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裂材料对整形机制砂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及工程实证 被引量:2
1
作者 费壮 顾瑞 +2 位作者 万瑞 刘凯 张高展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1,共7页
为配制出抗裂性能优异的搅拌站整形机制砂混凝土,利用单面轮廓投影法对整形机制砂的粒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平板开裂试验、抗水渗透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了掺聚丙烯纤维、膨胀剂、复合纤维膨胀剂对整形机制砂和河... 为配制出抗裂性能优异的搅拌站整形机制砂混凝土,利用单面轮廓投影法对整形机制砂的粒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平板开裂试验、抗水渗透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了掺聚丙烯纤维、膨胀剂、复合纤维膨胀剂对整形机制砂和河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从微观结构上分析掺防裂材料对机制砂混凝土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整形机制砂颗粒圆润度低于河砂,但明显优于市售机制砂;掺合料复掺并增大比例和改用复合纤维膨胀剂对机制砂混凝土具有减水、改善经时损失和提高抗压强度效果,机制砂混凝土单位面积的总开裂面积可达到低于60 mm^(2)/m^(2),抗裂等级为V级;复合纤维膨胀剂的超叠加效应下,纤维使膨胀剂加强了填充的作用,膨胀剂优化了纤维-基材界面之间的界面黏结强度,有效改善了混凝土微结构。最后工程实证表明:用于地下大体积工程中的整形机制砂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防裂抗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机制砂混凝土 粒形特征 抗裂性能 微观结构 工程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纳米碳酸钙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章婷 王帝 王文平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纳米碳酸钙经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再与丙烯酸、羟丁基乙烯基聚醚(VPEG)进行共聚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钙。FT-IR、TG等测试证明纳米碳酸钙表面成功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其接枝率约为25%。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纳米碳酸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够促... 纳米碳酸钙经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再与丙烯酸、羟丁基乙烯基聚醚(VPEG)进行共聚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钙。FT-IR、TG等测试证明纳米碳酸钙表面成功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其接枝率约为25%。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纳米碳酸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够促进水泥水化反应,优化水泥基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改性纳米碳酸钙掺量为0.5%时,与参考样混凝土相比,28 d后掺杂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提升4%,抗折强度提升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水泥基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梳形聚合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二乙基次膦酸铝对NR/BR复合材料阻燃、导热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边子唯 徐文总 +1 位作者 余世源 解云龙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05-6215,共11页
天然橡胶(NR)与顺丁橡胶(BR)容易燃烧,导热系数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覆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并掺杂碳纳米管(CNTs),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高导热性的阻燃剂PMMA@ADP-CNTs。将其加入到天然橡胶、顺丁橡胶(NR... 天然橡胶(NR)与顺丁橡胶(BR)容易燃烧,导热系数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覆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并掺杂碳纳米管(CNTs),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高导热性的阻燃剂PMMA@ADP-CNTs。将其加入到天然橡胶、顺丁橡胶(NR/BR)中共混制得NR/BR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实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实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分析了阻燃剂的结构和热性能。采用锥形量热仪(CCT)、极限氧指数(LOI)、导热系数、拉伸试验等分析了橡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NTs成功地镶嵌在阻燃剂的PMMA壳层中。橡胶复合材料的LOI由纯样的19.4%提高到了23.9%,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与总的热释放量(THR)由1465.6和142.3 MJ/m^(2)下降到562.4和83.1 MJ/m^(2),导热系数由0.32上升到0.43 W/(m·K),具有良好的阻燃和导热性能,同时PMMA@ADP-CNTs可以改善ADP对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阻燃 导热 二乙基次膦酸铝(ADP) 碳纳米管(C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RC@Pb复合材料在铅碳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4
作者 谢发之 张梦 +5 位作者 张道德 杨少华 宋恒帅 马钰佳 方亮 邵永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9,共9页
