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主城区居住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陆张维 吴次芳 +2 位作者 岳文泽 冯科 黄木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56-2863,共8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生活诉求逐渐转向对居住生态环境的关注。对居住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有助于为城市发展规划、环境规划,以及城市房地产的区域开发模式和开发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生活诉求逐渐转向对居住生态环境的关注。对居住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有助于为城市发展规划、环境规划,以及城市房地产的区域开发模式和开发方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杭州市主城区居住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居住生态环境质量基本呈从风景旅游区向城市中心区和北部工业区递减的梯度结构;植被、交通、地表温度、人口密度和空气质量是影响居住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决定了杭州市主城区居住生态环境的总体格局,而工业密度和水体覆盖率对少数区域的居住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居住生态环境是未来杭州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资本,应根据不同城市区域居住生态环境限制因素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居住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保护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生态环境 评价因子 主成分分析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在环境微生物生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项丽 唐建设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5期28-30,18,共4页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环境微生物学中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研究方法,在环境微生物多种领域中被广泛运用。本文主要从水体、土壤以及作物不同体系,综述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生态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水体 土壤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纳米碳管固相萃取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项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1期76-77,共2页
随着对纳米碳管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碳纳米管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应用碳纳米管萃取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在此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碳管 有机污染物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健 张华 杨伟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88-1591,共4页
文章研究碳源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硝化除磷菌最大放磷量与碳源有关,当阳m〉800mg/L时,最大放磷量达到50mg/L,而ρCOD〈200mg/L时,反硝化除磷菌的最大放磷量还不到5mg/L;反硝化除磷菌最大放磷量所需时间也与... 文章研究碳源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硝化除磷菌最大放磷量与碳源有关,当阳m〉800mg/L时,最大放磷量达到50mg/L,而ρCOD〈200mg/L时,反硝化除磷菌的最大放磷量还不到5mg/L;反硝化除磷菌最大放磷量所需时间也与碳源有关,随着COD质量浓度的降低,放磷所需时间也在减少,当COD的质量浓度从440-110mg/L时,所需时问则从120-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反硝化除磷 放磷量 放磷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厌氧生物技术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健 汤利华 +1 位作者 张华 黄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48-1151,共4页
研究采用两相厌氧生物技术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过AMBR和EGSB反应器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91%,SS去除率达到67%;进水在产酸器AMBR反应后,pH值由6.8降至5.86,VFA由1265 mg/L升至3862 mg/L,酸化效果较好;经产甲烷器EGSB... 研究采用两相厌氧生物技术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过AMBR和EGSB反应器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91%,SS去除率达到67%;进水在产酸器AMBR反应后,pH值由6.8降至5.86,VFA由1265 mg/L升至3862 mg/L,酸化效果较好;经产甲烷器EGSB反应后,pH值和VFA分别为7.61和206 mg/L,产甲烷效果良好;经过后续工艺SBR处理后,出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厌氧生物技术 环氧树脂生产废水 厌氧往复层反应器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磷回收辅助A^2O工艺处理低碳城市污水的除磷规律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健 汤利华 +1 位作者 张华 黄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1期68-71,83,共5页
