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及镁对大豆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于群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02年第6期60-62,共3页
通过对沿淮地区典型土壤样品的分析,结合盆栽试验,分析了安徽省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土壤交换性镁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安徽省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为18.6~489.1mg/kg,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质... 通过对沿淮地区典型土壤样品的分析,结合盆栽试验,分析了安徽省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土壤交换性镁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安徽省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为18.6~489.1mg/kg,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质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pH值等;不同土壤类型交换性镁含量高低排序石灰土>潮土>黄褐土>紫色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黄棕壤,剖面土样中由上到下土壤交换性镁呈增加趋势。大豆施用镁肥结果表明,在0.2(Mg,mg/kg)水平处,大豆N的含量达到最高;施用镁肥对P、K吸收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沿淮地区 土壤交换性镁 含量 大豆 镁肥 营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池养殖龙虱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立新 张树杰 戴四法 《水产养殖》 CAS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为研究小水池养殖成虱的效果,试验选择大水池和小水池,组成二个饲养组。饲养8周后测定各组龙虱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和成活率。结果表明,两组水池饲养效果相似。
关键词 池塘养殖 龙虱 养殖技术 生长性能 饲料效率 成活率 饲养环境 药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研究与利用前景 被引量:95
3
作者 詹秋文 林平 +1 位作者 李军 钱章强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56-61,共6页
高粱、苏丹草杂种优势非常明显 ,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在畜牧、水产养殖业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上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大力发展高梁 -苏丹草杂交种生产顺应经济发展大趋势 ,对 2 1世纪我国农业的可... 高粱、苏丹草杂种优势非常明显 ,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在畜牧、水产养殖业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上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大力发展高梁 -苏丹草杂交种生产顺应经济发展大趋势 ,对 2 1世纪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苏丹草 杂交种 产量表现 品质分析 抗逆性 适应性 应用前景 饲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对地膜旱作水稻防衰及增产效应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安中 牟筱玲 +1 位作者 李孟良 余海兵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9-200,共2页
利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在始穗期叶面喷施6 -苄基腺嘌呤(6 -BA)、6 -糠胺基嘌呤、玉米素等3种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对地膜旱作水稻防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 -BA能较好的防止地膜旱作水稻早衰,增加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和粒重,增产极显著... 利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在始穗期叶面喷施6 -苄基腺嘌呤(6 -BA)、6 -糠胺基嘌呤、玉米素等3种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对地膜旱作水稻防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 -BA能较好的防止地膜旱作水稻早衰,增加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和粒重,增产极显著,增产达15 .94 % ,6 -糠胺基嘌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裂素类 增产效应 旱作水稻 地膜 物质 6-苄基腺嘌呤 随机区组设计 叶面喷施 6-BA 有效穗数 穗实粒数 增产效果 玉米素 始穗期 胺基 早衰 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方式对旱作水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安中 牟筱玲 +2 位作者 李孟良 叶梅荣 余海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6-129,共4页
在总施氮 (尿素 )量 6 0 0kg·hm-2 条件下 ,研究了氮肥运筹方式对旱作水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低基蘖肥的氮肥用量 ,增加穗粒肥用量 ,可以延缓旱作水稻衰老 ,增加每穗实粒数和粒重 ,提高旱作水稻产量。当旱作水稻的基... 在总施氮 (尿素 )量 6 0 0kg·hm-2 条件下 ,研究了氮肥运筹方式对旱作水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低基蘖肥的氮肥用量 ,增加穗粒肥用量 ,可以延缓旱作水稻衰老 ,增加每穗实粒数和粒重 ,提高旱作水稻产量。