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集成化设计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时培成 单子贤 +3 位作者 朱海龙 海滨 王磊 陆发燕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1-1623,共13页
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集成化设计技术,通过分析无模组、电池底盘一体化和电池车身一体化等技术展现了它们在空间利用、续航里程、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其他典型电池技术通过结构创新、热管理优化和快充方案推动了汽车产业... 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集成化设计技术,通过分析无模组、电池底盘一体化和电池车身一体化等技术展现了它们在空间利用、续航里程、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其他典型电池技术通过结构创新、热管理优化和快充方案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从智能集成、可持续性材料和标准化三个方面展望了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化 新能源汽车 安全性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作业灵巧手水压驱动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德章 汪步云 +2 位作者 张庆 葛运建 曹会彬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鉴于水下作业灵巧手的特殊要求,匹配合适的驱动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详细阐述了水下作业灵巧手水压驱动设计,探讨了工程实现,在水下特定作业环境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以此为基础,组建了水压伺服控制回路,构建了力控制系统。
关键词 水下作业灵巧手 水压驱动 力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LO算法的无人叉车同时定位与建图
3
作者 程军 毛伟 +2 位作者 汪步云 许德章 杨秋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8,共11页
堆垛式无人叉车在仓储和物流管理中负责货物的堆垛和取放任务,在工业环境中,需要开发快速而准确的状态估计和环境感知算法,以便实现无人叉车的自主导航运动。然而,直接使用激光雷达里程计进行状态估计时,往往会导致建图不准确和位姿漂... 堆垛式无人叉车在仓储和物流管理中负责货物的堆垛和取放任务,在工业环境中,需要开发快速而准确的状态估计和环境感知算法,以便实现无人叉车的自主导航运动。然而,直接使用激光雷达里程计进行状态估计时,往往会导致建图不准确和位姿漂移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LO算法的堆垛式无人叉车同时定位与建图方法。利用惯性测量单元提供的运动模型以及多线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对叉车的初始位姿进行先验估计。通过DLO SLAM算法的前端,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扫描匹配,实时估计叉车的位姿并构建地图。利用HDL-Graph-SLAM的后端位姿图优化和回环检测,进一步提升地图重建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抑制动态环境中的地图漂移及误差累积问题。与DLO SLAM相比,定位精度提高了60.9%,与Cartographer算法相比提高了56.9%,同时,稳定性也显著提升,能够满足堆垛式无人叉车同时定位与建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建图 堆垛式无人叉车 状态估计 环境感知 位姿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朱镇 高翔 +3 位作者 潘道远 曹磊磊 韩顺 朱彧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7-534,共8页
针对一种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建立换挡仿真模型。以输出轴的速度降幅度、动载荷系数、最大冲击度和换挡时间作为换挡品质评价指标,以发动机转速、负载转矩、主油路压力和调速阀流量作为影响因素。建立L9(3~4)正交表,采用极差法确定影响... 针对一种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建立换挡仿真模型。以输出轴的速度降幅度、动载荷系数、最大冲击度和换挡时间作为换挡品质评价指标,以发动机转速、负载转矩、主油路压力和调速阀流量作为影响因素。建立L9(3~4)正交表,采用极差法确定影响因素各水平的主次和优劣,并预测最佳方案。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试验数据,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采用较低的发动机转速,较小的负载转矩,较小的主油路压力,以及较大的调速阀流量可有效提升变速器器换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换挡品质 控制 统计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包装袋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志虎 王雷 +1 位作者 王幼民 李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58-63,共6页
包装袋的折边折角作业包括折边和折角2道工序,现有的包装袋折边折角大量采用人工操作,尚未完全实现自动化,工人工作环境差,严重制约了产能的提高。针对这个制约生产效率的短板,对基于PLC的包装袋折边折角作业机械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整... 包装袋的折边折角作业包括折边和折角2道工序,现有的包装袋折边折角大量采用人工操作,尚未完全实现自动化,工人工作环境差,严重制约了产能的提高。针对这个制约生产效率的短板,对基于PLC的包装袋折边折角作业机械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整个折边折角过程由机器人自动完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包装袋折边折角作业遇到的效率低、可靠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手 PLC 包装袋 控制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装配机械手设计及运动学求解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雷 刘志虎 +1 位作者 李震 林鹏雄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17-427,共11页
