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镇独生子女婚姻匹配状况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仁船 吴瑞君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80,共7页
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原始数据为基础,结合上海市闵行区独生子女调查资料,采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独生子女在年龄、教育、职业、行业、独生子女身份等方面的婚姻匹配状况。同类婚是独生子女婚配的主要形式,独生子女强化... 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原始数据为基础,结合上海市闵行区独生子女调查资料,采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独生子女在年龄、教育、职业、行业、独生子女身份等方面的婚姻匹配状况。同类婚是独生子女婚配的主要形式,独生子女强化了"门当户对"的习俗。这种强化将对社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加深社会阶层之间的隔离,降低了社会开放度,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严格的一孩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女 婚姻匹配 同类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来华研究生教育历史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家福 陈松林 赵金坡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4-71,共8页
将新中国来华研究生教育分为初创、中断、复苏、创立新体制和快速发展五个历史阶段,认为来华留学政策、中国经济实力、高等教育发展等主要因素,对来华研究生教育历史进程产生显著影响,使其呈现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而在一定程度... 将新中国来华研究生教育分为初创、中断、复苏、创立新体制和快速发展五个历史阶段,认为来华留学政策、中国经济实力、高等教育发展等主要因素,对来华研究生教育历史进程产生显著影响,使其呈现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来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研究生教育 历史考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婚独生子女家庭人口与居住安排关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丁仁船 吴瑞君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58,共7页
第一代独生子女大规模进入婚育年龄,由于此类家庭关系的特殊性,势必对传统的家庭居住方式产生冲击。利用2006年苏州市20-29岁育龄妇女家庭户调查资料,通过列联交互表与卡方检验的方法,判断已婚独生子女居住方式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 第一代独生子女大规模进入婚育年龄,由于此类家庭关系的特殊性,势必对传统的家庭居住方式产生冲击。利用2006年苏州市20-29岁育龄妇女家庭户调查资料,通过列联交互表与卡方检验的方法,判断已婚独生子女居住方式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总体上,已婚独生子女与父母的居住方式依然以从夫居为主,但也出现了夫妻之间从妻居、父子之间从子居、双方父母之间从独居等新的居住安排形式,这种居住安排与理性选择理论相一致,意味着新生家庭会根据现实需要作出相机选择。比较而言,已婚独生子女家庭更侧重父母的需求,而已婚非独生子女家庭更侧重子女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女 居住安排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农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历史变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程家福 董美英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1,共8页
招生政策直接影响工农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从建国初期的向工农开门,到文革时期的推荐上大学,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及至199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高等教育资源的按质论价,工农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相应地经历了由建国后的... 招生政策直接影响工农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从建国初期的向工农开门,到文革时期的推荐上大学,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及至199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高等教育资源的按质论价,工农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相应地经历了由建国后的快速扩大,到1980年代的有所减少,再到目前的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占有相对减少的变化。这种入学机会的增减与国家招生政策及工农子女拥有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状况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制定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实行招生配额倾斜、进行适度补偿以及惩治招生腐败等公共政策,来控制和弱化代际因素对工农子女入学机会的不利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子女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均等 招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博弈分析:教育公平的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罗昆 程家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5-177,共3页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是我国试点高校招生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行为主体各方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了利益博弈的格局,使该政策在执行上出现了偏离。要以教育公平为价值诉求,权衡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加大对弱势地区和弱势阶层的...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是我国试点高校招生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行为主体各方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了利益博弈的格局,使该政策在执行上出现了偏离。要以教育公平为价值诉求,权衡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加大对弱势地区和弱势阶层的扶持力度,加强外部监督和信息反馈,及时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完善自主招生政策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自主招生政策 利益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高丽虹 陈宏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22-26,共5页
