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淮南矿区岩溶塌陷分布特征及成因模式
1
作者 许光泉 李浩 +2 位作者 杨婷婷 张海涛 贺彪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27,共12页
安徽淮南矿区岩溶塌陷给闭坑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和城市建设带来潜在风险,也严重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文章以该区岩溶塌陷为研究对象,采用岩溶野外地质调查、统计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凤台、孔集、土坝孜、李郢孜和舜耕山一带... 安徽淮南矿区岩溶塌陷给闭坑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和城市建设带来潜在风险,也严重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文章以该区岩溶塌陷为研究对象,采用岩溶野外地质调查、统计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凤台、孔集、土坝孜、李郢孜和舜耕山一带岩溶塌陷分布特征,剖析了不同类型岩溶塌陷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岩溶塌陷受地层产状、岩性、构造及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影响,主要沿地层走向、断层带以及煤矿开采地带分布,发育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寒武系下统和石炭系等地层;岩溶塌陷是多期构造地质和岩溶地下水流共同作用结果;在碳酸盐岩松散层浅埋覆盖区,通过大气降水垂向入渗、地表径流以及露头区地下水侧向侵蚀,并受地层产状控制及疏干排水等共同影响下,形成了急倾斜地层、缓倾斜地层和倒转地层条件下三种形态的浅埋型岩溶塌陷模式以及因城市建设导致荷载增加所形成的重力荷载致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与奥陶系 岩溶塌陷 控制因素 塌陷模式 淮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淮南舜耕山奥陶系古溶洞发育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婷婷 许光泉 +2 位作者 何玉鹏 王凯 张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0-631,共12页
古溶洞对隐伏地区岩溶地下水储存与运移至关重要,查明其形态及内部结构特征对于认识隐伏煤田岩溶形成过程及矿山岩溶水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通过对华北板块南缘安徽淮南舜耕山地区奥陶系岩溶野外露头详细的地质勘查,在奥... 古溶洞对隐伏地区岩溶地下水储存与运移至关重要,查明其形态及内部结构特征对于认识隐伏煤田岩溶形成过程及矿山岩溶水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通过对华北板块南缘安徽淮南舜耕山地区奥陶系岩溶野外露头详细的地质勘查,在奥陶系发现1处典型古溶洞。采用野外观测、显微鉴定、古水文和古构造等方法,对古溶洞几何形态特征、内部结构进行系统分析,该溶洞发育于奥陶系古溶洞沿马家沟组和萧县组的沉积层面间,洞体形态宽窄不一,西侧较宽、东侧较窄,最大层间高度达9.8 m,洞体长度为125 m。洞顶面保留古水流冲刷溶蚀痕迹,洞体内存在多处因重力作用垮落坍塌充填物,按其成因,可分为碎屑垮落充填、化学充填以及混合充填等,充填岩屑以灰岩、白云岩类为主,其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隐晶硅质等。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史,古溶洞形成于加里东运动抬升阶段,经过了裂隙发育、层面岩溶形成、层面间溶洞生长以及崩塌跨落充填压实4个阶段,主要受层面裂隙、侵蚀流体以及岩溶垂向分带控制。研究成果可为淮南煤田乃至华北煤田古岩溶突水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角砾岩 溶洞填充物 古水流 构造演化 淮南舜耕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淮南煤田阜凤推覆体之下的伸展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泓 郑玉柱 +1 位作者 郑高升 王绳祖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报道了淮南煤田阜凤推覆体之下包括犁式断层面、反向正断层、滚动背斜和小型负花状构造在内的伸展构造。这些伸展构造很显然是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在三叠纪碰撞时 ,大别山造山带前陆位置岩石圈弯曲导致地壳上部产生非弹性变形的结果... 报道了淮南煤田阜凤推覆体之下包括犁式断层面、反向正断层、滚动背斜和小型负花状构造在内的伸展构造。这些伸展构造很显然是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在三叠纪碰撞时 ,大别山造山带前陆位置岩石圈弯曲导致地壳上部产生非弹性变形的结果。根据大别山造山带的形成及相邻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判断 ,淮南煤田阜凤推覆体之下的伸展构造是在印支期初露端倪 ,燕山早期 (早侏罗世 )定型 ,燕山中晚期 (中—晚侏罗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伸展构造 推覆体 形成机制 淮南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淮南大棚酥瓜品种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杜星莹 韦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559-14560,共2页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大棚种植的酥瓜品种。[方法]对5个酥瓜品种"南龙""代楼""青皮""田牛"及"圆酥瓜"进行大棚栽培,并对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南龙"...