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工程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葛飞 陶玉贵 +2 位作者 汤斌 李婉珍 陈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2期212-213,245,共3页
针对目前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笔者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启发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开展多层次多模块实验教学等多种手段,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实践中取... 针对目前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笔者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启发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开展多层次多模块实验教学等多种手段,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生物工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M法优化法夫酵母生物合成虾青素的金属离子条件(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朱龙宝 汤斌 +2 位作者 陶玉贵 项驷文 王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2-226,共5页
为探讨金属离子对法夫酵母生物合成虾青素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八种金属离子中筛选出了对虾青素合成有显著影响的四种金属离子,即Zn2+、Cu2+、Mn2+、Fe3+。在此基础上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优区域,Box-Behnken设计对其浓... 为探讨金属离子对法夫酵母生物合成虾青素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八种金属离子中筛选出了对虾青素合成有显著影响的四种金属离子,即Zn2+、Cu2+、Mn2+、Fe3+。在此基础上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优区域,Box-Behnken设计对其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离子浓度分别为1.45、1.94、1.3、0.89μmol/L,虾青素产量达6.89mg/L,较优化前提高了5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法夫酵母 金属离子 R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腈纶织物化学镀铜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岚岚 吴之传 刘良中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用化学镀的方法在针织腈纶织物表面镀覆一层金属铜。通过正交实验法探讨了施镀条件(活化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镀液浓度)对镀层的影响,得最优条件为活化液的浓度0.003 77 mol/L,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 h,甲乙组分溶液体积比3∶1... 用化学镀的方法在针织腈纶织物表面镀覆一层金属铜。通过正交实验法探讨了施镀条件(活化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镀液浓度)对镀层的影响,得最优条件为活化液的浓度0.003 77 mol/L,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 h,甲乙组分溶液体积比3∶1;测试了织物化学镀铜前后导电性能、耐磨性和耐洗性。结果表明:镀铜导电织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磨性和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织物 腈纶织物 化学镀铜 导电性 耐磨性 耐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对大豆种子活力及其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钱森和 厉荣玉 +2 位作者 杨超英 汤斌 薛正莲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2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液及其不同浸泡时间对辽鲜1号和台湾292大豆品种种子活力指标以及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液和不同喷施次数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的浓度和浸泡时间对大豆种子活力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光合细菌... 研究了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液及其不同浸泡时间对辽鲜1号和台湾292大豆品种种子活力指标以及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液和不同喷施次数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的浓度和浸泡时间对大豆种子活力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光合细菌处理的大豆种子,其活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光合细菌浓度和喷施次数对大豆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通过喷施光合细菌的大豆品种,其生物学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大豆 种子活力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煤脱硫可行性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蔡昌凤 徐建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3-427,共5页
根据脱硫可行性影响因素和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构筑了高硫煤脱硫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有关理论提出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示例表明:在重介旋流器和跳汰选脱硫可行性均属一级时,方案选优采用综合评价指数高的重介旋流器脱硫方法.
