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体育社会化若干问题的探索
1
作者 鲍明晓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8-21,共4页
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体育事业将以“两个战略”协调发展为总目标;体育社会化是推进“两个战略”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体育社会化是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体育生产、组织和管理的运... 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体育事业将以“两个战略”协调发展为总目标;体育社会化是推进“两个战略”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体育社会化是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体育生产、组织和管理的运行方式。它是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化 社会化功能 体育事业 体育体制 现代体育 组织和管理 体育人才 体育部门 体育运动 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体育奖券购券人的社会调查与方法
2
作者 鲍明晓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5-31,共7页
体育奖卷的发行在我国尚处在开创阶段,发行工作中的一系列技术管理问题都缺乏科学研究。鉴此,本文通过社会调查,对体育奖卷购卷入的各种行为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主管部门完善体育奖卷发行的技术管理手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中国 体育事业 体育经费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时差与运动能力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层城 葛春林 颜天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2-36,94,共6页
文章以地理数理环境——时差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讨论了运动员在赴不同经度的地区时,由于地方区时的不同而导致人体内源性节律和外源性节律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在到达比赛地后运动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下降的原因。根据人体机能和运动... 文章以地理数理环境——时差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讨论了运动员在赴不同经度的地区时,由于地方区时的不同而导致人体内源性节律和外源性节律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在到达比赛地后运动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下降的原因。根据人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对时差反应的适应规律,探讨了不同时差与不同运动项目对其适应过程的特点。这对运动员参加跨时区国际性体育比赛时采用提前到达适应或前期模拟适应的方法来克服时差反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 运动能力 内源性节律 外源性节律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疲劳的细胞机制 被引量:25
4
作者 卢昌亚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2-125,共4页
肌肉疲劳的细胞机制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系(芜湖214000)卢昌亚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体育训练,改善运动能力以及提高运动成绩,都有实际应用价值。所以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从目前的... 肌肉疲劳的细胞机制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系(芜湖214000)卢昌亚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体育训练,改善运动能力以及提高运动成绩,都有实际应用价值。所以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就运动性疲劳的肌肉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肌肉疲劳 细胞生理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游泳运动发展特点与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谭明义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7-22,48,共7页
本文通过对当代游泳运动发展概况及优秀运动员的年龄、形态、技战术特点、训练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在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科学训练的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特点与对策 游泳比赛 奥运会 运动发展 游泳运动员 世界纪录 优秀运动员 澳大利亚 科学训练 匈牙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游泳科研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谭明义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Z1期158-162,共5页
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21种体育学术期刊和3种游泳专业期刊的调查统计分析,在10年来所发表的全部749篇游泳论文中,刊载量最大的为《中国体育科技》。并对论文的分类及作者成份等进行分析综述。
关键词 体育科技 中国游泳 体育期刊 现状调查 体院学报 专业期刊 科研论文 体育学术期刊 体育科学 科研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篮球运动的本质—强对抗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炳先 李莉生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4-26,48-49,共5页
作者较系统地论述了篮球运动的本质──强对抗,对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篮球 强对抗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完成跳马“踺子上板转体180(°)前手翻”类动作推手技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新熙 邵斌 朱淮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6-51,共6页