为改善铅碳混合不均和负极析氢的问题,以D418大孔螯合磷酸树脂为碳源,制备出与Pb复合的N、P掺杂碳材料(N、P/RC@Pb)。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对添加N、P/RC@Pb复合材料的负极板和铅碳电池进行了研... 为改善铅碳混合不均和负极析氢的问题,以D418大孔螯合磷酸树脂为碳源,制备出与Pb复合的N、P掺杂碳材料(N、P/RC@Pb)。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对添加N、P/RC@Pb复合材料的负极板和铅碳电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均匀分布在树脂碳表面,以Pb复合物的形式与树脂碳紧密结合。线性伏安(LSV)测试表明:N、P/RC@Pb的添加能有效抑制析氢反应(HER),在-0.46 V下1%N、P/RC@Pb电极板拥有最小的析氢电流(-0.087 A/cm^(2)),更接近空白组(-0.053 A/cm^(2))。在电池循环测试中,添加1%N、P/RC@Pb的模拟电池的循环寿命为1834次,而空白电池循环寿命为837次。在容量测试中,含量为1%的N、P/RC@Pb的电池容量为241.0 mAh,较空白电池(157.8 mAh)提升了53%。N、P/RC@Pb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改善了铅碳混合不均问题,有效抑制了碳上的析氢反应,在铅碳电池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倍率部分充电状态(HRPSoC) 铅碳电池 多孔碳材料 析氢反应(H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对食品接触类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平 陆海冰 +3 位作者 刘文秀 王毅 吴良伟 姚益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1,共8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硅灰石、晶须、滑石粉等填料引入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中,制备了PP复合材料,并采用DSC,SEM,DMA等方法研究了填料对PP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的引入改善了PP复合材料...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硅灰石、晶须、滑石粉等填料引入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中,制备了PP复合材料,并采用DSC,SEM,DMA等方法研究了填料对PP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的引入改善了PP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与硅灰石和晶须相比,滑石粉可有效促进层间分子链段的规整排列,在基体中形成相对完善的填料网络,提高PP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使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较未改性PP分别提高了55.6%和86.9%,且高添加量下冲击强度未发生明显降低,小分子析出物降至1.49%(w),满足食品接触材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复合材料 填料 机械性能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VA/EVOH/PEI三元共混体系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中立 赵华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酸性废水排放会导致土壤和环境问题,因此有效处理酸性废水变得尤为重要。扩散渗析(DD)是处理酸性废水的重要方法,其核心在于阴离子交换膜(AEMs)的制备。本研究通过将聚乙烯醇(PV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和聚乙烯亚胺(PEI)混合,成功... 酸性废水排放会导致土壤和环境问题,因此有效处理酸性废水变得尤为重要。扩散渗析(DD)是处理酸性废水的重要方法,其核心在于阴离子交换膜(AEMs)的制备。本研究通过将聚乙烯醇(PV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和聚乙烯亚胺(PEI)混合,成功制备了一系列AEM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水率、溶胀率、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膜的酸渗析系数(U_(H^(+)))范围从11.8到44.5×10^(-3)m/h。分离因子(S)值范围从23到57,均优于商业DF-120B(U_(H^(+))为4×10^(-3)m/h,S为24.3)和DF-120(U_(H^(+))为9×10^(-3)m/h,S为18)。本研究中所制备的膜在酸回收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回收 阴离子交换膜 聚乙烯醇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聚乙烯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制度对添加纳米SiO_(2)超高性能混凝土动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晓楠 张春晓 +4 位作者 王世合 张高展 毛继泽 曹少华 刘国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9,共7页
本工作首先研究了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干热养护和组合养护(先蒸汽养护再干热养护)条件下纳米SiO_(2)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和组合养护均可显著提高UHPC的抗压和抗折强... 本工作首先研究了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干热养护和组合养护(先蒸汽养护再干热养护)条件下纳米SiO_(2)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和组合养护均可显著提高UHPC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干热养护提高了UHPC的抗压强度但降低了抗折强度;标准养护下,纳米SiO_(2)掺量为5%时UHPC的抗压和抗折强度达到最高,蒸汽养护、干热养护和组合养护的最佳掺量为3%。依据静态试验的研究结果,本工作使用Φ100 mm霍普金森杆探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对掺有3%纳米SiO_(2)的UHPC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经验公式对UHPC动态增长因子进行了拟合,构建了不同应变率下UHPC的应力应变曲线本构模型,并计算了不同养护制度下UHPC的耗能能力。研究发现相同应变率下标准养护UHPC的动态增长因子最大,组合养护UHPC的耗能能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护制度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纳米SiO_(2)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侵蚀环境下混凝土材料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高展 丁庆军 +1 位作者 李栋才 孙道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07-4112,共6页