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大棚种植的酥瓜品种。[方法]对5个酥瓜品种"南龙""代楼""青皮""田牛"及"圆酥瓜"进行大棚栽培,并对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南龙"酥瓜综合性状最佳,产量及品质均超过其他品种;"青皮"酥瓜果实含糖量高,口感好,生育期较短,但产量较低;"田牛"酥瓜商品性一般;"代楼"和"圆酥瓜"长势中等。[结论]"南龙"适宜在潘集地区大棚种植和大面积推广,"青皮"适合早熟栽培,"田牛"不宜大面积推广,"代楼"和"圆酥瓜"可通过改进栽培方法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栽培 酥瓜 品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淮南地区家庭奶牛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出路
5
作者 陈永生 《中国奶牛》 1992年第5期9-11,共3页
家庭奶牛业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个体养牛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不少地方仍是自发性较强、起点很低,有的甚至只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对如何引导现有家庭奶牛业巩固发展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庭奶牛业... 家庭奶牛业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个体养牛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不少地方仍是自发性较强、起点很低,有的甚至只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对如何引导现有家庭奶牛业巩固发展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庭奶牛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结合安徽省淮南地区的实际,归纳影响当前家庭奶牛业巩固和发展的诸因素,并对其今后发展的对策谈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追求数量 淮南地区 安徽省淮南 牛奶生产 繁殖疾病 役牛 牛时 挤乳 全价日粮 牛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工业区开发中的若干问题探讨——以安徽淮南毛集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6
作者 祝彩虹 沈建全 《农技服务》 2007年第3期121-122,共2页
针对小城镇工业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使用不合理、开发规模与环境承受能力不协调、建成后工业区经济效益不佳等情况,以安徽省淮南市毛集镇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在研究了毛集工业区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结... 针对小城镇工业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使用不合理、开发规模与环境承受能力不协调、建成后工业区经济效益不佳等情况,以安徽省淮南市毛集镇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在研究了毛集工业区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结合工业区的实际,从优化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导向、工业区开发规模、内部生态结构等方面对小城镇工业区规划提出开发建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工业区 开发建设 开发规模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淮南地区油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潘文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109-8111,共3页
[目的]为了探索油桃在安徽淮南地区最适应的高产质优栽植技术。[方法]以品种、栽植密度、水肥管理、修剪强度等生产实际中使用最频繁且易于控制和应用推广的若干因素为试验对象,分析不同因素对安徽淮南地区油桃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目的]为了探索油桃在安徽淮南地区最适应的高产质优栽植技术。[方法]以品种、栽植密度、水肥管理、修剪强度等生产实际中使用最频繁且易于控制和应用推广的若干因素为试验对象,分析不同因素对安徽淮南地区油桃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样本为安徽淮南地区较为集中的油桃栽植区,样本全部为本地区已进入成果期的油桃林。对这些样本按试验因素分类后,形成不同因素的样本单元,样本单元总量为508个,用于后期的统计分析。[结果]品种在油桃栽植中有特别的意义,油桃成熟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适当密植可以提升产量;施用有机肥对油桃的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无法更改品种和栽植模式的油桃林中,水肥管理是提高产量品质的最有效手段。[结论]在安徽淮南地区,油桃栽培密度以株行距2 m×4 m为宜;在油桃生产中建议多施有机肥,合理使用氮、磷、钾肥,丰产树要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在产量和品种兼顾的情况下,建议根据不同的品种和树龄进行适当修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高产 品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高效农业 促进就业创业——安徽淮南农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文胜 石小星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5期47-47,109,共2页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与农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与搭建当前农民就业创业平台和提高收入密切相关。