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3年新老高考历史试卷的比较与建议
1
作者 房列曙 刘松萍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4-76,共3页
1993年新老高考历史试卷的比较与建议房列曙,刘松萍1993年全国普通高考的历史试题,努力体现《考试说明》所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在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开始趋于成熟的境地;在发掘成题的考查... 1993年新老高考历史试卷的比较与建议房列曙,刘松萍1993年全国普通高考的历史试题,努力体现《考试说明》所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在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开始趋于成熟的境地;在发掘成题的考查功能和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方面,已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试卷 中学教学 普通高考 新高考 考试说明 材料解析题 中学历史教学 1993年 能力要求 历史学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鸿章“一生功过在和戎”辨 被引量:5
2
作者 欧阳跃峰 郑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32,共5页
还朝贼几伤裴度,免胄人皆望叶公。留得中兴元老在,一生功过在和戎。 这是晚清名土胡思敬有感于辛丑议和而作的一首诗,诗后附注曰;“天津未破时,拳匪盘踞内外,过十万人。凡言用兵不便者,皆戕害之,李鸿章阴避其锋,留上海现变。京师陷,中... 还朝贼几伤裴度,免胄人皆望叶公。留得中兴元老在,一生功过在和戎。 这是晚清名土胡思敬有感于辛丑议和而作的一首诗,诗后附注曰;“天津未破时,拳匪盘踞内外,过十万人。凡言用兵不便者,皆戕害之,李鸿章阴避其锋,留上海现变。京师陷,中外皆延颈望和。当时能主持和局者,非鸿章莫属,送命为全权大臣,与奕劻、荣禄同入京议款,许便宜行事。荣禄至,敌人不纳。奕劻虽亲臣,威望去鸿章远甚。鸿章既受命,朝局始有转机,都人皆置酒相贺。”①大致反映了当时封建立大夫们对于李鸿章主持辛丑议和所持的普遍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和戎 总理衙门 直隶总督 清政府 客观效果 天津教案 主观动机 平等条约 北洋大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徽州的书屋、文会及其教育功能 被引量:8
3
作者 施兴和 李琳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1-95,共5页
书屋和文会是明清徽州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们不仅具有普及教育的功能,与官学、书院、义学、塾学等相辅相成,而且还具有增强士子科举竞争力的功效,特别是文会,为士子应考前研讨、切磋制艺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关键词 徽州 书屋 文会 教育功能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至“七·七”时期的胡适 被引量:2
4
作者 房列曙 杜蒸民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0-65,38,共7页
认识“九·一八”至“七·七”时期的胡适,是一个复杂而又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都逐步调整了自己的行动方针。作为知识界的... 认识“九·一八”至“七·七”时期的胡适,是一个复杂而又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都逐步调整了自己的行动方针。作为知识界的泰斗,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代表,胡适的眼光也从前一个时期注意国内政治改良和文化革新,转向集中探讨如何对付日本的侵略,并以此为中心议题,发表了大量的言论。在对日武装侵略上,他主张取“委曲求全”的态度,通过同日本的直接交涉,避免对日作战,以待国际形势有利于我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政权 胡适 国民党政府 国际形势 主张 蒋介石政权 日本侵略 卖国主义 民族资产阶级 文化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徽州粮商述论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琳琦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4期73-78,共6页
明中叶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工商业人口的猛增,以及赋税折征银两的普遍化,商业贸易比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其中,粮食贸易的急剧扩大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明清时期粮食商品化的急剧发展,特别是沿江区域粮食供需市场的形成,是与徽商进... 明中叶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工商业人口的猛增,以及赋税折征银两的普遍化,商业贸易比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其中,粮食贸易的急剧扩大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明清时期粮食商品化的急剧发展,特别是沿江区域粮食供需市场的形成,是与徽商进行大规模的粮食贩运分不开的。本文试就徽州粮商在明清时期长江区域粮食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的经营特色等问题略作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明清时期 商业贸易 粮食贸易 工商业 徽商 沿江区域 粮食供需 经营特色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与墨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杜蒸民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3期70-76,共7页