碳量偏低对城市污水进行脱氮除磷来说比较困难。研究采用化学磷回收辅助A2O工艺处理低碳城市污水,考察生物除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磷的出水浓度可以达到0.5 mg/L以下,且可以实现磷的回收;HRT、SRT和DO是影响除磷效果的关... 碳量偏低对城市污水进行脱氮除磷来说比较困难。研究采用化学磷回收辅助A2O工艺处理低碳城市污水,考察生物除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磷的出水浓度可以达到0.5 mg/L以下,且可以实现磷的回收;HRT、SRT和DO是影响除磷效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磷回收 A^2O法 低碳城市污水 生物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化学合成多角星形氧化锌 被引量:11
7
作者 邓崇海 胡寒梅 黄显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9-473,共5页
室温下将乙酸锌和三乙胺的水溶液超声辐照30min,制得三维的多角星形半导体ZnO微晶。粉体用XRD、FESEM、TEM和ED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粉体ZnO为六方纤锌矿相结构的多角星形微晶,星形结构由纳米锥组装而成,纳米锥由微小的纳米粒子构筑... 室温下将乙酸锌和三乙胺的水溶液超声辐照30min,制得三维的多角星形半导体ZnO微晶。粉体用XRD、FESEM、TEM和ED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粉体ZnO为六方纤锌矿相结构的多角星形微晶,星形结构由纳米锥组装而成,纳米锥由微小的纳米粒子构筑而成。改变超声时间和三乙胺浓度的对比实验跟踪了晶体的生长过程,分析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粉体室温下的PL表明在387nm处有一弱的紫外发射峰,在561nm处出现强且宽的黄色发光带,黄光是与间隙氧(填隙氧)有关的深能级缺陷发光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半导体 超声化学 多角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研究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鲍立宁 洪桂云 宋礼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23,56,共4页
通过菌种富集、分离、纯化,从含有大量微生物菌群的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将其命名为B23。通过研究该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和发酵液的絮凝活性,从而得出发酵液絮凝活性与菌... 通过菌种富集、分离、纯化,从含有大量微生物菌群的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将其命名为B23。通过研究该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和发酵液的絮凝活性,从而得出发酵液絮凝活性与菌体生长量呈正相关。通过对该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表明,在培养时间为24h、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值为8.0,以葡萄糖为碳源、(NH4)2SO4为氮源时,发酵液絮凝活性最强。用B23菌株所产絮凝剂处理废水后,废水中CODC r的去除率为62.48%,SS的去除率为84.47%,表明该菌株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培养条件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化学合成半导体氧化锌纳米杯 被引量:5
9
作者 邓崇海 胡寒梅 +1 位作者 黄显怀 朱绍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42-1746,共5页
在室温下,以硝酸锌和六次甲基四胺的水溶液为前驱体溶液,通过超声辐照20 min制得了半导体ZnO纳米杯。粉体用XRD、EDS、FESEM、TEM、SAED和HR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纳米杯为六方纤锌矿相的单晶结构,产量高,杯高在90nm左右。讨论了... 在室温下,以硝酸锌和六次甲基四胺的水溶液为前驱体溶液,通过超声辐照20 min制得了半导体ZnO纳米杯。粉体用XRD、EDS、FESEM、TEM、SAED和HR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纳米杯为六方纤锌矿相的单晶结构,产量高,杯高在90nm左右。讨论了超声时间和碱的浓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分析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室温下的PL光谱表明粉体有在389 nm处较强的激子发射和中心区在530 nm处较宽的黄绿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半导体 超声化学 纳米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屑微电解法预处理环氧树脂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健 汤利华 张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2期49-52,共4页
采用铁屑微电解法预处理环氧树脂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微电解处理后的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和80%,BOD5/COD从0.18提高到0.45,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通过正交试验考察pH、反应时间、铁屑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 采用铁屑微电解法预处理环氧树脂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微电解处理后的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和80%,BOD5/COD从0.18提高到0.45,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通过正交试验考察pH、反应时间、铁屑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各因素做单因素影响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屑微电解法 环氧树脂废水 COD去除率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膨胀阀开度对PV/T-SAHP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海涛 季杰 +1 位作者 裴刚 何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1-205,共5页