以安徽淮南农场发展食用菌生产基地、促进居民就业创业为例,介绍了该场调整农业结构的主要做法和产生的主要成效,探讨...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与农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与搭建当前农民就业创业平台和提高收入密切相关。以安徽淮南农场发展食用菌生产基地、促进居民就业创业为例,介绍了该场调整农业结构的主要做法和产生的主要成效,探讨了调整农业结构与发展高效农业、循环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场 农业结构调整 食用菌 就业创业 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淮南地区秋冬茬番茄育苗技术探讨
9
作者 陈文武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年第10期44-46,共3页
秋冬茬番茄是安徽淮南地区生产的主要蔬菜之一。从育苗前准备、育苗措施及病害防治等方面对安徽淮南地区秋冬茬番茄育苗技术进行了探讨,为该区番茄生产提供了技术借鉴。
关键词 秋冬茬番茄 育苗技术 淮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淮南市稻田小龙虾种养技术
10
作者 程保政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17期78-78,80,共2页
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升农民收入,安徽省淮南市引入稻田综合养殖小龙虾产业。该文介绍了当地小龙虾养殖现状,以及繁养分离的稻虾种养模式,总结了稻田改造、水肥管理、水稻栽培、虾苗投放、饲料投喂、水质管理、青苔预防、适时捕捞与补... 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升农民收入,安徽省淮南市引入稻田综合养殖小龙虾产业。该文介绍了当地小龙虾养殖现状,以及繁养分离的稻虾种养模式,总结了稻田改造、水肥管理、水稻栽培、虾苗投放、饲料投喂、水质管理、青苔预防、适时捕捞与补苗等技术要点,以期实现农户增收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小龙虾 繁养分离 种养模式 稻田改造 饲料 水质 青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A模型的矿业城市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以淮南市涉矿区县为例
11
作者 徐燕飞 李兵 +3 位作者 安士凯 王瑞 晋康 张世文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6,共10页
为解决矿业城市生态斑块破碎化和景观连通性不足等问题,构建安徽省中北部区域性生态屏障,选取淮南市涉矿区县为研究区,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与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系统识别生态源地,通... 为解决矿业城市生态斑块破碎化和景观连通性不足等问题,构建安徽省中北部区域性生态屏障,选取淮南市涉矿区县为研究区,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与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系统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构建生态廊道网络,并采用空间优化策略提升生态网络效能。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识别生态源地30处,潜在生态廊道63条,总面积169.33km^(2),呈现中西部集聚、南北部分散的分布特征;(2)研究区生态阻力面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高阻力区集中分布于淮河沿岸采煤沉陷区及中部城镇发展核心区;(3)通过增补6处战略生态源地、新建23条补偿廊道及修复23个关键障碍节点,实现生态网络结构优化,网络闭合指数(α)、连接度指数(β)与连通率(γ)分别提升了0.143、0.289和0.093。研究结果可为淮南市涉矿区县乃至类似矿业城市生态网络体系优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城市 生态网络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连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储能潜力及减碳效益
12
作者 杨科 魏家乐 +1 位作者 付强 吕鑫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5,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核心任务。大规模、高灵活性的储能技术需求与日俱增,这为关闭/废弃矿井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对安徽省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核心任务。大规模、高灵活性的储能技术需求与日俱增,这为关闭/废弃矿井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对安徽省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抽水蓄能建设潜力进行评估,以期解决选址等因素对传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制约,探索矿区绿色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推进安徽省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通过文献计量与政策分析详细总结了近年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规划,分析了当前关闭/废弃矿井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安徽省关闭煤矿位置、地下空间规模和水资源分布等抽水蓄能资源禀赋,将近年全省60处关闭/废弃矿井按距主要水系距离划分为3个梯度:50 km内高潜力区、50~100 km中潜力区以及100 km外低潜力区,并分别选取典型矿井开展精细化评估,探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规模。