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产石蒜属植物三种酶同工酶的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聂刘旺 张定成 +3 位作者 张海军 张小爱 柳李旺 张克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2,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同工酶 ,首次分析了安徽产石蒜属 6种植物十一个居群的过氧化物酶、酯酶、苹果酸脱氢酶三种酶同工酶 ,比较了居群间酶谱差异 ,并用数量分类学方法 ,对酶谱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 (UPGMA法 )。结果表明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同工酶 ,首次分析了安徽产石蒜属 6种植物十一个居群的过氧化物酶、酯酶、苹果酸脱氢酶三种酶同工酶 ,比较了居群间酶谱差异 ,并用数量分类学方法 ,对酶谱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 (UPGMA法 )。结果表明 :1、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酶谱均显示出居群间的差异 ,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居群间共性很大。 2、酶谱特征显示 ,三种酶系统在居群间或居群内均有多样性 ,但种间居群的酶谱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居群的差异。 3、聚类结果可将 6种植物十一个居群分为两大类群 ( 2n =1 6组和 2n =2 2组 ) ,此与细胞及形态分类学结果相吻合。 4、根据同工酶的产生与进化的关系 ,本文初步探讨了种间亲缘关系。本文从分子水平上为石蒜属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属 同工酶 聚类分析 新缘关系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黄精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郑艳 孙叶根 +2 位作者 王洋 邵建章 张定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4-417,共4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安徽省所产七种黄精属植物进行了花粉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黄精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均属两侧对称;形状上多为船形,大小为(21.5-57.9)×(18.9-31.0)μm,具远极单沟...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安徽省所产七种黄精属植物进行了花粉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黄精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均属两侧对称;形状上多为船形,大小为(21.5-57.9)×(18.9-31.0)μm,具远极单沟,沟长,花粉外壁两层约等厚或外层略厚,或内层略厚;外壁具微穿孔纹饰,穿孔大小、形状均不规则。主张在进行黄精属种间区分时,应考虑花粉外壁的某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形态 黄精属 安徽 花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黄精属植物分类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定成 周守标 +2 位作者 张小平 郑艳 邵建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6,共5页
报道了安徽黄精属植物 ,确认安徽该属植物为 11种 ,其中 1种是新种 ,3种是《安徽植物志》
关键词 黄精属 安徽 新种 新记录 分类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的分支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守标 张小平 +1 位作者 张定成 邵建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9-331,共3页
以形态学为依据 ,结合细胞分类学、叶表皮和花粉形态的研究成果 ,用分支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安徽产黄精属 11种植物的种间演化关系。在分支分析中 ,选择万寿竹属、舞鹤草属和竹根七属作为复合外类群。根据复合外类群比较原则和一般演化规... 以形态学为依据 ,结合细胞分类学、叶表皮和花粉形态的研究成果 ,用分支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安徽产黄精属 11种植物的种间演化关系。在分支分析中 ,选择万寿竹属、舞鹤草属和竹根七属作为复合外类群。根据复合外类群比较原则和一般演化规律 ,确定性状极性。结果表明 :( 1)琅琊黄精与长苞黄精为姊妹群 ,并与其余 9种黄精明显分为 2大支 ;( 2 )另一支 9种黄精中 ,玉竹、长梗黄精和金塞黄精亲缘关系密切并与其余 6种再分为 2支 ;( 3)剩下 6种黄精中 ,距药黄精和多花黄精 2种互生叶黄精极为密切并与 4种轮生叶黄精分为 2组 ;( 4 ) 4种轮生叶黄精中 ,黄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属 分支分析 安徽 百合科 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产石蒜属植物三种酶同工酶的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聂刘旺 张定成 +3 位作者 张海军 张小爱 柳李旺 张克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首次分析了安徽产石蒜属 1 1个居群 6种植物的过氧化物酶、酯酶、苹果酸脱氢酶三种酶同工酶 ,初步探讨了种间亲缘关系。从分子水平上为石蒜属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 安徽 石蒜属 同工酶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石蒜属4种植物核型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叶根 郑艳 +1 位作者 张定成 邵建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3-367,共5页