采用数显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压汞仪和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了混凝土材料的细观实验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化学组成和孔隙结构。结果表明:海水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界面区附近聚集石膏、钙矾石等晶体,导致溶出性或... 采用数显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压汞仪和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了混凝土材料的细观实验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化学组成和孔隙结构。结果表明:海水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界面区附近聚集石膏、钙矾石等晶体,导致溶出性或膨胀性破坏;通过掺入矿粉,细化混凝土的孔隙、改善界面区的力学性能,但矿粉掺量超过30%后的孔隙细化效果不佳,且使孔径分布呈两极化趋势,无害孔和多害孔明显增加,少害孔和有害孔急剧减少;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表明其胶凝体系中29Si所对应的共振频率降低,化学位移向负值方向移动,凝胶产物中的硅氧四面体除以Q1、Q2和Q2(1Al)形式存在,还以Q3和Q4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侵蚀环境 混凝土 微观结构 侵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煤矸石复合粉的声化学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燕 孙道胜 +1 位作者 王爱国 张峰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721,共5页
采用EDTA对煤矸石粉进行了表面改性,然后以表面改性煤矸石粉、乙酸镉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采用超声化学法制备了Cd S/煤矸石复合粉体。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所带能谱仪(EDS)对... 采用EDTA对煤矸石粉进行了表面改性,然后以表面改性煤矸石粉、乙酸镉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采用超声化学法制备了Cd S/煤矸石复合粉体。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所带能谱仪(EDS)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紫外光为光源,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表面有许多直径100 nm左右絮状球形立方相Cd S小颗粒包覆着;Cd S/煤矸石复合粉体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在60 W紫外灯辐照下,Cd S/煤矸石的复合粉体重复利用3次后,处理3 h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仍可达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声化学法 硫化镉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明娣 陈广美 +2 位作者 周虹屏 吴杰颖 田玉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27,共9页
传统的有机光功能材料在聚集状态下,荧光通常会减弱或淬灭,制约了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化合物在聚集状态下,通过分子组成、结构和堆积模式的调节实现荧光增强,弥补了传统光功能材料在该方面的不足,... 传统的有机光功能材料在聚集状态下,荧光通常会减弱或淬灭,制约了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化合物在聚集状态下,通过分子组成、结构和堆积模式的调节实现荧光增强,弥补了传统光功能材料在该方面的不足,在电致发光、固体激光、荧光传感与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研究最全面、适用范围最广的分子内旋转受限、分子内振动受限、分子内运动受限和形成J-聚集体等机制.同时分类介绍了一些基于分子结构和组成的AIE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功能材料 聚集诱导发光 机制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增容剂反应基元含量对聚乳酸/生物基尼龙11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平 董事 +5 位作者 刘佳佳 周意杨 刘文秀 杨利 曹田 朱露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4,共8页
设计合成了环氧值分别为10%,20%,30%,40%和50%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基扩链剂(SMG-EX),并将其引入聚乳酸/生物基尼龙11(PLA/Bio-PA11)共混体系中,研究了环氧值对PLA/Bio-PA11熔融共混过程中的熔体状态、共混物聚集态结构、热力学性能... 设计合成了环氧值分别为10%,20%,30%,40%和50%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基扩链剂(SMG-EX),并将其引入聚乳酸/生物基尼龙11(PLA/Bio-PA11)共混体系中,研究了环氧值对PLA/Bio-PA11熔融共混过程中的熔体状态、共混物聚集态结构、热力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G-EX能够与PLA末端羧基、羟基,以及Bio-PA11的端羧基和氨基反应,从而增强PLA与Bio-PA11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在共混物界面和基体中形成微交联结构,并诱导共混物的相形态从“海岛结构”转变为“类双连续结构”,改善两相相容性,提高共混物力学性能。当SMG-EX中环氧基团含量超过40%时,共混物基体内部会因为环氧基团含量较高导致局部界面交联密度过高,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当添加环氧值为40%的SMG-E40时,材料的拉伸强度为54.9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232.1%,力学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基尼龙11 增韧 界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灌浆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朝强 谭克锋 +1 位作者 黎泽明 吴修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923,906,共6页