以两淮矿区朱庄煤矿为例,从地下可利用空间、地下储水库有效库容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朱庄煤矿建造抽水蓄能电站的可行性并设计朱庄煤矿拟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17.87 MW。采用关闭/废弃矿井抽水蓄能电站碳排放量计算模型,计算其相较传统火力发电碳减排量约为1.13万t/d。结果表明:利用关闭/废弃矿井建造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成为安徽省新型储能建设发展的有效支撑,为安徽省能源结构调整和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废弃矿井 抽水蓄能 可行性 碳排放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典型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系统碳增汇修复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玉良 刘世奇 +7 位作者 桑树勋 陈伟伟 张芮 王庆刚 曹银南 滕鸿博 贠宇春 丁映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采矿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土地资源固碳能力减弱或丧失.构建形成矿区损毁土地的生态修复与碳增汇协同技术模式,对于指导“双碳”目标下的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以李一矿采煤沉陷区为淮南典型资源枯竭研究矿区,采用样地清... 采矿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土地资源固碳能力减弱或丧失.构建形成矿区损毁土地的生态修复与碳增汇协同技术模式,对于指导“双碳”目标下的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以李一矿采煤沉陷区为淮南典型资源枯竭研究矿区,采用样地清查,碳储、碳汇、碳收支模型构建的方法,旨在查明淮南李一矿典型采煤沉陷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碳收支状况及碳增汇潜力,进而提出适合淮南典型采煤沉陷区生态系统碳增汇的生态修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淮南李一矿典型采煤沉陷区生态系统植被分布较单一、碳排放量较大、碳储量较低、碳汇能力较弱.现状下李一矿典型采煤沉陷区生态系统碳储量为2.4456万t,年碳排放量为30.32 t;若将用于重新利用的荒废耕地和建筑拆除场地(目前状态为草地)改造为林地,李一矿典型采煤沉陷区生态系统稳定后的碳储量将为3.9177万t,年碳排放量将为-5.14 t,产生碳吸收效应;若将其改造为耕地,则李一矿典型采煤沉陷区生态系统稳定后的碳储量为3.9177万t,年碳排放量将增加到62.83 t.对比分析发现林地在矿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提升中尤为重要,不仅可降低矿区碳排放量,还能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整体规划协同生态系统要素碳汇功能提升”的“点—面协同增汇模式”对于分布范围广、土地碳库损毁严重的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与碳增汇的协同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 采煤沉陷区 碳收支 碳储量 碳增汇 修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矿区潘二煤矿A组煤分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安全性评价
14
作者 黄刚 任波 +2 位作者 韩云春 余国锋 王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6,共7页
淮南矿区潘二煤矿深部A组煤开采受底板高承压水严重威胁。为清晰掌握A组煤开采过程中底板破坏深度及发育机理,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技术分析了潘二煤矿A组煤分层开采工作面在回采扰动下工作面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底板破坏范围... 淮南矿区潘二煤矿深部A组煤开采受底板高承压水严重威胁。为清晰掌握A组煤开采过程中底板破坏深度及发育机理,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技术分析了潘二煤矿A组煤分层开采工作面在回采扰动下工作面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底板破坏范围;根据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微震实时监测数据,利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了底板破碎集中范围。研究结果表明:A组煤上分层回采工作面底板破坏带发育深度集中深度为23~30 m,平均底板破坏深度约为27 m;下分层回采工作面的底板破碎岩体中,在底板岩层深为9~22 m之间呈现较大集中特性,并在底板下21 m高度集中,下分层采动诱发底板破碎体基本处于上分层煤层开采底板破坏范围之内,采动破坏带与含水导升带未形成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高承压水 分层开采 数值模拟 微震监测 底板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水−煤地球化学作用对淮南煤田CO_(2)驱煤层气增产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张贺龙 刘世奇 +5 位作者 田钰琛 王文楷 桑树勋 郑司建 李兵 陈永春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90,共17页
