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企业 绿色明珠——记平圩发电厂厂区绿化
1
作者 陈杨 吴传颖 《中国城市林业》 2005年第3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现代企业 厂区绿化 发电厂 绿色 大型企业 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重复脉冲法定量评估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绝缘状态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磊 徐俊元 +3 位作者 王晓剑 杨从明 王健 梅志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66,共8页
为了更好地应用重复脉冲法(RSO)对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绝缘缺陷进行定量评估,利用发电机检修时机对转子进行了不同位置、不同短路匝数、不同短路阻值下的匝间短路模拟试验,采用RSO试验仪测试得到两极响应波形和特征波形,提出了电压偏差... 为了更好地应用重复脉冲法(RSO)对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绝缘缺陷进行定量评估,利用发电机检修时机对转子进行了不同位置、不同短路匝数、不同短路阻值下的匝间短路模拟试验,采用RSO试验仪测试得到两极响应波形和特征波形,提出了电压偏差率、时间偏差率和故障严重程度因子3个特征参数对特征波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SO可以用于定量评估转子匝间绝缘缺陷的严重程度,可根据特征波形的电压幅值和电压偏差率快速判断出转子绕组的故障类型,根据时间偏差率基本可以实现故障位置的定位。RSO特征波形的电压幅值与短路匝数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短路电阻值和中心时间均呈指数函数关系,故障严重程度因子与短路匝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两种定量评估转子匝间绝缘缺陷严重程度的方法,可用于准确评估转子匝间绝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转子绕组 重复脉冲法 匝间绝缘短路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问题分析与解决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建伟 郑志强 +2 位作者 叶明君 葛智泉 靳红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7-210,共4页
某发电厂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存在阴阳树脂分层效果差、阳树脂中残留阴树脂的情况,造成了阳树脂再生时的交叉污染,从而影响再生效果,导致混床周期制水量偏低,也使得混床出水氯离子超标。通过分析再生系统存在的问题... 某发电厂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存在阴阳树脂分层效果差、阳树脂中残留阴树脂的情况,造成了阳树脂再生时的交叉污染,从而影响再生效果,导致混床周期制水量偏低,也使得混床出水氯离子超标。通过分析再生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设备改造、程序优化。改造后的再生系统运行效果良好,混床周期制水量明显提高,混床产水水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水精处理 再生系统 混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发电企业上网竞价电报价
4
作者 孙毓群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2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电力企业 电价 成本管理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随机集料的钢渣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和冷却过程温度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雪琴 万保才 +2 位作者 王宇豪 董侨 姚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7,共12页
为研究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在微波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传热机理,采用钢渣集料部分替换玄武岩粗集料(4.75~9.50 mm、9.50~13.20 mm),基于三维随机集料构建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细观模型,分别模拟了普通玄武岩集料试... 为研究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在微波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传热机理,采用钢渣集料部分替换玄武岩粗集料(4.75~9.50 mm、9.50~13.20 mm),基于三维随机集料构建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细观模型,分别模拟了普通玄武岩集料试件(PAC-B)、普通钢渣粗集料试件(PAC-US)及改性钢渣粗集料试件(PAC-MS)3种沥青混合料在连续微波加热和冷却过程的温度分布,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相互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加热过程还是冷却过程,沥青砂浆的表面温度分布区域与集料表面温度分布区域均一致,且集料表面的最高温度要大于沥青砂浆的表面最高温度,说明集料吸波能力强于沥青砂浆。在冷却过程中,集料向沥青砂浆传导热量,二者之间温差不断减小。对于同一种试件,集料(2.36~4.75 mm、4.75~9.50 mm、9.50~13.20 mm)粒径在4.75~9.50 mm范围内的体积平均温度最高。加热和冷却过程中,2种钢渣集料试件PAC-US、PAC-MS温度均高于PAC-B。将非均质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二者吻合度较好,用非均质模型模拟微波加热与冷却过程温度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三维随机集料 沥青混合料 微波加热 冷却 温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边界条件下SCR脱硝系统数值模拟及改造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磊 黄黎明 +3 位作者 韦振祖 刘艇安 王靓 吴玮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72-278,共7页