采用专家访问和三维高速摄影的方法,对我国优秀运动员黄力平、黄华东等人完成“踺子上板转体180(°)前手翻”类动作推手技术时的运动学特征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完成推手技术时,应在第一腾空尽快完成转体,极早为入推... 采用专家访问和三维高速摄影的方法,对我国优秀运动员黄力平、黄华东等人完成“踺子上板转体180(°)前手翻”类动作推手技术时的运动学特征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完成推手技术时,应在第一腾空尽快完成转体,极早为入推作准备;撑手时,应避免重心过高,尽可能地控制入推时相身体位置角;顶肩、制动腿的动作应利用,如腕、肘、肩等小关节的充分推伸来完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体操 跳马 前手翻 推手技术 高速摄影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训练水平大白鼠安静时和不同负荷状态血清肌红蛋白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士硕 吴洪水 刘庆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研究表明,安静时训练组大白鼠(每天游泳30分钟,连续45天)与对照组大白鼠血清肌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大白鼠30分钟游泳后,血清肌红蛋白无显著性增加;力竭运动后,血清肌红蛋白均呈显著性增加。以皮质醇为对比指标研究表明,血清... 本研究表明,安静时训练组大白鼠(每天游泳30分钟,连续45天)与对照组大白鼠血清肌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大白鼠30分钟游泳后,血清肌红蛋白无显著性增加;力竭运动后,血清肌红蛋白均呈显著性增加。以皮质醇为对比指标研究表明,血清肌红蛋白是体力耗竭敏感的特征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血清肌红蛋白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统计与科研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凌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6-49,95,共5页
本文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论述了统计学设计与专业设计、统计学结论与课题结论的关系;并就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运用数理统计所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统计学设计 体育科学研究 专业设计 科研实践 科研课题 显著性 课题设计 结论 课题研究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球任意球进攻战术规律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孝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7-37,共1页
本文从世界杯等重大国际国内比赛的录相和足球刊物中收集了72个任意球进球战例进行分析,以探讨任意球进攻战术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任意球进攻战术成功是可能的。①平均每场比赛前场任意球达15~20次,增多了破门机会。②罚球时攻方掌... 本文从世界杯等重大国际国内比赛的录相和足球刊物中收集了72个任意球进球战例进行分析,以探讨任意球进攻战术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任意球进攻战术成功是可能的。①平均每场比赛前场任意球达15~20次,增多了破门机会。②罚球时攻方掌握主动权,守方的技战术受到限制,心理压力大,防守困难。③攻方能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按事先训练的方法选择攻击点,并可利用有利条款,攻其不备。结果还表明:“弧线球射门”、“分散防守注意力射门”、“快速射门”等“直接射门”战术是简单而有效的。“中路拨传球避开人墙射门”、“边路传中包抄射门”和“跟进补射”等“一次配合”战术是任意球进攻的主要方法,其攻击面宽,攻击点多,便于发挥个人技术特长和整体力量。“转移射门”、“局部传切射门”等“二次以上配合”战术,由于参加人多,触球次数多,易造成失误,少用为好。结论:任意球进攻战术方法要简练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攻战术 前场任意球 直接射门 主要方法 分析结果 足球 攻击点 战术方法 世界杯 技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改进足球教学
12
作者 季志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9-81,共3页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在完成认识活动时有个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如何把这些理论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去?其效果又怎样?笔者通过近几年足球课的教学实践,结合该理论,做了实验性尝试。一、根据教学对象,确定学习方法师范院校体育系的学生,年...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在完成认识活动时有个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如何把这些理论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去?其效果又怎样?笔者通过近几年足球课的教学实践,结合该理论,做了实验性尝试。一、根据教学对象,确定学习方法师范院校体育系的学生,年龄多在20岁左右的,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可塑性小;腿部关节韧带的灵活性、柔韧性以及肌肉的弹性和控制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已趋成熟、稳定,发展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教学 体育教学 教学实践 体育系 足球课 关节韧带 控制能力 可塑性 柔韧性 接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我国男蓝亟持解决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张炳光 李莉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89-93,共5页
近年来,中国男篮确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多次夺取亚洲冠军,而且挤身于世界十强之列。但从总体看,男篮的发挥也极不稳定,时好时坏,这说明该队还不很成熟。从新近结束的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男篮的几场比赛中,可以看出中国男篮与一些世界强队... 近年来,中国男篮确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多次夺取亚洲冠军,而且挤身于世界十强之列。但从总体看,男篮的发挥也极不稳定,时好时坏,这说明该队还不很成熟。从新近结束的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男篮的几场比赛中,可以看出中国男篮与一些世界强队对抗时,时常打得不成章法,或在对方紧逼之下进攻乏术,屡技不中,或在对方进攻之下束手无策。其原因究竟何在呢?笔者根据中国男篮近年参加的几次世界大赛的技术数据,试析一下中国男篮目前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以期抛砖引玉。一、改变“攻防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男篮 世界锦标赛 奥运会 世界大赛 世界强队 抢篮板球 试析 亟待解决 防守能力 进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