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监督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行政执法环境、舆论传媒、大众生育观念、城镇人口迁移、监督体系的构建等。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应该优化执法环境,与舆论传媒合... 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监督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行政执法环境、舆论传媒、大众生育观念、城镇人口迁移、监督体系的构建等。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应该优化执法环境,与舆论传媒合作,建立多元化监督主体;加强政策宣传,建立正确的生育观念;完善人口迁移制度,建立多样化的监督保障机制;完备监督体系,建立监督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计划生育 行政执法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加分政策的异化及治理:资本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家福 董美英 李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11,共4页
近年来高考加分丑闻暴露出高考加分政策背离了教育公平理念,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既侵占了弱势群体和特殊人才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该政策的信任危机。为治理加分政策异化现象,要控制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高考加分丑闻暴露出高考加分政策背离了教育公平理念,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既侵占了弱势群体和特殊人才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该政策的信任危机。为治理加分政策异化现象,要控制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的不利影响,可采取扩大决策主体范围、施行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制度等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加分政策 异化 治理 资本 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农民子女重点大学入学机会不均等状况:政策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家福 吕露光 董美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共5页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增加农民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农民子女在重点大学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状况更甚。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公平的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和高校农民子女在占有经济、文化及社会资本方面俱为劣势。通过高等教...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增加农民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农民子女在重点大学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状况更甚。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公平的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和高校农民子女在占有经济、文化及社会资本方面俱为劣势。通过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去城市化、去本地化,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适度补偿,消除高等教育招生中的腐败现象,以及完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等措施,可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农民子女在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竞争中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子女 重点大学 入学机会均等 资本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尔斯自由主义理论的三个限制及其批判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和佳 马晓艳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79,共5页
罗尔斯自由主义理论表现出三个理论限制:原子式主体概念、消极自由背景下个人自主的消弥、普遍主义的局限。在一系列的理论交锋中,这些内在限制成为社群主义的枪靶。罗尔斯在回应对方的质疑与批评时,使自身理论在对话中获得发展与完善... 罗尔斯自由主义理论表现出三个理论限制:原子式主体概念、消极自由背景下个人自主的消弥、普遍主义的局限。在一系列的理论交锋中,这些内在限制成为社群主义的枪靶。罗尔斯在回应对方的质疑与批评时,使自身理论在对话中获得发展与完善的契机,并推动西方政治哲学在理论与方法、正当与好、普遍与特殊关系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自由主义 限制 批判 “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主题:市民社会的启蒙 被引量:1
10
作者 项松林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4,共8页
