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TS-1基因的菜粉蝶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毛增辉 郝家胜 +4 位作者 王晨 于芳 司曼曼 夏靖 朱朝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4-1152,共9页
为了探讨我国不同地区菜粉蝶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情况,本研究运用克隆测序法,对我国16个地区79只菜粉蝶Pieris rapaerDNA的ITS-1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分析;同时,以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为外群,重建了它们的系统发生树,初步探讨了它们... 为了探讨我国不同地区菜粉蝶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情况,本研究运用克隆测序法,对我国16个地区79只菜粉蝶Pieris rapaerDNA的ITS-1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分析;同时,以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为外群,重建了它们的系统发生树,初步探讨了它们的生物地理学分化格局。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测菜粉蝶的ITS-1序列长度介于337~458bp之间。经序列比对后,在347个位点中共有281个保守位点,63个变异位点,16个简约信息位点和47个单突变位点;AMOVA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多态性指数(nucleotide diversity)Pi为0.014,每位点Theta(per site)Eta为0.041,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351(P<0.05);DnaSP软件共检测出48个单倍型(haplotype)序列,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的频率为0.989。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现存的菜粉蝶各地理种群与其地理分布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根据系统发生树结果推测,该蝶种在我国的最早建群可能发生于辽宁、内蒙古及北京一带,其后,通过幼虫寄主植物的水陆运输以及成虫的迁飞向我国的不同地区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粉蝶 地理种群 遗传分化 系统地理发生 ITS-1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粉蝶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毛增辉 郝家胜 +3 位作者 朱国萍 胡静 司曼曼 朱朝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95-1304,共10页
目前关于蝶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分子进化的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通过长PCR和引物步移法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菜粉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157bp,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 目前关于蝶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分子进化的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通过长PCR和引物步移法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菜粉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157bp,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和2个rRNA基因以及1个非编码的控制区域,它们的长度分别是11196bp,1474bp,2093bp和393bp。37个基因的位置与已报道的其他蝶类基本一致,共有10对基因间存在总共59bp的重叠,重叠碱基数在1~35bp之间;基因间隔序列共计13处120bp,间隔长度1~46bp不等,最大的基因间隔46bp,位于tRNAIle和tRNAGln基因之间。另外,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重建了基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数据的11种代表性蝶类的NJ和MP系统树。结果表明:凤蝶类(包括凤蝶和绢蝶)为一大支系,粉蝶类、灰蝶类与蛱蝶类(包括蛱蝶、珍蝶)构成另一大支系。结果不支持粉蝶科与凤蝶科(包括凤蝶类和绢蝶类)构成单系群,却显示粉蝶科、灰蝶科和蛱蝶科的组合为单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粉蝶科 菜粉蝶 线粒体基因组 RNA二级结构 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序列的锯眼蝶亚科和眼蝶亚科的系统发育分析(鳞翅目:眼蝶科) 被引量:7
3
作者 殷先兵 郝家胜 +4 位作者 许丽 朱国萍 黄敦元 潘鸿春 张小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63-1271,共9页
为了阐明眼蝶科内一些存疑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本研究测定了其中最大的2个亚科锯眼蝶亚科和眼蝶亚科中分布于中国的9族17属21个种的COⅠ和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2个国外种类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序列变异和系统发... 为了阐明眼蝶科内一些存疑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本研究测定了其中最大的2个亚科锯眼蝶亚科和眼蝶亚科中分布于中国的9族17属21个种的COⅠ和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2个国外种类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序列变异和系统发生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处理后的2基因总长度为1056bp,其中保守位点648个,可变位点408个,简约信息位点316个;A+T的平均含量为70.8%,明显高于C+G的平均含量29.2%。