CO_(2)驱煤层气封存(CO_(2)-ECBM)是重要的CO_(2)地质利用与地质封存方式,有望破解以淮南煤田为代表的松软、低渗、难抽采煤层煤层气开发效果差、产量衰减快等难题,提高煤层气产量和采收率。CO_(2)注入煤层与煤中无机矿物的地球化学作... CO_(2)驱煤层气封存(CO_(2)-ECBM)是重要的CO_(2)地质利用与地质封存方式,有望破解以淮南煤田为代表的松软、低渗、难抽采煤层煤层气开发效果差、产量衰减快等难题,提高煤层气产量和采收率。CO_(2)注入煤层与煤中无机矿物的地球化学作用可导致煤层孔裂隙结构和渗透性的变化,对煤层CO_(2)封存能力和煤层气增产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为此,考虑有效应力、温度及地球化学效应影响下的CO_(2)与CH_(4)竞争吸附、扩散与渗流作用、CO_(2)−水−煤地球化学作用及其影响的煤层孔隙率与渗透率动态演化特征,建立了CO_(2)注入煤储层渗流场−应力场−温度场−化学场全耦合数学模型,开展了淮南煤田CO_(2)-ECBM工程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地球化学作用条件下,CO_(2)注入煤层增产CH_(4)效果,以及CO_(2)注入压力、初始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等对CH_(4)增产、CO_(2)封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学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CH_(4)、CO_(2)混合气体体积分数及产出速率平均误差为1%~10%;相较于未考虑地球化学作用的情况,模拟周期内CH_(4)累计产量降低11%,CO_(2)累计封存量提升19.8%,表明忽略CO_(2)−水−煤地球化学作用会高估CH_(4)增产效果和低估CO_(2)封存量;注入压力和煤储层初始渗透率越大,CH_(4)增产效果越显著,CO_(2)封存量越大;而高含水饱和度对CH_(4)增产和CO_(2)封存产生不利影响,指示了CO_(2)驱煤层气封存应结合储层性质,优选目标层位,并通过合理设计注入工艺最大化CH_(4)增产和CO_(2)封存效果;CO_(2)−水−煤地球化学作用能够缓解CO_(2)注入导致的储层压力升高,降低裂隙中自由态CO_(2)含量,进而抑制应力−应变效应造成的煤储层渗透率下降,促进渗透率的回升,渗透率回升幅度达2.4%~3.3%,而渗透率回升进一步促进了储层压力传导和CO_(2)吸附、CH_(4)解吸与扩散,从而提升CH_(4)增产和CO_(2)封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增产 地球化学作用 注入压力 渗透率 含水饱和度 CO_(2)地质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寿县 统筹推进 模式创新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2期38-40,共3页
近年来,寿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扛稳高标准农田建设政治责任。截至2023年年底,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2.27万亩,采用“高标准农田+N”模式... 近年来,寿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扛稳高标准农田建设政治责任。截至2023年年底,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2.27万亩,采用“高标准农田+N”模式实现项目资源共享、产业提升,五次受安徽省农委通报表扬;坚持把抓工程质量和进度放在首位,创新构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监管信息化高效化;探索政策性金融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模式得到省农业农村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统筹推进 模式创新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市渔业绿色健康发展研究
17
作者 邹德良 程红福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1期85-87,共3页
发展绿色健康渔业事关淮南农业农村农民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渔业科技工作者深入研究当前渔业现状,查找阻碍全市渔业绿色健康发展深层次问题,并寻找破解方法,为淮南未来一段时间渔业发展制定渔业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进行淮南渔业绿色... 发展绿色健康渔业事关淮南农业农村农民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渔业科技工作者深入研究当前渔业现状,查找阻碍全市渔业绿色健康发展深层次问题,并寻找破解方法,为淮南未来一段时间渔业发展制定渔业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进行淮南渔业绿色健康研究,并为南北方渔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绿色健康 淮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南部淮南地区晚前寒武纪寿县组碎屑岩粒度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18
作者 顾承串 赵嘉祺 +3 位作者 詹润 李澳晨 邓世纪 余博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7-799,I0008-I0019,共35页
