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东煤矿构造控水特征和地下水运移规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培森 李复兴 +3 位作者 付翔 田志兆 牛辉 许大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2-305,共14页
以祁东煤矿为例,通过研究矿井地下水运移规律及其所在区域的构造控水特征,以期为煤矿水害的超前精准治理和区域防治提供借鉴参考。利用构造控水理论结合祁东煤矿及其所在矿区、煤田的地质构造背景,对构造控水的逐级控制作用和构造控水... 以祁东煤矿为例,通过研究矿井地下水运移规律及其所在区域的构造控水特征,以期为煤矿水害的超前精准治理和区域防治提供借鉴参考。利用构造控水理论结合祁东煤矿及其所在矿区、煤田的地质构造背景,对构造控水的逐级控制作用和构造控水作用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祁东煤矿基岩地层形态整体受宿南向斜控制,局部受魏庙断层等构造控制,新生界地层形态亦受到构造的间接控制;在宿南向斜控制下,矿井内或矿井外南部风化后的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太灰、奥灰与四含角度不整合接触;在魏庙断层控制下,在矿井南部采区部分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再次露头,与四含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使得含水层间可产生水力联系。总结分析结果,认为:(1)地质构造通过对地层形态的控制,对地下含水层水起到控制作用;(2)地质构造通过控制含水层间的接触,对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起到控制作用。为进一步验证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利用水位变化的对比分析和皮尔逊(Person)相关系数,对放水试验期间南部采区四含、太灰和正常水位观测期间四含、太灰、奥灰的钻孔水位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1)南部采区放水试验期间,四含(SQ10-14)与太灰(ST4)水位变化基本同步,相关性极强;(2)正常水位观测期间,四含(SQ10)、太灰(ST4)、奥灰(SO_(2))两两之间水位变化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同一含水层内不同观测孔间水位变化的相关性差异较大。证实:受构造控制,在矿井局部,四含与基岩含水层角度不整合接触区域,存在水力联系。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roundwater Model System(GMS)结合参数反演Parameter Estimation(PEST),对四含水位分布和径流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四含水位在-7~-57 m,南部水位比北部水位高,在魏庙断层处,水力梯度较大;四含水径流集中在矿井西南部和中部,西南部整体向北径流,中部以东西向径流为主,四含径流有绕过魏庙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东煤矿 地下水运动 构造控水 水力联系 皮尔逊相关系数 水害治理 区域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东煤矿煤层群开采高瓦斯与自然发火治理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林青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7,共4页
祁东煤矿主采的71、82、9煤层属于高瓦斯突出中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其中上保护层71煤层开采时,由于被保护9煤层施工穿层钻孔时发生过钻孔瓦斯动力现象,中间被保护82煤层不能实现卸压瓦斯抽采,导致82煤层开采时瓦斯涌出量大,瓦斯超限频繁... 祁东煤矿主采的71、82、9煤层属于高瓦斯突出中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其中上保护层71煤层开采时,由于被保护9煤层施工穿层钻孔时发生过钻孔瓦斯动力现象,中间被保护82煤层不能实现卸压瓦斯抽采,导致82煤层开采时瓦斯涌出量大,瓦斯超限频繁。为此,在82煤层8224综采工作面通过采用Y型通风、瓦斯分源法立体抽采、顶板预裂爆破、移动注氮等措施预防瓦斯超限及采空区煤层自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综合措施已经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条件的近距离高瓦斯突出煤层群工作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分源立体抽采 预裂爆破 自然发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浆工程扰动下煤系砂岩含水层水岩作用机理——以桃园煤矿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郭艳 桂和荣 +11 位作者 魏久传 倪建明 成荣发 庞迎春 张治 洪荒 胡满聪 崔亚利 梁展 李俊 陈家玉 李晨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240,共9页
煤系砂岩裂隙水是煤矿重要的充水水源之一,以淮北煤田桃园煤矿二叠纪煤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矿水害注浆治理以来煤系水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机理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注浆治理期间,煤系水中主要阳离子为... 