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浆料用极性增塑剂及其增塑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伟 祝志峰 +3 位作者 徐珍珍 徐文正 魏安方 张朝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1-176,共6页
为提高淀粉的上浆性能,分析了淀粉浆料经纱上浆中使用极性增塑剂的意义,阐述了极性增塑剂对淀粉浆料的增塑作用机制,论述了极性增塑剂对淀粉浆料的增塑效果,包括对其浆膜力学性能、黏附性能及其与聚乙烯醇的相分离速度,总结了极性增塑... 为提高淀粉的上浆性能,分析了淀粉浆料经纱上浆中使用极性增塑剂的意义,阐述了极性增塑剂对淀粉浆料的增塑作用机制,论述了极性增塑剂对淀粉浆料的增塑效果,包括对其浆膜力学性能、黏附性能及其与聚乙烯醇的相分离速度,总结了极性增塑剂在淀粉浆料上浆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淀粉浆料用极性增塑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认为复合极性增塑剂增塑效果研究和采用新方法合成新品种的极性增塑剂,将是今后淀粉经纱上浆用极性增塑剂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浆料 极性增塑剂 增塑效果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PAN纳米纤维金属离子配合性能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凤权 侯大寅 毕松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利用盐酸羟胺对静电纺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进行偕胺肟化改性制备偕胺肟聚丙烯腈(AOPAN)纳米纤维.同时,利用AOPAN纳米纤维分别与Cu2+、Cd2+以及Fe3+进行配位反应,对其与金属离子配合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并利用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离... 利用盐酸羟胺对静电纺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进行偕胺肟化改性制备偕胺肟聚丙烯腈(AOPAN)纳米纤维.同时,利用AOPAN纳米纤维分别与Cu2+、Cd2+以及Fe3+进行配位反应,对其与金属离子配合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并利用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离子配合等温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OPAN纳米纤维的离子配合过程基本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在连续5次吸附、解吸实验后,3种金属离子的解吸率与首次解吸率相比均保持在80%以上,AOPAN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偕胺肟聚丙烯腈 金属配合 纳米纤维 FREUNDLICH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PET非织造布基Ag膜的结构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文正 魏取福 +2 位作者 袁小红 魏安方 凤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2-935,992,共5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PET非织布表面沉积Ag膜,利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对其电磁屏蔽效能(SE)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次序为溅射功率、溅射时间、溅射压强;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30W、15min、0....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PET非织布表面沉积Ag膜,利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对其电磁屏蔽效能(SE)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次序为溅射功率、溅射时间、溅射压强;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30W、15min、0.5Pa,在30M~1.5GHz频率范围内,其屏蔽效能均值达到39.37dB。进一步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分析其物理结构特征及表面状态,结果显示Ag在PET纤维表面成膜致密,分布均匀,结晶性能良好,且以单质银的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PET非织造布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PAN/RC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凤权 武丁胜 +2 位作者 桓珊 赵玲玲 侯大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0-144,150,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PAN/CA)纳米纤维膜,通过化学改性制备偕胺肟化聚丙烯腈/再生纤维素(AOPAN/RC)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纤维膜对单一金属离子(Fe^(3+))和混合金属离子(Cu^(2+)、Cd^(2+)、Fe^(3+))的吸附性能。通...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PAN/CA)纳米纤维膜,通过化学改性制备偕胺肟化聚丙烯腈/再生纤维素(AOPAN/RC)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纤维膜对单一金属离子(Fe^(3+))和混合金属离子(Cu^(2+)、Cd^(2+)、Fe^(3+))的吸附性能。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仪等测试对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静态接触角测定纳米纤维膜亲水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制备的AOPAN/RC纳米纤维膜的亲水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同时纳米纤维膜能够高效吸附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纳米纤维膜对单一组分Fe^(3+)的饱和吸附可达411.21mg/g,对于混合金属离子溶液,纳米纤维膜对其吸附能力顺序为Fe^(3+)>Cu^(2+)>Cd^(2+),而且纳米纤维膜具备优良的重复使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亲水性能 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玄武岩纤维基纳米Cu薄膜微观结构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文正 魏取福 +2 位作者 杨莉 魏安方 凤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6-138,142,共4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玄武岩纤维表面沉积纳米Cu薄膜,工作气体为氩气,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Cu薄膜在纤维表面的微观结构,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对Cu薄膜表面颗粒尺寸、表面粗糙度等的影响,采用...