本文分析了安徽境内石蒜属LycorisHerb.4种植物的核型,并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它们的核型变异。结果表明,乳白石蒜L.albifoliaKoidz.的核型为2n=19=3m+7st+4t+5T,属3B型;中国石蒜L... 本文分析了安徽境内石蒜属LycorisHerb.4种植物的核型,并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它们的核型变异。结果表明,乳白石蒜L.albifoliaKoidz.的核型为2n=19=3m+7st+4t+5T,属3B型;中国石蒜L.chinensisTraub.为2n=16=6m+10T,属3B型;石蒜L.radiata(L’Her.)Herb.为2n=22=4st+18t,属4A型;换锦花L.sprengeriComes.exBaker.为2n=22=2st+20t,属4A型。以上各种植物均未发现随体和次缢痕,通过核型比较,可见同种不同居群间在染色体数和核型结构上均存在较大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属 核型分析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叶表皮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郑艳 王洋 +3 位作者 周海滨 徐如松 李阿山 张定成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安徽省黄精属9种植物的叶表皮;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气孔的形状及气孔外拱盖等有关特征。结果表明:黄精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类...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安徽省黄精属9种植物的叶表皮;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气孔的形状及气孔外拱盖等有关特征。结果表明:黄精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类型属只有2个保卫细胞而无任何副卫细胞的单子叶植物气孔器类型。气孔的某些特征,如气孔器类型、气孔器分布特征、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角质层及蜡质纹饰等在种间差异不大,可作种间区别的次级特征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属 叶表皮 气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黄精属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邵建章 张定成 钱枫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1-368,共8页
本文首次报道黄精属PolygonatumMill我国三种特有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安徽黄精P.anhuiense发现两个细胞型:(1)2n=24=4m+6sm+14st;(2)2n=20=4m十6sm+1... 本文首次报道黄精属PolygonatumMill我国三种特有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安徽黄精P.anhuiense发现两个细胞型:(1)2n=24=4m+6sm+14st;(2)2n=20=4m十6sm+10st;  黄精P.langyaensy2n=18=6m+8sm+4t;距药黄精P.franchetii有三个细胞型:(1)2n=22=8m+8sm(2sc)+6st;(2)2n=20=2m+14sm+4st;(3)2n=18=4m+8sm+4st+2T,全部属3B核型。黄精属植物安徽共有10种,本文对9种黄精的染色体数目、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可划分成三个类群,与中国植物志(第十五卷)的形态分类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属 细胞分类学 染色体组型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沈显生 张小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3-420,共8页
安徽省有种子植物2,498种,隶属于898属,163科,其中裸子植物6科、13属、18种;单子叶植物26科、211属、593种;双子叶植物131科、674属、1,887种。安徽植物区系隶属于华东植物区和华北植物区,基... 安徽省有种子植物2,498种,隶属于898属,163科,其中裸子植物6科、13属、18种;单子叶植物26科、211属、593种;双子叶植物131科、674属、1,887种。安徽植物区系隶属于华东植物区和华北植物区,基本上属于温带性质,特有现象较明显,地理联系主要与东亚联系密切,水平与垂直替代现象也较明显。此区系起源时间不晚于第三纪。安徽植物区系可以划分为5个小区:皖南山地小区,大别山山地小区,沿江江淮丘陵小区、淮北平原小区和淮北丘陵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植物补遗(一)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小平 陈涛 张光富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报道《安徽植物志》未记载的18种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分隶于15科,18属。
关键词 安徽 种子植物 地理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黄精属二新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邵建章 张定成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9-102,共4页
根状茎圆柱状,由于结节膨大,因而节间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头有短的分枝,直径1—2.2厘米,茎直立,高30—80厘米,光滑无毛。叶轮生,厚纸质,每轮3—5片,条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弯曲,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中脉在背面明显... 根状茎圆柱状,由于结节膨大,因而节间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头有短的分枝,直径1—2.2厘米,茎直立,高30—80厘米,光滑无毛。叶轮生,厚纸质,每轮3—5片,条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弯曲,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中脉在背面明显凸起。伞形花序腋生,通常具2朵花,稀3朵,总花梗长1.5—3厘米,有叶状苞1—8枚,厚纸质,条状披针形,长1.8—3.5厘米,宽4—8毫米,先端卷曲,中脉在下面明显凸起,无毛,花柄长5—10毫米;花被筒状,淡黄色,长10—12毫米,裂片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种 黄精属 安徽黄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小花苣苔属一新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晓龙 郭新弧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1-54,共4页
本文发表了安徽小花苣苔属一新种,即休宁小花苣苔Chiritobsis xiuningensisX.L.Liu et X.H.Cuo.