煤系砂岩裂隙水是煤矿重要的充水水源之一,以淮北煤田桃园煤矿二叠纪煤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矿水害注浆治理以来煤系水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机理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注浆治理期间,煤系水中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SO4^(2-);阳离子质量浓度由大到小为Na^(+)、Ca^(2+)、Mg^(2+),阴离子质量浓度由大到小为SO4^(2-)、HCO3^(-)、Cl^(-);通过Durov水化学图分析,注浆治理期间煤系水化学类型以Na-SO_(4)和Na-HCO_(3)为主;煤系水中存在黄铁矿氧化或碳酸盐、硫酸盐溶解作用,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阳离子交换作用与脱硫酸作用,特别是在注浆治理工程实施期间,阳离子交换作用增强;大型突水、注浆治理防治水工程、地质构造背景及采矿活动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煤系水水岩作用,且随注浆治理范围增大,影响程度增大。该研究成果对于煤矿涌(突)水水源识别及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类似条件下的其他煤矿(区)在突水或注浆治理扰动下的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水 水化学类型 水化学演化 水岩作用与控制因素 淮北桃园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注浆影响下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 被引量:7
4
作者 郭艳 桂和荣 +7 位作者 魏久传 庞迎春 胡满聪 郭祥东 洪荒 聂锋 崔亚利 叶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04-3217,共14页
淮北煤田下组煤开采,主要威胁水源是煤层底板灰岩水(包括石炭系太原组及奥陶系灰岩水),淹井事故时有发生。针对底板灰岩水害治理,目前多采用地面定向钻高压注浆技术,对煤层底板太原组第3层薄层灰岩(简称“三灰”)进行区域性加固改造,以... 淮北煤田下组煤开采,主要威胁水源是煤层底板灰岩水(包括石炭系太原组及奥陶系灰岩水),淹井事故时有发生。针对底板灰岩水害治理,目前多采用地面定向钻高压注浆技术,对煤层底板太原组第3层薄层灰岩(简称“三灰”)进行区域性加固改造,以封堵三灰岩溶裂隙并阻断穿过三灰的垂向导水通道。但大规模高压注浆工程的实施,受注含水层地下水流场会受到干扰,在大量浆液析出水的耦合作用下,地下水化学场必然会受到严重扰动。以淮北煤田桃园煤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简称“太灰水”)为研究对象,基于常量组分监测数据统计、Piper图、离子组合比及饱和指数分析,开展了区域注浆前-注浆期间-注浆结束后(即区域注浆前-中-后“三时段”)太灰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三时段太灰水中Na^(+)+K^(+)、HCO_(3)^(-)、Cl^(−)先减小后增大,Ca2+、SO_(4)^(2-)和pH先增大后减小,Mg2+、TDS则整体减小。注浆治理区域Ca2+、SO_(4)^(2-)相对较高,碱度较大,而Na^(+)+K^(+)、HCO_(3)^(-)含量相对较低。注浆前以SO_(4)·Cl^(−)Na和SO_(4)·Cl^(−)Na·Ca(混合型)为主,区域注浆“中-后”时段,太灰水则以SO_(4)·Cl^(−)Na·Ca和SO_(4)·Cl^(−)Na型居多,混合型水占比增大。(2)注浆期间,太灰水中碳酸盐、硫酸盐溶解作用、脱硫酸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减弱,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作用增强,同时浆液析出水的混合影响作用明显。注浆结束后,碳酸盐、硫酸盐溶解作用、脱硫酸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逐渐增强,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作用逐渐减弱,浆液析出水的混合影响作用减弱。注浆结束1 a后水化学作用逐渐向注浆前状态恢复,但仍未恢复至注浆前状态,可知区域注浆治理对太灰水化学场扰动影响比较明显。(3)太灰水中白云石、方解石饱和指数较大,多呈现沉淀状态;石膏、岩盐饱和指数较小,多以溶蚀状态存在。三时段太灰水中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膏3种矿物饱和指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白云石表现较为明显,而岩盐饱和指数变化不明显。多数矿物饱和指数与pH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而石膏饱和指数则与TDS呈较强正相关性。(4)由于高pH的注浆浆液析出水的混扰,原来离子间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区域注浆以来太灰水常量指标相关性降低,且注浆结束后比注浆期间相关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注浆扰动 太灰水 水岩作用 淮北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东井田地应力场特征及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赫少攀 林青 +1 位作者 张朝举 张玉贵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3,共5页
地应力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动力,区域应力场是不同期次构造运动在该区域综合作用的具体体现。结合区域应力场和区域构造断块划分,研究了祁东井田应力场及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祁东井田最大、中间、最小主应力与煤层埋深... 地应力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动力,区域应力场是不同期次构造运动在该区域综合作用的具体体现。结合区域应力场和区域构造断块划分,研究了祁东井田应力场及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祁东井田最大、中间、最小主应力与煤层埋深呈正相关关系,且其最大主应力明显比位于华北地区的焦作中马村矿,平顶山一矿、六矿、八矿,以及华东地区的淮南潘一矿、谢一矿都大得多;祁东井田处在高应力区,地应力是9号煤层25次煤与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该井田东部地应力较集中,瓦斯含量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地质构造 煤与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煤仓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宗明 孟晨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3期74-76,共3页