针对某燃煤电厂640 MW机组SCR脱硝系统NO_(x)质量浓度监测数据偏差大,还原剂耗量大,流场不均,催化剂磨损、积灰严重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从最上层催化剂上游烟气速度分布、NH_(3)/NO_(x)摩尔比分布、入射角... 针对某燃煤电厂640 MW机组SCR脱硝系统NO_(x)质量浓度监测数据偏差大,还原剂耗量大,流场不均,催化剂磨损、积灰严重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从最上层催化剂上游烟气速度分布、NH_(3)/NO_(x)摩尔比分布、入射角、系统压降等角度,对该机组SCR脱硝系统的烟气流场和喷氨格栅进行了优化研究,并进行了工程验证。结果表明,改造后在机组不同负荷下SCR脱硝装置出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均保持良好的均匀性,NO_(x)和氨逃逸排放达标且稳定。该方法改善了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流场分布,催化剂磨损、积灰和空预器ABS堵塞的情况,可为同类型机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数值模拟 流场 喷氨格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调轴流风机智能监控和节能运行的实现
7
作者 龚程 种西虎 +2 位作者 邢岳 彭鹏 周倜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78-683,共6页
动调轴流风机作为燃煤机组的重要辅机之一,超低排改造后,由于烟气侧系统阻力增加,引风机失速等故障率较高,在实际燃煤电站运行生产中,生产人员无法直观判断引风机运行工况点在性能曲线图中的位置,不能直观掌握风机工作状态,失速现象的... 动调轴流风机作为燃煤机组的重要辅机之一,超低排改造后,由于烟气侧系统阻力增加,引风机失速等故障率较高,在实际燃煤电站运行生产中,生产人员无法直观判断引风机运行工况点在性能曲线图中的位置,不能直观掌握风机工作状态,失速现象的产生不能提前预警。同时,3大风机厂用电率较高,缺乏有效的节能手段。因此,实现引风机的智能监控和不同工况下送引、风机的节能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实验证明,通过建立智能监控模型,为技术人员提供实时可视化监控画面,实现引风机进行实时监控和失速预警,保障机组安全运行;通过建立送、引风机节能运行模型,为技术人员提供最优氧量调节区间,能够降低风机的厂用电率,提升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轴流风机 风机失速 智能监控 节能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预测控制在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及汽温控制系统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涛 王珩 +3 位作者 胡昌盛 钟奕南 徐昌凯 张琦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0,共6页
针对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号和4号600MW超临界机组存在的变负荷速率仅为1%/min、主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波动分别达0.7 MPa和15℃以上及再热汽温无法投入自动控制的实际情况,采用广义预测控制技术,提出了先进的协调及再热汽温控制... 针对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号和4号600MW超临界机组存在的变负荷速率仅为1%/min、主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波动分别达0.7 MPa和15℃以上及再热汽温无法投入自动控制的实际情况,采用广义预测控制技术,提出了先进的协调及再热汽温控制策略。实际应用表明:新的协调控制策略使机组的变负荷速率达到1.5%/min以上;在变负荷过程中主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最大动态偏差控制在0.4 MPa和6℃以内,且参数不再振荡,有效提高了机组的运行稳定性;新的再热汽温控制策略实现了烟气挡板对再热汽温的有效控制,再热汽温的最大动态偏差控制在6℃以内,且减少了再热喷水量20 t/h以上,提高了机组的运行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协调控制系统 再热汽温 广义预测控制 负荷调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风方式对燃煤锅炉掺烧污泥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孟涛 邢小林 +3 位作者 张杰 周磊 张涛 王长安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271,共9页
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研究主要聚焦在掺混比等条件的影响,而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鉴于此,采用涡耗散模型对6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掺烧市政污泥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污泥掺混比例、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以及... 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研究主要聚焦在掺混比等条件的影响,而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鉴于此,采用涡耗散模型对6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掺烧市政污泥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污泥掺混比例、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以及二次风配风方式对燃煤锅炉内污泥掺混燃烧及NOx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掺混比增加,炉膛整体温度下降,影响燃烧稳定性,同时炉膛出口NOx浓度有所降低。当污泥掺混比例增长至20%,炉膛出口温度约下降100 K,NOx浓度减少53.2%。而污泥掺混比例对于炉膛内速度场分布影响较小。随着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由0.72增加至0.96,炉膛出口温度增幅较小,仅增加15 K左右,而NOx浓度则大幅增长,由174.39 mg/m3增长至352.09 mg/m3,约增长50.4%。在本文过量空气系数范围内,考虑温度和NOx浓度,推荐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0.84。不同二次风配风对燃煤锅炉掺烧污泥影响差异较大。5种配风方式下,炉膛出口温度和NOx浓度有较大变化。鼓腰配风下炉膛出口温度最低,为1 289 K,而倒塔配风温度最高,为1 341 K。同时鼓腰配风下NOx浓度较高,为207.77 mg/m3,束腰配风NOx浓度较低,为156.42mg/m3。综合温度和NOx浓度,本文二次风配风推荐采用束腰配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掺混燃烧 燃烧特性 污染物排放 数值模拟 配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控制在锅炉燃烧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朱玉璧 程相利 +2 位作者 陶新建 李琢 王志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2-86,共5页
