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底板灰岩区域注浆浆液屈服强度性能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军 郭艳 +9 位作者 桂和荣 汪伟民 陈振林 刘发明 戴亚男 胡洋 陈增宝 李俊 高川 李恒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190,共9页
【目的和方法】近年来,地面定向钻区域注浆是煤矿区底板灰岩水害的首选技术。在其注浆工程实施中,浆液扩散半径一直备受关注,而浆液扩散半径受浆液剪切屈服强度(简称“屈服强度”)、浆液相对密度、注浆压力等多种因素制约,影响现场注浆... 【目的和方法】近年来,地面定向钻区域注浆是煤矿区底板灰岩水害的首选技术。在其注浆工程实施中,浆液扩散半径一直备受关注,而浆液扩散半径受浆液剪切屈服强度(简称“屈服强度”)、浆液相对密度、注浆压力等多种因素制约,影响现场注浆工程实施效果,其中屈服强度无法现场测试。以淮北煤田恒源煤矿实际注浆工况为例,通过配制不同水灰比浆液,开展浆液剪切实验,分析初始黏度、凝结时间等因素影响,获得屈服强度参数,探讨屈服强度对浆液扩散半径、注浆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和结论】结果显示:(1)恒源煤矿P.O42.5级水泥制成的相对密度1.2~1.6的水泥浆,随着初凝时间的增加,浆液的初始黏度总体上随浆液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浆液相对密度越大,黏度增长越快。(2)区域注浆水泥在初凝之前的剪切应力在0~17 Pa,屈服强度在0~13 Pa;浆液相对密度1.2、1.3的浆液易于流淌,适用于底板太原组第三层灰岩窄而深的细微裂缝的灌注。(3)相同注浆条件下,随浆液屈服强度增加浆液扩散范围减小,当屈服强度为0.5 Pa时,浆液扩散范围大于35 m;当屈服强度大于1.5 Pa时,浆液扩散范围开始小于10 m。(4)示踪试验验证,实际浆液扩散较远处水泥主要来自屈服强度较低的相对密度为1.2的浆液,与室内实验结果相一致。该研究对注浆治理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区域治理 浆液流型 浆液剪切实验 浆液屈服强度 淮北煤田恒源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电磁干扰源及抗干扰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廖志强 陈东春 刘水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28,共4页
针对煤矿井下电磁环境恶劣而导致安全监控系统经常出现误报警、误断电现象的问题,分析了煤矿井下电磁干扰源种类,并对某矿安全监控系统发生误报警的区域进行了电磁干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矿3213工作面腰巷、风巷动力电缆和测试电线... 针对煤矿井下电磁环境恶劣而导致安全监控系统经常出现误报警、误断电现象的问题,分析了煤矿井下电磁干扰源种类,并对某矿安全监控系统发生误报警的区域进行了电磁干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矿3213工作面腰巷、风巷动力电缆和测试电线并行长度约为150m时,沿线水泵、钻机启动时产生的对外线路感应浪涌信号的干扰强度峰峰值达190V,干扰强度较大,说明变频器和钻机同时启动时产生了强烈的信号干扰源,导致瓦斯传感器出现误报警现象。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解决了瓦斯传感器的误报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电磁干扰 干扰源 干扰强度 电磁测试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煤田钱营孜矿井控煤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汪伟民 顾承串 +2 位作者 程龙艺 吴基文 翟晓荣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6,共14页
钱营孜矿井位于淮北煤田宿县矿区的西部,毗邻徐宿弧形推覆构造南段的外缘带。为认识该矿井构造变形与演化规律、动力学机制以及指导未来资源探采方向提供重要地质依据。利用最新的矿井地质勘探与生产资料,对钱营孜矿井开展构造格架和控... 钱营孜矿井位于淮北煤田宿县矿区的西部,毗邻徐宿弧形推覆构造南段的外缘带。为认识该矿井构造变形与演化规律、动力学机制以及指导未来资源探采方向提供重要地质依据。利用最新的矿井地质勘探与生产资料,对钱营孜矿井开展构造格架和控煤构造样式分析,划分矿井构造期次,讨论构造发育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结果表明,矿井内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地层总体呈一轴向NNE、向SSW仰起的宽缓向斜;矿井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逆断层数量大于正断层,2类断层的走向均以NE至NNE向为主,其次为NS向;矿井构造格架显著受控于数条NS向至NE向的大型断层,自西向东受南坪断层、F_(22)、F_(17)、DF_(200)及双堆断层等主干断层的分割,呈现东、西分带特征;矿井控煤构造样式可以划分为挤压、伸展和走滑3个类型,以及逆冲牵引褶皱、对冲式构造、冲起构造、叠瓦状构造、地堑、地垒、阶梯状断层、正花状构造、羽状雁列式构造9个亚类型;构造组合分析表明,F_(17)断层除逆冲活动之外,还存在显著的平移活动。矿井构造可划分为5期,从早到晚分别为:轴向NNE的冯家向斜、近NS向逆断层、NNE向逆-左行平移断层及NE向逆断层、近NS向正断层、NE向正断层。矿井内第1,2期缩短构造分别是印支期华北克拉通与华南板块汇聚过程中的前陆变形及随后陆-陆碰撞造山变形的影响结果;第3期压扭性构造与西太平洋区伊泽奈崎板块早白垩世初向东亚大陆边缘快速斜向俯冲有关;第4,5期伸展构造则是早白垩世以来中国东部强烈伸展背景下发育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煤构造样式 构造分期 大地构造背景 南坪断层 钱营孜矿井 淮北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透气性突出煤层群首采层水力割缝卸压抽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邹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8,共7页
