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稻鳖共作中华鳖放养密度对稻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静
何吉祥
+9 位作者
方燚
黄龙
吴本丽
赵其瑞
张烨
薛业静
陈夏君
吴仓仓
汪翔
武松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8期123-125,164,共4页
设置4个中华鳖放养密度375(RT1)、437.5(RT2)、500(RT3)、562.5kg/hm^(2)(RT4)的稻鳖共作田和1个常规种植稻田(RM),研究稻鳖共作中华鳖放养密度对稻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稻鳖共作田水稻产量略有下...
设置4个中华鳖放养密度375(RT1)、437.5(RT2)、500(RT3)、562.5kg/hm^(2)(RT4)的稻鳖共作田和1个常规种植稻田(RM),研究稻鳖共作中华鳖放养密度对稻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稻鳖共作田水稻产量略有下降,但由于价格较高,水稻产值高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的;中华鳖放养密度越大,产出的中华鳖总重量越大,而中华鳖个体的平均增重越小;稻鳖共作模式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常规种植稻田,是常规种植稻田的8~10倍;投放鳖苗在0.37kg左右时,密度为437.5kg/hm^(2)的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鳖共作
放养密度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鳖共作模式下不同杂交组合中华鳖效益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夏君
何吉祥
+4 位作者
方燚
赵其瑞
薛业静
吴本丽
黄龙
《科学养鱼》
2022年第5期39-40,共2页
稻鳖共作是一种常见的稻渔共作模式,通过将鳖投放至稻田中,使其在活动过程中疏松泥土、清除田间杂草并捕食田间的害虫,同时鳖的残饵以及粪便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这种养殖模式不但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提高水稻以及养...
稻鳖共作是一种常见的稻渔共作模式,通过将鳖投放至稻田中,使其在活动过程中疏松泥土、清除田间杂草并捕食田间的害虫,同时鳖的残饵以及粪便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这种养殖模式不但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提高水稻以及养殖鳖的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影响稻鳖共作模式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在稻鳖共作模式下,通过投放不同杂交组合中华鳖,对比分析鳖的产量、水稻的产量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寻找好的养殖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田间杂草
养殖品种
稻鳖共作
不同杂交组合
残饵
种养殖模式
稻渔共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个水稻品种在稻鳖共生模式中的产量和效益比较试验
3
作者
吴仓仓
何吉祥
+9 位作者
方燚
黄龙
吴本丽
赵其瑞
陈静
张烨
薛业静
陈夏君
汪翔
武松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3期89-91,98,共4页
于2019年在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选择隆两优华占、南粳5055两个水稻品种,应用到稻鳖综合种养模式中,比较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稻鳖共生中的隆两优华占和南粳5055产量均高于相应的水稻单作组,并且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
于2019年在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选择隆两优华占、南粳5055两个水稻品种,应用到稻鳖综合种养模式中,比较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稻鳖共生中的隆两优华占和南粳5055产量均高于相应的水稻单作组,并且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产量性状也都高于相应的对照组;两种稻鳖共作组的总收益和投入产出比均显著高于试验对照组和常规对照组。因此认为,隆两优华占和南粳5055皆可用来作为大别山区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其中隆两优华占在产量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鳖共生
水稻品种
中华鳖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鳖共作中华鳖放养密度对稻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静
何吉祥
方燚
黄龙
吴本丽
赵其瑞
张烨
薛业静
陈夏君
吴仓仓
汪翔
武松
机构
安徽
省
农业
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
安徽
省重点实验室
安庆市义云
农业
有限
责任
公司
安徽涂远农业有限公司
安徽
省枫浩
农业
科技
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8期123-125,164,共4页
基金
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201907d0602001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904-4)
+1 种基金
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皖农科[2021]711号)
合肥市农业行业(稻渔综合种养)首席专家工作室(202107)。
文摘
设置4个中华鳖放养密度375(RT1)、437.5(RT2)、500(RT3)、562.5kg/hm^(2)(RT4)的稻鳖共作田和1个常规种植稻田(RM),研究稻鳖共作中华鳖放养密度对稻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稻鳖共作田水稻产量略有下降,但由于价格较高,水稻产值高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的;中华鳖放养密度越大,产出的中华鳖总重量越大,而中华鳖个体的平均增重越小;稻鳖共作模式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常规种植稻田,是常规种植稻田的8~10倍;投放鳖苗在0.37kg左右时,密度为437.5kg/hm^(2)的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高。
关键词
稻鳖共作
放养密度
产量
经济效益
Keywords
Rice turtle co-culture
Stocking density
Yield
Economic benefits
分类号
S96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鳖共作模式下不同杂交组合中华鳖效益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夏君
何吉祥
方燚
赵其瑞
薛业静
吴本丽
黄龙
机构
安徽
省
农业
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安庆市义云
农业
有限
责任
公司
安徽涂远农业有限公司
安徽
省枫浩
农业
科技
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养鱼》
2022年第5期39-40,共2页
基金
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201907d06020015)
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皖农科〔2021〕711号)
合肥市农业行业(稻渔综合种养)首席专家工作室(202107)。
文摘
稻鳖共作是一种常见的稻渔共作模式,通过将鳖投放至稻田中,使其在活动过程中疏松泥土、清除田间杂草并捕食田间的害虫,同时鳖的残饵以及粪便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这种养殖模式不但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提高水稻以及养殖鳖的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影响稻鳖共作模式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在稻鳖共作模式下,通过投放不同杂交组合中华鳖,对比分析鳖的产量、水稻的产量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寻找好的养殖品种。
关键词
中华鳖
田间杂草
养殖品种
稻鳖共作
不同杂交组合
残饵
种养殖模式
稻渔共作
分类号
S96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个水稻品种在稻鳖共生模式中的产量和效益比较试验
3
作者
吴仓仓
何吉祥
方燚
黄龙
吴本丽
赵其瑞
陈静
张烨
薛业静
陈夏君
汪翔
武松
机构
安徽
省
农业
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
安徽
省重点实验室
安庆市义云
农业
有限
责任
公司
安徽涂远农业有限公司
安徽
省枫浩
农业
科技
有限公司
出处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3期89-91,98,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904-4)
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201907d06020015)
+3 种基金
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皖农科[2021]711号)
合肥市农业行业(稻渔综合种养)首席专家工作室(2021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305)
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04a06020006)。
文摘
于2019年在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选择隆两优华占、南粳5055两个水稻品种,应用到稻鳖综合种养模式中,比较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稻鳖共生中的隆两优华占和南粳5055产量均高于相应的水稻单作组,并且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产量性状也都高于相应的对照组;两种稻鳖共作组的总收益和投入产出比均显著高于试验对照组和常规对照组。因此认为,隆两优华占和南粳5055皆可用来作为大别山区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其中隆两优华占在产量上更具优势。
关键词
稻鳖共生
水稻品种
中华鳖
产量
经济效益
分类号
S51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稻鳖共作中华鳖放养密度对稻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陈静
何吉祥
方燚
黄龙
吴本丽
赵其瑞
张烨
薛业静
陈夏君
吴仓仓
汪翔
武松
《安徽农学通报》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稻鳖共作模式下不同杂交组合中华鳖效益分析
陈夏君
何吉祥
方燚
赵其瑞
薛业静
吴本丽
黄龙
《科学养鱼》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个水稻品种在稻鳖共生模式中的产量和效益比较试验
吴仓仓
何吉祥
方燚
黄龙
吴本丽
赵其瑞
陈静
张烨
薛业静
陈夏君
汪翔
武松
《南方农业》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