结合对自动化装配线的应用对象,选定了机械手所要实现的功能。首先,给出了装配机械手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包括机械手本体组成和自由度的分配。确定了机械手各杆臂长度以及各关节的转角范围。其次,对六自由度机械手具体结构进行了建模、... 结合对自动化装配线的应用对象,选定了机械手所要实现的功能。首先,给出了装配机械手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包括机械手本体组成和自由度的分配。确定了机械手各杆臂长度以及各关节的转角范围。其次,对六自由度机械手具体结构进行了建模、虚拟装配,并对部分关键零件进行强度校核。然后,建立了六自由度机械手的运动模型,利用D-H参数法建立了运动模型的各个关节的坐标,并确定各关节的D-H参数,利用Matlab软件对机械手的运动学正解、逆解进行了计算与验算,结果表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其设计理念对以后关节型工业机械手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装配机械手 建模 虚拟装配 运动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横向稳定杆的汽车侧翻混杂控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松 夏长高 +1 位作者 潘道远 陶金忠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7-674,共8页
针对车辆在侧向加速度与路面不平干扰时,容易发生侧翻和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问题,本文中设计了一种主动横向稳定杆装置。为满足车辆在各行驶工况下的性能要求,提出了采用混杂控制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车辆进行控制。在紧急转向或不平路面工况... 针对车辆在侧向加速度与路面不平干扰时,容易发生侧翻和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问题,本文中设计了一种主动横向稳定杆装置。为满足车辆在各行驶工况下的性能要求,提出了采用混杂控制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车辆进行控制。在紧急转向或不平路面工况时,为防止车辆侧翻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分别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控制器,并采用微粒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器的权系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车控制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对采用主动横向稳定装置控制的车辆进行了一系列时域和频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根据车辆不同的行驶工况有效避免车辆侧翻,且明显改善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横向稳定杆 混杂控制 侧翻 乘坐舒适性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故障识别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镇 韩顺 +1 位作者 高翔 潘道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4-49,共6页
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机械故障的振动和噪声信号进行了分析:采用双谱分析法识别齿轮故障,希尔伯特信号包络法识别滚动轴承故障,小波变换信号分离法识别传动箱故障。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液压故障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法... 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机械故障的振动和噪声信号进行了分析:采用双谱分析法识别齿轮故障,希尔伯特信号包络法识别滚动轴承故障,小波变换信号分离法识别传动箱故障。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液压故障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法识别电液比例伺服机构故障,频段分布法识别变量泵故障,核方法识别湿式离合器故障。研究表明:六种不同的方法对变速器的故障都有独特的识别作用,应根据变速器零部件的特性选择恰当的识别模式,以提高故障识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故障识别 机械故障 液压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关节机械臂的非线性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 周璇 +1 位作者 夏小品 李晗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
针对外部干扰情况下的柔性关节机械臂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反演设计思想的递阶控制策略。把电机的输出角度向量作为关节子系统的控制变量,设计虚拟电机角度向量实现关节轨迹跟踪,同时在反演正定函数中综合积分项消除轨迹跟踪... 针对外部干扰情况下的柔性关节机械臂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反演设计思想的递阶控制策略。把电机的输出角度向量作为关节子系统的控制变量,设计虚拟电机角度向量实现关节轨迹跟踪,同时在反演正定函数中综合积分项消除轨迹跟踪误差。计算实际的关节电机输出力矩,使电机输出角度跟踪虚拟控制量,通过设计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消除系统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基于李雅普络夫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的稳定性和轨迹跟踪误差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机械臂 反演控制 李雅普络夫法 轨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换挡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道远 朱镇 +1 位作者 时培成 朱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4-268,共5页