压缩机频率固定,不同的电子膨胀阀开度下,对PV/T-SAHP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发现,系统的COP值随冷凝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光电效率的峰值发生在工质蒸发对光伏模块的冷却作用与太阳辐照度和空气对集热/蒸发器表面的... 压缩机频率固定,不同的电子膨胀阀开度下,对PV/T-SAHP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发现,系统的COP值随冷凝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光电效率的峰值发生在工质蒸发对光伏模块的冷却作用与太阳辐照度和空气对集热/蒸发器表面的加热作用的平衡点,而并非太阳辐照度最高点。在电子膨胀阀开度一定时,随着太阳辐照度的升高,压缩机功率出现振动,当电子膨胀阀开度最大时,系统振动更加明显。由此提出了光伏-太阳能热泵(PV/T-SAHP)的系统稳定性原理。同时指出优化PV/T-SAHP系统的关键问题是找到系统集热/蒸发器的MSS线(Q—T_(sh)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SAHP系统 电子膨胀阀开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磷回收促进脱氮除磷和污泥减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华 黄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38-2040,2043,共4页
文章采用改进A^2O工艺(辅助化学磷回收)进行脱氮除磷和污泥减量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150-180mg/L时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97.9%、91.6%,结合化学磷回收后污泥产量减少约为10%~25%... 文章采用改进A^2O工艺(辅助化学磷回收)进行脱氮除磷和污泥减量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150-180mg/L时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97.9%、91.6%,结合化学磷回收后污泥产量减少约为10%~25%,并可进行磷的回收,实现磷的可持续发展,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磷回收 脱氮除磷 改进A^2O工艺 污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优化算法在水文地质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广洲 汪家权 解华明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1期75-77,共3页
根据抽水试验资料,运用随机优化算法中的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导水系数和储水系数。通过与传统算法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求取的参数误差小、准确,显示这两种随机优化算法在求解该问题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水文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西区水体生物膜上有机物含量的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凌琪 王敏 +2 位作者 黄健 杨伟伟 丁媛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51-1255,共5页
对实测wCOD和wTOC进行数理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巢湖西区不同季节、不同水深水体生物膜上wCOD和wTO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842 4,P<0.01);季节因素对生物膜上wCOD?wTOC的比值关系影响不大(方差分析,F=0.93,P>0.05);不同水深水... 对实测wCOD和wTOC进行数理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巢湖西区不同季节、不同水深水体生物膜上wCOD和wTO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842 4,P<0.01);季节因素对生物膜上wCOD?wTOC的比值关系影响不大(方差分析,F=0.93,P>0.05);不同水深水体生物膜上wCOD?wTOC的均数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方差分析,F=9.20,P<0.01),但在水深0.3 m与0.8 m的生物膜上wCOD?wTOC的均数差别无显著性(q=0.00,P>0.05)。因此在不同季节、一定水深范围内可用wCOD值来表征巢湖西区水体生物膜上有机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水体生物膜 有机物 化学需氧量 总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对高岭土洗选废水的吸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东勇 刘钦甫 +1 位作者 杜娟 张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2-765,共4页
采用凹凸棒石作处理剂,聚合氯化铝做絮凝剂,对高岭土洗选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00 ml洗选废水,当凹凸棒石用量为2 g,絮凝剂用量为0.2 g时接触反应4 min后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92%;对总Fe的去除率达到88.3%;对洗选废水脱... 采用凹凸棒石作处理剂,聚合氯化铝做絮凝剂,对高岭土洗选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00 ml洗选废水,当凹凸棒石用量为2 g,絮凝剂用量为0.2 g时接触反应4 min后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92%;对总Fe的去除率达到88.3%;对洗选废水脱色率高达85%,处理后废水色度值降至50。对洗选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为在pH值大于等电点(ζ)的条件下,凹凸棒石-水悬浮体系的结构电荷和表面电荷与有机污染物分子两性聚合电解质发生的静电吸附作用。凹凸棒石对金属离子的去除作用为固-液界面碱性诱导的Fe3+水解沉淀以及胶体颗粒之间的强静电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高岭土 废水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给水管网拓扑关系的自动搜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伟伟 沈时兴 黄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65-1567,共3页
