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濒危植物永瓣藤的种群生命表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郝朝运
张小平
张昱
李文良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84,共6页
-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0430501)
-
文摘
在永瓣藤模式标本产地安徽祁门县棕里村设置4块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调查获取野外资料。对永瓣藤种群进行统计,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分析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由于群落环境因子的差异,不同永瓣藤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存在差异。总体而言,棕里村永瓣藤种群以幼龄个体数量最多,中龄级别个体数量稍减,老龄个体最少,种群更新情况良好。2)不同样地的种群格局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聚块规模大体位于4m2或16m2附近。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差异,幼龄个体大多为集群分布,在从幼龄→老龄的时间序列上呈扩散趋势。3)永瓣藤种群特征受到了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群落区域小生境、永瓣藤生物学特征及人为干扰等。永瓣藤依靠无性繁殖进行种群更新的特点大大限制了其种群扩散能力,同时,严格的生境需求降低了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永瓣藤种群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远低于表象。
-
关键词
濒危植物
永瓣藤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空间分布格局
-
Keywords
endangered plant
Monimopetalum chinense
time-specific life table
survivorship curv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金荞麦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赵利琴
张小平
张朝凤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研究室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6-22,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000060)
-
文摘
目的:对蓼科荞麦属植物金荞麦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色谱、凝胶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纯化了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鉴定分别为:赤杨酮(化合物1)、异鼠李素(化合物2)、槲皮素(化合物3)、槲皮素-3-O-鼠李糖苷(化合物4)、圣草酚(化合物5)、儿茶素(化合物6)、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葡萄糖苷(化合物7)、丁香酸(化合物8)、对羟基苯甲醛(化合物9)、琥珀酸(化合物10)、N-反式香豆酰酪胺(化合物11)、β-谷甾醇(化合物12)和胡萝卜苷(化合物13)。结论:圣草酚、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葡萄糖苷和N-反式香豆酰酪胺是在金荞麦属内首次发现,丁香酸是种内首次发现。
-
关键词
金荞麦
乙酸乙酯萃取物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
Keywords
Fagopyrum dibotrys
chemical composition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木藤蓼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7
- 3
-
-
作者
赵利琴
张小平
张朝凤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研究室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000060)
-
文摘
目的:对蓼科何首乌属植物木藤蓼(Fallopia aubertii(L.Henry)Holub)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并参考相关文献解析和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色原酮(1)、槲皮素(2)、山奈酚(3)、木犀草素(4)、杨梅素(5)、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L-鼠李糖苷(7)、N-反式阿魏酰酪胺(8)、p-香豆酰多巴胺(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5、6、9为首次从何首乌属中分离得到,除了β-谷甾醇(10),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木藤蓼中分离得到。
-
关键词
木藤蓼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
Keywords
Fallopia aubertii (L. Henry) Holub
chemical constituent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