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工序加工系统的数控夹具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 1
-
-
作者
张国政
韩江
-
机构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系
合肥工业大学CIMS研究所
-
出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5-79,共5页
-
基金
高等学校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资金资助项目(2012SQRL238)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资助项目(2011061)
芜湖沃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资助项目
-
文摘
针对多工序加工系统中数控夹具设计应用问题,应用图论原理,通过工件特征公差关系图(FTG)和基准加工特征关系图(DMG)的方法,提出特征面关联法,建立多工序加工系统的"基准-加工-机床"的关系模型。采用特征面单位方向法矢量判别方法,基于数控机床制造能力确定工件的装夹能力,为多工位旋转夹具或多件装夹夹具设计提供合理方案。以汽车制动泵体件为例,分析工件装夹规划方案,研制出企业实用的多件装夹夹具装置。
-
关键词
多工序加工
数控夹具设计
特征关系
制造能力
装夹能力
-
Keywords
multi-stage machining
NC fixture design
fea-ture relationship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fixture capability
-
分类号
TH164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轮辋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其加工中心夹具设计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张国政
周元枝
-
机构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系
芜湖沃克数控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0-32,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芜湖市科技创新项目(芜科计[2012]94)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科学项目(AHJD-RS-1157)
-
文摘
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汽车轮辋工件数控加工装夹问题,分析轮辋数控加工工艺,采用加工面单位法矢量方法分析轮辋零件图纸,并考虑数控机床工序集中的特点,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为解决轮辋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的装夹问题,分析轮辋工件定位问题,采用气动控制夹紧方案,设计了一种加工中心夹具装置。该夹具结构简单、装夹方便,适用于轮辋、轮毂等同类工件的批量数控加工。
-
关键词
轮辋
数控加工工艺
单位法矢量
加工中心夹具
气动夹紧
-
Keywords
Wheel rim
NC machining process
Unit normal vector
Machining center fixture
Pneumatic clamping
-
分类号
TG75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
-
题名数控机床程控多工位自适应夹具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马进中
韩江
-
机构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工程系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汽车学院
-
出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94,共5页
-
文摘
从工程实际完成的案例出发,详细介绍如何利用数控机床内置的PMC编程控制器进行开发设计,自定义M功能指令,通过适当改造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控制气动夹具装置动作,实现用数控加工编程的方式控制多工位夹具翻转以完成工件的自适应加工控制,满足对多工位工件一次性装夹完成加工的任务需求。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数控机床加工这类零件的效率与精度,对相关企业加工同类零件,实现高效高精加工,有着广泛的实际指导意义。
-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气动装置
电器控制
PMC程序开发
自适应夹具
-
Keywords
NC machine tool
pneumatic device
electricalcontrol
PMC program developing
adaptive fixture
-
分类号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数控内齿珩轮强力珩齿加工齿面挖根机理研究
- 4
-
-
作者
张国政
韩江
-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工程系
-
出处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2-42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5154)资助
-
文摘
为揭示数控内齿珩轮强力珩齿加工后齿面产生挖根现象,基于单颗磨粒切削力模型,建立单颗磨粒切削渐开线齿面力学模型,分析得出齿面珩削压力分布规律,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一步验证其齿根应力最大,指出珩削压力是齿面挖根原因之一。根据内啮合齿面接触方程,分析渐开线齿面的端面齿廓相对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出内齿珩轮强力珩齿加工时,被珩工件齿轮的端面齿廓相对速度变化是齿根处最大,进而造成齿根多珩,洞悉了齿面相对速度也是影响齿面挖根主要因素之一。最后,通过两种方式的强力珩齿实验证明,采用定中心距变压珩齿容易产生齿面挖根现象。
-
关键词
内齿珩轮
强力珩齿
珩削压力
相对速度
齿面挖根
机理
-
Keywords
internal teeth honing wheel
power gear-honing
honing pressure
relative velocity
tooth surface root digging
mechanism
-
分类号
TG6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
-
题名高阶椭圆齿轮的滚齿加工方法及理论
被引量:10
- 5
-
-
作者
张国政
韩江
刘有余
-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CIMS研究所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系
-
出处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6-111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147)
高等学校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2SQRL238)~~
-
文摘
为解决高阶椭圆齿轮的制造难题,分析高阶椭圆齿轮节曲线方程及其传动特征,建立高阶椭圆齿轮可滚齿加工判别方法。基于4轴联动滚齿策略,采用工具齿条法建立高阶椭圆直齿轮4轴3联动滚齿模型和高阶椭圆斜齿轮4轴4联动滚齿模型。基于虚拟制造技术,分别对4个不同参数的高阶椭圆直齿轮和高阶椭圆斜齿轮进行虚拟加工,验证了以上滚齿加工联动模型及可滚齿加工条件的正确性。采用滚齿数控平台对3个典型的高阶椭圆齿轮进行实际滚切,实验结果与虚拟滚齿加工一致,为高阶椭圆齿轮制造技术及滚齿数控系统高阶椭圆齿轮加工模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关键词
高阶椭圆齿轮
节曲线
判别函数
滚齿
虚拟滚齿
联动模型
-
Keywords
higher-order elliptic gears
pitch curve
distinguish function
gear hobbing
virtual hobbing
linkage model
-
分类号
TG659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TG61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
-
题名内齿珩轮强力珩齿齿面粗糙度预测与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7
- 6
-
-
作者
韩江
张国政
-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CIMS研究所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系
-
出处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3-411,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515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3ZX04002051)~~
-
文摘