文章研究环状给水管网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减少数据输入量,方便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利用Au-toCAD下的Visual LISP开发语言编制程序,实现对给水管网节点和管段的自动编号,进而自动生成邻接矩阵;在此基础上,结合图论的有关知识完成基环... 文章研究环状给水管网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减少数据输入量,方便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利用Au-toCAD下的Visual LISP开发语言编制程序,实现对给水管网节点和管段的自动编号,进而自动生成邻接矩阵;在此基础上,结合图论的有关知识完成基环的自动搜索,同时能识别基环的公共管段;通过数据转化,利用邻接矩阵生成管网基本关系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拓扑关系 基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水热前驱物技术制备单晶PbS纳米片(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寒梅 邓崇海 +3 位作者 黄显怀 李燕 孙梅 张克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03-1408,共6页
以层状的铅(Ⅱ)-硫脲配合物为前驱体,在130℃反应12h水热分解得到高产量的半导体单晶PbS二维纳米片,产品用XRD、TEM、SEM、ED、XPS进行了表征,单晶PbS纳米片的二维尺寸为0.6~3μm,厚度为2~4nm,沿着ab平面生长。紫外吸收光谱和光致发... 以层状的铅(Ⅱ)-硫脲配合物为前驱体,在130℃反应12h水热分解得到高产量的半导体单晶PbS二维纳米片,产品用XRD、TEM、SEM、ED、XPS进行了表征,单晶PbS纳米片的二维尺寸为0.6~3μm,厚度为2~4nm,沿着ab平面生长。紫外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表明二维PbS纳米片的量子尺寸效应非常显著。对可能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铅 水热技术 前驱体 纳米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检测大蒜中吡虫啉的残留量及市场调查 被引量:4
18
作者 项丽 唐建设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9期19-21,共3页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中吡虫啉的残留量。固相萃取小柱快速净化提取物,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3mg/kg,回收率在83.7%~93.8%,相对标准偏差为2.1%~4.3%。对3家菜市场(A、B、C)及3家超市(D、E、F)内的大蒜进行分析测定...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中吡虫啉的残留量。固相萃取小柱快速净化提取物,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3mg/kg,回收率在83.7%~93.8%,相对标准偏差为2.1%~4.3%。对3家菜市场(A、B、C)及3家超市(D、E、F)内的大蒜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菜市场A、B、C内大蒜的吡虫啉残留量分别为:0.1mg/kg,未检出,0.05mg/kg;超市D、E、F内大蒜的吡虫啉残留量分别为:0.1mg/kg,0.2mg/kg,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吡虫啉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风曝气空气量计算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9
作者 汤利华 孟广耀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6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针对目前鼓风曝气空气量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改进计算方法,使得计算结果更好地反映曝气实际过程.方法基于气体状态方程和双膜理论,分析水深对气体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气泡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对曝气量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分析相关... 目的针对目前鼓风曝气空气量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改进计算方法,使得计算结果更好地反映曝气实际过程.方法基于气体状态方程和双膜理论,分析水深对气体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气泡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对曝气量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分析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计算实例,对改进前后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充分修正了氧总转移系数KLa,改进后空气量的计算公式包含了气泡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使曝气量与曝气池的曝气过程有了联系,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结论改进曝气量计算的过程,对提高曝气效率,节省曝气能耗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风曝气 曝气量 气泡停留时间 氧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风景区空气真菌组成及其生态分布 被引量:2
20
作者 凌琪 王晏平 《生态科学》 CSCD 2009年第1期73-77,共5页
用自然沉降法采集空气真菌,对黄山风景区14个景点的空气真菌资源及其生态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共鉴定出空气真菌35属,分隶于3纲6目10科,其中以丛梗孢科占绝对优势,有14个属,占总属数的40.0%;其次为暗梗孢科,有7个属,占总属数的2... 用自然沉降法采集空气真菌,对黄山风景区14个景点的空气真菌资源及其生态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共鉴定出空气真菌35属,分隶于3纲6目10科,其中以丛梗孢科占绝对优势,有14个属,占总属数的40.0%;其次为暗梗孢科,有7个属,占总属数的20.0%。属的生态分布是:在7个以上景点的空气中能够分离到的属有9个,其中芽枝霉属(Cladosporium)和无孢菌群(Mycelia Sterilia)在不同海拔的所有景点空气中普遍存在;海拔800m左右的空气中分离到的属较多,海拔高于1000m的采样点分离到的属较少,原因可能是随海拔降低,气候变得温暖,加上降雨量充沛,原生和次生常绿阔叶林发育良好,大量枯落物归还土壤,成为多种真菌丰富的营养来源,故空气中分离到真菌的属较丰富,数量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真菌 种属构成 分布特征 芽枝霉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