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本真性对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影响研究——目的地形象和风险感知的作用 被引量:43
1
作者 黄剑锋 金红燕 +1 位作者 陆林 宋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51,共14页
旅游者地方依恋是目的地管理实践和多学科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其形成机制暂无明显共识,其情绪性质也未得到重视。文章根据情绪评价理论,基于旅游者问卷调查数据,探究了本真性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机制及目的地形象的中介和风险感知的调节... 旅游者地方依恋是目的地管理实践和多学科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其形成机制暂无明显共识,其情绪性质也未得到重视。文章根据情绪评价理论,基于旅游者问卷调查数据,探究了本真性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机制及目的地形象的中介和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地方依恋的产生经历了复杂的情绪评价过程,本真性既作为初次评价直接影响地方依恋,又经由目的地形象的二次评价间接影响地方依恋;目的地形象作为核心关联主题在本真性与地方依恋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感知部分调节了本真性对地方依恋的影响;客观和存在两类本真性与依赖和认同两类地方依恋之间具有差异化关系。文章对情绪理论与旅游经验研究的互补、不同学科旅游研究的对话、旅游研究中重要概念的审视以及对目的地管理优化,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本真性 旅游者地方依恋 目的地形象 风险感知 情绪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约束K⁃means模型的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汪勇政 余浩然 陆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087-7104,共18页
科学认知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合理划分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空间分类对于生态系统管理和政策制定至关重要。旨在揭示长三角城市群2000—2020年间生物多样性维护、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粮食产量的时空演... 科学认知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合理划分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空间分类对于生态系统管理和政策制定至关重要。旨在揭示长三角城市群2000—2020年间生物多样性维护、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粮食产量的时空演变特征、权衡关系,并利用空间约束K⁃means模型(SC K⁃means)聚类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划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区。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多样性维护、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整体呈“西南山地高,东北平原低”空间格局,粮食产量与之相反;(2)六类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变化差异体现出明显人类活动与自然气候主导,且粮食产量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表现为权衡关系;(3)基于SC K⁃means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为粮食主产区、人类活动密集区、皖浙生态保护区、大别山生态保护区、皖江生态过渡带、长三角核心保护区六类生态功能区,针对各分区提出差异化生态管控建议。研究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引导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关系 时空特征 生态系统服务簇 空间约束K⁃means模型(SC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优化——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37
3
作者 汪勇政 李久林 +1 位作者 顾康康 陆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2-2032,共11页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形象的提升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合肥市域为研究范围,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提取UGI要素与生态源地,使用夜间灯光数据与坡度数据校正InVEST模型中生境质量模块生成...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形象的提升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合肥市域为研究范围,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提取UGI要素与生态源地,使用夜间灯光数据与坡度数据校正InVEST模型中生境质量模块生成的阻力面,进而结合电路理论运用Circuitscape软件与Linkage Mapper工具模拟构建UGI网络并识别生态走廊中的关键节点,最后基于斑块、廊道、障碍点的空间特征,提出合肥市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合肥市UGI网络由120个生态源地斑块、4442.4km^(2)的廊道、62处障碍点构成,生态斑块大部分面积较小且分散,生态斑块集中度南部优于北部。生态走廊在主城区以外环状蔓延分布,分别集中在市域东部、北部与南部,网络整体连接性较低。障碍点多数分布在生态源地边缘或生态走廊内,主要为建设用地与道路用地,低于平均阻力值的障碍点面积占障碍点总面积的71.1%,相对容易修复;(2)合肥市现有重要生态走廊集中分布于巢湖东北、巢湖西北、市域南部,各区域内的廊道连接自成体系,未形成整体的网络连接。依据廊道分析提出保护72条重要生态走廊,恢复11条潜在生态走廊的廊道优化策略;(3)根据障碍点分析划分了615.6km^(2)的一级改善区、1818.3km^(2)的二级改善区与保护区范围。研究基于MSPA-CIRCUIT的模型构建为合肥未来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优化路径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地区UGI网络构建与优化提供了借鉴意义。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将在科学识别基础上,更加凸显人类福祉提升导向下的价值复合和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 电路理论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