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工序加工系统的数控夹具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国政 韩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5-79,共5页
针对多工序加工系统中数控夹具设计应用问题,应用图论原理,通过工件特征公差关系图(FTG)和基准加工特征关系图(DMG)的方法,提出特征面关联法,建立多工序加工系统的"基准-加工-机床"的关系模型。采用特征面单位方向法矢量判别... 针对多工序加工系统中数控夹具设计应用问题,应用图论原理,通过工件特征公差关系图(FTG)和基准加工特征关系图(DMG)的方法,提出特征面关联法,建立多工序加工系统的"基准-加工-机床"的关系模型。采用特征面单位方向法矢量判别方法,基于数控机床制造能力确定工件的装夹能力,为多工位旋转夹具或多件装夹夹具设计提供合理方案。以汽车制动泵体件为例,分析工件装夹规划方案,研制出企业实用的多件装夹夹具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工序加工 数控夹具设计 特征关系 制造能力 装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辋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其加工中心夹具设计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国政 周元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0-32,共3页
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汽车轮辋工件数控加工装夹问题,分析轮辋数控加工工艺,采用加工面单位法矢量方法分析轮辋零件图纸,并考虑数控机床工序集中的特点,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为解决轮辋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的装夹问题,分... 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汽车轮辋工件数控加工装夹问题,分析轮辋数控加工工艺,采用加工面单位法矢量方法分析轮辋零件图纸,并考虑数控机床工序集中的特点,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为解决轮辋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的装夹问题,分析轮辋工件定位问题,采用气动控制夹紧方案,设计了一种加工中心夹具装置。该夹具结构简单、装夹方便,适用于轮辋、轮毂等同类工件的批量数控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辋 数控加工工艺 单位法矢量 加工中心夹具 气动夹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程控多工位自适应夹具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马进中 韩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94,共5页
从工程实际完成的案例出发,详细介绍如何利用数控机床内置的PMC编程控制器进行开发设计,自定义M功能指令,通过适当改造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控制气动夹具装置动作,实现用数控加工编程的方式控制多工位夹具翻转以完成工件的自适应加工控制... 从工程实际完成的案例出发,详细介绍如何利用数控机床内置的PMC编程控制器进行开发设计,自定义M功能指令,通过适当改造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控制气动夹具装置动作,实现用数控加工编程的方式控制多工位夹具翻转以完成工件的自适应加工控制,满足对多工位工件一次性装夹完成加工的任务需求。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数控机床加工这类零件的效率与精度,对相关企业加工同类零件,实现高效高精加工,有着广泛的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气动装置 电器控制 PMC程序开发 自适应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内齿珩轮强力珩齿加工齿面挖根机理研究
4
作者 张国政 韩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2-427,共6页
为揭示数控内齿珩轮强力珩齿加工后齿面产生挖根现象,基于单颗磨粒切削力模型,建立单颗磨粒切削渐开线齿面力学模型,分析得出齿面珩削压力分布规律,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一步验证其齿根应力最大,指出珩削压力是齿面挖根原因之一。根据... 为揭示数控内齿珩轮强力珩齿加工后齿面产生挖根现象,基于单颗磨粒切削力模型,建立单颗磨粒切削渐开线齿面力学模型,分析得出齿面珩削压力分布规律,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一步验证其齿根应力最大,指出珩削压力是齿面挖根原因之一。根据内啮合齿面接触方程,分析渐开线齿面的端面齿廓相对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出内齿珩轮强力珩齿加工时,被珩工件齿轮的端面齿廓相对速度变化是齿根处最大,进而造成齿根多珩,洞悉了齿面相对速度也是影响齿面挖根主要因素之一。最后,通过两种方式的强力珩齿实验证明,采用定中心距变压珩齿容易产生齿面挖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齿珩轮 强力珩齿 珩削压力 相对速度 齿面挖根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椭圆齿轮的滚齿加工方法及理论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国政 韩江 刘有余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6-1113,共8页
为解决高阶椭圆齿轮的制造难题,分析高阶椭圆齿轮节曲线方程及其传动特征,建立高阶椭圆齿轮可滚齿加工判别方法。基于4轴联动滚齿策略,采用工具齿条法建立高阶椭圆直齿轮4轴3联动滚齿模型和高阶椭圆斜齿轮4轴4联动滚齿模型。基于虚拟制... 为解决高阶椭圆齿轮的制造难题,分析高阶椭圆齿轮节曲线方程及其传动特征,建立高阶椭圆齿轮可滚齿加工判别方法。基于4轴联动滚齿策略,采用工具齿条法建立高阶椭圆直齿轮4轴3联动滚齿模型和高阶椭圆斜齿轮4轴4联动滚齿模型。基于虚拟制造技术,分别对4个不同参数的高阶椭圆直齿轮和高阶椭圆斜齿轮进行虚拟加工,验证了以上滚齿加工联动模型及可滚齿加工条件的正确性。采用滚齿数控平台对3个典型的高阶椭圆齿轮进行实际滚切,实验结果与虚拟滚齿加工一致,为高阶椭圆齿轮制造技术及滚齿数控系统高阶椭圆齿轮加工模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椭圆齿轮 节曲线 判别函数 滚齿 虚拟滚齿 联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齿珩轮强力珩齿齿面粗糙度预测与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韩江 张国政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3-411,共9页
为了有效降低汽车高档变速箱齿轮传动噪声,针对强力珩齿工艺参数对齿轮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在一定工艺参数范围内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强力珩齿试验,并建立Ra预测模型,分析强力珩齿的珩轮转速nH、Z向进给量fZ和X向进给量fX等工艺参数对被... 为了有效降低汽车高档变速箱齿轮传动噪声,针对强力珩齿工艺参数对齿轮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在一定工艺参数范围内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强力珩齿试验,并建立Ra预测模型,分析强力珩齿的珩轮转速nH、Z向进给量fZ和X向进给量fX等工艺参数对被珩齿面Ra的影响规律;在满足齿面Ra≤0.36μm的精度下,通过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出最大强力珩齿效率的一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内齿珩轮强力珩齿工艺参数范围内,nH对被珩齿轮工件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fZ和fX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当,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的表面粗糙度模型置信度高;经优化的一组强力珩齿工艺参数所加工的齿轮表面粗糙度Ra值满足齿面精度要求,可在珩齿前对被珩齿轮工件表面质量进行预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齿珩轮 强力珩齿 齿面粗糙度 工艺参数 预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夹具定位误差的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国政 刘有余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30,142,共6页
