爆炸反应方程式。用盖斯定律计算重铵油炸药的定容爆热,用加权法计算该炸药爆炸产物的摩尔定容热容。结果表明:随着乳胶基质含量的增加,重铵油炸药的爆热、爆温值均呈下降趋势;通过Origin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乳胶基质含量对其爆热、爆温的影响近似呈线性关系以及乳胶基质含量对爆热的影响较之于对爆温的影响明显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铵油炸药 定容爆热 爆温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热化学解聚与协同解聚的进展
6
作者 丁珊珊 陈明强 +1 位作者 杨忠连 王一双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对木质素解聚方法、解聚过程中所使用的催化剂和溶剂以及解聚工艺条件等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种解聚方式的优缺点,同时阐述了协同解聚木质素。展望了木质素解聚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木质素 热化学解聚 协同效应 芳香族化合物 木质素油 焦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煤电化学氧化工艺的影响
7
作者 邵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1-102,105,共3页
研究了添加剂对煤的电化学氧化工艺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系列的添加剂进行比较,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最优的添加剂为萘系NF。并针对黄县褐煤以萘系NF为添加剂,得出添加剂的最佳用量为0.3 g/L。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c弹性微球包覆的高能化学点火具的点火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文近 程扬帆 +3 位作者 陆松来 韩体飞 汪泉 沈兆武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0-536,共7页
为了减小化学点火具的成型性、燃烧持续时间、燃烧速度等参数对粉尘燃烧与爆炸实验的影响,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和可重复性,研制出一种聚醋酸乙烯脂(PVAc)弹性微球包覆的化学点火具。首先对点火药用石蜡降感,后加入几滴石油醚将点火... 为了减小化学点火具的成型性、燃烧持续时间、燃烧速度等参数对粉尘燃烧与爆炸实验的影响,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和可重复性,研制出一种聚醋酸乙烯脂(PVAc)弹性微球包覆的化学点火具。首先对点火药用石蜡降感,后加入几滴石油醚将点火药制成球形,然后将PVAc的乙醇溶液旋涂在球形点火药上并真空干燥,在干燥过程中石油醚的挥发使包覆膜发生膨胀并使点火药变得膨松,制得的PVAc弹性微球具有成型性好、韧性强、防水和抗氧化等优点。利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该点火具的燃爆特性,并与其他三种类型的点火具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PVAc弹性微球包覆的化学点火具的火焰呈球形传播,其火焰速度适中、点火可靠度高,能够减小粉尘爆炸实验数据因点火具造成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药 粉尘爆炸 聚醋酸乙烯脂(PVAc) 微球包覆 粉尘云 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粉对化学敏化水胶炸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潮捷 黄文尧 +4 位作者 吴红波 檀鑫 孙宝亮 黄孟文 章万龙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15,共6页
为研究不同形状和含量的铝粉对化学敏化水胶炸药性能的影响,在水胶炸药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2%、3%、4%片状和粒状铝粉。对比分析添加不同的质量分数及不同形状铝粉水胶炸药的爆热、爆速和猛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铝粉质量分数... 为研究不同形状和含量的铝粉对化学敏化水胶炸药性能的影响,在水胶炸药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2%、3%、4%片状和粒状铝粉。对比分析添加不同的质量分数及不同形状铝粉水胶炸药的爆热、爆速和猛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铝粉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4%,炸药的爆热增加,爆速和猛度下降。当炸药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片状铝粉和粒状铝粉的水胶炸药比不含铝粉的水胶炸药,其爆热分别提高了17.99%、16.54%,爆速分别降低了15.12%、13.27%,猛度分别下降了18.18%、1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粉 水胶炸药 爆热 爆速 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FEM耦合法数值模拟在工程爆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兵 汪海波 +2 位作者 汪泉 宗琦 李洪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为了提高工程爆破课程教学效果,提出将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元(SPH-FEM)耦合法数值模拟用于课程教学。首先,阐述了SPH-FEM耦合法的基本原理;然后,以集中装药爆破为典型案例展示了建模过程、耦合检验和模拟结果;最后,将模拟结果融入... 