关键词 高硫煤 脱硫可行性 评价系统 模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RAPD反应体系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厉荣玉 钱森和 +1 位作者 王萍 董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建立白色念珠菌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并应用于其基因组DNA扩增。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Mg2+、dNTPs、Taq酶、引物和模板DNA等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同时,应用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DNA模板、Mg2+、Taq酶、dNTPs和引物浓度对RAPD反应... 建立白色念珠菌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并应用于其基因组DNA扩增。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Mg2+、dNTPs、Taq酶、引物和模板DNA等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同时,应用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DNA模板、Mg2+、Taq酶、dNTPs和引物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以条带稳定、丰富、清晰为标准,获得了白色念珠菌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优化条件;对于白色念珠菌的最适RAPD反应体系为Mg2+1.5mmol/L、dNTPs 250μmol/L、引物0.6μmol/L、模板100ng/25μL、Taq DNA聚合酶1.5U/25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RAPD反应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功能成分分析及其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余芳 彭常安 冯志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0-751,775,共3页
[目的]研究安徽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功能成分及其最优提取工艺。[方法]以普通绿茶为对照,测定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中硒、茶多酚、维生素C、蛋白质的含量。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其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石台大山... [目的]研究安徽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功能成分及其最优提取工艺。[方法]以普通绿茶为对照,测定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中硒、茶多酚、维生素C、蛋白质的含量。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其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中硒、茶多酚、维生素C、蛋白质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绿茶。功能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30,浸提时间1.5 h,浸提温度100℃,超声波功率250W。最优工艺条件下功能成分得率为49.79%。[结论]该研究为天然富硒绿茶的研究和利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富硒绿茶 功能成分 分析 提取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纤维化学镀铅工艺条件的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辛后群 陶庭先 +3 位作者 王二兰 张宇东 陈培根 王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4-56,共3页
为了探求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基体化学镀铅最佳工艺争件。以醋酸铅为主盐,三氯化钛为还原剂,EDTA和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将金属铅镀覆于纤维表面。结果表明:镀液主要成分的浓度以及施镀的温度、镀液的pH值、施镀时间对... 为了探求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基体化学镀铅最佳工艺争件。以醋酸铅为主盐,三氯化钛为还原剂,EDTA和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将金属铅镀覆于纤维表面。结果表明:镀液主要成分的浓度以及施镀的温度、镀液的pH值、施镀时间对金属铅镀覆于纤维表面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得出结论:醋酸铅、三氯化钛、EDTA、柠檬酸三钠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0.0~16.0g/L、20.0~30.0ml/L、50.0~70.0g/L、100.0~140.0g/L时,pH值为9.0~10.0,温度60℃水浴,施镀时间90min,聚丙烯腈纤维表面镀铅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化学镀铅 工艺条件 化学镀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边莲营养器官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柴瑞娟 王玉良 +1 位作者 郑玉华 康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0,208,共5页
利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镜,对半边莲的营养器官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半边莲根和茎的次生结构不发达;地上茎表现为根的特征:茎皮层所占比例较大,茎中有明显的内皮层,内皮层上具凯氏带;根的皮层和茎的髓具通气组织,裂生型分泌道... 利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镜,对半边莲的营养器官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半边莲根和茎的次生结构不发达;地上茎表现为根的特征:茎皮层所占比例较大,茎中有明显的内皮层,内皮层上具凯氏带;根的皮层和茎的髓具通气组织,裂生型分泌道存在于茎的皮层;叶的气孔高于表皮,气孔只在上表皮有分布,叶尖具水孔。半边莲的形态结构特征表现出对水生生活的高度适应。对半边莲的系统位置也作了简单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莲 石蜡切片 解剖结构 水生植物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及其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聂光军 彭淑红 +2 位作者 谢爱林 林贤茂 徐宁迎 《养猪》 2005年第3期25-27,共3页
应用PCR-RFLP方法对金华猪Ⅰ系(164头)、金华猪Ⅱ系(41头)和金华猪Ⅲ系(52头)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1125~1817bp和1401~2216bp段进行扩增,并用HinfⅠ、HaeⅢ和MspⅠ酶分别酶切,结果表明只有HinfⅠ存在RFLP。分析不同基... 应用PCR-RFLP方法对金华猪Ⅰ系(164头)、金华猪Ⅱ系(41头)和金华猪Ⅲ系(52头)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1125~1817bp和1401~2216bp段进行扩增,并用HinfⅠ、HaeⅢ和MspⅠ酶分别酶切,结果表明只有HinfⅠ存在RFLP。分析不同基因型对金华猪死产数和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H-FABP基因对经产母猪的死产数影响接近极显著(P=0.015),对头胎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经产及所有胎次的母仔猪初生重影响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猪 H-FABP 繁殖性能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三氮唑及噁二唑环的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覃章兰 王芬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5-87,共3页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后得到中间体2-苯基-1,2,3-三氮唑-4-甲醛(I),然后用化合物I与盐酸氨基脲缩合,氧化关环得到2-氨基-5-(2-苯基-1,2,3-三氮唑)-1,3,4-噁二唑(Ⅱ),再用化合物Ⅱ与不同的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得到新的目标化合物...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后得到中间体2-苯基-1,2,3-三氮唑-4-甲醛(I),然后用化合物I与盐酸氨基脲缩合,氧化关环得到2-氨基-5-(2-苯基-1,2,3-三氮唑)-1,3,4-噁二唑(Ⅱ),再用化合物Ⅱ与不同的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得到新的目标化合物(Ⅲ).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得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1 2 3-三氮唑-4-甲醛 1 3 4-噁二唑 酰基硫脲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野生有毒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玉华 康健 柴瑞娟 《中国林副特产》 2008年第4期75-77,共3页