针对传统的矿井煤仓二维设计存在绘图复杂、抽象、易出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矿井煤仓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案;以恒源煤矿的-600煤仓和主井缓冲煤仓为例,详细介绍了煤仓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其动画演示的具体实现。该方案解决了复杂工... 针对传统的矿井煤仓二维设计存在绘图复杂、抽象、易出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矿井煤仓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案;以恒源煤矿的-600煤仓和主井缓冲煤仓为例,详细介绍了煤仓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其动画演示的具体实现。该方案解决了复杂工程施工中设计者与施工人员的交流问题,为高质量、快速施工提供了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煤仓 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 动画演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三维电法在底板灰岩水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承军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3-115,共3页
恒源煤矿6煤层工作面受底板灰岩水影响,在比较多种物探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并行三维电法对II6111工作面在注浆前探查底板相对富水区,在钻孔注浆加固底板后进行注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法对底板电性变化反映灵敏,对相对富水区的探测准确... 恒源煤矿6煤层工作面受底板灰岩水影响,在比较多种物探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并行三维电法对II6111工作面在注浆前探查底板相对富水区,在钻孔注浆加固底板后进行注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法对底板电性变化反映灵敏,对相对富水区的探测准确率高。探测成果有效指导了该面的底板灰岩水防治工作,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三维电法 灰岩水 富水区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空大断面切眼煤柱留设与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谢绍颖 刘栋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7,共3页
通过分析沿空掘巷时上覆岩层大结构的状态,说明了在沿空掘巷条件下维持巷道稳定的可能性及对小结构及时支护的必要性。对沿空掘巷时煤柱的留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现场试验表明,通过合理地留设煤柱和对巷道围岩及时支护可有效保持巷... 通过分析沿空掘巷时上覆岩层大结构的状态,说明了在沿空掘巷条件下维持巷道稳定的可能性及对小结构及时支护的必要性。对沿空掘巷时煤柱的留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现场试验表明,通过合理地留设煤柱和对巷道围岩及时支护可有效保持巷道的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切眼 沿空掘巷 煤柱留设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区域注浆浆液扩散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郭艳 桂和荣 +5 位作者 魏久传 洪荒 郭祥东 崔亚利 叶爽 李俊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9,共10页
地面高压超前区域注浆已成为煤矿水害防治的首选工程方法,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受到普遍关注,且分支孔间距设计多依赖现场经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制约着工程效果及效益。基于淮北煤田恒源煤矿注浆现场实际工况,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地面高压超前区域注浆已成为煤矿水害防治的首选工程方法,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受到普遍关注,且分支孔间距设计多依赖现场经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制约着工程效果及效益。基于淮北煤田恒源煤矿注浆现场实际工况,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开展地面定向钻煤层底板区域高压注浆浆液扩散数值模拟研究及浆液扩散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地面高压注浆浆液扩散机理。结果如下:(1)煤层底板石炭系太原组第三薄层灰岩(简称三灰)裂隙发育,通过模拟发现,8~12 MPa高压注浆时很可能发生劈裂作用,期间渗透系数增大4~5个数量级。(2)不考虑重力影响时,以分支孔为中心,浆液向周边扩散距离相等,且在分支孔附近,浆液浓度较大,体积分数达20%以上;考虑重力作用时,水平向浆液扩散范围相对增大,垂向上浆液主要向下扩散,表现为“上短下长”。(3)浆液扩散模拟得出,扩散范围为41.2 m;浆液扩散范围现场实测显示,扩散范围为38.3~44.0 m,浆液扩散现场实测验证了扩散模型的正确性。(4)浆液扩散范围与浆液相对密度、静水压力、浆液动力黏度、浆液屈服强度及孔隙率呈负相关,与裂隙隙宽、渗透系数呈正相关。其中浆液相对密度越小,其扩散范围响应越明显;随动力黏度增加,扩散范围减小得越来越慢。研究成果可为煤系底板水害区域注浆治理工程合理设计提供参考,具有较好的参考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 高压注浆 浆液扩散范围 浆液扩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煤层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杨 马凤森 侯圣权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1,57,共4页