当旱作水稻的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之比按 3∶1∶0 75∶0 75∶0 5施用时 ,齐穗期有效叶面积指数较全部作基肥施用的提高 8 4 6 % ,开花后 30d剑叶叶绿素含量提高 1 6 8mg·g-1,开花后 2 4d剑叶丙二醛含量降低 16 2nmol·g -1,每穗实粒数增加 14 3粒 ,千粒重提高 2 3g ,增产 14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运筹方式 旱作 水稻 衰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剂对大豆出苗及幼苗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敏 姚维传 +2 位作者 张从宇 司文会 杨新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拌种剂加浸种剂复合处理能够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加强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能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降低,植株保水力明显增强。试验结果表明抗旱剂浸种8h后2%... 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拌种剂加浸种剂复合处理能够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加强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能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降低,植株保水力明显增强。试验结果表明抗旱剂浸种8h后2%拌种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剂 大豆 种子发芽率 根冠比 幼苗生长 浸种 拌种 种子处理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詹秋文 王敏 +1 位作者 纪胜男 姚维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2,共2页
通过对来自全国各地的 4 8个小麦品种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各生育期性状与千粒重、穗粒重等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基本呈显著正相关 ,与退化小穗数极显著负相关。全生育期天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p4 y=0 .... 通过对来自全国各地的 4 8个小麦品种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各生育期性状与千粒重、穗粒重等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基本呈显著正相关 ,与退化小穗数极显著负相关。全生育期天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p4 y=0 .5 6 71) ,达极显著水平 :“出苗——抽穗”天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负向显著 (p1 y=- 0 .2 5 5 4 ) ,但经全生育期天数对产量有一个较大的正向间接作用 (p1→ 4→ y=0 .4 4 99) ;“抽穗——开花”天数以及“开花——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育期性状 产量性状 通径分析 相关系数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的生理和病理作用 被引量:38
8
作者 顾有方 陈会良 +1 位作者 刘德义 商常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期94-97,共4页
在正常的生命过程中 ,自由基为维持生命所必需。体内自由基不断产生 ,也不断地被清除 ,两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使之维持在一个正常的生理水平上。自由基在生物体内具有参与吞噬病原体 ,参与前列腺素和凝血酶原的合成、解毒 ,参与体内部... 在正常的生命过程中 ,自由基为维持生命所必需。体内自由基不断产生 ,也不断地被清除 ,两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使之维持在一个正常的生理水平上。自由基在生物体内具有参与吞噬病原体 ,参与前列腺素和凝血酶原的合成、解毒 ,参与体内部分生化反应和胶原蛋白的合成 ,调节细胞增殖与分化 ,参与机体免疫和环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以及生殖和胚胎发育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与此同时 ,自由基在机体内损伤蛋白质、核酸和细胞膜 ,导致细胞凋亡 ,并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生理功能 病理作用 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苏丹草中CN^-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4
9
作者 汪建飞 段立珍 罗自琴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对传统的异烟酸 -吡唑啉酮比色法测定 CN- 的条件进行了优化 ,并用于测定杂交苏丹草体内 CN- 的含量。结果表明 ,苏丹草在苗期体内 CN-含量较高 ,达 16 3mg/ kg。
关键词 氰酸根 杂交工 苏丹草 CN^- 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与苏丹草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92
10
作者 詹秋文 钱章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7,共5页
高粱与苏丹草杂种优势明显 ,F1 单株生物产量性状高于双亲平均值 ,甚至超过或接近高亲。影响高粱 苏丹草杂交种单株茎叶鲜重的主要因素是主茎粗、叶长 ;决定单位面积鲜草产量的主要是密度、叶长和单株茎叶鲜重。多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 高粱与苏丹草杂种优势明显 ,F1 单株生物产量性状高于双亲平均值 ,甚至超过或接近高亲。影响高粱 苏丹草杂交种单株茎叶鲜重的主要因素是主茎粗、叶长 ;决定单位面积鲜草产量的主要是密度、叶长和单株茎叶鲜重。多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 ,杂交种单位面积鲜草产量显著超过苏丹草 ,并以 30万株 hm2 为最适种植密度。杂交种营养品质与苏丹草相近 ,氰化物含量低 ,在孕穗后期含糖量达到最大值为 1 0 0 % (B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苏丹草 杂种优势 鲜草产量 品质 氰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在杂交苏丹草中的积累和毒害效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建飞 邢素芝 +1 位作者 段立珍 杨久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4-68,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镉污染对杂交苏丹草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添加镉量的上升,杂交苏丹草的生物量显著下降。当镉添加量为40mg·kg-1时,杂交苏丹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只有对照的8.4%;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为...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镉污染对杂交苏丹草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添加镉量的上升,杂交苏丹草的生物量显著下降。