寿县组是华北克拉通东南部广泛发育的一套前寒武纪碎屑岩地层,长期以来对其沉积时限的认识有较大分歧。由于寿县组上、下相邻层位中均产有丰富宏体藻类化石,因而查明其岩性特征、沉积环境、沉积时限以及沉积物源等方面内容对认识晚前寒... 寿县组是华北克拉通东南部广泛发育的一套前寒武纪碎屑岩地层,长期以来对其沉积时限的认识有较大分歧。由于寿县组上、下相邻层位中均产有丰富宏体藻类化石,因而查明其岩性特征、沉积环境、沉积时限以及沉积物源等方面内容对认识晚前寒武纪古地理变迁、生物地层层序对比以及沉积大地构造演化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寿县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确定淮南地区寿县组的出露位置、岩性和层序特征,采集5处岩石样品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和粒度分析,并开展了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测定,以分析寿县组的沉积环境、沉积时限以及沉积物源特征。研究表明,寿县组是一套中-厚层钙质细碎屑岩偶夹中-薄层泥质岩沉积序列,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其沉积粒度属于细砂岩与粗粉砂岩过渡类型,粒度组成中以悬浮搬运组分为主,跳跃搬运组分较少,成熟度较高,沉积水动力条件较弱,结合海绿石矿物的出现以及萨胡判别函数计算结果推断寿县组沉积处于临滨带和过渡带之间的陆棚环境。5个样品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别为(962±25)Ma、(963±31)Ma、(954±25)Ma、(952±24)Ma和(976±26)Ma。淮南地区寿县组最年轻一组碎屑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953±9)Ma,结合徐州—淮北地区侵入相当层序中的基性岩床群943~876 Ma的侵入年龄,将寿县组沉积时间限定在953~943 Ma。淮南地区寿县组碎屑锆石年龄频谱显示1.8 Ga以来的锆石数量占比具有逐步增多的趋势,并且富含1.2~1.0 Ga的年龄,综合分析认为寿县组主要的沉积物源应来自与华北克拉通曾经相连的陆块或陆块群,但不能排除华北克拉通内部可能为次要的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县组 粒度分析 碎屑锆石U-Pb定年 最大沉积时间 沉积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淮南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分析
19
作者 徐燕飞 胡振琪 +3 位作者 陈永春 崔瑞豪 苗伟 冯占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2,共8页
为系统监测淮南矿区采煤沉陷积水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成效,采用2016—2024年间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多维度评估。首先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实现研究区主要地表覆被类型的高精度提取;继而通过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 为系统监测淮南矿区采煤沉陷积水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成效,采用2016—2024年间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多维度评估。首先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实现研究区主要地表覆被类型的高精度提取;继而通过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量化各年份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并采用0.2阈值间隔的截断分级法进行生态质量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矿区耕地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稳定,而沉陷积水区则呈现显著生态退化特征;2016—2024年间,淮南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积水区域,这种变化更加显著;空间异质性分析揭示,城镇建设扩张、采矿活动扰动及地表形变引发的积水区扩展是导致生态质量空间分异的关键驱动因素;基于矿井单元的空间异质性评估表明,朱集东矿、丁集矿、潘四东井和顾桥矿等4个矿井单元在工程干预下维持相对优良的生态质量水平。研究为矿区生态修复工程绩效评估提供了科学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复垦 生态修复 采煤沉陷区 RSEI Landsat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漫IP赋能淮南八公山豆腐品牌建设路径分析
20
作者 刘小璇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9期138-140,共3页
本文分析了淮南八公山豆腐产业及其品牌建设现状,以及动漫IP赋能地方特色产业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八公山豆腐动漫IP设计赋能品牌建设的实践。当前,八公山豆腐产业暂面临品牌差异化不明显、数字化传播薄弱及产业融合深度不足等现状。动漫I... 本文分析了淮南八公山豆腐产业及其品牌建设现状,以及动漫IP赋能地方特色产业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八公山豆腐动漫IP设计赋能品牌建设的实践。当前,八公山豆腐产业暂面临品牌差异化不明显、数字化传播薄弱及产业融合深度不足等现状。动漫IP作为新兴文化载体,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思路,已成为打造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还为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新模式和思路。动漫IP通过融合地域文化、景观及产业要素,可塑造具有文化辨识度的品牌形象,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豆宝”动漫IP为例,其通过角色设计、衍生品开发及文化产业园建设,实现了传统豆腐文化的现代表达与产业价值转化。实践表明,动漫IP与地方特色产业的结合不仅推动了品牌年轻化传播,还构建了“文化赋能+产业振兴”的双轮驱动模式,为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农业文化遗产 八公山豆腐 动漫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