针对中近距离松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群抽采防突难题,以皖北矿区任楼煤矿突出煤层群瓦斯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在对松软煤层水力割缝卸压增透机制、首采层割缝工艺参数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首采层煤巷条带水力割缝卸压增透、煤层群瓦斯联... 针对中近距离松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群抽采防突难题,以皖北矿区任楼煤矿突出煤层群瓦斯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在对松软煤层水力割缝卸压增透机制、首采层割缝工艺参数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首采层煤巷条带水力割缝卸压增透、煤层群瓦斯联合抽采的综合治理技术,优化了钻孔布置方式,并进行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割缝实施后钻孔的瓦斯抽采浓度、单孔日均抽采纯量分别是常规钻孔的4.27倍、3.94倍,煤层透气性提高了22~31倍,首采层72号煤层割缝后的防突有效半径可提高至5 m以上,检验抽采半径5 m处的瓦斯含量指标为4.13 m 3/t,在有效解决首采层煤巷条带瓦斯灾害的同时,钻孔工程量降低了2/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近距离突出煤层群 水力割缝 卸压增透 高效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层下伏近距离工作面安全回采控制技术及应用
5
作者 史文豹 苗壮 +3 位作者 袁本庆 许庆钊 刘鹏 闫澳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5,共10页
针对松散含水层下伏近距离工作面回采面临的突水风险问题,以五沟煤矿“四含水”层下伏101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工程类比的方法预测下伏工作面裂缝带发育高度。基于10101工作面上覆基岩的赋存特征,现场采用注浆... 针对松散含水层下伏近距离工作面回采面临的突水风险问题,以五沟煤矿“四含水”层下伏101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工程类比的方法预测下伏工作面裂缝带发育高度。基于10101工作面上覆基岩的赋存特征,现场采用注浆改造技术对“四含水”层进行水体驱替,实现含水层“无水”改造,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研究结果表明,10101工作面裂缝带发育高度为46.52~63.07 m;注浆改造技术显著降低了工作面回采初期的淋水现象,顶板淋水量控制在1 m^(3)/h以下,经系统排水后,工作面淋水对回采基本无影响;同时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面回采的安全性,成功实现了10101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回采时初次来压步距约为34.65 m,“四含水”层覆盖区周期来压步距约为7.84 m,非“四含水”层覆盖区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0.45 m,“四含水”层覆盖区矿压显现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下伏近距离工作面 导水裂缝带 注浆改造技术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营孜煤矿地表沉陷的D-InSAR监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闫建伟 汪云甲 +3 位作者 陈国良 朱勇 陈玉平 殷照元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07,111,共4页
以安徽恒源煤电(皖北)的钱营孜煤矿为试验区,利用两景L波段的ALOS PALSAR影像,采用"两轨法"差分干涉技术获取了该矿区在2010年1月13日到2月28日间的地面沉陷信息,并与同一时期该矿区地面监测站所获取的沉降变形数据进行了比... 以安徽恒源煤电(皖北)的钱营孜煤矿为试验区,利用两景L波段的ALOS PALSAR影像,采用"两轨法"差分干涉技术获取了该矿区在2010年1月13日到2月28日间的地面沉陷信息,并与同一时期该矿区地面监测站所获取的沉降变形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地面站水准测量的结果一致,说明使用该技术能很好地完成监测平原地带的煤矿区地面沉陷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 地表沉降 沉陷监测 煤矿区 两轨法 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主井井架偏斜原因分析及纠偏方案设计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海芳 安宝剑 +2 位作者 彭龙超 王海 张旭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3,37,共4页