当镉添加量为40mg·kg-1时,杂交苏丹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只有对照的8.4%;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75.1%和35.7%;氮、磷和钾在地上部的累积量分别只有对照的4.8%、2.9%和4.2%。随着镉添加量的增大,杂交苏丹草各部位含镉量高低依次为根、茎、叶;植株中镉的累积量则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苏丹草 镉污染 叶绿素含量 硝酸还原酶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与地膜二元覆盖对小麦田间生态环境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安中 王敏 张从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研究了秸秆与地膜二元覆盖栽培对小麦田间生态环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与地膜二元覆盖麦田土壤变温幅度小,水分散失少;养分积累增加,有效分蘖多,后期叶面积大,干物质积累增加;有效穗多,穗大粒多,增产效果显著。籽粒产量较地膜... 研究了秸秆与地膜二元覆盖栽培对小麦田间生态环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与地膜二元覆盖麦田土壤变温幅度小,水分散失少;养分积累增加,有效分蘖多,后期叶面积大,干物质积累增加;有效穗多,穗大粒多,增产效果显著。籽粒产量较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露地栽培分别增产20.97%,10.29%,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二元覆盖 小麦 生态环境 产量 土壤温度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59
13
作者 王敏 张从宇 +1 位作者 马同富 姚维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2,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模拟干旱条件下10个大豆品种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品种苗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苗高、苗干重、根干重、主根长、叶面积、叶片失水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都有所下...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模拟干旱条件下10个大豆品种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品种苗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苗高、苗干重、根干重、主根长、叶面积、叶片失水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都有所下降,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但品种间表现出较大差异。根据灰色关联分析评定苗期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是郑92116和漆9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苗期 抗旱性 形态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属菌株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唐传红 张劲松 +4 位作者 陈明杰 谭琦 曹晖 徐伟 潘迎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利用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对来自国内外的10个灵芝属代表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0.56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成3个组:第1组包括密纹薄芝(1号)、两个灵芝(3号和4号)和两个无柄灵芝菌株(7号和8号);第2组包括灵芝(2号)... 利用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对来自国内外的10个灵芝属代表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0.56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成3个组:第1组包括密纹薄芝(1号)、两个灵芝(3号和4号)和两个无柄灵芝菌株(7号和8号);第2组包括灵芝(2号)、近拟鹿角灵芝(5号和6号)和紫芝(10号);第3组是树舌(9号)。这一结论与传统分类学结论基本一致。当相似性水平达到0.800时,上述10个菌株聚成8组,这与传统分类学中种的分类几乎一致。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0.560的相似性水平上,所有菌株分为两组:第一组是树舌(9号);其他菌株构成一组。这一结论与传统分类学结论也一致。当相似性水平达到0.800时,上述菌株分为7组:其中3号、4号、7号和8号构成一组,其余的同RAPD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发现,在较高的相似性水平(0.840)上,它们的结论是一致的。这表明,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在灵芝种间鉴定时是有效的,甚至RAPD在种内鉴定时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RAPD 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茄科蔬菜相互嫁接的综合效应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子学 侯喜林 范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9,共4页
将番茄、茄子、香瓜茄进行互接 ,结果表明 :3种茄科蔬菜之间互接成活率均在 85 %以上。以番茄为砧木能促进茄子接穗的茎、叶生长 ,增强叶片的光合强度 ,降低脯氨酸含量 ,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以茄子和香瓜茄为砧木 ,随着生育进程 ,对... 将番茄、茄子、香瓜茄进行互接 ,结果表明 :3种茄科蔬菜之间互接成活率均在 85 %以上。以番茄为砧木能促进茄子接穗的茎、叶生长 ,增强叶片的光合强度 ,降低脯氨酸含量 ,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以茄子和香瓜茄为砧木 ,随着生育进程 ,对接穗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光合强度和产量极显著下降。其嫁接亲和性强弱依次是 :番茄茄子、番茄香瓜茄、茄子香瓜茄。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蔬菜 相互嫁接 综合效应 番茄 茄子 香瓜茄 嫁接成活率 嫁接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娘蒿不同生育期鲜草产量与营养价值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李孟良 高志炜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66-69,共4页
