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慧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2期71-75,共5页
积极心理学反对传统心理学有关人性的消极隐喻及其对消极心理研究的过度偏爱,强调人性的积极性,主张心理学重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应把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而... 积极心理学反对传统心理学有关人性的消极隐喻及其对消极心理研究的过度偏爱,强调人性的积极性,主张心理学重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应把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教育思路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4
2
作者 姚本先 刘世清 王东华 《高校教育管理》 2007年第5期57-60,共4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思想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紧迫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思想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紧迫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作用,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心理体验,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联合,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陶金花 田芳 +1 位作者 李大鹏 沈艳红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6-107,149,共3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幽默风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幽默风格有显著性差异。②艺术类与非艺术类大学生在自强型与嘲讽型幽默风格上有显著性差异。... 目的:调查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幽默风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幽默风格有显著性差异。②艺术类与非艺术类大学生在自强型与嘲讽型幽默风格上有显著性差异。③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嘲讽型、自贬型幽默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学科类型的大学生幽默风格有差异,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幽默风格 心理健康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理论”发展程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青 葛明贵 《心理研究》 2010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研究考察了65名安徽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理论及其发展程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运用问卷形式的研究方法,即心理理论故事理解任务与失言理解任务,测查其心理理论的能力;且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SCL—90问卷中的人际敏感分量表测... 本研究考察了65名安徽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理论及其发展程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运用问卷形式的研究方法,即心理理论故事理解任务与失言理解任务,测查其心理理论的能力;且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SCL—90问卷中的人际敏感分量表测量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结果得出:大学生心理理论故事理解任务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该校部分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其心理理论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人际困扰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但没有证据显示心理理论发展程度对人际关系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人际关系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公共心理学成绩考核模式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桂守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598-601,共4页
考核模式的改革是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优化的高师公共心理学成绩考核模式 ,必须确立科学的成绩考核的目标体系 ,建立多种考核方式相互补充的机制 ,建立系统的成绩考核的管理规范。
关键词 高师 公共心理学 考核模式 考核目标 成绩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园园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02-605,共4页
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改革 ,首先要提高对它的重视程度 ,其次要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内容体系 ,再者要注意吸收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成果。
关键词 高师 公共心理学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心理学研究伦理问题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卓潇 姚本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4期4-6,共3页
学校心理学研究伦理是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本文通过对学校心理学研究案例的陈述,分析其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指出学校心理学研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重视研究的知情同意环... 学校心理学研究伦理是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本文通过对学校心理学研究案例的陈述,分析其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指出学校心理学研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重视研究的知情同意环节,综合评价研究的内容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心理学 研究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詹姆斯与生态心理学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双虎 《心理研究》 2011年第3期16-20,共5页
生态心理学是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通过揭示人和环境的交互关系来研究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一种心理学新取向。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为生态心理学提供了思想源泉和有益启示,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和彻底经验主义的哲学思... 生态心理学是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通过揭示人和环境的交互关系来研究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一种心理学新取向。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为生态心理学提供了思想源泉和有益启示,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和彻底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想为生态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詹姆斯认为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对环境的适应功能,这种机能心理学思想对生态心理学强调实际生活环境的研究原则和多元交互解释原则有启发意义。詹姆斯反对心理学研究以实验室为中心,主张心理学研究面向生活世界;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和还原论,主张整体论的研究思想;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方法中心论,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这些思想为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詹姆斯 心理学思想 生态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88例大学生心理咨询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元庆 姚本先 +3 位作者 陆敏 刘娟 徐青 孙桂丽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8-341,共4页
以888例大学生心理咨询记录为研究材料,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分布上,女生咨询人次多于男生。年级分布上,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的咨询人次多于四年级。时间分布上,咨询人次逐年增加,月份分布不均衡,集中在11月、12月。咨询类别上... 以888例大学生心理咨询记录为研究材料,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分布上,女生咨询人次多于男生。年级分布上,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的咨询人次多于四年级。时间分布上,咨询人次逐年增加,月份分布不均衡,集中在11月、12月。咨询类别上,发展性咨询占主体,应激源主要集中于人际关系、个性与人格、生涯规划三个方面。因此,应根据大学生个体咨询的性别、年级、时间、性质与应激源特点,安排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服务:尽可能多地提供以发展性为主的个体咨询;在11、12月增加咨询师数量和咨询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咨询和讲座,覆盖到全体学生,多途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个体心理咨询 记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0
10
作者 金怡 姚本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32-234,238,共4页
在介绍国内外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等方面研究做了阐述,并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学生 择业心理 择业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张俊杰 汪海彬 姚本先 《心理研究》 2009年第5期91-94,共4页
目的:研究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量表对35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目的:研究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量表对35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存在显著负相关;(2)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活事件中只有健康适应因子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显著,能够解释7.4%因变量的变异。结论:影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很多,负性生活事件有一定的关联,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事件 生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专业服务的视角看盲校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本先 汪海彬 张俊杰 《现代特殊教育》 2009年第11期8-10,共3页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学校心理辅导,始于美国的职业辅导运动,随后逐步向学习心理、生活心理辅导领域扩展,对象也由最初偏重于“问题学生”转向全体学生。强调通过心理干预、矫正技术等让学生享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学校心理辅导,始于美国的职业辅导运动,随后逐步向学习心理、生活心理辅导领域扩展,对象也由最初偏重于“问题学生”转向全体学生。强调通过心理干预、矫正技术等让学生享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在特殊教育研究领域,国内学者曾提出以服务为导向的广义特殊教育概念(指针对特殊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教学以及相关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服务 学校心理辅导 盲校 “问题学生” 心理健康服务 全体学生 职业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本先 何元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第3期4-7,共4页
考察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发展的整体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为教育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对内蒙、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和重庆六省市共300名校领导和心理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当前中小... 考察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发展的整体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为教育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对内蒙、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和重庆六省市共300名校领导和心理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三个“不平衡”和三个“不足”:即学校区域不平衡、学校来源不平衡、学校类型不平衡和经费不足、师资不足及途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建设 制度建设 经费状况 师资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概观 被引量:3
14
作者 芮雪 姚本先 《航海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通过对5种心理学专业期刊的统计分析,探讨了1994—2004年期间中国学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今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仍需努力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中国 心理健康研究 统计分析 高校 大学生 心理学专业期刊 人际交往 环境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华玲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2-65,共4页
针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等方面的工作所做的回顾,阐述了大学生学习心理领域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心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俊霞 姚本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10期7-9,共3页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今后应该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规划化和专业化运作。
关键词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实施 困境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敏 姚本先 《航海教育研究》 2006年第4期88-90,共3页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揭示出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和谐校园 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概念、问题及策略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俊霞 姚本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6期7-9,共3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研究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研究发现,现行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存在诸多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应该要明确、系统,注重可操作性和可发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与教育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海云 姚本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2期10-12,共3页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顺序是固定、呈阶梯形的,从渐进性的量变到跃进性的质变,表现出若干个连续的阶段。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从静态来看,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从动态而言,“活动”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顺序是固定、呈阶梯形的,从渐进性的量变到跃进性的质变,表现出若干个连续的阶段。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从静态来看,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从动态而言,“活动”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内外因的矛盾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抓住“关键期”,及时施教;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综合家庭、社会、学校各种资源实施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理发展 连续性 阶段性 教育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双虎 姚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1年第12期4-6,共3页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它符合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教育型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联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它符合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教育型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联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和桥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涵义、类型与意义等基本问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 现代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受教育者 必然趋势 符合 中介 基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