针对某煤矿主井井架产生严重偏斜,影响提升系统安全的问题,通过工程钻探、静力触探,并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偏斜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井架偏斜的主要原因是井架斜撑基础地基土的压缩固结引起井架斜撑基础下沉,并受... 针对某煤矿主井井架产生严重偏斜,影响提升系统安全的问题,通过工程钻探、静力触探,并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偏斜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井架偏斜的主要原因是井架斜撑基础地基土的压缩固结引起井架斜撑基础下沉,并受井架自身强度和井架基础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斜撑基础地基土残余变形量的预测及斜撑基础的稳定性分析,提出采用斜撑加长抬高法的纠偏方案,对主井井架进行纠偏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架偏斜 压缩固结 斜撑基础 纠偏 提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注浆影响下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 被引量:7
8
作者 郭艳 桂和荣 +7 位作者 魏久传 庞迎春 胡满聪 郭祥东 洪荒 聂锋 崔亚利 叶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04-3217,共14页
淮北煤田下组煤开采,主要威胁水源是煤层底板灰岩水(包括石炭系太原组及奥陶系灰岩水),淹井事故时有发生。针对底板灰岩水害治理,目前多采用地面定向钻高压注浆技术,对煤层底板太原组第3层薄层灰岩(简称“三灰”)进行区域性加固改造,以... 淮北煤田下组煤开采,主要威胁水源是煤层底板灰岩水(包括石炭系太原组及奥陶系灰岩水),淹井事故时有发生。针对底板灰岩水害治理,目前多采用地面定向钻高压注浆技术,对煤层底板太原组第3层薄层灰岩(简称“三灰”)进行区域性加固改造,以封堵三灰岩溶裂隙并阻断穿过三灰的垂向导水通道。但大规模高压注浆工程的实施,受注含水层地下水流场会受到干扰,在大量浆液析出水的耦合作用下,地下水化学场必然会受到严重扰动。以淮北煤田桃园煤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简称“太灰水”)为研究对象,基于常量组分监测数据统计、Piper图、离子组合比及饱和指数分析,开展了区域注浆前-注浆期间-注浆结束后(即区域注浆前-中-后“三时段”)太灰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三时段太灰水中Na^(+)+K^(+)、HCO_(3)^(-)、Cl^(−)先减小后增大,Ca2+、SO_(4)^(2-)和pH先增大后减小,Mg2+、TDS则整体减小。注浆治理区域Ca2+、SO_(4)^(2-)相对较高,碱度较大,而Na^(+)+K^(+)、HCO_(3)^(-)含量相对较低。注浆前以SO_(4)·Cl^(−)Na和SO_(4)·Cl^(−)Na·Ca(混合型)为主,区域注浆“中-后”时段,太灰水则以SO_(4)·Cl^(−)Na·Ca和SO_(4)·Cl^(−)Na型居多,混合型水占比增大。(2)注浆期间,太灰水中碳酸盐、硫酸盐溶解作用、脱硫酸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减弱,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作用增强,同时浆液析出水的混合影响作用明显。注浆结束后,碳酸盐、硫酸盐溶解作用、脱硫酸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逐渐增强,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作用逐渐减弱,浆液析出水的混合影响作用减弱。注浆结束1 a后水化学作用逐渐向注浆前状态恢复,但仍未恢复至注浆前状态,可知区域注浆治理对太灰水化学场扰动影响比较明显。(3)太灰水中白云石、方解石饱和指数较大,多呈现沉淀状态;石膏、岩盐饱和指数较小,多以溶蚀状态存在。三时段太灰水中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膏3种矿物饱和指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白云石表现较为明显,而岩盐饱和指数变化不明显。多数矿物饱和指数与pH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而石膏饱和指数则与TDS呈较强正相关性。(4)由于高pH的注浆浆液析出水的混扰,原来离子间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区域注浆以来太灰水常量指标相关性降低,且注浆结束后比注浆期间相关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注浆扰动 太灰水 水岩作用 淮北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不安全行为警示仿真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任存良 赵作鹏 +2 位作者 蔡东红 王庆梅 徐珊珊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5,共4页
利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实现煤矿不安全行为的警示,以新的技术手段和模式强化矿工的安全意识。分析了煤矿不安全行为辨识、评估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仿真系统的开发目标、三维场景框架和开发流程,设计了三维建模和仿真过程的技术方案。现场... 利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实现煤矿不安全行为的警示,以新的技术手段和模式强化矿工的安全意识。分析了煤矿不安全行为辨识、评估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仿真系统的开发目标、三维场景框架和开发流程,设计了三维建模和仿真过程的技术方案。现场应用表明,煤矿不安全行为警示仿真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安全警示教育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强化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不安全行为 警示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岩风化带的工程地质特征与缩小防护煤柱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振伯 徐明初 吴帮全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年第6期19-20,62,共3页
