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蔡俊 项锦雯 董斌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105,共6页
以1981-2014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应用协整理论计量分析了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两者都是二阶单整序列。2)两者是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建成区扩张水平lnJCQ每上升1%,经济增长水... 以1981-2014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应用协整理论计量分析了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两者都是二阶单整序列。2)两者是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建成区扩张水平lnJCQ每上升1%,经济增长水平lnGDP就会上升2.57%。3)二阶差分D(lnJCQ,2)与D(lnGDP,2)的长期均衡对短期偏离的调整力度分别达到41%与-36%。4)城市建成区扩张是经济增长的Grange原因,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5)对于lnJCQ一个标准差的冲击,lnGDP响应较强烈,而对于lnGDP一个标准差的冲击,lnJCQ反应较弱。6)lnJCQ对lnGDP的解释力度达79.66%,而lnGDP对lnJCQ的解释力度仅6.66%。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建成区扩张将导致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不一定导致城市建成区扩张。这有助于形成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保持国民经济健康较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成区扩张 经济增长 Grange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中国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蔡俊 项锦雯 董斌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7,共9页
以2000—2014年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测度了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应用协整分析、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动态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两者的全面动态波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以2000—2014年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测度了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应用协整分析、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动态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两者的全面动态波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存在长期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化的推进引领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持续提高,城镇化程度越高的地区长期单向因果关系越显著。城镇化的冲击对土地集约利用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城镇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冲击效应越显著;但土地集约利用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城镇化程度相对高的地区促进作用也相对较大。未来政策的启示:东部地区,推进城镇化与土地集约模式应双轮齐驱,高效互动,共同推进两个系统向更高层次协调状态发展。中西部地区,坚持推进城镇化为先导,土地集约利用举措为辅,实现高效高质城镇化引领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共同提升,同时,完善土地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以促进城镇化水平质量的切实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城镇化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家训文化中的诚信教育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7
3
作者 宣璐 余玉花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88,共6页
古代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诚信教育的文化内容。传统家训中可以挖掘的诚信文化包括诚信立身、诚信交友、诚信为官、诚信经商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传统家训中记载了卓有成效的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和严慈相济的诚... 古代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诚信教育的文化内容。传统家训中可以挖掘的诚信文化包括诚信立身、诚信交友、诚信为官、诚信经商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传统家训中记载了卓有成效的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和严慈相济的诚信教育方法。传统家训中关于创新诚信文化、注重教化功能、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实践教育等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符合道德文化教育规律,具有文化共识性的特点。对传统家训中诚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推动我国现代社会诚信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 诚信文化 诚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儒家到儒教——以朱子礼学重建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叶君 李方泽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7-131,共5页
为抵消佛道二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改变礼崩乐坏的现状,朱熹以《仪礼》为本经,以《大学》修齐治平的理想进阶为依据,对传统儒家礼学进行重建,改变了传统礼学自上而下的路径,使之由政治转向生活。自下而上的礼学重建注重日常生活的践履,... 为抵消佛道二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改变礼崩乐坏的现状,朱熹以《仪礼》为本经,以《大学》修齐治平的理想进阶为依据,对传统儒家礼学进行重建,改变了传统礼学自上而下的路径,使之由政治转向生活。自下而上的礼学重建注重日常生活的践履,强调传统宗法社会秩序的构筑和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在实践中固化社会的等级制度、宗法观念,使儒家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儒家往儒教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儒教 朱熹 礼学重建 践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母亲家庭伦理角色——以传统母训文化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6
5
作者 宣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07,共7页
家庭伦理角色是母亲社会角色的一种。家庭伦理角色不仅决定母亲自身的幸福感和价值感,还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成人成才。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观念冲突,造成了母亲家庭伦理角色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角色期待的理想... 家庭伦理角色是母亲社会角色的一种。家庭伦理角色不仅决定母亲自身的幸福感和价值感,还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成人成才。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观念冲突,造成了母亲家庭伦理角色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角色期待的理想化和角色实践动力不足。解决现代母亲家庭伦理角色的困境,可以借鉴传统母训文化中具有现代意义的家庭伦理角色的规范内容与建构方法,从家庭伦理角色意识、家庭伦理角色规范体系与家庭伦理角色制约机制三个方面建设母亲家庭伦理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家庭 伦理角色 母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道德强度分析的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宝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借用托马斯·琼斯的伦理决策理论,通过对学术不端行为道德强度的分析,从一个被人们忽视的角度,即道德问题本身而非道德行为主体以及伦理决策环境特征出发,可以探讨学术不端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要刹住学术不端愈演愈烈的歪风,通过... 借用托马斯·琼斯的伦理决策理论,通过对学术不端行为道德强度的分析,从一个被人们忽视的角度,即道德问题本身而非道德行为主体以及伦理决策环境特征出发,可以探讨学术不端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要刹住学术不端愈演愈烈的歪风,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提高学术不端这一行为的道德强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即:引导主观感受、明确行为的直接受害者、明确行为后果、强化组织伦理氛围、提高社会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不端 道德强度 道德问题 伦理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35,共5页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存在瓶颈问题的现实,基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间的不同联系与互补作用以及具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应该从合理、充分和综合三个维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策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求做...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存在瓶颈问题的现实,基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间的不同联系与互补作用以及具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应该从合理、充分和综合三个维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策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求做到合科学性、合价值性与合道德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则要求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资源的类别性、时空性、发展性和联系性,加强利用的针对性、适应性、及时性和互补性。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还要有综合性思维,讲究利用方法的综合、利用途径的综合以及不同资源的优势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资源 利用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村族修祠缘由与祠堂建造过程探析
8
作者 夏淑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202-203,206,共3页
研究追溯了徽州村族形成的地理和历史原因,认为秀丽的山水和相对封闭安全的自然环境吸引中原士族迁居徽州。参考家谱、方志等文献材料,选取其中的典型代表案例,分析徽州村族热衷修建祠堂的原因,并且探讨廊院式祠堂和天井式祠堂的建造过... 研究追溯了徽州村族形成的地理和历史原因,认为秀丽的山水和相对封闭安全的自然环境吸引中原士族迁居徽州。参考家谱、方志等文献材料,选取其中的典型代表案例,分析徽州村族热衷修建祠堂的原因,并且探讨廊院式祠堂和天井式祠堂的建造过程,进而探讨祠堂的规模型制与管理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祠堂 廊院型 天井式 建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元文化场景中的道德价值认同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8,共5页
必须承认多元文化的互竞共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道德文化认同危机,引发道德价值认同路向的模糊。从道德在文化中的地位和道德之于文化的影响看,道德价值认同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更是关乎文化主体即国家、民族和个体的生存发展与完善。... 必须承认多元文化的互竞共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道德文化认同危机,引发道德价值认同路向的模糊。从道德在文化中的地位和道德之于文化的影响看,道德价值认同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更是关乎文化主体即国家、民族和个体的生存发展与完善。道德价值认同是多元文化场景中我国文化建设不可规避的问题。建立在重叠共识基础上的道德价值认同,并以文化自觉启迪下的道德价值认同来引导、强化国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创造良好的社会空间,是多元文化场景中解决道德价值认同问题的重要选择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道德价值认同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