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三个自信”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虞满华 张传开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8,共5页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对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高度赞同。"三个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同时又是从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对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高度赞同。"三个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同时又是从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萌生的,有着令人信服的现实依据。但自信不等于自满,改革不能患上"疲劳症";自信不等于自负,"中国道路"不能僵化;自信不等于自封,"中国模式"不能与世界主流文明对立。这是我们应有的辩证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自信 历史根基 现实维度 辩证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人才培养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卫华 苏国红 《江淮论坛》 CSSCI 2013年第3期91-94,共4页
培养创新人才是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高校的共同任务,必须通过开放办学、参与创新实践等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是群体性的、协同的实践活动,需要更深层次的合作,必须实现实践主体由个体维度向整体纬度的转变。
关键词 创新实践 创新人才 创新素质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创新思想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2
3
作者 苏国红 毛加兴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2-71,共10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创新活动的分析是建立在三大基本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实践的价值性决定创新是具有价值取向的活动。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创新活动放置在自然、社会和人三个维度进行价值审视,在肯定资本主义创...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创新活动的分析是建立在三大基本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实践的价值性决定创新是具有价值取向的活动。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创新活动放置在自然、社会和人三个维度进行价值审视,在肯定资本主义创新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其在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价值方面的价值缺失,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创新动机的经济化,多维度的价值取向被抽象为量化计算的交换价值是资本主义创新活动的二重性的根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创新的价值方面研究,对我们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实践 价值选择 社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场与组织:江苏中学教师中的思想改造(1949—1952)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德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学界以往对具有留学背景的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关注较多,而相对忽视了中小知识分子,如中学教师的思想改造。建国初期党对中学教师的思想改造政策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从政治学习到思想改造是一脉相承的。从方式上看,政治学习运动时... 学界以往对具有留学背景的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关注较多,而相对忽视了中小知识分子,如中学教师的思想改造。建国初期党对中学教师的思想改造政策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从政治学习到思想改造是一脉相承的。从方式上看,政治学习运动时的学习文件和政策、依靠知识分子的自我批评为主,到思想改造时的主要依靠外力,通过座谈会、典型示范、"洗澡"等方式而开展;从目的而言,政治学习时期的解决立场问题,到思想改造时期的立场重塑和组织清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党对教育体制的初步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中学教师 政治学习 思想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与现实:江苏农村“三反”运动研究
5
作者 刘德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6,共4页
随着城市"三反"运动的展开,农村也进行了这一运动。不过目前学界对农村"三反"运动的研究较为薄弱。与城市"三反"运动相比较,农村地区的"三反"运动具有时断时续、不尽完整的特点,而这主要是由... 随着城市"三反"运动的展开,农村也进行了这一运动。不过目前学界对农村"三反"运动的研究较为薄弱。与城市"三反"运动相比较,农村地区的"三反"运动具有时断时续、不尽完整的特点,而这主要是由农时和农业的重要性所决定。厘清农村地区"三反"运动的进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农村与城市"三反"运动的区别,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三反"运动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农村 “三反”运动 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明理学与佛学关系蠡测——“格物贯通”与“渐修顿悟”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聪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4-140,共7页
儒佛关系是宋明理学研究中重要问题。比较"格物贯通"与"渐修顿悟"的异同是重新研究宋明理学与佛学关系的具体切入点。"渐修顿悟"是中国佛教在探讨"渐次修行"和"直下了悟"的关系过程... 儒佛关系是宋明理学研究中重要问题。比较"格物贯通"与"渐修顿悟"的异同是重新研究宋明理学与佛学关系的具体切入点。"渐修顿悟"是中国佛教在探讨"渐次修行"和"直下了悟"的关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渐修"为权、为方便,以"顿悟"为实、为了义的修行观;"格物贯通"是程朱在融合《大学》"格物"和西晋杜预"涣然冰释,怡然理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认识天理的方法,而与佛学之间没有明显的理论继承关系。"格物贯通"则通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格物工夫,在求得"物理"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对天理的整体性把握。通过辨析宋明理学与佛学相似概念的异同,有助于重新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佛学 儒佛关系 渐修顿悟 格物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看成岭侧成峰:论“三反五反”运动的积极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德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3,共4页
有关"三反五反"运动的影响,学界的认识还未能统一。总体而言,"三反五反"运动显示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也通过运动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了解... 有关"三反五反"运动的影响,学界的认识还未能统一。总体而言,"三反五反"运动显示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也通过运动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了解、清理和整顿,这种清理和整顿有助于干部队伍的纯洁和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而且,经过运动,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由"利用与限制"转向改造与消灭;同时,"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瓦解了机关生产,对新中国经济的正规化运作起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反五反”运动 中国共产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利益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8
作者 虞满华 张传开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6-59,共4页
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人类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对生态利益的过度索取,以及人的自利性和无度的消费主义导致人际间对生态利益的争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改变消费理念,更需要生态利益的协调与和谐,做到取之有章,用之有度;以人为本... 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人类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对生态利益的过度索取,以及人的自利性和无度的消费主义导致人际间对生态利益的争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改变消费理念,更需要生态利益的协调与和谐,做到取之有章,用之有度;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在生态正义中实现共时态和历时性的生态利益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生态利益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视野下的同光之际海防筹议
9
作者 李海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8-195,共8页
同光之际的海防筹议是在清朝海防安全受到空前挑战的背景下出现的,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晚清史上较为罕见。从工业化视野分析,同光之际的海防筹议是对此前中国工业化活动的一次阶段总结和深刻反思。在这次思想交锋中,中国面临千古未... 同光之际的海防筹议是在清朝海防安全受到空前挑战的背景下出现的,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晚清史上较为罕见。从工业化视野分析,同光之际的海防筹议是对此前中国工业化活动的一次阶段总结和深刻反思。在这次思想交锋中,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观念开始成为朝廷重臣的共识。这次海防筹议后,由军工建设发端的中国工业化开始延伸至民用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同光之际的海防筹议对于推动清政府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工业化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区分洋务运动前后阶段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海防 洋务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