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下穿砖混民房建筑群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志涛 张京京 +2 位作者 王立川 刘旭鹏 花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27-432,共6页
为研究已产生一定变形的老旧民房的变形控制方法,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物流大道站—瑶海公园站区间盾构穿越砖混民房建筑群为例,提出变形余量的确定方法,以及综合考虑边界、时间、空间3要素的变形控制方法。通过民房安全评估,以... 为研究已产生一定变形的老旧民房的变形控制方法,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物流大道站—瑶海公园站区间盾构穿越砖混民房建筑群为例,提出变形余量的确定方法,以及综合考虑边界、时间、空间3要素的变形控制方法。通过民房安全评估,以局部倾斜为主控因素确定施工变形控制指标及施工控制要点;采用工程类比法在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相似的试验段研究施工控制方案优化,验证降低背后回填浆液初凝时间、及时补充浆液、采用矮小型刮刀且超挖刀收缩的方式掘进对变形控制的有效性。将试验段优化方案应用于下穿民房施工段,实测数据表明,民房最大变形沉降为6.48 mm,最大局部倾斜为0.0008,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建筑物 施工技术 监测 沉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盾构下穿砖混结构建筑物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旭鹏 孙全全 +2 位作者 刘志涛 沙俊玲 刘洋 《工程与建设》 2023年第1期293-295,共3页
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对周围岩土体产生扰动,易引起地表沉降,进而影响上部建筑物的使用。为解决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物(物流大道站)-瑶(瑶海公园站)区间隧道盾构穿越砖混结构建筑物群的难题,根据物-瑶区间段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 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对周围岩土体产生扰动,易引起地表沉降,进而影响上部建筑物的使用。为解决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物(物流大道站)-瑶(瑶海公园站)区间隧道盾构穿越砖混结构建筑物群的难题,根据物-瑶区间段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采用渣土改良、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等措施,结合试验段施工参数及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确定了物-瑶区间隧道盾构下穿砖混结构建筑物群的施工掘进参数。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向刀盘、土仓及螺旋输送机注入泡沫剂进行渣土改良,严控土仓压力和出土量,提高注浆质量等措施可有效控制盾构下穿砖混结构建筑物群时的沉降问题。盾构掘进过程中,砖混结构建筑物群最大沉降量为4.26 mm,最大隆起量为0.95 mm,满足设计的要求。本工程的施工掘进参数及控制措施可以为合肥地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建筑物 施工技术 监测 沉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盾构隧道水平运输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亚飞 刘亚辉 +3 位作者 黄运生 王磊 沙俊玲 刘洋 《山西建筑》 2022年第18期142-144,148,共4页
为提高长距离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物料运输效率,以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天—翠区间为工程背景,开展长距离盾构隧道的水平运输系统技术研究。通过水平运输调度、设置错车轨道,实现两组列车编组空载和满载同时运行,满足掘进物料运输和渣土运... 为提高长距离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物料运输效率,以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天—翠区间为工程背景,开展长距离盾构隧道的水平运输系统技术研究。通过水平运输调度、设置错车轨道,实现两组列车编组空载和满载同时运行,满足掘进物料运输和渣土运输的需求,提高了盾构掘进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长距离隧道 水平运输 电瓶车调度 错车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离散耦合方法的隧道围岩变形破坏分析
4
作者 刘先声 刘洋 +1 位作者 王蔚然 董瑾玥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破坏机理对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限差分理论和颗粒流理论,建立二维平面隧道连续-离散耦合数值模型进行分析,分别利用FLAC^(2D)和PFC^(2D)构建连续区域与非连续区域,研究不同围压条件下隧道围岩的变形特... 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破坏机理对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限差分理论和颗粒流理论,建立二维平面隧道连续-离散耦合数值模型进行分析,分别利用FLAC^(2D)和PFC^(2D)构建连续区域与非连续区域,研究不同围压条件下隧道围岩的变形特性及破坏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地应力的增长,围岩的变形逐渐加剧,裂纹数量逐渐增多,裂纹的产生先快后慢,从8 MPa到10 MPa地应力条件下的裂纹数量有一个突变的过程,断裂和塌陷主要集中在隧道顶部;围岩的变形和裂纹数量随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当侧压力系数小于1.0时,围岩破坏程度较轻,变形主要集中在隧道两侧;当侧压力系数大于1.0时,围岩的变形程度以及裂纹数量均出现明显增长,破坏主要集中在顶板和底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离散耦合 不同围压 破坏 裂纹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变形缝设置间距优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马董礼 翟朝娇 +2 位作者 张国治 屠晓光 李超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301-307,共7页
