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农村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承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8期129-130,共2页
在互联网、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逐渐改变世界、颠覆传统媒体的今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既是主观意愿、人心所向,又是客观需要、大势所趋。对传统农村广播而言,虽然与新媒体融合的迫切程度没有其他城市之声那么强烈,但伴随着广大农... 在互联网、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逐渐改变世界、颠覆传统媒体的今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既是主观意愿、人心所向,又是客观需要、大势所趋。对传统农村广播而言,虽然与新媒体融合的迫切程度没有其他城市之声那么强烈,但伴随着广大农村地区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农村务农劳动力素质的普遍提高,农村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也刻不容缓。该文以安徽农村广播金牌栏目《金色田园》为例,分析了传统农村广播与新媒体进行有效的融合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广播 互联网 微信 短视频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网融合”——论新媒体时代的电视突围之路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1-162,共2页
当今社会,媒介环境迎来了新的变化,那就是以网络视频为主要形式的新视频发展起来,而在新视频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受众分流、内容局限、技术欠缺等等,然而电视在面对这一系列挑战的同时,其实也同样面... 当今社会,媒介环境迎来了新的变化,那就是以网络视频为主要形式的新视频发展起来,而在新视频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受众分流、内容局限、技术欠缺等等,然而电视在面对这一系列挑战的同时,其实也同样面临着机遇,一些电视人早已洞悉这种情况,“台网融合…‘台网联动”已经逐步成为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媒体 新媒体时代 突围 网络视频 媒介环境 媒体融合 电视人 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魅力人格塑造微探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8-70,共3页
塑造具有鲜活特征和魅力人格的主持人形象,既可以体现出主持人对广播声音产品生产流程的引领与创新,也是对节目公信力与广播品牌价值的重塑。培养栏目向心力,细化与深化节目编辑流程,分解与重组节目要素,以及以话语权的平民化彰显时代... 塑造具有鲜活特征和魅力人格的主持人形象,既可以体现出主持人对广播声音产品生产流程的引领与创新,也是对节目公信力与广播品牌价值的重塑。培养栏目向心力,细化与深化节目编辑流程,分解与重组节目要素,以及以话语权的平民化彰显时代的正能量与最强音,是塑造广播节目主持人魅力人格的主要要素和途径,也是自媒体时代寓"媒"于乐的本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媒介 节目主持人 魅力人格 自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农民传播安徽小麦高产技术的方式与效果
4
作者 左霞 黄正来 胡承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715-13716,共2页
介绍安徽小麦高产4项主推技术,包括扩大种植半冬性品种、趁墒适期播种与降低播量、改"一炮轰"施肥为基追肥并举及改施返青肥为施拔节肥、及时综防病虫草渍害等;探讨小麦高产技术面向农民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专... 介绍安徽小麦高产4项主推技术,包括扩大种植半冬性品种、趁墒适期播种与降低播量、改"一炮轰"施肥为基追肥并举及改施返青肥为施拔节肥、及时综防病虫草渍害等;探讨小麦高产技术面向农民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专题栏目、安徽日报农村版宣传报导、省市县电视台新闻专题报导、安徽农网宣传、省市县联动举办小麦高产技术培训与专家技术服务等;分析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金色田园》节目技术传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技术 传播方式 效果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播连线报道的真实性
5
作者 刘文庆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7-158,共2页
一、广播连线报道真实性受到质疑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传媒公信力形成的根本基础。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第一重要原则,也是新闻工作的基本操作规范。坚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一、广播连线报道真实性受到质疑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传媒公信力形成的根本基础。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第一重要原则,也是新闻工作的基本操作规范。坚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是新闻报道真实可信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线报道 广播 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 报道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 传媒公信力 真实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像素模糊检测的Wiener对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顾国华 田宗浩 +1 位作者 吴海兵 田欣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在图像获取中由于目标运动、拍摄条件等原因,容易产生剧烈的运动模糊,难以辨认。针对运动模糊点扩散函数、信噪比不知的情况下,对传统Wiener进行了创新和实践,探讨了基于亚像素的模糊方向与深度检测和递推迭代的自适应Wiener滤波对运动... 在图像获取中由于目标运动、拍摄条件等原因,容易产生剧烈的运动模糊,难以辨认。针对运动模糊点扩散函数、信噪比不知的情况下,对传统Wiener进行了创新和实践,探讨了基于亚像素的模糊方向与深度检测和递推迭代的自适应Wiener滤波对运动图像的复原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任一方向的亚像素进行模糊运动方向计算并确认,而后解算模糊尺度。采用先验信噪比进行预设,并迭代推算得出最优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对拍摄的模糊图像处理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像素 运动模糊 信噪比 WIENER 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旅沪徽州人团体“徽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含平 张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3,共7页