建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换挡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根据连续换挡过程仿真曲线,对决定变速器换挡品质的一类工况进行基于物理参数和换挡时序的换挡控制策略研究。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变速器物理参数和换挡时序可大大提高换挡品质。基于物理参数... 建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换挡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根据连续换挡过程仿真曲线,对决定变速器换挡品质的一类工况进行基于物理参数和换挡时序的换挡控制策略研究。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变速器物理参数和换挡时序可大大提高换挡品质。基于物理参数的换挡控制策略为在发动机小转速,外负载小转矩,较小的主油压以及较大的调速阀流量时,可获得较好的换挡品质。基于换挡时序的换挡控制策略为首先切换换挡机构离合器,再切换行星齿轮机构待分离离合器,最后切换行星齿轮机构待接合离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非线性动力学 换挡过程 换挡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激励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潘道远 王刚 唐冶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研究发动机激励与路面激励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建立了包含悬置系统和悬架系统的车辆13自由度数学模型,给出了发动机和路面激励模型,提出了基于TPA的汽车平顺性分析方法。在仿真计算基础上进行了实车试验,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 为研究发动机激励与路面激励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建立了包含悬置系统和悬架系统的车辆13自由度数学模型,给出了发动机和路面激励模型,提出了基于TPA的汽车平顺性分析方法。在仿真计算基础上进行了实车试验,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结合各挡位车速与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不同激励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激励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小于路面激励,但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激励 路面激励 车辆模型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分析的汽车AFS前大灯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丽丽 苏学满 +1 位作者 孙宇峰 薛克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ANSYS软件对某带AFS的汽车前大灯进行热分析研究,得到灯体内的空气流动场和温度场分布图。针对初始方案中存在的温度分布不均等缺陷,采用增设排气口、控制结合处间隙、加设排气帽等措施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优... 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ANSYS软件对某带AFS的汽车前大灯进行热分析研究,得到灯体内的空气流动场和温度场分布图。针对初始方案中存在的温度分布不均等缺陷,采用增设排气口、控制结合处间隙、加设排气帽等措施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灯体温度分布均匀、低温区明显减少,从而减少灯体结雾的可能。在热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race Pro软件对AFS前大灯进行了光学模拟,得到远光灯、转向灯和LED位置灯的光强分布图,经过分析,可满足汽车前大灯配光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S 汽车前大灯 热分析 优化设计 光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Z8920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13
作者 阚宏林 肖亚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22-1124,共3页
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管理系统(BMS)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之一。电动汽车在行驶或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需要知道电池组的相关信息,同时根据这些信息对电池组进行必要的控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和锂电池组管理专用芯片OZ8920设计一种可用于电... 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管理系统(BMS)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之一。电动汽车在行驶或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需要知道电池组的相关信息,同时根据这些信息对电池组进行必要的控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和锂电池组管理专用芯片OZ8920设计一种可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BMS 荷电状态 CAN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减振器底盖装配模具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雷 石建德 +2 位作者 朱廷焕 蔡劲草 李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7-50,76,共5页