采用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的方法,以恒源煤矿Ⅱ616沿空风巷为工程背景,对松软煤层中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软煤层中沿空掘巷两帮内挤变形约为顶底板移近的1.89~2.5倍,且煤柱帮移近变形占两帮总位移的60%左右,... 采用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的方法,以恒源煤矿Ⅱ616沿空风巷为工程背景,对松软煤层中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软煤层中沿空掘巷两帮内挤变形约为顶底板移近的1.89~2.5倍,且煤柱帮移近变形占两帮总位移的60%左右,实体煤帮变形趋于稳定时间明显早于小煤柱帮。同时通过对围岩塑性破坏场的分析,揭示了沿空巷道的实体煤侧肩窝为沿空巷道的应力集中区及支护的关键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松软煤层 变形破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尘添加剂试验与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青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64,69,共4页
祁东煤矿粉尘最大来源分别为综采工作面和综掘工作面。矿井除采取喷雾、洒水、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外,还分别在回采煤层注水水源和综掘机喷雾水源中加入无毒无腐蚀性复配水分子改性剂——尘克添加剂进行防尘。该添加剂能中和液体中... 祁东煤矿粉尘最大来源分别为综采工作面和综掘工作面。矿井除采取喷雾、洒水、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外,还分别在回采煤层注水水源和综掘机喷雾水源中加入无毒无腐蚀性复配水分子改性剂——尘克添加剂进行防尘。该添加剂能中和液体中固体颗粒磁荷电性,降低水的表面张力,通过在祁东煤矿3245(上)综采工作面和6134风巷综掘工作面的应用表明,其最高降尘效率达61.1%,提高了降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降尘效率 综采工作面 综掘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散含水层下近上限工作面安全开采方案选择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翔 胡荣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64-66,共3页
为保障祁东煤矿的安全生产,有效防止井田内新生界松散层底部第四含水层(简称"四含")水害事故的发生,开展了松散层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基岩风化的工程地质特征、阻隔水性能及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等相关研究工作。通过长期探索、总... 为保障祁东煤矿的安全生产,有效防止井田内新生界松散层底部第四含水层(简称"四含")水害事故的发生,开展了松散层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基岩风化的工程地质特征、阻隔水性能及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等相关研究工作。通过长期探索、总结、实践,提出并采用了顶板超前预裂爆破、采动矿压与水文在线监测预测预警、加大综采支架工作阻力、合理控制工作面推进速度及增强工作面排水能力等关键技术措施,由最初的被动治理转为主动防治,实现了近上限工作面的安全开采,为相类似条件工作面提供了指导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含”突水 近上限工作面 顶板超前预裂爆破 松散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系统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义勇 王昊昊 +3 位作者 计庆辉 殷召元 蒯孝辉 杨耀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4,共5页
恒阻大变形锚索通过恒阻体的滑移运动实现恒定的工作阻力和适应围岩大变形,对恒阻体和套筒受力分析揭示了其恒阻的机理,并建立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系统的本构方程,应用于恒源煤矿Ⅱ632工作面机巷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支护中。留巷过程中的监... 恒阻大变形锚索通过恒阻体的滑移运动实现恒定的工作阻力和适应围岩大变形,对恒阻体和套筒受力分析揭示了其恒阻的机理,并建立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系统的本构方程,应用于恒源煤矿Ⅱ632工作面机巷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支护中。留巷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表明:恒阻大变形锚索允许支护系统的变形量最大为548mm,经历了超前采动影响和周期来压影响后仍能保持恒定的工作阻力,平均值为328.4k N。顶板平均下沉371.7mm,期间恒阻大变形锚索通过自身的结构变形吸能让压,保持了巷道顶板的整体稳定,而普通锚索则因变形超限被拉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阻大变形 切顶卸压 变形吸能 沿空留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