徽州人历来旅居在外者多,民国时期犹然。旅外徽人常有同乡组织,有的以徽州商人为核心,有的以徽州学子为核心。"徽社"是一个由旅沪徽州学子组成的同乡团体,成立于1923年,以联络乡谊、改造乡土为目的,并与皖籍名人胡适、陶行知... 徽州人历来旅居在外者多,民国时期犹然。旅外徽人常有同乡组织,有的以徽州商人为核心,有的以徽州学子为核心。"徽社"是一个由旅沪徽州学子组成的同乡团体,成立于1923年,以联络乡谊、改造乡土为目的,并与皖籍名人胡适、陶行知有着联系。以其机关刊物《微音》为中心考察徽社成立与发展的相关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旅外徽人游离于家乡与都市之间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能发现徽社在异乡发挥的旅外徽州学子身份认同、社会交往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徽社 同乡组织 身份认同 胡适 陶行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左霞 黄正来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5期399-400,共2页
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的有关理论,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借鉴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进行构想,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构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养... 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的有关理论,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借鉴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进行构想,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构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多元化养老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特征与预测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9
作者 吴忠良 余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87-90,共4页
为了在动态场景下对运动目标进行快速检测,提出一个改进的SIFT特征匹配的检测算法。首先采用SIFT方法提取匹配的特征点;然后为全局运动建立起旋转参数模型,并使用RANSAC方法排除外点的影响,运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全局运动参数;最后利用基... 为了在动态场景下对运动目标进行快速检测,提出一个改进的SIFT特征匹配的检测算法。首先采用SIFT方法提取匹配的特征点;然后为全局运动建立起旋转参数模型,并使用RANSAC方法排除外点的影响,运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全局运动参数;最后利用基于残差图像块的更新策略对特征点进行更新。该算法是基于预测的SIFT特征点匹配算法,不仅保持了SIFT方法的优越性能,而且提高了检测目标的速度。与块匹配算法的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算法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出运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SIFT特征 旋转参数模型 动态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会馆史论》对传统史学研究的借鉴与挑战
10
作者 鲁洋 黄文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87,共2页
著名华裔史学家何炳棣先生的《中国会馆史论》是其制度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学贯中西,不仅具有扎实的传统考据根底,而且对西方治史的方法相当了解。《中国会馆史论》借鉴了传统史学研究方法,以及用西方史学理论挑战传统史学研究,代表... 著名华裔史学家何炳棣先生的《中国会馆史论》是其制度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学贯中西,不仅具有扎实的传统考据根底,而且对西方治史的方法相当了解。《中国会馆史论》借鉴了传统史学研究方法,以及用西方史学理论挑战传统史学研究,代表了当前史学研究的一种趋势。《中国会馆史论》中的诸多治史方法,对今天的史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炳棣 《中国会馆史论》 考据 史学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种茶树全基因组密码被我国学者破解
11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第5期58-58,共1页
世界主栽茶树分属两个变种,即中国种和阿萨姆种。中国种叶小,分布广泛,适合制作绿茶等六大类茶;阿萨姆种叶大,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冬季温暖的亚热带地区,适合制作红茶和普洱茶。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和中国科... 世界主栽茶树分属两个变种,即中国种和阿萨姆种。中国种叶小,分布广泛,适合制作绿茶等六大类茶;阿萨姆种叶大,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冬季温暖的亚热带地区,适合制作红茶和普洱茶。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团队,以国家级茶树品种舒茶早(中国种)为材料用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对其进行测序,采采取杂合组装策略,获得覆盖基因组93%区域的高质量序列草图,注释出33932个高可信度的茶树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全基因组 中国种 亚热带地区 破解 学者 密码 安徽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