有毒植物是指含有生物碱、甙类、萜类等复杂有毒成分,能引起人类或其他生物中毒死亡或机体长期性或暂时性伤害的植物。据初步调查,鹞落坪野生有毒植物资源共有35科93种。分析了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有毒部位、含毒化学成分、毒性作用... 有毒植物是指含有生物碱、甙类、萜类等复杂有毒成分,能引起人类或其他生物中毒死亡或机体长期性或暂时性伤害的植物。据初步调查,鹞落坪野生有毒植物资源共有35科93种。分析了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有毒部位、含毒化学成分、毒性作用类别及中毒症状,探讨了有毒植物的开发与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鹞落坪 有毒植物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五属叶状地衣的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柴瑞娟 王玉良 《中国林副特产》 2007年第3期26-29,共4页
利用薄层层析(TLC)和微量结晶(MCT)方法,对新疆5属34种叶状地衣的化学成份进行了检测,报道了所含的主要地衣化学成分,并依据检测结果,首次对所检测种类地衣进行了聚类分析,对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作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 地衣 化学成份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代法从油茶籽中提取茶油的工艺 被引量:53
14
作者 郭玉宝 汤斌 +2 位作者 裘爱泳 季长路 刘同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9-252,共4页
研究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可行性和工艺条件,试图为茶油生产提供新的途径。将脱壳去皮的茶籽仁磨碎后兑浆提取,经离心分离得茶油。以提油率和清油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三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水代法提取茶油... 研究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可行性和工艺条件,试图为茶油生产提供新的途径。将脱壳去皮的茶籽仁磨碎后兑浆提取,经离心分离得茶油。以提油率和清油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三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水代法提取茶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料比4.5︰1(mL/g),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50min,浆液pH值9.0。验证试验显示,优化条件下茶籽提油率可达80.28%,清油收率可达90.19%,在试验条件下所得工艺参数可靠。此工艺的确定表明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是可行的,可作为提取茶油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茶油 水代法提取 油茶籽 提油率 清油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Pb(Ⅱ)模板壳聚糖膜与Pb(Ⅱ)螯合反应的动力学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9
15
作者 丁纯梅 宋庆平 +3 位作者 孔霞 吴大荣 徐阳阳 乔永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1-714,共4页
Chitosan and chitosan membranes with Pb(Ⅱ) ion as template were studied.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correlated by dc/dt=-kcn at the temperature of 30 ℃, 35 ℃, 40 ℃, 45 ℃, 50 ℃. By means of linear correlation,... Chitosan and chitosan membranes with Pb(Ⅱ) ion as template were studied.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correlated by dc/dt=-kcn at the temperature of 30 ℃, 35 ℃, 40 ℃, 45 ℃, 50 ℃. By means of linear correlation, the shapes of the isotherm curves were similar to the kinetic function of 2/C=-kt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for with chitosan(123.8 kJ·moL-1)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membrane with Pb(Ⅱ) ion(92.3 kJ·moL-1). The chitosan membrane with Pb(Ⅱ) ion template was better "memory" function.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hitosan with Pb(Ⅱ) was studied by IR and XP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itrogen in-NH2 and the oxygen in C3-OH of chitosan were coordination a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螯合反应 动力学 铅离子 PB 天然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偕胺肟纤维与Fe(Ⅲ),Co(Ⅱ),Ni(Ⅱ),Cd(Ⅱ),Hg(Ⅱ)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吴之传 陶庭先 汪学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用聚丙烯腈纤维 (PAN)改性制备的偕胺肟纤维 (AOCF)分别与三氯化铁、氯化钴、氯化镍、氯化镉和氯化汞在酸性介质中反应 ,制备偕胺肟 铁 (Ⅲ )、偕胺肟 钴 (Ⅱ )、偕胺肟 镍 (Ⅱ )、偕胺肟 镉 (Ⅱ )和偕胺肟 汞 (Ⅱ ) 5种偕胺肟 重金属... 用聚丙烯腈纤维 (PAN)改性制备的偕胺肟纤维 (AOCF)分别与三氯化铁、氯化钴、氯化镍、氯化镉和氯化汞在酸性介质中反应 ,制备偕胺肟 铁 (Ⅲ )、偕胺肟 钴 (Ⅱ )、偕胺肟 镍 (Ⅱ )、偕胺肟 镉 (Ⅱ )和偕胺肟 汞 (Ⅱ ) 5种偕胺肟 重金属配合物 (用通式M AOCF表示 )。