以大量实验数据和现场测试资料为依据,研究了隐伏煤田基岩风化带岩体的分布特点及工程地质特性,重点论述了邻近风化带开采的覆岩破坏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以及缩小防护煤柱的机理,对类似矿井的资源回收与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基岩风化带 工程地质特征 防护煤柱 覆岩破坏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东井田地应力场特征及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赫少攀 林青 +1 位作者 张朝举 张玉贵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3,共5页
地应力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动力,区域应力场是不同期次构造运动在该区域综合作用的具体体现。结合区域应力场和区域构造断块划分,研究了祁东井田应力场及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祁东井田最大、中间、最小主应力与煤层埋深... 地应力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动力,区域应力场是不同期次构造运动在该区域综合作用的具体体现。结合区域应力场和区域构造断块划分,研究了祁东井田应力场及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祁东井田最大、中间、最小主应力与煤层埋深呈正相关关系,且其最大主应力明显比位于华北地区的焦作中马村矿,平顶山一矿、六矿、八矿,以及华东地区的淮南潘一矿、谢一矿都大得多;祁东井田处在高应力区,地应力是9号煤层25次煤与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该井田东部地应力较集中,瓦斯含量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地质构造 煤与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桥二矿开采四煤矿坑充水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基文 赵开全 +2 位作者 杨永林 孙本魁 胡友彪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61,63,共4页
系统分析了刘桥二矿开采四煤时矿坑可能的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指出了主要充水水源为第七含水层,主要充水途径为采动裂隙和断裂构造,并进一步阐述了影响矿井充水的几个因素,对矿井砂岩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煤矿 充水水源 充水途径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煤仓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宗明 孟晨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3期74-76,共3页
针对传统的矿井煤仓二维设计存在绘图复杂、抽象、易出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矿井煤仓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案;以恒源煤矿的-600煤仓和主井缓冲煤仓为例,详细介绍了煤仓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其动画演示的具体实现。该方案解决了复杂工... 针对传统的矿井煤仓二维设计存在绘图复杂、抽象、易出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矿井煤仓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案;以恒源煤矿的-600煤仓和主井缓冲煤仓为例,详细介绍了煤仓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其动画演示的具体实现。该方案解决了复杂工程施工中设计者与施工人员的交流问题,为高质量、快速施工提供了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煤仓 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 动画演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向钻孔抽采被保护层煤巷条带瓦斯的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司春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9,共5页