利用支撑向量机建立电厂锅炉燃烧模型,使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闭环控制锅炉的燃烧过程,改善锅炉燃烧状况,达到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支撑向量机用于模型回归具有泛化能力强,在线训练速度快等优点,使用支撑向量... 利用支撑向量机建立电厂锅炉燃烧模型,使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闭环控制锅炉的燃烧过程,改善锅炉燃烧状况,达到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支撑向量机用于模型回归具有泛化能力强,在线训练速度快等优点,使用支撑向量机作为预测控制算法中的内部模型在非线性系统控制中具有良好的性能。为求解这个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型优化算法,使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全局搜索,使用拟牛顿法进行局部最优搜索,既实现了进化算法全局优化的特性,又保持了基于梯度的优化算法的快速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 支撑向量机 模型预测控制 非线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L型间接空冷塔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岚 马欢 +2 位作者 司风琪 章义发 祝康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3-159,共7页
以某600MW机组大型SCAL型间接空冷塔为对象,建立了空冷塔的动态特性数学模型,并采用Euler算法完成了模型求解,进而分析了循环冷却水进口水温、循环水质量流量、环境温度和环境风速等扰动发生时空冷塔焓温通道的动态响应特性,得到了空冷... 以某600MW机组大型SCAL型间接空冷塔为对象,建立了空冷塔的动态特性数学模型,并采用Euler算法完成了模型求解,进而分析了循环冷却水进口水温、循环水质量流量、环境温度和环境风速等扰动发生时空冷塔焓温通道的动态响应特性,得到了空冷塔的动态特性参数,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能够正确反映冷却塔的动态特性,误差在3%之内,可为间接空冷系统的运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空冷塔 动态模型 扰动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的影响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国安 胡相余 +2 位作者 杨铖 安仕江 张学延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1-216,共6页
为了研究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的耦合影响,分析了轴承振动的运动机理,建立了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影响的动力学方程,指出轴承振动将改变润滑油膜的边界条件,对润滑流场产生扰动,这一方面可能加剧油膜涡动,产生明显的半频振动波动;另一方面... 为了研究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的耦合影响,分析了轴承振动的运动机理,建立了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影响的动力学方程,指出轴承振动将改变润滑油膜的边界条件,对润滑流场产生扰动,这一方面可能加剧油膜涡动,产生明显的半频振动波动;另一方面还可能改变油膜厚度,使油膜刚度发生变化,引起基频振动波动。随后在现场实际机组上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小型、轻载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影响明显,会激发剧烈的基频和半频振动波动;但大型、重载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的影响不大,只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基频振动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轴承 油膜涡动 油膜厚度 油膜刚度 基频振动 半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流法用于电容器出厂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志国 蒋佟佟 +1 位作者 于智强 王倩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5,33,共9页
通过现场实测研究了电容器出厂局放检测中干扰信号的时域、频域及统计特征;针对出厂局放检测的特点和要求,开发一种基于差动平衡接线方式和特高频噪声传感器同步降噪技术及高速百兆实时采集技术的新型高频电流局部放电测量系统;采用对... 通过现场实测研究了电容器出厂局放检测中干扰信号的时域、频域及统计特征;针对出厂局放检测的特点和要求,开发一种基于差动平衡接线方式和特高频噪声传感器同步降噪技术及高速百兆实时采集技术的新型高频电流局部放电测量系统;采用对比法在现场试验了系统的干扰抑制能力;最后在现场与常规法和超声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测试。实测结果表明:研制的测试系统,现场测试条件下抗干扰能力强;在电容器出厂局放检测中能够更好地反映试品局部放电真实水平;相比于常规法和超声法,其能够检测出10pC以下的放电量,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 高频电流法 局部放电 抗干扰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特高频局放监测的电磁干扰特征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4
作者 唐志国 蒋佟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0-1358,共9页
变电站复杂的电磁干扰是造成当前局部放电在线检测出现误报漏报的重要原因。电磁干扰在多因素影响下其特征是动态变化的,从而增大了电磁干扰辨识和抑制的难度。为此,选取了地理位置、电压等级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变电站,通过现场实测的... 变电站复杂的电磁干扰是造成当前局部放电在线检测出现误报漏报的重要原因。电磁干扰在多因素影响下其特征是动态变化的,从而增大了电磁干扰辨识和抑制的难度。为此,选取了地理位置、电压等级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变电站,通过现场实测的方式获取了电磁干扰的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式研究了电磁干扰相应特征与变电站运行环境(地理位置、温度、湿度)和运行工况(电压等级、负荷)的关系。研究表明,地理位置、电压等级会间接影响电磁干扰的类型、幅值等特征;通过关联分析发现,温度与放电类干扰特征的关联度均值在0.9以上,即温度对干扰特征变化影响最大,湿度次之,负荷最小。该文的研究结果为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中电磁干扰信号的辨识和抑制策略的制定,以及对于局部放电检测设备抗电磁干扰能力的评估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特高频检测 电磁干扰 特征 对比分析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系统GGH堵塞治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亚兵 刘新爱 孟涛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4,80,共4页