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加入其它具有胶凝增强和提高早期强度的外掺料,以及能改善浆液性能的外加剂,研发出一种新型绿色防灭火灌浆材料。结果表明:通过对浆体的各项物理性能的深入研究,确定粉煤灰基灌浆材料的最佳配比为:水... 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加入其它具有胶凝增强和提高早期强度的外掺料,以及能改善浆液性能的外加剂,研发出一种新型绿色防灭火灌浆材料。结果表明:通过对浆体的各项物理性能的深入研究,确定粉煤灰基灌浆材料的最佳配比为:水固比0.8∶1,粉煤灰占70%,水泥占30%,激发剂选用NaOH与天然硬石膏按1∶1进行复合,掺量为粉煤灰的7%,羟乙基纤维素为粉煤灰的0.8%,磷酸三丁酯为粉煤灰的0.5%,CaCl2为水泥的0.5%;此时浆体的悬浮性好,粘度满足需要,流动性及固结强度相比于同条件下的粘土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激发剂 灌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的Eu^(3+)掺杂La_2(MoO_4)_3材料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益 方辉 +3 位作者 张峰君 解文杰 张奇才 靳廷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5-781,共7页
在微乳体系(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水/戊烷/戊醇)协助下,采用钼酸钠和硝酸镧通过微乳反应制备了具有不同微结构的La2(MoO4)3。在表面活性剂CTAB浓度由0.2 mol/L增加到0.4 mol/L的过程中,La2-(MoO4)3的结构由蚕蛹状逐渐转变成近球形。经... 在微乳体系(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水/戊烷/戊醇)协助下,采用钼酸钠和硝酸镧通过微乳反应制备了具有不同微结构的La2(MoO4)3。在表面活性剂CTAB浓度由0.2 mol/L增加到0.4 mol/L的过程中,La2-(MoO4)3的结构由蚕蛹状逐渐转变成近球形。经800℃煅烧处理4 h后的La2(MoO4)3∶Eu3+材料通过396nm紫外光激发,发射出由5D0→7F2的受迫电偶极跃迁产生的波长为617 nm红光,且当Eu3+掺杂摩尔分数达到20%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La2(MoO4)3∶Eu3+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改性钢渣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红侠 侯克伟 +1 位作者 荆喆 杨启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6-1109,共4页
文章通过对煤矸石与钢渣粉原材料机理分析,将2种固体废弃物进行混合热处理制备活性混合料,分析钢渣中游离氧化钙质量分数的变化,探讨该热处理混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对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有显著降低作用;随... 文章通过对煤矸石与钢渣粉原材料机理分析,将2种固体废弃物进行混合热处理制备活性混合料,分析钢渣中游离氧化钙质量分数的变化,探讨该热处理混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对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有显著降低作用;随着热处理混合料掺量的增加,水泥石体积补偿收缩效果明显;当掺入20%煤矸石与钢渣粉混合,其强度比单掺钢渣粉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粉 煤矸石 热处理 游离氧化钙 体积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钛酸铋钠基陶瓷储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乃吉 吴修胜 +2 位作者 温红娟 施思嘉 曹菊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0,共17页
陶瓷电容器由于较高的能量储存密度、高的大功率充放电速率和较低的成本等优势,在脉冲功率技术储能系统方面具有应用潜力,得到广泛研究。含铅陶瓷电容器虽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铅元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潜在的危害,因此开发无铅电介... 陶瓷电容器由于较高的能量储存密度、高的大功率充放电速率和较低的成本等优势,在脉冲功率技术储能系统方面具有应用潜力,得到广泛研究。含铅陶瓷电容器虽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铅元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潜在的危害,因此开发无铅电介质电容器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钛酸铋钠(BNT)由于具有较高的极化能力,在众多无铅电介质储能材料中脱颖而出。然而由于其内部电畴尺寸较大,畴与畴之间相互作用力较强,在撤去电场后,电畴无法迅速复原,导致其剩余极化较大;再者,BNT陶瓷击穿场强较低,并且在制备的过程中Bi3+和Na+挥发导致微观结构和组成成分上的不均性,这些都影响了材料的储能性能。本文针对BNT陶瓷的上述问题,从增强弛豫效果、提升击穿场强、调控相组成、采取缺陷工程策略和设计多层化结构五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提升BNT陶瓷储能性能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为改性BNT基储能陶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介质电容器 钛酸铋钠 弛豫铁电 缺陷工程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研究及预测模型
16
作者 费壮 顾瑞 +2 位作者 万瑞 刘凯 张高展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7,共6页
为探究内外部多因素影响下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发展规律,利用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水泥及矿物掺合料用量、水胶比及外加剂掺量、石粉含量、细度模数、养护时间和CO_(2)浓度影响下不同碳化龄期的机制砂混凝土碳化速率,并结合扫描电镜... 