针对皖北矿区祁东煤矿中近距离上保护层沿空留巷开采时被保护层煤巷条带瓦斯抽采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下向抽采钻孔的排渣、成孔、护孔、封孔、排水等工艺,并进行了下向钻孔排水工艺、瓦斯抽采效果考察,总结出瓦斯... 针对皖北矿区祁东煤矿中近距离上保护层沿空留巷开采时被保护层煤巷条带瓦斯抽采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下向抽采钻孔的排渣、成孔、护孔、封孔、排水等工艺,并进行了下向钻孔排水工艺、瓦斯抽采效果考察,总结出瓦斯抽采、钻孔排水等成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保护层 下向钻孔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东煤矿构造控水特征和地下水运移规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培森 李复兴 +3 位作者 付翔 田志兆 牛辉 许大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2-305,共14页
以祁东煤矿为例,通过研究矿井地下水运移规律及其所在区域的构造控水特征,以期为煤矿水害的超前精准治理和区域防治提供借鉴参考。利用构造控水理论结合祁东煤矿及其所在矿区、煤田的地质构造背景,对构造控水的逐级控制作用和构造控水... 以祁东煤矿为例,通过研究矿井地下水运移规律及其所在区域的构造控水特征,以期为煤矿水害的超前精准治理和区域防治提供借鉴参考。利用构造控水理论结合祁东煤矿及其所在矿区、煤田的地质构造背景,对构造控水的逐级控制作用和构造控水作用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祁东煤矿基岩地层形态整体受宿南向斜控制,局部受魏庙断层等构造控制,新生界地层形态亦受到构造的间接控制;在宿南向斜控制下,矿井内或矿井外南部风化后的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太灰、奥灰与四含角度不整合接触;在魏庙断层控制下,在矿井南部采区部分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再次露头,与四含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使得含水层间可产生水力联系。总结分析结果,认为:(1)地质构造通过对地层形态的控制,对地下含水层水起到控制作用;(2)地质构造通过控制含水层间的接触,对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起到控制作用。为进一步验证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利用水位变化的对比分析和皮尔逊(Person)相关系数,对放水试验期间南部采区四含、太灰和正常水位观测期间四含、太灰、奥灰的钻孔水位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1)南部采区放水试验期间,四含(SQ10-14)与太灰(ST4)水位变化基本同步,相关性极强;(2)正常水位观测期间,四含(SQ10)、太灰(ST4)、奥灰(SO_(2))两两之间水位变化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同一含水层内不同观测孔间水位变化的相关性差异较大。证实:受构造控制,在矿井局部,四含与基岩含水层角度不整合接触区域,存在水力联系。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roundwater Model System(GMS)结合参数反演Parameter Estimation(PEST),对四含水位分布和径流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四含水位在-7~-57 m,南部水位比北部水位高,在魏庙断层处,水力梯度较大;四含水径流集中在矿井西南部和中部,西南部整体向北径流,中部以东西向径流为主,四含径流有绕过魏庙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东煤矿 地下水运动 构造控水 水力联系 皮尔逊相关系数 水害治理 区域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三维电法在底板灰岩水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承军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3-115,共3页
恒源煤矿6煤层工作面受底板灰岩水影响,在比较多种物探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并行三维电法对II6111工作面在注浆前探查底板相对富水区,在钻孔注浆加固底板后进行注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法对底板电性变化反映灵敏,对相对富水区的探测准确... 恒源煤矿6煤层工作面受底板灰岩水影响,在比较多种物探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并行三维电法对II6111工作面在注浆前探查底板相对富水区,在钻孔注浆加固底板后进行注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法对底板电性变化反映灵敏,对相对富水区的探测准确率高。探测成果有效指导了该面的底板灰岩水防治工作,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三维电法 灰岩水 富水区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预应力锚杆支护设计与巷道变形监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明初 吴邦全 朱成义 《煤矿开采》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论述了煤巷预应力锚杆支护摩擦构造梁作用机理 ,推导出锚杆预应力的计算公式 ,并由预应力值来选定锚固力、锚杆直径 ;介绍了井下实际应用所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和技术经济效益 ;同时指出监测是保证锚杆工作可靠性、锚杆支护巷道稳定性和... 