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景逼迫:一种柔性暴力的生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失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金权 鲍昊喆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5,119,共5页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失语状态,受教育者的失语被广泛关注,而教育者的失语被表象的"话语霸权"所遮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话语表达是一种社会行动,双重失语是行动者在面临的情景逼...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失语状态,受教育者的失语被广泛关注,而教育者的失语被表象的"话语霸权"所遮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话语表达是一种社会行动,双重失语是行动者在面临的情景逼迫生产的"柔性的暴力"作用下,为规避"话语风险"而采取的技术策略,这种技术策略建构了一种控制性关系,继续维持和再生产行动者的失语状态。要实现双方的话语权回归,还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的生动话语状态,除了行动者要发挥能动因素之外,关键的是要修正行动者面临的情景因素,消解柔性的暴力,解构控制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逼迫 柔性的暴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失语现象 社会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沦丧现象再探索——一种屈从性关系角度的审视 被引量:2
2
作者 董金权 鲍昊喆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6,81,共5页
从情景中各因素生产的"柔性的暴力"的迫使下而建构出来的屈从性角色关系的角度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话语沦丧本质上是双方在在面临各自的情景因素生产的"柔性的暴力"时而分别采取... 从情景中各因素生产的"柔性的暴力"的迫使下而建构出来的屈从性角色关系的角度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话语沦丧本质上是双方在在面临各自的情景因素生产的"柔性的暴力"时而分别采取的技术策略。双方的技术策略分别建构了两种不同的屈从性关系,继续维持和再生产双方的共同失语状态。要实现双方的话语权回归,还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的生动话语状态,关键的是要修正双方面临的情景因素,消解柔性的暴力,最终解构屈从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从性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沦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义危机”探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丽芳 何祥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5,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力求其意义和价值最大化,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现代性的隐忧"、主体"去语境化"、公共性的漠视等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意义并使其趋向黯淡。思想政... 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力求其意义和价值最大化,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现代性的隐忧"、主体"去语境化"、公共性的漠视等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意义并使其趋向黯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当代社会中正遭遇严重的"意义危机",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时代焦虑"的"无意义"治疗、主体"话语自由"的缺乏对"话语意义"的禁锢、主体间"话语间距"隔绝"意义共享"等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世界遭遇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主话语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意义共生"的旨归、思想政治教育"反思性话语"的解构,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义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意义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效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重构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丽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29,共4页
有效性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方向,是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正当追问。全球化语境发展的广域性、当代中国话语的变迁、网络话语的兴起与更迭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断层、话语失语现象... 有效性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方向,是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正当追问。全球化语境发展的广域性、当代中国话语的变迁、网络话语的兴起与更迭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断层、话语失语现象等都要求在有效性视角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重构,即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旧我"走向"真我"、从"迷离"走向"自醒"、从"被动"走向"主动",实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话语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反”运动中的整党建党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德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59,共5页
目前,学界对"三反"和整党建党两个事件的研究都较为深入,但二者关系的研究则相对缺乏。1951-1954年,中共开展了整党建党运动,在此期间,党又在干部队伍中发动了"三反"运动。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从开始的互不相干,到后... 目前,学界对"三反"和整党建党两个事件的研究都较为深入,但二者关系的研究则相对缺乏。1951-1954年,中共开展了整党建党运动,在此期间,党又在干部队伍中发动了"三反"运动。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从开始的互不相干,到后来密切联系。从时间、对象和内容来说,二者的都有重叠之处;从结果而言,"三反"运动实质上起到了整党建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反”运动 整党建党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私营工商业者的生存态势看其走向社会主义的原因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德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5-248,共4页
1953年到195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有代价地把民族资产阶级占有的生产资料成功地收归国有。在这一过程中,私营工商业者被动接受改造、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实施正确的改造政策和策略,加之新政权逐步稳... 1953年到195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有代价地把民族资产阶级占有的生产资料成功地收归国有。在这一过程中,私营工商业者被动接受改造、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实施正确的改造政策和策略,加之新政权逐步稳固、国营经济基本建立;二是建国后,私营工商业者在经济上逐渐失去对所属企业的种种权力,政治、社会地位低下。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私营工商业者的生存态势,也决定了私营工商业者最终只能无奈接受改造、走向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私营工商业者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