以蛱蝶科的2个物种为外群,通过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分子系统树,探讨了这两个亚科及其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表明:眼蝶亚科、锯眼蝶亚科以及黛眼蝶族均为多系类群;眉眼蝶族和黛眼蝶族应从锯眼蝶亚科分离出来,归入眼蝶亚科;眼蝶族、白眼蝶族和莽眼蝶族可能具有较近的共同祖先;古眼蝶族、眉眼蝶族和矍眼蝶族三者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眼蝶科 COI基因 CYTB基因 分子系统树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带凤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系统学意义(英文) 被引量:8
4
作者 季刘伟 郝家胜 +3 位作者 王莹 黄敦元 赵金良 朱朝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100,共10页
锯凤蝶类与凤蝶科其他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及其分类学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PCR和long PCR技术测定了属于锯凤蝶类的丝带凤蝶Sericinus montel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已有的其他凤蝶科物种的相应序列数据,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 锯凤蝶类与凤蝶科其他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及其分类学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PCR和long PCR技术测定了属于锯凤蝶类的丝带凤蝶Sericinus montel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已有的其他凤蝶科物种的相应序列数据,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重建了凤蝶科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树,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丝带凤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242bp,包括13个编码蛋白基因(ATP6,ATP8,COⅠ-Ⅲ,ND1-6,ND4L和Cytb)、22个tRNA基因、16S和12SrRNA基因以及非编码的控制区;基因组A,T,G和C含量分别为40.1%,40.8%,7.4%和11.7%,表现出明显的AT偏倚。所有的蛋白质编码基因都使用标准的起始密码子(ATN);除ND4和ND4L基因使用单个的T作为终止密码子外,其余蛋白编码基因都使用了标准的终止密码子(TAA)。除丝氨酸tRNA的二氢尿苷突环缺失外,所有tRNA基因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型结构。基因组中共存在12个大小介于2~65bp之间的基因间隔区以及15个大小介于1~8bp之间的基因重叠区,其中,存在于COⅡ和tRNALys之间的24bp的间隔区在其他鳞翅目昆虫中未曾见到。以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并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对凤蝶科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丝带凤蝶和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先构成一个支系,再和冰清绢蝶Parnassius bremeri构成姊妹群;表明锯凤蝶类应作为族级分类单元归于凤蝶科下的绢蝶亚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凤蝶科 丝带凤蝶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的中国灰蝶三亚科主要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夏雪琴 陈晓 +2 位作者 夏琛琛 石庆会 郝家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4,共8页
【目的】针对中国灰蝶科中亲缘关系较近的3个主要亚科[灰蝶亚科(Lycaeninae)、线灰蝶亚科(Theclinae)以及眼灰蝶亚科(Polyommatina)],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数据研究它们主要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对3亚科共53种灰蝶的线粒体COI和... 【目的】针对中国灰蝶科中亲缘关系较近的3个主要亚科[灰蝶亚科(Lycaeninae)、线灰蝶亚科(Theclinae)以及眼灰蝶亚科(Polyommatina)],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数据研究它们主要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对3亚科共53种灰蝶的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序列变异分析,同时,基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等建树方法重建53种灰蝶的系统发育树。【结果】串联的2个基因共1 431 bp,其中保守位点855个,可变位点576个,简约信息位点488个;A+T的平均含量为74.5%,明显高于G+C的平均含量(25.5%)。系统树显示,灰蝶亚科以及眼灰蝶亚科均是单系发生,线灰蝶亚科则为并系群。全部灰蝶物种共分为三大支系:灰蝶亚科为第1支系;眼灰蝶亚科与线灰蝶亚科中的旖灰蝶族(Hypolycaenini)、富丽灰蝶族(Aphnaeini)分别构成单系群并互为姊妹群,它们共同构成第2支系;线灰蝶亚科中的美灰蝶族(Eumaeini)、玳灰蝶族(Deudorigini)、娆灰蝶族(Arhopalini)和线灰蝶族(Theclini)构成第3支系,其亲缘关系为:(((线灰蝶族+娆灰蝶族)+玳灰蝶族)+美灰蝶族)。【结论】本研究涉及的3个灰蝶亚科中,灰蝶亚科是一个独立的支系,眼灰蝶亚科与线灰蝶亚科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它们内部主要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灰蝶科 COI基因 CYTB基因 系统发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