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话推广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端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19-424,共6页
人类对语言的选择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过程。它取决于语言运用带来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语言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由使用语言的人数决定,又受到社会开放度与自由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习语言天赋和所学语言与母语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人类对语言的选择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过程。它取决于语言运用带来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语言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由使用语言的人数决定,又受到社会开放度与自由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习语言天赋和所学语言与母语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语言的理性选择理论证明了语言的最小有效规模和路径依赖特性。由此,我们可以说明在普通话推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并为今后的普通话推广工作提供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语言收益 语言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部经济效果与乡镇企业集聚 被引量:5
2
作者 卢荣善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10,139,共8页
外部经济效果的形成和外部经济负效果的控制在客观上要求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在空间上的分散造成了经济人行为积极溢出的损失和消极溢出危害的增大及其控制成本的高昂。乡镇企业从分散走向集聚不但有助于解决外部... 外部经济效果的形成和外部经济负效果的控制在客观上要求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在空间上的分散造成了经济人行为积极溢出的损失和消极溢出危害的增大及其控制成本的高昂。乡镇企业从分散走向集聚不但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而且将产生一系列的集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外部经济效果 外部经济负效果 污染 源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政治伦理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钱广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提出空前严重的挑战 ,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政治伦理建设。政治伦理的核心理念和最高价值标准要求公民确立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精神。在经济全球...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提出空前严重的挑战 ,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政治伦理建设。政治伦理的核心理念和最高价值标准要求公民确立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精神。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拓宽视野 ,丰富其内涵 ,突出树立正常民族心态的内容。在这方面 ,我们需要加强理论研究 ,在坚持对青少年教育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 政治伦理建设 爱国主义 民族心态 网络文化建设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钱广荣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拓宽视野 ,丰富和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这就是 :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重视关于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重于一切的价值理念和保持正常民族心态的教育 ,突出“强国”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爱国主义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
5
作者 卢荣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03-208,共6页
在现代市场经济形成之前,西方各国国有企业多由战争需要而建立,数量很少且变动不居。现代市场经济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建立国有企业,因此,经常性、制度化的国有企业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现代市场经济还要求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 在现代市场经济形成之前,西方各国国有企业多由战争需要而建立,数量很少且变动不居。现代市场经济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建立国有企业,因此,经常性、制度化的国有企业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现代市场经济还要求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科学的定位和定量。现阶段,在我国依然表现为国有企业数量过多、总规模过大。因此,其总规模必须进一步的缩小,将一大批国有企业改为非国有企业。其途径有重组、破产、拍卖和赠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 定位 定量 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6
作者 卢荣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12,共6页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 ,极大的推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可以从经典作家的论述中 ,从世界各国的比较中 ,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个案中得到充分的证明。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中 ,经济制度最重要 ;市场经济制度的威力来自于...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 ,极大的推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可以从经典作家的论述中 ,从世界各国的比较中 ,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个案中得到充分的证明。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中 ,经济制度最重要 ;市场经济制度的威力来自于市场经济制度的一系列本质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制度 历史功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地看待政治经济学的涵义和地位
7
作者 赵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459-461,共3页
政治经济学有两层涵义,一是公共经济学,一是制度经济学。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鼎盛时期;19世纪中叶,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末,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政治经济学在西方渐趋衰落;20世纪3... 政治经济学有两层涵义,一是公共经济学,一是制度经济学。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鼎盛时期;19世纪中叶,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末,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政治经济学在西方渐趋衰落;20世纪30年代以后,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的一些现代经济学流派在某种程度上向传统政治经济学复归;最后.当代世界经济是带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变迁的必要性决定政治经济学地位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制度变迁 衰落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经济比重缩小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8
作者 卢荣善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20-23,共4页
依据十五大报告精神,对国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减少的科学依据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从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中国国有制经济的现实状况,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与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相统一等方面,阐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依据十五大报告精神,对国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减少的科学依据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从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中国国有制经济的现实状况,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与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相统一等方面,阐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较大幅度地减少国有经济比重的客观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公有制经济 国有制经济 比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工业化水平与工业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郭斌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19-423,共5页
运用霍夫曼比例和其他相关理论分析了安徽工业化水平 ;通过对产值结构、规模结构、经济效益的分析 ,说明安徽工业的主要问题在于结构的不合理 ;
关键词 安徽 工业化水平 工业结构 产值结构 规模结构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知识经济思想与中国现代化
10
作者 石国亮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7-20,共4页
邓小平的知识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从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出发,制定了一整套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现代化的理论方案。其内容包括知识经济思想核心、基本战略、战略重点、战略动力和战略保证等方面。以邓小平的... 邓小平的知识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从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出发,制定了一整套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现代化的理论方案。其内容包括知识经济思想核心、基本战略、战略重点、战略动力和战略保证等方面。以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为指导,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知识经济思想 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偷税罪犯罪主体新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凤莲 余丽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随着市场经济和刑法理论的发展,偷税罪的主体范围发生了变化:由纯粹自然人主体发展为自然人主体与单位主体皆可,并得到了刑事立法的认可。偷税罪主体应发展为一般主体,而不能再是学界通说所认为的特殊主体。而且,偷税罪主体只能是... 随着市场经济和刑法理论的发展,偷税罪的主体范围发生了变化:由纯粹自然人主体发展为自然人主体与单位主体皆可,并得到了刑事立法的认可。偷税罪主体应发展为一般主体,而不能再是学界通说所认为的特殊主体。而且,偷税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构成偷税罪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税收征管法 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 偷税罪 犯罪主体 特殊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 被引量:61