为了有效降低汽车高档变速箱齿轮传动噪声,针对强力珩齿工艺参数对齿轮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在一定工艺参数范围内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强力珩齿试验,并建立Ra预测模型,分析强力珩齿的珩轮转速nH、Z向进给量fZ和X向进给量fX等工艺参数对被珩齿面Ra的影响规律;在满足齿面Ra≤0.36μm的精度下,通过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出最大强力珩齿效率的一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内齿珩轮强力珩齿工艺参数范围内,nH对被珩齿轮工件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fZ和fX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当,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的表面粗糙度模型置信度高;经优化的一组强力珩齿工艺参数所加工的齿轮表面粗糙度Ra值满足齿面精度要求,可在珩齿前对被珩齿轮工件表面质量进行预测和控制。
-
关键词
内齿珩轮
强力珩齿
齿面粗糙度
工艺参数
预测优化
-
Keywords
internal teeth honing wheel
power honing
gear teeth surface roughness
process parameters
prediction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TG618.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
-
题名机床夹具定位误差的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
被引量:6
- 7
-
-
作者
张国政
刘有余
-
机构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系
合肥工业大学CIMS所
-
出处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30,142,共6页
-
基金
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1B023)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培养资助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项目(院字[2010]46文)
-
文摘
简要介绍了定位误差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定位误差的产生机理及其计算方法。以典型单基面定位方案和典型组合面定位方案构建机床夹具定位方案资源库,结合系统开发流程图,通过VB6.0工具开发定位误差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的误差校验系统,并以实例验证了系统良好的使用性能和操作界面,进一步完善CAFD质量评价体系。
-
关键词
机床夹具
定位误差
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
误差校验
-
Keywords
Machine Tool Fixture
Locating Error
Computer-aided Data Processing
Checking Error
-
分类号
TG75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基于工序集中要求的轮辋车铣复合夹具设计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张国政
周元枝
-
机构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系
-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5-58,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4A036)
-
文摘
提出基于车铣复合工序集中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设计出一种车铣复合夹具装置。以二维平面装夹方式,分析轮辋工件的可装入性和取出性,确定轮辋工件的夹紧点位置。基于平面机构运动学的原理,分析车铣复合夹具中其中一个卡爪夹紧的运动轨迹,进而设计一种能够减少气缸工作行程的快速夹紧机构,该夹具装置夹紧方便可靠。
-
关键词
轮辋
工序集中
车铣复合夹具
夹紧机构
-
Keywords
Wheel rim
Integrated procedure
Turn-mill compound fixture
Clamping mechanism
-
分类号
TH164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几种常见粮食水分检测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9
- 9
-
-
作者
万志强
杨磊
张晴晴
王晨
-
机构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工程系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4期259-260,共2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KJ2017A755)
-
文摘
指出了粮食作物的水分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自由水,另外一种是结合水。根据不同的粮食在储存时的需要,要求对粮食中所含水分进行去除,以便达到规定的水分含量要求,粮食水分检测正是根据这一需要所发展起来的技术,随着粮食储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粮食中含有的水分进行精确检测也就越来越有必要。分析研究了几种当前比较普遍的水分检测技术的优缺点,给当前水分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粮食
水分
检测
方法
-
分类号
TH83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
-
题名内啮合斜齿轮副齿面接触应力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张国政
韩江
-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系
-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4-550,共7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3ZX04002051)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5A383)
-
文摘
针对数控内齿珩轮强力珩齿时被珩工件齿面应力分布规律问题,首次提出采用内啮合斜齿轮传动模型模拟替代内齿珩轮强力珩齿运动。以典型的Hertz接触理论为基础,首先计算节点P处齿面应力,其次通过计算内啮合传动啮合线上不同啮合点位置的综合曲率,引入压比系数,分析齿数为123的内齿轮分别与齿数为13、33、73、103的外圆柱斜齿轮在不同啮合线上的齿面应力分布情况。建立内啮合斜齿轮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别分析齿数为123的内齿轮分别与齿数为13、33、73的外圆柱斜齿轮的三个内啮合齿轮副在啮合线任意位置上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一对内啮合的齿轮副齿数差越大,且重合度小于2时,齿根处应力最大、节线附近处突然变大;齿数差越小时,齿根处应力最大。为此,内齿珩轮强力珩齿时尽可能采用齿数差较小的珩齿形式,以便控制被珩齿轮齿形挖根和中凹误差现象。
-
关键词
内啮合
斜齿轮
三维有限元
综合曲率
应力分布
-
Keywords
internal meshing
helical gear
three-dimension finite element
synthetic curvature
stress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车道偏离预警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杨萍
杨磊
-
机构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工程系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7年第6期173-175,180,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人才项目(编号:皖教秘人[2014]181号)
-
文摘
从车道偏离预警方面着手为了协助司机使车辆行驶在正确的车道线内,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提醒司机车道已经偏离,以保证不会因为司机的疏忽、疲劳等原因引起的车道偏离,降低由于车道偏离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从而提高车辆的主动性安全,建立了车道偏离预警模型和预警决策的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际应用性。
-
关键词
偏离预警
车道识别
预警模型
-
Keywords
departure warning
lane identification
early warning model
-
分类号
U49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利益分化时代我国的政治稳定观
- 12
-
-
作者
王先
-
机构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系
-
出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4-97,共4页
-
文摘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探讨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的内在逻辑联系,提出我国转型期新型政治稳定观应有的内在规定性,即动态性、有序性和发展性。
-
关键词
利益分化
合理限度
政治稳定观
-
Keywords
interest differentiation
reasonable limit
the viewpoint of political stability
-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