为了提高工程爆破课程教学效果,提出将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元(SPH-FEM)耦合法数值模拟用于课程教学。首先,阐述了SPH-FEM耦合法的基本原理;然后,以集中装药爆破为典型案例展示了建模过程、耦合检验和模拟结果;最后,将模拟结果融入实际教学以探究SPH-FEM耦合法数值模拟在工程爆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SPH-FEM耦合法能够充分结合SPH粒子和FEM网格各自优势;采用SPH-FEM耦合法数值模拟可以直观呈现集中装药爆破历程;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FEM耦合法 集中装药 数值模拟 工程爆破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宽带微波吸收性能的MWCNTs/SiC纳米复合材料的点击化学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倩倩 吉小利 +1 位作者 袁浩泽 梁英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60-5169,5177,共11页
多壁碳纳米管/碳化硅(MWCNTs/SiC)纳米复合材料,以电阻型微波吸收剂MWCNTs为基体材料,电介质型微波吸收剂碳化硅作为损耗介质通过点击反应制备。采用XRD,IR,XPS,TG,SEM,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该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和微波吸收性能测试。此... 多壁碳纳米管/碳化硅(MWCNTs/SiC)纳米复合材料,以电阻型微波吸收剂MWCNTs为基体材料,电介质型微波吸收剂碳化硅作为损耗介质通过点击反应制备。采用XRD,IR,XPS,TG,SEM,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该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和微波吸收性能测试。此外还探讨了不同投料比,对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WCNTs/SiC二元纳米复合材料由点击法成功制备;当投料的质量比MWCNTs:SiC=1∶1时,MWCNTs/SiC二元纳米复合材料在2.0 mm的厚度下,其最小反射损耗(RLmin)达到了-44.96 dB,在1.5 mm的超薄厚度下有效吸收的最宽带宽(RL<-10 dB)达到5.04 GHz(从12.66~17.93 GHz,覆盖了Ku波段的87.8%);此外,MWCNTs/SiC二元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在整个X波段有效吸收电磁波,厚度范围为2.0~2.5 mm。并且,通过调整吸收层的厚度,几乎可以有效覆盖所有的C、X和Ku波段。MWCNTs和SiC之间通过点击反应以共价键连接,分子内部形成导电通道,产生足够的载流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流,也可以衰减电磁波,从而增强对电磁波能量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化硅 点击化学 电磁波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化学计量比调控高电压尖晶石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赛喜雅勒图 王雪莹 +3 位作者 顾庆文 夏永高 刘兆平 何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3-1000,共8页
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高电压尖晶石正极材料,主要是调控正极材料中锂与过渡金属的摩尔比,即通过Ni_(0.25)Mn_(0.75)(OH)_2与Li_2CO_3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非化学计量比的Li_(1.05)Ni_(0.5)Mn_(1.5)O_4和化学计量比的LiNi_(0... 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高电压尖晶石正极材料,主要是调控正极材料中锂与过渡金属的摩尔比,即通过Ni_(0.25)Mn_(0.75)(OH)_2与Li_2CO_3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非化学计量比的Li_(1.05)Ni_(0.5)Mn_(1.5)O_4和化学计量比的LiNi_(0.5)Mn_(1.5)O_4尖晶石型高电压正极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对其形貌、晶体结构及元素价态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非化学计量比的Li_(1.05)Ni_(0.5)Mn_(1.5)O_4中由于金属离子随机分布于16 d位置,所以Ni/Mn阳离子无序化程度更高。非化学计量比的高电压正极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倍率性能,并且在4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高达91.2%。同时,原位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在充放电过程中非化学计量比的高电压正极材料发生连续单一的相转变,可以提高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非计量比的尖晶石Li_(1.05)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在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 尖晶石 正极材料 非化学计量比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相变爆炸激发药剂热化学安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明燃 王任松 +4 位作者 王尹军 杨海斌 李继红 曹稳 胡赏赏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104,共8页