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偕胺肟纤维和 5种配合物在 4 0 0 0~ 4 0 0cm- 1 范围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 ,对各M AOCF的FTIR主要吸收峰做了经验归属 ,并将各M AOCF的特征吸收峰与AOCF的相应吸收峰作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配合物中C—N ,CN ,N—O等键的吸收峰位置均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且峰的强度增加。说明纤维材料中的偕胺肟基团与重金属离子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了配位反应 ,偕胺肟基团与重金属离子之间形成了配位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PAN 改性 偕胺肟纤维 AOCF 三氯化铁 氯化钴 吸附纤维 重金属离子 配位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污泥烧结陶粒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蔡昌凤 徐建平 +1 位作者 褚倩 王玉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以粉煤灰和工业污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烧结法研制复合陶粒。分析了不同配方和不同烧结温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以陶粒吸水率、容重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配比和最佳烧结温度,并对陶粒用于铺设景观水底、治理城市水体进行... 以粉煤灰和工业污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烧结法研制复合陶粒。分析了不同配方和不同烧结温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以陶粒吸水率、容重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配比和最佳烧结温度,并对陶粒用于铺设景观水底、治理城市水体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粉煤灰/污泥陶粒的容重为0.79~0.90g/m^3,吸水率为68.95%~80.01%。陶粒对水中氨氮和总磷吸附容量分别为0.03~0.05mg/g和0.01~0.02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污泥 陶粒 吸水率 城市水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对焦化废水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蔡昌凤 郑西强 +1 位作者 高辉 左名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9-302,共4页
研究了煤粉对模拟焦化废水二级出水中苯酚、喹啉的吸附,考察了pH、煤粉投加量、吸附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煤粉对模拟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去除率焦煤略高于肥煤,煤粉(-0.5mm)吸附容量为0.1094~0.1544mg/g;焦煤吸附... 研究了煤粉对模拟焦化废水二级出水中苯酚、喹啉的吸附,考察了pH、煤粉投加量、吸附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煤粉对模拟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去除率焦煤略高于肥煤,煤粉(-0.5mm)吸附容量为0.1094~0.1544mg/g;焦煤吸附苯酚、肥煤吸附喹啉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焦煤吸附喹啉则符合Langmuir等温式;不同煤种和不同粒度煤粉吸附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特性相似,均较好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90±0.008;吸附过程以液膜扩散为速率控制步骤;在不同温度下得到了焦煤吸附苯酚的速率常数方程k=188.54e-11.64/(RT),吸附活化能Ea=11.6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焦化废水 吸附动力学 苯酚 喹啉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Fe(Ⅲ)配位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培根 吴之传 +4 位作者 汪学骞 陶庭先 张宇东 王二兰 辛后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17,共4页
以聚乙烯醇纤维(PVA)为配体原料,与FeCl3在溶液中进行反应,制备了PVA-Fe(Ⅲ)配合物,研究了PVA与溶液中Fe(Ⅲ)配位反应的动力学行为,为纤维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建立了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该反应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Fe(Ⅲ... 以聚乙烯醇纤维(PVA)为配体原料,与FeCl3在溶液中进行反应,制备了PVA-Fe(Ⅲ)配合物,研究了PVA与溶液中Fe(Ⅲ)配位反应的动力学行为,为纤维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建立了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该反应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Fe(Ⅲ)初始浓度c=0.08mol/L,体系pH=2.0。PVA与Fe(Ⅲ)结合表现出单分子层吸附的特征,属化学结合;PVA配合Fe(Ⅲ)的量与溶液中Fe(Ⅲ)浓度之间符合Langmuir方程,饱和配合量为171.8mg/g干纤维。由反应时间与溶液剩余浓度的关系,用初始浓度法求出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在不同温度下,以聚乙烯醇纤维与初始浓度为0.08029mol/L的Fe(Ⅲ)溶液进行反应,测定了各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由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根据Arrhenius方程,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Ea为144.98kJ/mol,速率常数为lgk=-E/2.303RT+2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Fe(Ⅲ) 反应动力学 活化能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发酵燃料乙醇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汤斌 陈中碧 +4 位作者 张庆庆 翟光雯 周逢云 陈阿娜 程旺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67,共3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在均相反应器中对其进行高温水解,获取可发酵性还原糖。结果表明,以0.8%(w/w)的稀硫酸,在150℃,保温1h的预处理条件下,水解还原糖得率达57.3%。对处理过的玉米秸秆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其结晶...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在均相反应器中对其进行高温水解,获取可发酵性还原糖。结果表明,以0.8%(w/w)的稀硫酸,在150℃,保温1h的预处理条件下,水解还原糖得率达57.3%。对处理过的玉米秸秆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其结晶度提高。该条件的处理液经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酶解,还原糖得率可达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均相反应器 预处理 还原糖 结晶度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