贮油缸组件是轿车减振器的三大组件之一,传统结构是在贮油缸底部过盈压装一个底盖并焊接密封,以便密封内部的油液和气体。传统工艺在完成该工序的产品往往因过盈压装而产生难以清除的铁屑,影响减振器的清洁度;同时因压装难以保证底盖端... 贮油缸组件是轿车减振器的三大组件之一,传统结构是在贮油缸底部过盈压装一个底盖并焊接密封,以便密封内部的油液和气体。传统工艺在完成该工序的产品往往因过盈压装而产生难以清除的铁屑,影响减振器的清洁度;同时因压装难以保证底盖端面与贮油缸的垂直度,致使减振器使用过程中发生活塞杆偏磨,过早漏油失效而降低其使用寿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产品工装模具优化设计,具体包括:优化底盖和贮油缸配合关系,将原过盈配合关系变为间隙配合;优化设计底盖缩固工装等,从而杜绝在装配过程中铁屑的产生和提高底盖与贮油缸垂直度,最终达到降低减振器异响故障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具体的应用及产品质量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模具优化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减振器 贮油缸 压底盖模具 优化设计 同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激光直写设备光学系统分析与散热设计
15
作者 胡兴涛 田磊磊 +5 位作者 童宝宏 苗思忠 周硕 李凡 陈堃 王儒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0,共9页
本文针对一款大功率激光直写设备光学系统,采用了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设计了一款镜筒的散热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光学系统结构进行了热分析与应力应变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光学系统激光功率为100 W,SUS304和AL6061材质的... 本文针对一款大功率激光直写设备光学系统,采用了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设计了一款镜筒的散热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光学系统结构进行了热分析与应力应变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光学系统激光功率为100 W,SUS304和AL6061材质的镜筒表面温度最高位置都集中在棱镜盒附近区域,最高温度达59.016℃,整体温度均匀性和散热性能较差;AL6061材质光学镜筒棱镜盒附近区域存在较大的应力,结构性能较差。总结光学系统散热设计的一般原则,采用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散热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散热系统正常工作时,系统整体温差为0.99℃,达到了温度均匀性指标要求;DMD标定误差小于15μm且中心位置多向同一方向漂移,满足误差小于20μm的技术指标要求,有利于系统曝光时图像拼接,验证了散热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激光直写设备 光学系统 热分析 应力应变分析 散热设计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电能耗折算的电动汽车节能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时培成 刘刚 +1 位作者 孙阳敏 赵雪松 《电源学报》 CSCD 2014年第5期56-59,共4页
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其节能与减排效果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发电能耗折算的电动汽车能耗计算方法,对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同等使用条件下的用车成本、消耗的标准煤量及能源利用效率3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推定... 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其节能与减排效果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发电能耗折算的电动汽车能耗计算方法,对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同等使用条件下的用车成本、消耗的标准煤量及能源利用效率3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推定电动汽车在节能方面的优势。通过比较研究表明,即便在我国煤电占比80%的情况下,电动汽车仍具有明显的节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节能 能源效率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门内板拉深成形数值模拟与参数优化
17
作者 张振东 赵雪松 +4 位作者 王幼民 周革 豆忠颖 杨晓丽 杜晓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针对拉深成形影响因素众多依靠经验无法快速获得最佳参数组合延长设计周期的缺点,采用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对拉深成形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使用综合加权评分对拉深成形进行评价,建立目标函数,运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实... 针对拉深成形影响因素众多依靠经验无法快速获得最佳参数组合延长设计周期的缺点,采用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对拉深成形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使用综合加权评分对拉深成形进行评价,建立目标函数,运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使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和复合形算法进行参数优化是可靠的,从而为板料成形CAE分析最佳参数的选择提供一种合理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深 正交实验 综合加权评分 复合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喷嘴内壁微织构对浆料流动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张锦程 胡焰 潘家保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71,共10页