针对目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中普遍存在GGH运行压差高、易堵塞问题,选择与GGH运行密切相关的参数进行研究,对相关参数进行充分论证,提出了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对提高GGH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燃煤电厂 GGH 压差高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谐波的产生及其检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庆祥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9期181-184,共4页
电力系统中谐波的实时监控及其治理是当前在电能质量管理方面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谐波污染已成为公认的电网一大公害,寻找到更为有效可行的谐波检测方法及其实现技术是实现谐波治理的关键。通过分析谐波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对几种... 电力系统中谐波的实时监控及其治理是当前在电能质量管理方面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谐波污染已成为公认的电网一大公害,寻找到更为有效可行的谐波检测方法及其实现技术是实现谐波治理的关键。通过分析谐波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对几种主要的谐波检测方法展开讨论,并进行分析比较,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谐波检测方法,为谐波分析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从而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检测 电力系统 模拟滤波 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平电1号机组RUNBACK功能的改进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伟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7-78,81,共3页
关键词 RUNBACK功能 分散控制系统 电厂 600MW机组 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受热面热偏差的改进措施 被引量:17
18
作者 唐从耿 刘丛涛 +3 位作者 张裕嘉 肖华 胡兴胜 吴安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3-779,共7页
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2号锅炉是采用美国CE公司技术,由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和制造的我国首批600 MW亚临界燃煤锅炉。由于热偏差大,分隔屏、后屏、再热器经常发生超温爆管现象。平圩发电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共同进行... 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2号锅炉是采用美国CE公司技术,由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和制造的我国首批600 MW亚临界燃煤锅炉。由于热偏差大,分隔屏、后屏、再热器经常发生超温爆管现象。平圩发电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共同进行了技术攻关。通过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找出了超温爆管的原因。在改造方案中应用了可控涡强的计算方法,制定了从CD层开始二次风逐渐加大反切风、过燃风水平摆动的思路,并解决了分隔屏、后屏、再热器经常超温爆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锅炉 受热面 热偏差 超温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间隙防雷装置在35kV变电站防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徐鹏 梁少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15,共9页
针对广西某地区35 kV变电站的雷害事故,通过对变电站进线段采用的绝缘子进行U50%冲击闪络电压试验和现场调研,发现该地区变电站绝缘配合存在重大问题,线路绝缘水平过高,加之山区土壤电阻率高,导致雷电侵入波在线路上得不到充分的衰减,... 针对广西某地区35 kV变电站的雷害事故,通过对变电站进线段采用的绝缘子进行U50%冲击闪络电压试验和现场调研,发现该地区变电站绝缘配合存在重大问题,线路绝缘水平过高,加之山区土壤电阻率高,导致雷电侵入波在线路上得不到充分的衰减,雷电能量缺乏泄放通道,致使35 kV主变雷击损害事故频有发生。为了解决该地区变电站的雷击问题,提出了在其进线段上加装并联可调间隙防雷装置和站内采用避雷器保护相结合的方案,着重分析了可调间隙防雷装置与绝缘子串绝缘配合方法及设计原则,基于上述思想进行理论计算和试验的方法,设计出适合本地区的可调间隙防雷装置间隙距离,最后利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程序ATP-EMTP模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并联可调间隙防雷保护装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针对间隙容易产生截波而且截波影响比较大的情况,采用变压器进线串接电抗器的方式,对截波过电压的影响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 KV变电站 雷电侵入波 防雷保护 可调间隙防雷装置 ATP-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娄彤 方晓东 +1 位作者 陆明智 许仁发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132-135,141,共5页
为实现燃煤烟气污染物的深度脱除,在1 000 MW电站燃煤锅炉除尘器入口加装了多功能烟气污染物治理中试装置,并研究了该烟气治理装置对烟气中烟尘、SO_3和Hg等污染物吸附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技术无法解决的PM... 为实现燃煤烟气污染物的深度脱除,在1 000 MW电站燃煤锅炉除尘器入口加装了多功能烟气污染物治理中试装置,并研究了该烟气治理装置对烟气中烟尘、SO_3和Hg等污染物吸附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技术无法解决的PM_(2.5)、SO_3和Hg等排放问题。试验工况条件下,烟尘、PM_(10)、PM_(2.5)及PM1的脱除效果非常明显,脱除效率均高于99.3%(<5 mg/m^3,dry normal);当氢氧化钙为吸附剂、Ca/SO_3为1时,SO_3的脱除效果为88.78%(0.77 mg/m^3,dry normal)、Hg的脱除效率为94.272%,其中气态汞的脱除效率为75.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转化 协同治理 污染物 深度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