墨学,在战国时代,是与儒学并称的“显学”。但是,到汉武帝时,墨学已成为“绝学”。以至《史记》仅以:“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23字记其生平事迹。 二千年来,对于墨子和墨学,除西晋鲁胜作过《墨辩注》。
关键词 墨学 胡适 《史记》 战国时代 墨子 儒学 孔子 《墨辩》 生平事迹 汉武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之洞的军队建设思想
7
作者 欧阳跃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0-95,113,共7页
张之洞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大吏,以创办洋务企业和推广近代教育著称,但其身后清廷却谥之以“文襄”二字。《清会典》卷二载有关谥法的规定:“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道光皇帝亦曾有“文武大臣武功未成者不得拟用襄... 张之洞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大吏,以创办洋务企业和推广近代教育著称,但其身后清廷却谥之以“文襄”二字。《清会典》卷二载有关谥法的规定:“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道光皇帝亦曾有“文武大臣武功未成者不得拟用襄字”之谕。张之洞出身于科举正途,由学政、言官而出任封疆,“未尝躬亲战阵,以武功特著也。(徐一士:《一士类稿·一士谈荟》,第346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5月版。)因而有人认为“文襄”之谥于张之洞实不相宜。其实,张之洞曾声称练兵之事为其“身心性命之学”,(张继煦:《张文襄公治鄂记》,第65页。)并尝以“兵家尽补能康世,经义咸明乃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军队建设思想 学堂 武科 近代化 湖北新军 清军 军事 自强军 武器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沛霖与寿州围城战役
8
作者 池子华 池子庆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3期44-49,36,共7页
苗沛霖与寿州围城战役池子华,池子庆拜读并本赖寿先生的大作《苗沛霖团练事件》(载《学术界》1994年第1期),受益良多。文章指出,“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因太平天国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的冲击,清王朝的统治极度衰弱,... 苗沛霖与寿州围城战役池子华,池子庆拜读并本赖寿先生的大作《苗沛霖团练事件》(载《学术界》1994年第1期),受益良多。文章指出,“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因太平天国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的冲击,清王朝的统治极度衰弱,原有的地方社会秩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围城战 太平军 张乐行 捻军 陈玉成 清政府 安徽战场 团练 剿抚兼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徽商的形成及其价值观的变革
9
作者 唐力行 《江淮论坛》 CSSCI 1991年第2期65-73,共9页
徽商形成年代问题颇多争议。叶显恩说可追溯到东晋年间,李则刚先生也认为是萌芽于东晋;傅衣凌先生则指出宋元时代徽商已开始活动,日本藤井宏教授亦持同样见解。但刘和惠不同意上述两说,他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微商理解为徽州商人;
关键词 徽商 徽州商人 价值观 形成年代 可追溯 宋元时代 微商 徽州商帮 《太函集》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封建社会史必须重视对帝王个性心理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奇 《社会科学家》 1988年第5期61-62,47,共3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的个人的存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正因为人类历史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关键又是由其心理特征和品质决定的,所以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的个人的存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正因为人类历史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关键又是由其心理特征和品质决定的,所以从心理特征和品质来探讨历史人物独特的行为已为史学界广泛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 历史人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史学界 人类历史 行为方式 性心理分析 社会史 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前言 被引量:1
11
《安徽史学》 1985年第3期34-35,共2页
徽州是一个峰峦重叠、烟云缭绕的山区。这里,林木葱笼,河流清澈,山间鸟道,起伏萦迥;川上樯帆,往来穿织。就在这风景如画的锺秀之地,曾经孕育了颇具特色的新安文明,它不仅被誉为“文献之帮”,而且又为商贾之乡。明朝人王世贞说过:
关键词 徽商 徽州社会 明清 资料 选编 王世贞 前言 封建社会后期 地域特色 商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