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6⁃二乙酰吡啶缩水杨酰腙衍生物的锰和镧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1
作者 祝典 张俊 +7 位作者 张倩 梁舒琪 熊莺 姜亦凡 汪美芳 魏居媛 范喜瑞 冯志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99-1511,共13页
设计并合成了2,6-二乙酰吡啶缩水杨酰腙衍生物(2,6-((o-OH)C_(6)H_(4)C=ONHN=C(CH_(3)))_(2)C_(5)H_(3)N,H_(4)L)及其锰配合物[Mn(H_(2)L)(DMSO)_(2)](1)和镧配位聚合物{[La(H_(2)L)_(2)]_(2)[La_(2)(H_(2)L)_(2)(DMF)_(5)(H_(2)O)]... 设计并合成了2,6-二乙酰吡啶缩水杨酰腙衍生物(2,6-((o-OH)C_(6)H_(4)C=ONHN=C(CH_(3)))_(2)C_(5)H_(3)N,H_(4)L)及其锰配合物[Mn(H_(2)L)(DMSO)_(2)](1)和镧配位聚合物{[La(H_(2)L)_(2)]_(2)[La_(2)(H_(2)L)_(2)(DMF)_(5)(H_(2)O)]·2DMF·2H_(2)O}_(n)(2)(DMSO=二甲基亚砜,DMF=N,N-二甲基甲酰胺)。配合物1和2的结构分别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并经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的P2_(1)2_(1)2_(1)空间群;配位聚合物2结晶于三斜晶系的P1空间群。用CCK-8法检测了1和2对体外结肠癌细胞HCT116和结直肠腺癌上皮细胞DLD-1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和2对HCT116和DLD-1细胞都有中等抑制作用:1的IC_(50)分别为(23.69±1.226)μmol·L^(-1)和(41.06±1.013)μmol·L^(-1);2的IC_(50)分别为(57.61±1.034)μmol·L^(-1)和(61.36±1.029)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配合物 镧配位聚合物 2 6-二乙酰吡啶缩水杨酰腙 晶体结构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2MgSi2O7中本征缺陷和镧系离子的热力学稳定性和转变能级 被引量:2
2
作者 闻军 汪燕 +2 位作者 江贵生 郭海 宁利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5-663,共9页
利用基于标准PBE0泛函的杂化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Sr2MgSi2O7中本征缺陷、缺陷复合对及镧系离子的缺陷形成能、热力学转变能级以及光跃迁能级,以研究它们在Sr2MgSi2O7∶Eu2+,Dy3+的热致发光和长余辉发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PBE0计算的形成... 利用基于标准PBE0泛函的杂化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Sr2MgSi2O7中本征缺陷、缺陷复合对及镧系离子的缺陷形成能、热力学转变能级以及光跃迁能级,以研究它们在Sr2MgSi2O7∶Eu2+,Dy3+的热致发光和长余辉发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PBE0计算的形成能结果表明,缺陷VO、SrMg、MgSr和SrMg-MgSr较容易在还原气氛下制备的Sr2MgSi2O7材料中生成。基于PBE0计算的基质带隙(7.18 eV)和缺陷形成能,获得了上述较易形成的缺陷与复合对以及镧系离子的热力学转变能级和光跃迁能级。根据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所确定的陷阱深度的直接对比,电中性及带一个负电荷的氧空位与Dy3+离子可以作为该材料中的电子陷阱,从而有助于其热致发光和长余辉发光。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方法深入理解Sr2MgSi2O7∶Eu2+,Dy3+的热致发光和长余辉发光机理,从而作为实验研究手段的一种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缺陷 镧系离子 热力学转变能级 长余辉发光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