对野生播娘蒿不同生育期的鲜草产量及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的鲜草产量及营养价值差异显著;未抽苔期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最高,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下降;开花期鲜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均较高,是播娘蒿的最佳刈割期。播... 对野生播娘蒿不同生育期的鲜草产量及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的鲜草产量及营养价值差异显著;未抽苔期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最高,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下降;开花期鲜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均较高,是播娘蒿的最佳刈割期。播娘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低于苜蓿,而粗蛋白含量高于黑麦草,营养化学类型基本为N型,是一种品质较好的饲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娘蒿 生育期 营养成分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球甘蓝NKMg肥配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建飞 邢素芝 +1 位作者 于群英 李孝良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2-415,429,共5页
采用正交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了 N、K、Mg 肥用量和配比对甘蓝产量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微机对数学模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甘蓝获得最高产量(111.89 t/hm2)时,尿素、硫酸钾、硫酸镁用量分别为 465.19、97.38、28.48 kg/hm2;3 ... 采用正交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了 N、K、Mg 肥用量和配比对甘蓝产量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微机对数学模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甘蓝获得最高产量(111.89 t/hm2)时,尿素、硫酸钾、硫酸镁用量分别为 465.19、97.38、28.48 kg/hm2;3 种肥料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 460.37、96.14、28.36 kg/hm2,此时,肥料成本投入为 818.98 元/hm2,施肥利润为 42895.59 元/hm2,产投比可达 5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平衡施肥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克胜 管其红 +2 位作者 吴海泉 任艳 费良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6-856,868,共2页
选择AA鸡216只,按壳聚糖添加水平的不同分成3组(0、100、200g/t),采用地面平养,饲养期为42d,研究壳聚糖对肉鸡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00g/t的壳聚糖,肉鸡均重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200g/t壳聚糖,在1~6周龄... 选择AA鸡216只,按壳聚糖添加水平的不同分成3组(0、100、200g/t),采用地面平养,饲养期为42d,研究壳聚糖对肉鸡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00g/t的壳聚糖,肉鸡均重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200g/t壳聚糖,在1~6周龄,肉鸡均重分别提高6.22、11.40、7.05、7.02、7.95和9.89个百分点(p<0.05)。结论:添加200g/t壳聚糖对肉鸡有显著的促长作用,值得在肉鸡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肉鸡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景奎 于群英 鲁红侠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3-55,共3页
用等温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柠檬酸、草酸对砂姜黑土和潮土氟吸附的影响 ,提出了有机酸影响氟吸附的可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有较大的影响 :(1)当有机酸处于低浓度时 ,土壤氟吸附量随浓度升高而增加 ;高浓度时 ,土壤氟... 用等温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柠檬酸、草酸对砂姜黑土和潮土氟吸附的影响 ,提出了有机酸影响氟吸附的可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有较大的影响 :(1)当有机酸处于低浓度时 ,土壤氟吸附量随浓度升高而增加 ;高浓度时 ,土壤氟吸附量随有机酸浓度升高而降低 ;(2 )在有机酸存在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有机酸 土壤 吸附 等温平衡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硫腙萃取光度法测定锌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司文会 朱金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2-522,共1页
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 ,其测定多采用原子吸收、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电位溶出法等。本文报道双硫腙萃取光度法测定微量锌的新方法 ,其线性范围 0~ 4 .0μg/ 5 m L,Sandell灵敏度 =4 0 .0× 1 0 - 4 μg· cm- 2 ,变异系数 3.1... 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 ,其测定多采用原子吸收、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电位溶出法等。本文报道双硫腙萃取光度法测定微量锌的新方法 ,其线性范围 0~ 4 .0μg/ 5 m L,Sandell灵敏度 =4 0 .0× 1 0 - 4 μg· cm- 2 ,变异系数 3.1 6 % ,回收率97.7%~ 1 0 3.4 %。方法用于粮食、饲料、生物材料等实际样品分析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分析 双硫腙 萃取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