苏格兰启蒙运动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另一重镇。与法、德等欧陆启蒙运动不同,苏格兰启蒙运动是一场政治转型已然完成的后革命启蒙,它的主要关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再是政治社会的建立而是市民社会的运行。在这一共同... 苏格兰启蒙运动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另一重镇。与法、德等欧陆启蒙运动不同,苏格兰启蒙运动是一场政治转型已然完成的后革命启蒙,它的主要关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再是政治社会的建立而是市民社会的运行。在这一共同的思想主题下,休谟、斯密、弗格森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明确界分了市民社会与国家,并对市民社会中的人性、道德规范、社会化机制、经济行为、政治法律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思想启蒙与理论思考,形成了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苏格兰启蒙运动 市民社会 休谟 斯密 弗格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史视野下的苏格兰启蒙运动 被引量:1
11
作者 项松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30-34,共5页
苏格兰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另一重镇。苏格兰启蒙运动在20世纪的下半叶成为西方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题域。然而,无论是自然法研究传统,还是公民人文主义研究传统,抑或"意识形态的"、"文化的"、"知识的"诠... 苏格兰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另一重镇。苏格兰启蒙运动在20世纪的下半叶成为西方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题域。然而,无论是自然法研究传统,还是公民人文主义研究传统,抑或"意识形态的"、"文化的"、"知识的"诠释方式,由于不同程度忽视了社会生活环境与思想的互动,都难以对苏格兰启蒙运动做整全性的解读。通过考察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可以逻辑地再现其思想与情境的互动:基于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苏格兰启蒙运动首先是一种生存论关怀;与法、德等欧陆启蒙运动不同,苏格兰启蒙运动是一场政治转型已然完成的后革命启蒙,其主要关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资助、公共生活等生存情境深刻地影响着苏格兰启蒙运动之稳健、渐进、调适的思想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启蒙运动 苏格兰启蒙运动 西方思想史 西方政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农村养老中的非物质福利——基于M庄老人协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佳豪 《古今农业》 2010年第1期27-37,共11页
目前,农村老人越来越重视非物质福利。当前要改变农村老人的弱势群体地位、增强非物质老人福利,其中投入相对较低且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将农村老人组织起来建立老人协会。福利需求、村庄共同体的存续、第三种力量及农村精英的呼吁与领导... 目前,农村老人越来越重视非物质福利。当前要改变农村老人的弱势群体地位、增强非物质老人福利,其中投入相对较低且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将农村老人组织起来建立老人协会。福利需求、村庄共同体的存续、第三种力量及农村精英的呼吁与领导等因素是老人协会得以建立的条件。对于“原子化状态”的村庄,则需要通过外部力量的介入解决老人协会建立过程中村民集体行动的初试成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 非物质福利 老人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的民主化启蒙——以苏格兰启蒙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13
作者 李虹 项松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98,286,共7页
道德的民主化启蒙是18世纪启蒙运动重要论题。对此,哈奇森、休谟、斯密、弗格森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做了卓有成效的思想启蒙与理论思考,在道德主体问题上,这一群体立足于新兴商业社会,将致思的重心转向大多数的普通个人及其行为,扭转了... 道德的民主化启蒙是18世纪启蒙运动重要论题。对此,哈奇森、休谟、斯密、弗格森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做了卓有成效的思想启蒙与理论思考,在道德主体问题上,这一群体立足于新兴商业社会,将致思的重心转向大多数的普通个人及其行为,扭转了长期以来道德精英化的取向,推进了道德主体的平等化。在道德认知与认同问题上,他们纠偏了的道德理性主义阴霾,充分肯定了情感在道德认同中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了道德认知的大众化。在道德的属性与规范要求问题上,他们还着力地申辩了与商业社会之时代精神相适应的"个体的道德"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展示了道德现代化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兰启蒙运动 道德的民主化 道德主体 道德认同 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
14
作者 马晓艳 李和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1,共7页
"承认"的否定存在物是"不敬"。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在于主体在遭受"不敬"经验后所采取的斗争行为。在政治哲学视域中,社会冲突须在"集体语义学"意义上得以阐释。一种斗争,只有在其目标超出个体... "承认"的否定存在物是"不敬"。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在于主体在遭受"不敬"经验后所采取的斗争行为。在政治哲学视域中,社会冲突须在"集体语义学"意义上得以阐释。一种斗争,只有在其目标超出个体意向的境域而被普遍化,并能成为集体运动的意义上,它才能被描述为"社会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 承认 不敬 道德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市民社会与商业文明
15
作者 项松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68-72,共5页
市民社会从其与政治社会的浑然一体中挣脱与独立出来,离不开工商业与市场的兴起与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现代转型中,也需要市民社会的发育与成形。对于这两者互为表里的相互关系,休谟、斯密、弗格森、詹姆斯.... 市民社会从其与政治社会的浑然一体中挣脱与独立出来,离不开工商业与市场的兴起与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现代转型中,也需要市民社会的发育与成形。对于这两者互为表里的相互关系,休谟、斯密、弗格森、詹姆斯.斯图亚特等苏格兰启蒙学者在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从政府与市场、自由与秩序、私利与公益、财富与德性等层面作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思考与思想启蒙,深刻阐发了以商业与市场为载体与空间的市民社会之独立性与自组织性,并从物质上、政治上、精神上积极讴歌了商业文明。而这些论述,对正在进行社会变革中的我国,有着重要的表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苏格兰启蒙运动 自由 秩序 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