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用物探方法在淮北西寺坡区推覆体下找煤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常向东
-
机构
安徽煤田地质物探测量队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5-49,共5页
-
文摘
用频率、瞬变电磁测深和人工地震方法在淮北西寺坡区推覆体下找煤,定性分析出推覆构造的存在、推覆范围和盖层厚度。在简述了3种方法进行此项勘探的原理和优缺点后,认为电磁测深在穿透高阻盖层方面效果比较显著,并用野外实测曲线、理论正演模型和钻探结果对比加以证实。
-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推覆构造
煤矿床
找煤
-
Keywords
seismic exploring
electromagnetic sounding
overthrust
Huaibei
-
分类号
P618.11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煤田地震勘探资料时间深度转换的速度标定方法及应用
- 2
-
-
作者
潘平锋
-
机构
安徽省煤田地质物探测量队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41-45,共5页
-
文摘
在煤田地震勘探资料解释工作中,T(时)-Z(深)转换的速度参数向来很受重视。但通常只采用速度谱或地震测井资料获取速度参数,本文介绍一种用钻探深度和地震反射波进行速度标定,然后根据速度变化规律制作层间速度分布图的方法,并介绍该方法在淮南煤田刘庄勘探区的实际应用情况。
-
关键词
煤田
地震勘探
时间深度转换
速度
-
分类号
P618.11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反褶积
- 3
-
-
作者
赵邦宗
-
机构
安徽省煤田物探测量队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58-63,共6页
-
文摘
反褶积又称反滤波,是煤田地震资料处理中较主要的手段之一。地震记录道不能像测井曲线那样反映地层的细节,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受纵向分辨的限制;二是地震子波受地层的吸收、衰减而延续过长。
-
关键词
地震勘探
煤田
反褶积
-
分类号
P618.11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3D3C地震资料在煤系地层岩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 4
-
-
作者
杨德义
高远
王赟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安徽煤田物探测量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6-56,共1页
-
-
关键词
地震资料
煤系地层
岩性预测
含水性
地震数据
压实作用
-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煤系地层裂缝裂隙发育带的预测
被引量:17
- 5
-
-
作者
王贇
高远
接铭训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煤田物探测量队
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6-568,共3页
-
文摘
介绍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开滦矿业集团钱家营矿四、十采区裂缝预测中的应用.通过三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利用横波双折射现象和快、慢横波在地震记录到达时的时差,对矿区各煤系地层层段的裂缝发育情况做了定量的预测,预测了煤系地层中裂缝发育的统计主方向和发育密度,为矿井生产提供较好的基础资料 .
-
关键词
裂缝
三分量
双折射
快、慢横波
时差
-
Keywords
fracture
3-components
double-fraction
parallel-vertical shear wave
time delay
-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小断层的分辨识别与反射波特征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陈双庆
陈昌武
王树敏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
安徽煤田物探测量队
-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51-54,共4页
-
文摘
通过分辨率概念的介绍,结合实际资料揭示,认为小断层与薄层的分辨率有别,依据断层处反射波特征,描述对小断层的分辨识别,空间控制和确定。
-
关键词
小断层
薄层
分辨率
反射波特征
识别
-
Keywords
mini-fault
thin seam
resolution
character of reflection wave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TB559
[理学—声学]
-
-
题名用地震勘探资料预测5号煤层厚度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赵邦宗
-
机构
安徽省煤田物探测量队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64-68,共5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刘庄矿区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要可采煤层5层,其中5号煤层厚度变化最大(0~7m)。据钻孔揭露,中西部该煤层较厚,一般4~6m;东部煤层变薄,有一冲刷带。
-
关键词
地震勘探
煤层
煤田
煤层厚度
-
分类号
P618.11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地震模拟技术及其应用
- 8
-
-
作者
龚远武
-
机构
安徽省煤田物探测量队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27-36,共10页
-
文摘
引言将地震勘探所获信息转化为地质信息是资料解释工作的重要任务。地震模拟技术就是这种能够将测井资料与实际地震记录联系起来的媒介手段和方法。以往有关文献介绍的地震模拟技术皆需要声测资料或实验室的岩石测定资料。
-
关键词
地震
模拟技术
地震资料
-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DFS—V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调校和检验
- 9
-
-
作者
沈洪林
-
机构
安徽省煤田物探测量队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50-58,共9页
-
文摘
在中日合作勘探刘庄井田过程中,使用了 DFS-V 地震资料采集系统。为了扩大其使用范围,包括适应米尼-索西机械震源采集地震资料的需要,该系统采用了与 MSP(多源处理机)相配套的方式。MSP 是记录并处理打夯机所激发的并从地下反射回来的地震波的,它本身有着较完善的自检功能。本文总结了这次勘探活动中对系统的技术调校要求,并概述了调试和检验的经验以及仪器保养知识。
-
关键词
DFS-V
地震资料
采集系统
-
分类号
P631.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刘庄井田的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勘探
- 10
-
-
作者
唐建益
汤英侠
-
机构
中国煤田地质局
安徽省煤田地质物探测量队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10-20,共11页
-
文摘
由于采用大规模现代化综采技术,需要对一些小型地质构造有更清楚的了解。另一方面,随着勘探深度加大,以钻探为主的煤田勘探费用大幅度增加,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
关键词
煤田
高分辨率
地震勘探
反射波法
-
分类号
P618.11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二层界面三维偏移归位方法
- 11
-
-
作者
潘平锋
-
机构
安徽省煤田地质物探测量队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46-49,共4页
-
文摘
二层界面三维偏移归位方法采用二层界面倾向可任意变化的三维模型,通过求解地震反射波在两层介质内的射线路径,来完成回声点在三维空间的偏移归位。
-
关键词
偏移归位
地震勘探
-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三种时间深度转换方法介绍
- 12
-
-
作者
潘平锋
-
机构
安徽省煤田地质物探测量队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01期37-40,共4页
-
文摘
在刘庄中日合作勘探过程中,对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的时间-深度(T-Z)转换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在不同阶段试用了多种方法,现将我系统尚未采用的三种T-Z 转换法介绍如下,供大家了解和参考。
-
关键词
时间深度转换
地震勘探
-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