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玄武岩纤维表面沉积纳米Cu薄膜,工作气体为氩气,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Cu薄膜在纤维表面的微观结构,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对Cu薄膜表面颗粒尺寸、表面粗糙度等的影响,采用X射线能谱仪(EDX)分析了溅射前后表面各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大,溅射时间的延长其表面颗粒的团聚增强;溅射压强增大会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大;基底温度的升高会导致Cu粒子热迁移现象,表面粗糙度增大,但对表面裂纹的产生有一定的改善,并利用AFM测试了裂纹的宽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磁控溅射 铜薄膜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OMMT/T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凤权 钱怡帆 +2 位作者 桓珊 李曼 武丁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蒙脱土(OMMT)/二氧化钛(T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纳米纤维形态,采用能谱仪(EDX)、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的表观形态、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同时...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蒙脱土(OMMT)/二氧化钛(T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纳米纤维形态,采用能谱仪(EDX)、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的表观形态、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同时,研究复合纳米纤维膜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用质量为50mg的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光催化材料,在500 W汞灯、波长为365nm紫外光照射120min的条件下,对50mL浓度为5.0mg/L亚甲基蓝溶液的分解率达到79.23%,表明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钛 纳米纤维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K-means算法的批量定制服装号型分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旭 齐雪良 +1 位作者 袁惠芬 刘新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369,共6页
为合理确定批量定制服装的版型数量,运用K-means算法,以4个测量项目(身高、胸围、腰围、领围)为分类变量对347名男性进行聚类分析.分别以国标和非国标号型对初始聚心选择和聚类数的确定进行探讨,并以Calinski-Harabasz(CH)指标、变异系... 为合理确定批量定制服装的版型数量,运用K-means算法,以4个测量项目(身高、胸围、腰围、领围)为分类变量对347名男性进行聚类分析.分别以国标和非国标号型对初始聚心选择和聚类数的确定进行探讨,并以Calinski-Harabasz(CH)指标、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比较了国标和非国标号型的聚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最大最小距离法确定初始聚心的非国标号型分类结果与国标GB/T 1335.1—2008分类结果对比,在相同CH值时,服装版型数由26减少到18,身高、胸围、领围和腰围相对偏差超过3%的比例分别从5.48%,39.48%,7.49%,60.52%降低到0.58%,8.07%,3.17%,12.97%.测量项目波动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腰围、领围、胸围和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算法 批量定制 号型分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改性水刺黏胶纤维的制备及其Fe^3+离子吸附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凤权 刘锁 +2 位作者 武丁胜 李鑫 王雅倩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8-351,382,共5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接枝单体对水刺黏胶纤维进行接枝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并分析改性前后水刺黏胶纤维表面形态及化学结构变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溶液中F...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接枝单体对水刺黏胶纤维进行接枝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并分析改性前后水刺黏胶纤维表面形态及化学结构变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溶液中Fe^3+离子浓度,以探究改性水刺黏胶纤维对Fe^3+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水刺黏胶纤维对Fe^3+离子饱和吸附量达到271.3mg/g,同时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水刺黏胶纤维 吸附性能 等温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基抗静电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鑫 凤权 +1 位作者 武丁胜 魏安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1-233,236,共4页
利用强酸改性和超声分散技术使碳纳米管(CNTs)能有效分散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纺丝液中,同时加入β-环糊精(β-CD),改善PMMA的亲水性,并且利用β-CD独特的内疏水外亲水又具有中空锥形结构与CNTs形成包含复合物,有利于CNTs在纺丝液... 利用强酸改性和超声分散技术使碳纳米管(CNTs)能有效分散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纺丝液中,同时加入β-环糊精(β-CD),改善PMMA的亲水性,并且利用β-CD独特的内疏水外亲水又具有中空锥形结构与CNTs形成包含复合物,有利于CNTs在纺丝液中分散,通过静电纺丝制备PMMA/β-CD/CNTs功能性复合纳米纤维,然后对复合纳米纤维的表观形态、亲水性、抗静电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纺丝液流量为0.3mL/h,所施加的电压为19kV,接收距离为16cm时能得到较均匀、重现性较好的复合纳米纤维;同时β-CD的加入能有效改善PMMA的亲水性,最后加入β-CD和CNTs后PMMA具备一定的抗静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纳米纤维 抗静电 Β-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OPAN纳米纤维膜的粘杆菌素发酵液后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凤权 魏安静 +1 位作者 侯大寅 武丁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89-92,共4页
使用静电纺丝再经胺肟化改性制备AOPAN纳米纤维膜,并基于AOPAN纳米纤维膜构建膜分离装置,用于粘杆菌素发酵液的后处理。研究中,对不同厚度的纳米纤维膜的渗透通量及分离性能进行比较,最终确定双层叠合的纳米纤维膜为分离膜,最适操作压力... 使用静电纺丝再经胺肟化改性制备AOPAN纳米纤维膜,并基于AOPAN纳米纤维膜构建膜分离装置,用于粘杆菌素发酵液的后处理。研究中,对不同厚度的纳米纤维膜的渗透通量及分离性能进行比较,最终确定双层叠合的纳米纤维膜为分离膜,最适操作压力为0.14 MPa。在此条件下,分离膜的渗透通量为2.61 L/m2.min,蛋白质的截留率达到90%,色素等其他杂质也得到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液 AOPAN 纳米纤维膜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醚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与PVA共混膜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珍珍 祝志峰 +1 位作者 张朝辉 何神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70,共5页
