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实施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权哲
李志强
+4 位作者
戴新连
沈冬青
马勃
刘宏炜
张宁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7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用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5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的临床资料,比较260例行有创ICP监测(监测组)和245例未行有创ICP监测者(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
目的观察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用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5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的临床资料,比较260例行有创ICP监测(监测组)和245例未行有创ICP监测者(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病因、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表现相似,但监测组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χ2值分别为43.03、30.95);监测组轻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进行持续有创ICP监测,能够及时、准确了解ICP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治,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疾病
危重症
颅内压监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丽茹
黄杰
李志强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脱水、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神经节苷酯100 mg+...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脱水、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神经节苷酯10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对照组予吡拉西坦8.0 g+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个疗程(10~14 d)后判定临床疗效及GCS评分。结果观察组基本恢复27例、显著好转18例、好转2例、无变化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基本恢复167例、显著好转11例、好转7例、无变化1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6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酯
脑梗死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压调节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3
作者
张宁
权哲
+4 位作者
宋大勇
曹建辉
程瑞兴
邱永明
李志强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9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压干预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均采用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四组各12只:Ⅰ组为对照组:使用微量输入泵以2 mL/h的速度泵入生理盐水,不对血压进行干预。...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压干预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均采用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四组各12只:Ⅰ组为对照组:使用微量输入泵以2 mL/h的速度泵入生理盐水,不对血压进行干预。Ⅱ组再灌注后诱导血压升高,Ⅲ组再灌注后诱导血压降低;Ⅳ组再灌注后通过使用微量泵泵入降压药物使MAP降低并维持在90~100 mmHg,再逐渐升高血压到140~150 mmHg。各组血压干涉前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实验结束时大鼠均断头处死,取脑组织以冠状切片,在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中染色,测定各组脑组织梗死体积。结果Ⅳ组与Ⅰ组比较,大鼠脑缺血后梗塞体积减少,Bederson评分明显改善(P均<0.05);Ⅱ组与Ⅰ组比较梗死体积增大(P<0.05)。结论适应性的血压调节灌注方式,能减少再灌注损伤,降低梗塞体积,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调节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创、无创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
12
4
作者
曹建辉
夏养华
+1 位作者
刘英
张宁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9期37-39,共3页
目的 观察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将142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两组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颅内监测探头置入术ICP监测,对照组采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进行无创...
目的 观察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将142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两组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颅内监测探头置入术ICP监测,对照组采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进行无创性ICP动态监测.在常规止血、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的同时,如ICP> 15 mmHg超过30 min,即用20%甘露醇脱水,同时予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抬高头位30°,每日补液量2000~2 500 mL,有创颅内压监护同时引流脑脊液.如ICP继续升高,>30mmHg,多提示颅内血肿增加或发生了较严重的脑水肿,应及时复查CT并做相应处理.观察两组甘露醇应用时间、剂量及术后第1、3、5天的ICP变化.结果 观察组甘露醇平均应用时间为7d,平均剂量为1 125 g;对照组分别为12 d、1 420 g,两组比较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3、5天ICP水平减低(P均<0.05).结论 有创ICP监测能准确反映STBI患者术后ICP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监测探头置入术
重型颅脑损伤
有创性颅内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实施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权哲
李志强
戴新连
沈冬青
马勃
刘宏炜
张宁
机构
上海
交通
大学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
上海
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安徽理工大学上海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7期15-17,共3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课题资助项目(20124Y140)
文摘
目的观察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用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5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的临床资料,比较260例行有创ICP监测(监测组)和245例未行有创ICP监测者(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病因、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表现相似,但监测组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χ2值分别为43.03、30.95);监测组轻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进行持续有创ICP监测,能够及时、准确了解ICP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治,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神经疾病
危重症
颅内压监测
预后
Keywords
neurological disease
critical illness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prognosis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丽茹
黄杰
李志强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附属奉贤医院
安徽理工大学上海神经病学研究所
上海
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78-79,共2页
基金
上海市奉贤区科委资助项目(奉科2010-101101
090606)
文摘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脱水、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神经节苷酯10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对照组予吡拉西坦8.0 g+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个疗程(10~14 d)后判定临床疗效及GCS评分。结果观察组基本恢复27例、显著好转18例、好转2例、无变化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基本恢复167例、显著好转11例、好转7例、无变化1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6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神经节苷酯
脑梗死
急性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压调节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3
作者
张宁
权哲
宋大勇
曹建辉
程瑞兴
邱永明
李志强
机构
上海
交通
大学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
安徽理工大学上海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9期30-32,共3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立项课题(20124Y140)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压干预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均采用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四组各12只:Ⅰ组为对照组:使用微量输入泵以2 mL/h的速度泵入生理盐水,不对血压进行干预。Ⅱ组再灌注后诱导血压升高,Ⅲ组再灌注后诱导血压降低;Ⅳ组再灌注后通过使用微量泵泵入降压药物使MAP降低并维持在90~100 mmHg,再逐渐升高血压到140~150 mmHg。各组血压干涉前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实验结束时大鼠均断头处死,取脑组织以冠状切片,在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中染色,测定各组脑组织梗死体积。结果Ⅳ组与Ⅰ组比较,大鼠脑缺血后梗塞体积减少,Bederson评分明显改善(P均<0.05);Ⅱ组与Ⅰ组比较梗死体积增大(P<0.05)。结论适应性的血压调节灌注方式,能减少再灌注损伤,降低梗塞体积,改善神经功能。
关键词
血压调节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保护
Keywords
blood pressure regulation
rats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neuroprotection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创、无创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
12
4
作者
曹建辉
夏养华
刘英
张宁
机构
上海
交通
大学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
安徽理工大学上海神经病学研究所
安徽
省立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9期37-39,共3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立项课题(20124Y140)
文摘
目的 观察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将142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两组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颅内监测探头置入术ICP监测,对照组采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进行无创性ICP动态监测.在常规止血、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的同时,如ICP> 15 mmHg超过30 min,即用20%甘露醇脱水,同时予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抬高头位30°,每日补液量2000~2 500 mL,有创颅内压监护同时引流脑脊液.如ICP继续升高,>30mmHg,多提示颅内血肿增加或发生了较严重的脑水肿,应及时复查CT并做相应处理.观察两组甘露醇应用时间、剂量及术后第1、3、5天的ICP变化.结果 观察组甘露醇平均应用时间为7d,平均剂量为1 125 g;对照组分别为12 d、1 420 g,两组比较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3、5天ICP水平减低(P均<0.05).结论 有创ICP监测能准确反映STBI患者术后ICP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
颅内监测探头置入术
重型颅脑损伤
有创性颅内压监测
Keywords
intracranial monitoring probe implantation
severe brain injury
invas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实施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的意义
权哲
李志强
戴新连
沈冬青
马勃
刘宏炜
张宁
《山东医药》
CAS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李丽茹
黄杰
李志强
《山东医药》
CAS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血压调节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张宁
权哲
宋大勇
曹建辉
程瑞兴
邱永明
李志强
《山东医药》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有创、无创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的指导作用
曹建辉
夏养华
刘英
张宁
《山东医药》
CAS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