目的探究具有不同形状、尺寸及方向的微织构内壁对浆体射流中浆料流动特性的影响,为优化喷嘴结构和提高加工效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喷嘴内壁设计不同形状、尺寸和方向的微织构,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方法探究不同微织构对浆料及颗... 目的探究具有不同形状、尺寸及方向的微织构内壁对浆体射流中浆料流动特性的影响,为优化喷嘴结构和提高加工效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喷嘴内壁设计不同形状、尺寸和方向的微织构,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方法探究不同微织构对浆料及颗粒流速的影响。结果浆料在无织构喷嘴内的流速为62.67 m/s,在带有矩形、三角形和弧形织构的喷嘴中的流速分别提升至62.95、63.24、65.37 m/s。在不同形状的微织构中,流畅的弧形与稳定的三角形及规则的矩形相比,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减阻增速效果。通过探究弧形微织构尺寸发现,结构尺寸较小,则形成的涡旋不明显、增速效果较差;选择适中的织构尺寸时,能够更有效地达到减阻增速效果,浆料流速可达到71.3 m/s。在相同条件下进一步研究微织构方向对浆料流速的影响时发现,当微织构向轴线内凸时,涡旋分布更为均匀,对浆料的增速效益更明显。结论喷嘴内壁微织构的存在可以减小浆料流动时受到的阻力,提高浆料的流速。光滑弧形对流经喷嘴内壁的浆料的增益效果最为显著,选择适中的微织构尺寸对涡旋增速的效果更好。与此同时,当微织构向轴线内凸时,均匀的涡旋分布增益效果更优。设计一定形状、尺寸和方向的喷嘴内壁微织构表面,有利于提高浆体射流速度,降低磨料对喷嘴内壁的贴附和磨损,从而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体射流 喷嘴 近壁面流速 微织构 浆料速度 减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隔膜压缩机管系气流脉动与振动分析
19
作者 闫伟 王郡疃 +3 位作者 罗克钦 马利 鹿浪 潘家保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4-1083,共10页
针对压缩机中常见的气流脉动与振动问题,以某型号氢气隔膜压缩机的管系为研究对象,对管系的气流脉动和振动分析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管系的结构参数,分别建立了进、排气管系的流体模型与结构模型,根据压缩机运行工况参数,为分析模型施... 针对压缩机中常见的气流脉动与振动问题,以某型号氢气隔膜压缩机的管系为研究对象,对管系的气流脉动和振动分析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管系的结构参数,分别建立了进、排气管系的流体模型与结构模型,根据压缩机运行工况参数,为分析模型施加了边界条件;然后,研究了管系内部气体脉动特性分析,探究了进、排管系与气缸连接的法兰处压力脉动幅值与5谐量幅值的变化规律;接着,在脉动作用下开展了管系的力学性能分析,探究了管系结构的形变与最大应力变化;最后,对隔膜压缩机的管系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探明了管系前6阶固有频率的共振区。研究结果表明:法兰处压力脉动幅值、前5谐量幅值均满足API 618的技术要求,管系结构的最大应力低于材料的许用强度,管系不会发生共振问题;由此可见该型号隔膜压缩机管系结构设计合理,不会出现气流脉动和共振问题。该研究为压缩机的实际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隔膜压缩机 管路系统振动 气流脉动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管系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改进蜣螂算法的三维无人机路径规划
20
作者 王紫益 王雷 +2 位作者 徐浩然 张桐彬 夏强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486,共12页
针对传统的蜣螂算法在三维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路径规划中存在求解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的蜣螂算法(Multi-strategy 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er, MSIDBO)。该算... 针对传统的蜣螂算法在三维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路径规划中存在求解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的蜣螂算法(Multi-strategy 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er, MSIDBO)。该算法首先采用空间金字塔匹配(Spatial pyramid matching,SPM)混沌映射与反向学习策略进行种群初始化,以提高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和质量。其次,引入改进后的边界收敛因子,以实现算法全局探索与局部搜索能力的平衡。然后,融合海鸥优化算法的攻击机制,以提升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最后,采用t-distribution差分变异策略,以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将改进的蜣螂算法与其他的启发式算法和相关的改进算法进行基准函数测试,MSIDBO算法相较于其他启发式算法和改进算法,在收敛速度与精度方面表现突出;此外,将改进的蜣螂算法应用于三维无人机路径规划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场景下MSIDBO算法生成的路径代价函数值更小,路径质量更高,平稳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蜣螂算法 空间金字塔匹配混沌映射 反向学习 海鸥优化算法 t-distribution差分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