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CP技术的固化黏土抗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丽 李明依 +2 位作者 李俊 钱程 陈宗武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232,共11页
近年来,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被应用于表层土体的加固处理,以提升土体的抗侵蚀能力。采用新型的单相法和传统的两相法对黏性土表层进行MICP处理,分析了环境pH值和胶结液浓度对MICP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经过不同处理次数的土样... 近年来,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被应用于表层土体的加固处理,以提升土体的抗侵蚀能力。采用新型的单相法和传统的两相法对黏性土表层进行MICP处理,分析了环境pH值和胶结液浓度对MICP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经过不同处理次数的土样进行冲刷试验,观察并记录冲刷试验过程中土样的质量变化,以此评价2种加固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MICP技术加固后,土壤颗粒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胶结;使用单相法加固的土样中碳酸盐生成量少于两相法,但土体整体的水稳性高于两相法;经过单相法和两相法加固处理5次后,试样被冲刷40 s后的侵蚀量分别为0.43 g和0.11 g,而相同条件下未加固试样的侵蚀量为54.63 g,加固后的土样经过24 h的冲刷试验后表面几乎没有被破坏,显示采用MICP技术加固后土样的抗侵蚀能力远大于未处理土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 黏土加固处理 冲刷试验 土壤抗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云物元的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
2
作者 王凯 张嘉欣 +2 位作者 任杰 罗时朋 张美霞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4,247,共12页
装配式桥梁施工通过在工厂异地预制桥梁构件、现场快速组装的方式,显著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和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公路桥梁的主流建造方式。为科学评价装配式桥梁施工的绿色度,首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 装配式桥梁施工通过在工厂异地预制桥梁构件、现场快速组装的方式,显著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和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公路桥梁的主流建造方式。为科学评价装配式桥梁施工的绿色度,首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与聚合效度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SEM)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过程的绿色度评价体系;然后,基于云模型和物元可拓理论,构建了装配式桥梁施工绿色度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安徽省G312合六界至迎宾大道交叉口段快速化改造工程中的装配式桥梁施工项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出的绿色度评价结果与项目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该研究为装配式桥梁的绿色施工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梁 绿色施工 绿色度评价 结构方程模型(SEM) 云物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VMD-PSO-LSTM模型的桥梁挠度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永刚 张美霞 +2 位作者 王凯 刘立明 陈卫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9,共10页
针对桥梁运行阶段的健康状态监测,构建了CEEMDAN-VMD-PSO-LSTM模型对桥梁挠度进行预测。该模型主要分为二次模态分解平稳化、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预测三大模块,共有5个步骤:①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针对桥梁运行阶段的健康状态监测,构建了CEEMDAN-VMD-PSO-LSTM模型对桥梁挠度进行预测。该模型主要分为二次模态分解平稳化、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预测三大模块,共有5个步骤:①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算法对桥梁原始挠度序列进行初次模态分解,分解为若干本征模态分解函数(IMF);②使用样本熵(SampEn/SE)计算各IMF分量的复杂度,并通过K-means聚类为高频、中频和低频3个IMF分量;③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对高频IMF分量进行二次模态分解;④分别对各个IMF分量通过PSO算法得出LSTM最优超参数组合;⑤将各最优超参数分别代入LSTM模型进行训练,并将各预测结果融合为最终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为智慧桥梁的安全监测监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挠度预测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变分模态分解 样本熵 K-MEANS聚类 粒子群优化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