为克服淀粉膜脆且硬的缺陷,制备季铵醚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QAS),并将它与聚乙烯醇(PVA)进行混合来制备共混膜;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共混膜结晶度测定,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共混膜的表面形貌,研究QAS/PVA共混比和PVA结构对共混膜力学... 为克服淀粉膜脆且硬的缺陷,制备季铵醚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QAS),并将它与聚乙烯醇(PVA)进行混合来制备共混膜;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共混膜结晶度测定,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共混膜的表面形貌,研究QAS/PVA共混比和PVA结构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AS/PVA共混膜的结晶度比QAS膜的结晶度有所降低;随着QAS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断裂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当QAS/PVA共混比为50/50(质量比,下同)时,断裂强度达到最小值;随着PVA聚合度和醇解度的增加,共混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醚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 聚乙烯醇 共混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LA/Ag-TiO_2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金燕 凤权 +2 位作者 李伟刚 周堂 李曼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聚乳酸(PLA)和载银二氧化钛(Ag-TiO_2)进行混合纺丝,制备PLA/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将制备的PLA/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应用于亚甲基蓝溶液的催化降解和空气过滤领域,研究其光催化、过滤和重复使用等性能。同时...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聚乳酸(PLA)和载银二氧化钛(Ag-TiO_2)进行混合纺丝,制备PLA/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将制备的PLA/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膜应用于亚甲基蓝溶液的催化降解和空气过滤领域,研究其光催化、过滤和重复使用等性能。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对纳米纤维膜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PLA/Ag-TiO_2纺丝液中PLA的质量分数为10%(Ag-TiO_2占PLA的质量分数为2%)时,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形态较好,纤维直径更加均匀;使用50mg复合纳米纤维膜光催化降解质量浓度为5mg/L的50mL亚甲基蓝溶液,反应时间达到80min时,亚甲基蓝降解率达到53.50%,纳米纤维膜重复使用5次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同时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其空气过滤效率最高达到9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乳酸 载银二氧化钛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醚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浆料的稳定性及生物降解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珍珍 祝志峰 +1 位作者 李伟 张朝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7-111,共5页
为了改善淀粉浆料的使用效果,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制备了一系列两亲性淀粉浆料(QAS)。利用红外光谱对QAS进行表征分析,探讨了亲/疏水基团取代度之比、总取代度对QAS浆液黏度热稳定性和生物降... 为了改善淀粉浆料的使用效果,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制备了一系列两亲性淀粉浆料(QAS)。利用红外光谱对QAS进行表征分析,探讨了亲/疏水基团取代度之比、总取代度对QAS浆液黏度热稳定性和生物降解性的影响,评价了QAS与常用浆纱助剂的相容性。结果表明,QAS浆液的黏度波动率不超过15%,温度对其浆液的黏度热稳定性影响不大,QAS与常用浆纱助剂有较好的相容性,有良好的浆纱应用前景。随着阳离子基团取代度和总取代度的增大,QAS浆液的生物降解性有所降低,QAS总取代度低于0.0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淀粉 取代度 浆液 稳定性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酯-羧甲基淀粉膜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彦志 祝志峰 李世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29,共5页
以玉米淀粉、一氯乙酸及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原料,通过2步反应制备了辛烯基琥珀酸酯-羧甲基油水两亲性淀粉(OS-CMS)。采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薄膜结晶度测试。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在不同油水官能团摩尔比及变性程... 以玉米淀粉、一氯乙酸及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原料,通过2步反应制备了辛烯基琥珀酸酯-羧甲基油水两亲性淀粉(OS-CMS)。采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薄膜结晶度测试。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在不同油水官能团摩尔比及变性程度对OS-CMS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变性后的OS-CMS薄膜结晶度降低;随着摩尔比的提高,OS-CMS薄膜的断裂强度有所上升,断裂伸长率先上升后下降,最终提高了薄膜的韧性,在2种官能团摩尔比为1∶1时,薄膜的断裂伸长率最大;随着变性程度的提高,OS-CMS薄膜的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也逐渐增加,进一步改善了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膜 力学性能 两亲性淀粉 摩尔比 变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青年男性肩部形态分类 被引量:4
15
作者 阮婷 袁惠芬 +1 位作者 韦玉辉 夏威 《服装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488-492,共5页
为提高青年男性服装肩部的合体度,采用三维人体测量获取前肩宽、左肩斜度、胸背宽比等10个肩部相关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肩部变量进行变量聚类及相关指数计算,提取前肩宽、左肩斜度和胸背宽比作为肩部形态典型指标,采用... 为提高青年男性服装肩部的合体度,采用三维人体测量获取前肩宽、左肩斜度、胸背宽比等10个肩部相关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肩部变量进行变量聚类及相关指数计算,提取前肩宽、左肩斜度和胸背宽比作为肩部形态典型指标,采用典型指标对样本进行K-means聚类,组合形成27类肩部形态。分析得出,在反身肩型时,肩宽对肩型的影响不明显,肩斜对肩型的影响较明显;在平直肩型和屈身肩型时,肩宽和肩斜对肩型均有一定影响。肩斜度居中时,胸背宽比对肩型的影响较明显;在平肩和斜肩时,胸背宽比对肩型影响较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青年男性肩部 变量聚类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