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历史视阈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正礼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6,共6页
自2005年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成果颇丰。尽管如此,从历史视阈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基本问题仍值得探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视阈 二级学科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共二大研究述评 被引量:6
2
作者 姚宏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6-114,共9页
新世纪以来,党史界在继承、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共二大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有些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和深入。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大致梳理和述评,以期对党史界有所裨益。
关键词 中共二大 述评 研究成果 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中共党史研究
3
作者 姚宏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中共党史研究 科学发展观 视阈 安徽师范大学 中共历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政权选举制度述论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正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6,共9页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政权选举制度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根据政治局势的变化和各根据地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创新政权选举制度建设。系统梳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政权选举制度的历史沿革,把握其基本特点,对于推进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政权选举制度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根据政治局势的变化和各根据地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创新政权选举制度建设。系统梳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政权选举制度的历史沿革,把握其基本特点,对于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举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革命时期 中共政权选举制度 特点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与毛泽东的理论互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正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62,共12页
抗战时期,延安相对稳定的环境为党的理论工作者与毛泽东的交往和学术交流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党的理论工作者与毛泽东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理论互动关系:一方面毛泽东指导和引领了党的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党的理论工作者... 抗战时期,延安相对稳定的环境为党的理论工作者与毛泽东的交往和学术交流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党的理论工作者与毛泽东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理论互动关系:一方面毛泽东指导和引领了党的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党的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毛泽东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毛泽东新理论的建构。抗战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与毛泽东在理论创新上的良性互动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党的理论工作者 毛泽东 理论互动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启蒙运动”概念的首倡者是邓演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宏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3,共4页
1936年秋,为适应抗日民族斗争的需要,上海、北平等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一场启蒙运动,号召一切爱国人士继承和发扬五四传统,批判旧礼教,反对武断、盲从、迷信,提倡理性、民主和自由;政治方面主张反对国民党政府... 1936年秋,为适应抗日民族斗争的需要,上海、北平等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一场启蒙运动,号召一切爱国人士继承和发扬五四传统,批判旧礼教,反对武断、盲从、迷信,提倡理性、民主和自由;政治方面主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民动员,抵抗日寇入侵;理论方面主张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相结合、与民众斗争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启蒙运动 邓演达 概念 马克思主义者 现实政治 不抵抗政策 国民党政府 民族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