12
作者 周小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就是其在社会价值规范下拥有的关系网络的价值。企业家社会资本思想的提出 ,是企业发展在现代竞争环境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是追寻筑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果。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于获取资源、协调和组织资源以及节约交易费... 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就是其在社会价值规范下拥有的关系网络的价值。企业家社会资本思想的提出 ,是企业发展在现代竞争环境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是追寻筑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果。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于获取资源、协调和组织资源以及节约交易费用 ,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绩效 企业家 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 关系网络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专业化程度偏低的原因分析和出路探寻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端明 蔡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发生了根本性体制变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主要经营方式。但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这些年 ,中国农业专业化程度并没有实质性提高。本文通过建构一个农户选择农业经营方式的均衡模型 ,从生产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发生了根本性体制变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主要经营方式。但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这些年 ,中国农业专业化程度并没有实质性提高。本文通过建构一个农户选择农业经营方式的均衡模型 ,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此消彼长中分析其深层次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专业化 生产成本 农业经营方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招之下的高校特困生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毕明福 胡梅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297-300,共4页
高校扩招以后 ,特困生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本文对特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困难形式作了简要论述 。
关键词 高校扩招 特困生 学习成绩 心理问题 资助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 被引量:33
15
作者 彭启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方诠释学的主题。据此 ,可以把西方诠释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的“作者中心论”诠释学 ,其根本特征是消解读者的历史性和个体性 ,让作者的意图支配读者对文... 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方诠释学的主题。据此 ,可以把西方诠释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的“作者中心论”诠释学 ,其根本特征是消解读者的历史性和个体性 ,让作者的意图支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过程 ;第二阶段 ,是以海德格尔尤其是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读者中心论”诠释学 ,它完全颠覆了文本解读过程中作者和读者之间固有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用“意义的创生”取代“作者原意”作为诠释活动的基本追求 ;第三阶段 ,是以利科尔为代表的“文本中心论”诠释学 ,它试图克服“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的对立。建构一种方法论与本体论相统一、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文本中心论”诠释学 ,代表了诠释学发展的合理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中心论 读者中心论 文本中心论 诠释学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孝文化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 被引量:26
16
作者 路丙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2-36,共5页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的“孝道”在今天的家庭道德建设中仍有价值 ,这是由道德要求的对应双向性特质决定的。这些价值表现在可以创造温馨愉悦的家庭氛围 ,可以教会子女学会爱 ,可以培养子女的合作精神。探讨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对于社...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的“孝道”在今天的家庭道德建设中仍有价值 ,这是由道德要求的对应双向性特质决定的。这些价值表现在可以创造温馨愉悦的家庭氛围 ,可以教会子女学会爱 ,可以培养子女的合作精神。探讨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孝文化 家庭道德建设 价值 家庭道德建设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望理论对高校科研激励制度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6
17
作者 姚国荣 束从敏 《高校教育管理》 2003年第3期50-52,57,共4页
期望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与"效价"和"期望值"成正比。期望理论对当前高校科研激励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启示:科研激励制度建设需体现分层激励,且激励手段要体现多元化和动态化,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 期望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与"效价"和"期望值"成正比。期望理论对当前高校科研激励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启示:科研激励制度建设需体现分层激励,且激励手段要体现多元化和动态化,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实现其"效价"和"期望值"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理论 科研激励 分层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传开 余在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59-263,共5页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把实践当作认识论范畴来看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论,提出了物质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关系问题,并由此展开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地位的...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把实践当作认识论范畴来看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论,提出了物质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关系问题,并由此展开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地位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学界在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讨论中,通过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又大大推进了人们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实践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 被引量:24
19
作者 潘德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73-277,280,共6页
现代诠释学各流派之间的的差异,根源在于对诠释的目标、诠释的主体与对象及其关系上的认识差异。对诠释的主体性的安顿乃是诠释学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在现代诠释学形成之前,因强调解释的客观性而要求排除理解过程中的主观性因素。施莱尔... 现代诠释学各流派之间的的差异,根源在于对诠释的目标、诠释的主体与对象及其关系上的认识差异。对诠释的主体性的安顿乃是诠释学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在现代诠释学形成之前,因强调解释的客观性而要求排除理解过程中的主观性因素。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继承了这一观点,并且为保证理解的准确性与和谐一致性,将心理学引入了诠释学。理解被视为主观地重建客观的过程。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变革使诠释学摆脱"客观知识"的束缚而彻底转向"意义"问题提供了本体论基础,诠释学本身也由理解的方法理论扩展为本体论学说。理解不惟是把握文本的方式,而且直接就是人的存在状态。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最终将被理解对象主体化,完成了诠释学从传统的注重"主-客体"关系的认知模式到"主体间"的理解模式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文本 理解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城农民:中国社会特殊的身份集团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鹏森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6-13,152,共9页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批农民流入城市由于城市对他们采取“经济吸纳”和“社会拒入”的双重态度,逐步演变成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边际人”身份集团,形成他们自己的社会特征、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和集团意识,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批农民流入城市由于城市对他们采取“经济吸纳”和“社会拒入”的双重态度,逐步演变成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边际人”身份集团,形成他们自己的社会特征、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和集团意识,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把他们逐步融入城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潮 特殊身份集团 社会特征 行为模式 集团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