为探究内外部多因素影响下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发展规律,利用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水泥及矿物掺合料用量、水胶比及外加剂掺量、石粉含量、细度模数、养护时间和CO_(2)浓度影响下不同碳化龄期的机制砂混凝土碳化速率,并结合扫描电镜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替换量由0增至40%,快速碳化28 d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90%;当水胶比大于0.45时,快速碳化14 d后碳化深度仍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机制砂石粉含量增加,混凝土碳化深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石粉含量为10%时,28 d碳化深度为最小值;机制砂细度模数增加,各龄期碳化深度随之增加;养护时间对机制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提升尤为重要;混凝土前期碳化速率受CO_(2)浓度影响大,当CO_(2)浓度超过20%,后期碳化速率无明显差距;混凝土碳化深度随抗压强度增加而减小,二者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微观结构观察证实了适宜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碳化前后性能具有提升作用.最后,基于试验结果进行多元非线性分析,建立了考虑内外部多因素的机制砂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可为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碳化深度 石粉含量 微观结构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铅酸电池正极板栅腐蚀分析
17
作者 邵永刚 马钰佳 +4 位作者 杨少华 方亮 张梦 黄宸 谢发之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65-1670,共6页
与其他电池系统相比,铅酸电池存在循环寿命短的问题,正极板栅腐蚀是造成该问题的重要因素。现对板栅样本进行基体成分、微观形貌、金相组织及电化学分析等测试,结果表明:1#、2#材料成分与国标成分之间存在差异,内部较多的杂质易诱发点... 与其他电池系统相比,铅酸电池存在循环寿命短的问题,正极板栅腐蚀是造成该问题的重要因素。现对板栅样本进行基体成分、微观形貌、金相组织及电化学分析等测试,结果表明:1#、2#材料成分与国标成分之间存在差异,内部较多的杂质易诱发点蚀和晶间腐蚀;将化成前后不同铸造温度下板栅腐蚀速率进行对比,模口温度142℃、模底温度170℃的板栅在化成后腐蚀速率最低。可能原因是高温条件下极板表面在化成过程中形成的膜更加致密。通过对板栅腐蚀失效进行分析,材料成分和温度改变了材料的组织结构及化成过程极板表面膜密度。这项分析为解决板栅腐蚀问题提供了理论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电池 正极板栅 腐蚀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噻吩基三取代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合成
18
作者 孙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18,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三取代结构的双光子吸收材料1,3,5-三[4-[2-(噻吩)乙烯基]苯基]苯,通过元素分析、1 H NMR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测试了材料的紫外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荧光光谱,并测出其双光子吸收截面为426×10-50cm... 合成了一种新型三取代结构的双光子吸收材料1,3,5-三[4-[2-(噻吩)乙烯基]苯基]苯,通过元素分析、1 H NMR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测试了材料的紫外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荧光光谱,并测出其双光子吸收截面为426×10-50cm4·s·photon-1。以1,3,5-三[4-[2-(噻吩)乙烯基]苯基]苯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齐聚物(CN120C80)为单体,飞秒激光器(200fs、76 MHz、Ti∶sapphire)为发光源,进行了三维周期微结构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 三取代结构 双光子荧光 双光子吸收截面 双光子聚合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19
作者 张莹 翟红侠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9期334-334,336,共2页
网络现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所具有的资源丰富、快速便捷等特点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但是网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通过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积极和... 网络现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所具有的资源丰富、快速便捷等特点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但是网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通过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针对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几点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农业高校 大学生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广美 汪志坤 +1 位作者 吴立霞 黄毅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2-538,共7页
利用原位聚合伴随溶胶-凝胶进行的过程,合成了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PUA)/纳米Si O2(PUAS)复合乳液。通过纳米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等技术手段表征了复合乳液及胶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 O2能够... 利用原位聚合伴随溶胶-凝胶进行的过程,合成了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PUA)/纳米Si O2(PUAS)复合乳液。通过纳米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等技术手段表征了复合乳液及胶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 O2能够均匀地分散在复合材料中,随着原料中前驱体正硅酸乙酯(TEOS)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乳液粒径有所增大,胶膜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当TEOS质量分数为8%,胶膜拉伸强度达到16. 8 MPa,邵氏硬度A达到94,最大分解速率温度提高到416℃,且胶膜耐水性明显改善,吸水率降低到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 原位聚合 正硅酸乙酯 纳米 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