论述了煤巷预应力锚杆支护摩擦构造梁作用机理 ,推导出锚杆预应力的计算公式 ,并由预应力值来选定锚固力、锚杆直径 ;介绍了井下实际应用所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和技术经济效益 ;同时指出监测是保证锚杆工作可靠性、锚杆支护巷道稳定性和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依此分析围岩动态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并及时反馈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变形监测 煤巷 预应力锚杆 摩擦构造梁 支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东煤矿煤层群开采高瓦斯与自然发火治理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青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7,共4页
祁东煤矿主采的71、82、9煤层属于高瓦斯突出中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其中上保护层71煤层开采时,由于被保护9煤层施工穿层钻孔时发生过钻孔瓦斯动力现象,中间被保护82煤层不能实现卸压瓦斯抽采,导致82煤层开采时瓦斯涌出量大,瓦斯超限频繁... 祁东煤矿主采的71、82、9煤层属于高瓦斯突出中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其中上保护层71煤层开采时,由于被保护9煤层施工穿层钻孔时发生过钻孔瓦斯动力现象,中间被保护82煤层不能实现卸压瓦斯抽采,导致82煤层开采时瓦斯涌出量大,瓦斯超限频繁。为此,在82煤层8224综采工作面通过采用Y型通风、瓦斯分源法立体抽采、顶板预裂爆破、移动注氮等措施预防瓦斯超限及采空区煤层自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综合措施已经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条件的近距离高瓦斯突出煤层群工作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分源立体抽采 预裂爆破 自然发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空大断面切眼煤柱留设与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绍颖 刘栋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7,共3页
通过分析沿空掘巷时上覆岩层大结构的状态,说明了在沿空掘巷条件下维持巷道稳定的可能性及对小结构及时支护的必要性。对沿空掘巷时煤柱的留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现场试验表明,通过合理地留设煤柱和对巷道围岩及时支护可有效保持巷... 通过分析沿空掘巷时上覆岩层大结构的状态,说明了在沿空掘巷条件下维持巷道稳定的可能性及对小结构及时支护的必要性。对沿空掘巷时煤柱的留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现场试验表明,通过合理地留设煤柱和对巷道围岩及时支护可有效保持巷道的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切眼 沿空掘巷 煤柱留设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区域注浆浆液扩散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艳 桂和荣 +5 位作者 魏久传 洪荒 郭祥东 崔亚利 叶爽 李俊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9,共10页
地面高压超前区域注浆已成为煤矿水害防治的首选工程方法,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受到普遍关注,且分支孔间距设计多依赖现场经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制约着工程效果及效益。基于淮北煤田恒源煤矿注浆现场实际工况,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地面高压超前区域注浆已成为煤矿水害防治的首选工程方法,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受到普遍关注,且分支孔间距设计多依赖现场经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制约着工程效果及效益。基于淮北煤田恒源煤矿注浆现场实际工况,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开展地面定向钻煤层底板区域高压注浆浆液扩散数值模拟研究及浆液扩散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地面高压注浆浆液扩散机理。结果如下:(1)煤层底板石炭系太原组第三薄层灰岩(简称三灰)裂隙发育,通过模拟发现,8~12 MPa高压注浆时很可能发生劈裂作用,期间渗透系数增大4~5个数量级。(2)不考虑重力影响时,以分支孔为中心,浆液向周边扩散距离相等,且在分支孔附近,浆液浓度较大,体积分数达20%以上;考虑重力作用时,水平向浆液扩散范围相对增大,垂向上浆液主要向下扩散,表现为“上短下长”。(3)浆液扩散模拟得出,扩散范围为41.2 m;浆液扩散范围现场实测显示,扩散范围为38.3~44.0 m,浆液扩散现场实测验证了扩散模型的正确性。(4)浆液扩散范围与浆液相对密度、静水压力、浆液动力黏度、浆液屈服强度及孔隙率呈负相关,与裂隙隙宽、渗透系数呈正相关。其中浆液相对密度越小,其扩散范围响应越明显;随动力黏度增加,扩散范围减小得越来越慢。研究成果可为煤系底板水害区域注浆治理工程合理设计提供参考,具有较好的参考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 高压注浆 浆液扩散范围 浆液扩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