关键词 小花苣苔属 休宁小花苣苔 苣苔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板桥山地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光富 张小平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据初步统计,安徽省板桥山地有种子植物131科,513属,981种。与邻近6个山地被子植物区系的综合系数相比,本区位居第四。该区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起源古老,各类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分别占该区种子植物属总数的34.3%... 据初步统计,安徽省板桥山地有种子植物131科,513属,981种。与邻近6个山地被子植物区系的综合系数相比,本区位居第四。该区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起源古老,各类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分别占该区种子植物属总数的34.3%、65.7%、4.3%,显示了本区植物区系的亚热带特性。本区植物区系与黄山、西天目山关系密切;与天堂寨、庐山关系次之;与神农架、皇藏峪关系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山地 种子植物区系 区系关系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景天属1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郑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8-162,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安徽省景天属(Sedum)12种植物的花粉结构。结果表明,景天属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分类群;其花粉应属较进化的一类;并首次从孢粉学角度证实了江南景天(S.kiangnanense)、凹... 采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安徽省景天属(Sedum)12种植物的花粉结构。结果表明,景天属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分类群;其花粉应属较进化的一类;并首次从孢粉学角度证实了江南景天(S.kiangnanense)、凹叶景天(S.emarginatum)同属一个自然分类群(景天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天科 景天属 花粉 形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景天属(Sedum)植物叶表皮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郑艳 巩劼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2-297,共6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安徽省12 种景天属(Sedum) 植物的叶表皮,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结果表明:景天属植物叶表皮气...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安徽省12 种景天属(Sedum) 植物的叶表皮,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结果表明:景天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为不等细胞型。气孔器类型、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角质膜、蜡质纹饰等,种间无差异或极小,而气孔大小、气孔器分布特征、气孔密度、表皮毛等种间差异较大。建议在种间区分上将差异大的特征作为种间第一特征,将差异小的特征作为次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表皮 气孔器 景天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景天属一新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艳 姚胜 张定成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景天属 石台景天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板桥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初探──兼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光富 张小平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335-342,共8页
板桥山地属于黄山余脉。据统计,该区有维管束植物154科,556属,1056种。其中,有17种为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该区植物种类丰富,其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密度分别为2.3个/km2、8.3个/km2、15.7个/km2,与黄山、九龙山不相... 板桥山地属于黄山余脉。据统计,该区有维管束植物154科,556属,1056种。其中,有17种为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该区植物种类丰富,其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密度分别为2.3个/km2、8.3个/km2、15.7个/km2,与黄山、九龙山不相上下。这里的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并具有一定的过渡特性。通过对分布在该区的中国特有属植物的分析,认为其历史成因占主导地位,而生态成四次之。在探讨该区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板桥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板桥山地 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古牛降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初步研究——种类、区系及其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新弧 成文法 +3 位作者 程卫民 夏玉堃 丁跃华 何小群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89年第2期141-154,共14页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古牛降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104种(包括变种、变型);介绍了该区的自然概况;对该区蕨类植物的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是该区蕨类植物的主要分布区类型;将该区与黄山、九华...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古牛降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104种(包括变种、变型);介绍了该区的自然概况;对该区蕨类植物的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是该区蕨类植物的主要分布区类型;将该区与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庐山、武夷山、鼎湖山和秦岭等七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它和黄山等四地区相同成分较多,和鼎湖山、秦岭等地区虽有一定数量的相同成分,但整个区系成分相差较大;联系中国植物区系进行分析,该区与黄山等4地区同属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IE12),而鼎湖山、秦岭等地虽属同一亚区,但分属不同地区,因此该区蕨类植物区系与前者有较密切的联系,与后者虽有一定联系,但关系远不及前者密切。文章最后就该区蕨类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自然保护区 种类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产瓦松属一新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龙 郭新弧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发表了安徽瓦松属一新种,即九华瓦松Orostachysjiuhuaensis X.H.Guo et X.L.Lin。
关键词 产瓦松属 新种 九华瓦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菌与自然植物种群Ⅱ病原菌与植物种群生物学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登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病原菌在自然植物种群中普遍存在,其对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对寄主植物种群的大小、结构、动态、遗传和进化等都有重要影响。本文着重论述:1)病原菌对寄主植物个体的影响;2)病原菌对寄主植物种群生物学的影响;3)菌病发生的空... 病原菌在自然植物种群中普遍存在,其对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对寄主植物种群的大小、结构、动态、遗传和进化等都有重要影响。本文着重论述:1)病原菌对寄主植物个体的影响;2)病原菌对寄主植物种群生物学的影响;3)菌病发生的空间格局;4)病原菌感染的种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 病原菌 植物种群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