简要介绍了定位误差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定位误差的产生机理及其计算方法。以典型单基面定位方案和典型组合面定位方案构建机床夹具定位方案资源库,结合系统开发流程图,通过VB6.0工具开发定位误差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的误差校验系统,并以... 简要介绍了定位误差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定位误差的产生机理及其计算方法。以典型单基面定位方案和典型组合面定位方案构建机床夹具定位方案资源库,结合系统开发流程图,通过VB6.0工具开发定位误差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的误差校验系统,并以实例验证了系统良好的使用性能和操作界面,进一步完善CAFD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夹具 定位误差 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 误差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序集中要求的轮辋车铣复合夹具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国政 周元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5-58,共4页
提出基于车铣复合工序集中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设计出一种车铣复合夹具装置。以二维平面装夹方式,分析轮辋工件的可装入性和取出性,确定轮辋工件的夹紧点位置。基于平面机构运动学的原理,分析车铣复合夹具中其中一个卡爪夹紧的运动轨迹... 提出基于车铣复合工序集中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设计出一种车铣复合夹具装置。以二维平面装夹方式,分析轮辋工件的可装入性和取出性,确定轮辋工件的夹紧点位置。基于平面机构运动学的原理,分析车铣复合夹具中其中一个卡爪夹紧的运动轨迹,进而设计一种能够减少气缸工作行程的快速夹紧机构,该夹具装置夹紧方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辋 工序集中 车铣复合夹具 夹紧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粮食水分检测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万志强 杨磊 +1 位作者 张晴晴 王晨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4期259-260,共2页
指出了粮食作物的水分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自由水,另外一种是结合水。根据不同的粮食在储存时的需要,要求对粮食中所含水分进行去除,以便达到规定的水分含量要求,粮食水分检测正是根据这一需要所发展起来的技术,随着粮食储存的要求越... 指出了粮食作物的水分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自由水,另外一种是结合水。根据不同的粮食在储存时的需要,要求对粮食中所含水分进行去除,以便达到规定的水分含量要求,粮食水分检测正是根据这一需要所发展起来的技术,随着粮食储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粮食中含有的水分进行精确检测也就越来越有必要。分析研究了几种当前比较普遍的水分检测技术的优缺点,给当前水分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水分 检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斜齿轮副齿面接触应力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国政 韩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4-550,共7页
针对数控内齿珩轮强力珩齿时被珩工件齿面应力分布规律问题,首次提出采用内啮合斜齿轮传动模型模拟替代内齿珩轮强力珩齿运动。以典型的Hertz接触理论为基础,首先计算节点P处齿面应力,其次通过计算内啮合传动啮合线上不同啮合点位置的... 针对数控内齿珩轮强力珩齿时被珩工件齿面应力分布规律问题,首次提出采用内啮合斜齿轮传动模型模拟替代内齿珩轮强力珩齿运动。以典型的Hertz接触理论为基础,首先计算节点P处齿面应力,其次通过计算内啮合传动啮合线上不同啮合点位置的综合曲率,引入压比系数,分析齿数为123的内齿轮分别与齿数为13、33、73、103的外圆柱斜齿轮在不同啮合线上的齿面应力分布情况。建立内啮合斜齿轮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别分析齿数为123的内齿轮分别与齿数为13、33、73的外圆柱斜齿轮的三个内啮合齿轮副在啮合线任意位置上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一对内啮合的齿轮副齿数差越大,且重合度小于2时,齿根处应力最大、节线附近处突然变大;齿数差越小时,齿根处应力最大。为此,内齿珩轮强力珩齿时尽可能采用齿数差较小的珩齿形式,以便控制被珩齿轮齿形挖根和中凹误差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 斜齿轮 三维有限元 综合曲率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道偏离预警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萍 杨磊 《绿色科技》 2017年第6期173-175,180,共4页
从车道偏离预警方面着手为了协助司机使车辆行驶在正确的车道线内,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提醒司机车道已经偏离,以保证不会因为司机的疏忽、疲劳等原因引起的车道偏离,降低由于车道偏离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从而提高车辆的主动性安全,建立... 从车道偏离预警方面着手为了协助司机使车辆行驶在正确的车道线内,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提醒司机车道已经偏离,以保证不会因为司机的疏忽、疲劳等原因引起的车道偏离,降低由于车道偏离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从而提高车辆的主动性安全,建立了车道偏离预警模型和预警决策的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际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预警 车道识别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分化时代我国的政治稳定观
12
作者 王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4-97,共4页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探讨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的内在逻辑联系,提出我国转型期新型政治稳定观应有的内在规定性,即动态性、有序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 利益分化 合理限度 政治稳定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