为了研究CO_(2)相变爆炸激发药剂的热化学安定性,采用热重法(TG)、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和耐温试验测试了其热分解特性和耐温性能,用Ozawa法对所得热力学数据进行理论计算,并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该激发药剂的温度指数。结果表明:升温速率... 为了研究CO_(2)相变爆炸激发药剂的热化学安定性,采用热重法(TG)、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和耐温试验测试了其热分解特性和耐温性能,用Ozawa法对所得热力学数据进行理论计算,并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该激发药剂的温度指数。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分别为1、2.5、5℃/min的条件下,激发药剂在90℃时开始有质量损失;在非密闭条件下,整个升温过程中各组分之间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激发药剂的热化学安定性主要体现为各组分的热稳定性,平均活化能为86.986 kJ/mol;在密闭条件下,升温至460℃之后激发药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明激发药剂热化学安定性良好,且一定的压力作用有利于激发药剂燃烧反应;耐温试验中,80℃保存48 h激发药剂未发生状态变化,而200℃下激发药剂组分损失严重,说明温度指数TS计算值90.199℃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相变爆炸 热重法 绝热加速量热仪 激发药剂 热化学安定性 耐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明功 周鑫 +2 位作者 赵彬彬 荣俊锋 路延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综述了含油废水的定义、油的存在形态、油水分离技术以及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油水分离技术包括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物理化学分离法以及组合工艺等。阐述了各种油水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流程和特点,综合比较分析发现,应依据含油废水中... 综述了含油废水的定义、油的存在形态、油水分离技术以及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油水分离技术包括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物理化学分离法以及组合工艺等。阐述了各种油水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流程和特点,综合比较分析发现,应依据含油废水中油品的性质及存在形式选择合适的油水分离技术,并且兼顾经济效益。组合工艺是油水分离的发展趋势;高性能低成本油水分离材料以及油水分离设备的研发是未来油水分离技术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污染 分离 技术特点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Pb-O-Cl体系中Pb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程翼 杨和彦 +4 位作者 成龙 潘琪 陈亚汝 孙宾 焦发存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36-240,245,共6页
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法研究了铅(Pb)的氧化/氯化反应路径。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选择MP2理论水平和SDD基组计算每个反应的中间态和过渡态构型,利用过渡态理论确定了各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 垃圾焚烧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交叉的岩体损伤监测实验教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强强 荣传新 +5 位作者 徐颖 蔡海兵 唐彬 程兵 吕闹 郭亚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49,共6页
为解决传统岩体损伤监测中岩体内部损伤可视化的难题,基于学科交叉理念引入了地震学中的地震成像技术。分析了地震成像的原理、理论算法、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详细阐述了地震成像技术在岩体损伤监测实验中有别于地震监测的细节问题... 为解决传统岩体损伤监测中岩体内部损伤可视化的难题,基于学科交叉理念引入了地震学中的地震成像技术。分析了地震成像的原理、理论算法、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详细阐述了地震成像技术在岩体损伤监测实验中有别于地震监测的细节问题。通过以室内受载岩石的损伤监测为实验教学案例,并将受载岩石内部的损伤进行可视化,揭示了荷载作用下岩石内部损伤的演化规律,弥补了传统岩体损伤监测的缺陷,启发了学生的学科交叉思维,引导他们关注并解决学科交叉过程中的部分“不兼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岩体监测 地震成像 实验教学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流量下气泡帷幕对水下冲击波衰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成帅 吴红波 +4 位作者 王尹军 陆少峰 李基锐 蔡心远 陈正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9-244,265,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气流量下气泡帷幕对水下冲击波的衰减特性,采用高速摄像探究气泡帷幕在受到冲击波冲击后形态变化,结合冲击波压力时程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泡帷幕中的气泡受到冲击波作用后会发生数次膨胀收缩行为,随着气流量增加,气... 