为科学合理地确定综合管廊变形缝的间距,以合肥市高新区明珠大道段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为工程背景,分标准段管廊和双标准段管廊2种情况,变形缝设置间距分别为20、30、40 m,管廊上部覆土厚度分别为2.5、3.5、5 m,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为科学合理地确定综合管廊变形缝的间距,以合肥市高新区明珠大道段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为工程背景,分标准段管廊和双标准段管廊2种情况,变形缝设置间距分别为20、30、40 m,管廊上部覆土厚度分别为2.5、3.5、5 m,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得到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正常使用阶段的应力和变形,分析综合管廊变形缝间距变化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交通荷载对管廊结构受力和变形有显著影响;2)综合管廊变形缝间距小于30 m时,管廊结构变形变化不大,变形缝间距大于30 m后,随着标准段长度的增加,管廊的变形有较明显的增大;3)合肥典型地质条件下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变形缝间距设置为30 m时,管廊的应力和变形均远小于规范允许值,因此可以经过科学计算将变形缝间距设置为4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变形缝 数值模型 设置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盾构切削混凝土桩机理分析
6
作者 刘旭鹏 阚梦璇 +3 位作者 刘志涛 李德全 刘洋 席培胜 《安徽建筑》 202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为更好了解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桩时混凝土与刀具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瑶海公园站-合肥站区间盾构切削2根废弃桩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切削混凝土桩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刀刃前角、刀宽和切削深度等参数对混凝土桩... 为更好了解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桩时混凝土与刀具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瑶海公园站-合肥站区间盾构切削2根废弃桩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切削混凝土桩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刀刃前角、刀宽和切削深度等参数对混凝土桩切削效果和切削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负前角刀刃切削混凝土所产生的作用方式和切削效果与切削岩土体类似;切刀切削混凝土桩的切向力一直大于贯入力,两者总体上波动趋势一致,而侧向力基本为零;随着刀刃前角的增大,切向力与贯入力均随之减小;切向力与刀刃宽度、切削深度均呈正比,但当参数增大到一定值时,曲线斜率发生突变,对切削力影响进一步加深;施工时应尽量选用负前角刀刃并控制刀具其他参数配置,以防刀具因前刀面所受摩擦阻力过大而产生较大磨损,影响施工效率和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混凝土 有限元 切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期地铁车站与下穿道路一体化结构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翟朝娇 程桦 柳军修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为评估地铁运营期列车振动对车站结构及周边土体产生的影响,以合肥市地铁一号线长淮站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别计算地铁从车站左侧、右侧、双侧经过三种情况下路面沉降、车站一体化结构的速度响应和加速度时程曲... 为评估地铁运营期列车振动对车站结构及周边土体产生的影响,以合肥市地铁一号线长淮站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别计算地铁从车站左侧、右侧、双侧经过三种情况下路面沉降、车站一体化结构的速度响应和加速度时程曲线,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当列车动荷载作用在车站单侧时,其引起的下穿路面最大沉降均位于荷载作用路面的前后两端,两种情况相差不大,当列车动荷载同时作用于车站两侧时,下穿路面最大沉降位于路面的正中心,成中间大两头小;②三种情况下,一体化结构动力响应最大点位于纵向距车站末端30 m左右,底板的动力响应最大,其后依次是中板、顶板、中间柱、侧墙;③正常运营情况下长淮站车站一体化结构的动力响应处于安全允许范围内,研究结果对地铁的后期运营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一体化结构 数值模型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