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OTPY包的流域水文模型动态率定研究
1
作者 胡友兵 马亚楠 +3 位作者 王凯 徐建 陈绪伟 杜宏杰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0-233,共4页
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是智慧水利最鲜明的特征,模型平台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供算法支撑,模型高效实例化是模型平台实践应用中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技术瓶颈。聚焦模型实例化过程中动态在线率定需求,引入SPOTPY工具包,选取我国广泛应用的新安... 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是智慧水利最鲜明的特征,模型平台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供算法支撑,模型高效实例化是模型平台实践应用中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技术瓶颈。聚焦模型实例化过程中动态在线率定需求,引入SPOTPY工具包,选取我国广泛应用的新安江模型为实例对象,按照水利部、淮委通用化模型建设颗粒规范要求,对该工具包提供的基于SCEUA优化算法的算例模块进行改造,将模型参数、优化方法参数、目标函数、雨水情数据等转变为传入变量。同时采用FastAPI、Docker等微服务构建、容器化打包技术杖,构建流域水文模型动态率定微服务实例。通过在数字孪生淮河模型平台中实践应用表明,该技术方法高效成熟可靠,为模型实例化在线动态率定实施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PY 动态参数率定 数字孪生流域 模型平台 新安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涝渍胁迫条件下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2
作者 梅海鹏 董国强 +2 位作者 李伟 汪智群 周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75,84,共9页
为预估涝渍综合胁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皖北平原典型作物夏大豆和典型涝渍胁迫过程先涝后渍为研究对象,依据2021年6-10月在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作物与水关系试验场开展的夏大豆涝渍胁迫试验,建立了涝渍胁迫程度与作物产量间的关系... 为预估涝渍综合胁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皖北平原典型作物夏大豆和典型涝渍胁迫过程先涝后渍为研究对象,依据2021年6-10月在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作物与水关系试验场开展的夏大豆涝渍胁迫试验,建立了涝渍胁迫程度与作物产量间的关系。通过设置不同的涝渍胁迫形式及程度的试验,分析单涝、单渍的理论减产作用,对涝渍综合胁迫过程中的涝害指标SFW和渍害指标SEW_(30)进行统一,对多个水分生产函数进行改进,并对函数参数进行率定、验证及评价。结果表明:在涝渍胁迫敏感因子识别方面,由改进的Blank模型、Singh模型和Hiler模型得到的作物对涝渍胁迫敏感程度更为可靠。在涝渍胁迫条件下的产量预测方面,以Blank模型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受涝渍综合胁迫时产量预测精度最高,综合绝对平均误差(MAE)为0.116,并且纳什系数(NSE)最接近1,模型质量最好,其次为Jensen模型、Hiler模型和Singh模型;Stewart模型质量最差,对涝渍胁迫下大豆产量预测MAE达到0.294,RMSE达到0.323,不适合作为涝渍胁迫下水分生产模型使用。研究内容为扩展涝渍胁迫条件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计算方法提供了参考,为涝渍综合胁迫下作物相对产量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涝渍胁迫 水分生产函数 先涝后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口径蒸渗仪潜水蒸发差异性研究及模拟
3
作者 梅海鹏 汪智群 +1 位作者 李伟 周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111-118,共8页
为探究不同小口径蒸渗仪测量潜水蒸发的差异性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潜水蒸发的模拟效果,本研究利用五道沟实验站0.3、0.5 m^(2)蒸渗仪开展了潜水蒸发对比试验。分析两种口径蒸渗仪潜水蒸发量的相关性,并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两种口径... 为探究不同小口径蒸渗仪测量潜水蒸发的差异性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潜水蒸发的模拟效果,本研究利用五道沟实验站0.3、0.5 m^(2)蒸渗仪开展了潜水蒸发对比试验。分析两种口径蒸渗仪潜水蒸发量的相关性,并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两种口径蒸渗仪潜水蒸发量进行模拟,评估不同气象要素对潜水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潜水蒸发量超过2.393 mm时,0.3 m^(2)蒸渗仪测量潜水蒸发量大于0.5 m^(2)蒸渗仪量;0.3 m^(2)蒸渗仪测量潜水蒸发存在迟滞效应。净辐射对于0.3 m^(2)蒸渗仪潜水蒸发量影响更大,在气象因素对0.5 m^(2)蒸渗仪潜水蒸发影响中,40 cm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更大。空气湿度、土壤湿度是导致0.3、0.5 m^(2)小口径蒸渗仪潜水蒸发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可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通过气象要素对潜水蒸发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渗仪 潜水蒸发 口径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生育期潜水蒸发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浒 王丽丽 +3 位作者 王一杰 周超 索梅芹 王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105,111,共5页
潜水是作物生长可利用的水源之一。采用五道沟实验站1991年10月-2020年5月潜水蒸发和水文气象长系列实测资料,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不同埋深潜水(0-5 m)蒸发与水面蒸发、地表温度、空气绝对湿度和气温4个因素的变化趋势,计算了冬小麦各生... 潜水是作物生长可利用的水源之一。采用五道沟实验站1991年10月-2020年5月潜水蒸发和水文气象长系列实测资料,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不同埋深潜水(0-5 m)蒸发与水面蒸发、地表温度、空气绝对湿度和气温4个因素的变化趋势,计算了冬小麦各生育期地下水位不同埋深下潜水蒸发量分别与4个气象因子的比值(潜水蒸发系数),从而构建了潜水蒸发系数与埋深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基于4个气象因子的潜水蒸发系数与埋深的拟合关系,均表现为:出苗-分蘖期指数函数拟合效果最好,其他生育期二项式函数拟合效果最好,R2均达到0.89以上,拟合精度较高,可用于淮北地区黄潮土冬小麦生育期间潜水蒸发量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潜水蒸发系数 气象因子 埋深 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农田灌溉前后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向东 陈小兵 +2 位作者 吕真真 郭建青 于君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4-199,243,共7页
分别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灌溉前、后黄河三角洲田块尺度下不同深度土层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并分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灌溉前0~1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呈强变异性外,其余各土层含盐量均表现为中等变异强度;灌溉... 分别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灌溉前、后黄河三角洲田块尺度下不同深度土层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并分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灌溉前0~1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呈强变异性外,其余各土层含盐量均表现为中等变异强度;灌溉前土壤盐分主要积聚在0~10 cm和40~60 cm土层,灌溉后主要积聚在40~60 cm土层;灌溉使得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降低,脱盐效果较好;除灌溉后0~10 cm土层的土壤盐分含量呈现弱空间相关性之外,其它土层均呈现强空间相关性;灌溉后与灌溉前相比,除40~60 cm层土壤含盐量外,其余各土层土壤含盐量明显降低、土壤含盐量的等值线密集程度减弱、空间分布趋势明显变平缓;灌溉前各土层土壤含盐量高值区均分布在试验区中部偏北,而低值区则分布在试验区西北角,灌溉后除0~1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高值中心分布在试验区中北部外,其余各土层均分布在试验田块的中南部或中部,而低值中心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主要分布在试验田的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盐量 灌溉 时空变异特征 半方差函数 田块尺度 盐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