为了研究不同气流量下气泡帷幕对水下冲击波的衰减特性,采用高速摄像探究气泡帷幕在受到冲击波冲击后形态变化,结合冲击波压力时程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泡帷幕中的气泡受到冲击波作用后会发生数次膨胀收缩行为,随着气流量增加,气泡膨胀的最大直径增大,第一次膨胀收缩周期变长;且气泡帷幕对水下冲击波压力有很强的衰减作用,气流量上升幅度越大,冲击波压力峰值衰减越明显,在气流量40 L/min下,冲击波峰值衰减高达88.98%;气流量大于20 L/min后,冲击波冲量衰减幅度均大于50.00%。针对气流量大小与压力峰值下降幅度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提出适用于该工况下的经验方程,以期指导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帷幕 高速摄像 冲击波峰值压力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Virial理论的爆轰产物状态方程 被引量:2
18
作者 苗飞超 郭子如 李丹丹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43,共9页
爆轰参数理论计算热化学代码的核心在于选择合适的状态方程用于描述物质的热力学状态。为扩大状态方程适用范围、减少状态方程的经验参数,基于维里(Virial)理论建立了能够准确计算到第i个Virial系数的VLI状态方程。采用VLI状态方程研究... 爆轰参数理论计算热化学代码的核心在于选择合适的状态方程用于描述物质的热力学状态。为扩大状态方程适用范围、减少状态方程的经验参数,基于维里(Virial)理论建立了能够准确计算到第i个Virial系数的VLI状态方程。采用VLI状态方程研究了第2~9维里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对比了不同阶数维里系数的相对大小及其对氮气热力学状态曲线的影响程度;计算了氮气的高压Hugoniot曲线和低压等温线,并与VLW和JCZ两种状态方程的计算值以及相应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计算了典型炸药的爆轰性能,验证了VLI状态方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I状态方程 维里系数 HUGONIOT曲线 等温线 氮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煤变压吸附提纯技术的模拟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璐瑶 李广学 张成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944,共4页
综述了低浓煤变压吸附提纯技术的模拟优化研究进展。从吸附剂与变压吸附工艺这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简洁明确的介绍。从吸附剂角度的发展趋向来看,通过模拟与优化能够提高吸附剂性能与原料配比,提升吸附剂有效性。从变压吸附角度的发展趋... 综述了低浓煤变压吸附提纯技术的模拟优化研究进展。从吸附剂与变压吸附工艺这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简洁明确的介绍。从吸附剂角度的发展趋向来看,通过模拟与优化能够提高吸附剂性能与原料配比,提升吸附剂有效性。从变压吸附角度的发展趋向来看,模拟与优化变压吸附设备能使其自动化效果更好,经济效益更高。总结指出,两个角度都能看出模拟与优化在本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效率与产能得到了提升,在为技术带来不少便利的同时,两个角度也有要继续改进的地方。在吸附剂的角度上,多组分混合物的模拟与优化仍需继续进步;在变压吸附的角度上,实际操作中的动态变化模拟仍存在局限性,装置运转中的安全性优化应多加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煤层气 变压吸附 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配废PVC对水煤浆成浆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李懂 李寒旭 +2 位作者 焦发存 王宁宁 陈建杨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5,共8页
为缓解废PVC处理压力,回收碳氢资源,将废PVC与煤粉混合制备废PVC-煤浆,分析掺配废PVC后浆体的定黏质量分数、流变特性及稳定性。利用SEM-EDX和分形理论对掺配废PVC的浆体表观形貌和分形维数进行分析,探讨掺配废PVC对煤浆性能的影响机理... 为缓解废PVC处理压力,回收碳氢资源,将废PVC与煤粉混合制备废PVC-煤浆,分析掺配废PVC后浆体的定黏质量分数、流变特性及稳定性。利用SEM-EDX和分形理论对掺配废PVC的浆体表观形貌和分形维数进行分析,探讨掺配废PVC对煤浆性能的影响机理。利用热重分析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原煤浆及废PVC-煤浆的燃烧特性指数和动力学参数,对不同废PVC掺配量浆体的燃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掺配废PVC可以提高浆体的成浆性但析水率升高、稳定性有所下降;废PVC的掺配量越多,浆体的分形维数越小,成浆浓度越高;掺配废PVC对煤浆燃烧会产生协同作用,当废PVC的添加量为3%和5%时,煤浆的燃尽率和综合燃烧性能变好,促进燃烧反应,添加量为8%和10%时抑制燃烧反应;在选取Coats-Redfern近似时,水煤浆燃烧在选取反应级数n=1时线性相关性最高,掺配5%的废PVC后的浆体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PVC 成浆性能 燃烧性能 热分析 动力学分析 塑料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