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科类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葛飞 陶玉贵 +4 位作者 朱龙宝 项驷文 李婉珍 魏胜华 李松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0期169-170,共2页
以学校办学定位为指导,培养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理念,对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对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建立高素质的实验指导教师,精心设计实验内容,有效提升专业综合实验效果。
关键词 工科院校 生物工程 综合实验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学概论》教学改革与探索
2
作者 葛飞 陶玉贵 +3 位作者 汤斌 李婉珍 朱龙宝 魏胜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1期160-161,175,共3页
在分析《生物学概论》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安徽工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以期构建更适合本专业的教学体系,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活力。
关键词 生物学概论 生物工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代谢木糖工程菌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斌 张风琴 +1 位作者 汤文晶 丁丽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0,共5页
通过PCR方法从休哈塔假丝酵母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木糖还原酶(XR)基因XYL1和木糖醇脱氢酶(XDH)基因XYL2,将其分别连接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2上,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YES2-XYL1和pYES2-XYL2,从pYES2-XYL1上克隆得到含半乳糖启动子的XYL1,将其... 通过PCR方法从休哈塔假丝酵母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木糖还原酶(XR)基因XYL1和木糖醇脱氢酶(XDH)基因XYL2,将其分别连接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2上,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YES2-XYL1和pYES2-XYL2,从pYES2-XYL1上克隆得到含半乳糖启动子的XYL1,将其连接到pYES2-XYL2序列的下游,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YES2-XYL1-XYL2,通过电转化方法将pYES2-XYL1-XYL2转入酿酒酵母宿主菌INVSc1。在初始pH为5.5,温度为33℃,前5h转速为150r/min,后变为50r/min的条件下,乙醇产量为33.4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哈塔假丝酵母 木糖还原酶 木糖醇脱氢酶 pYES2-XYL1-XYL2 酿酒酵母工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匍枝根霉淀粉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若飞 汤斌 +1 位作者 李松 阚清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7,共5页
以匍枝根霉TP-02(Rhizopus stolonifer TP-02)为出发菌株,首次利用淀粉水解液为主要碳源,快速合成纤维素酶。从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 H、装液量和接种量等方面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获得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0%淀粉水解液,... 以匍枝根霉TP-02(Rhizopus stolonifer TP-02)为出发菌株,首次利用淀粉水解液为主要碳源,快速合成纤维素酶。从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 H、装液量和接种量等方面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获得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0%淀粉水解液,麸皮浸出汁5%,NH_4Cl 0.5%,KH_2PO_40.5%,MgSO_4·7H_2O 0.4%,CaCl_20.4%,酵母粉0.6%;发酵温度30℃,装液量80 m L/(250 m L),初始p H 5.0,接种量8%。通过摇瓶实验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后,获得滤纸酶活为9.66 IU/m L。研究中进一步利用该培养基在5 L发酵罐中发酵至60 h时酶活达到最大值,其中滤纸酶活、外切酶活、内切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分别为16.51、15.39、11.48和6.17 IU/m L。与以往纤维素类物质为碳源发酵产纤维素酶相比,淀粉水解液发酵获得的纤维素酶酶系组成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关键的外切酶活有了大幅度提高,而发酵时间缩短了将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枝根霉 淀粉水解液 发酵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产漆酶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对菲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葛飞 张慧敏 +3 位作者 龚倩 朱龙宝 李婉珍 桂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1-225,共5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以漆酶酶活为响应值,对杏鲍菇发酵产漆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经实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最终得到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为:转速131r/min,装液量32mL,温度27.6℃;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对菲具有...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以漆酶酶活为响应值,对杏鲍菇发酵产漆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经实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最终得到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为:转速131r/min,装液量32mL,温度27.6℃;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对菲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培养12d后,菲降解率达8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漆酶 培养条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匍枝根霉纤维素酶发酵条件优化及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8
6
作者 汤斌 许钟源 +1 位作者 李松 陈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0,共6页
以滤纸酶活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均实验设计优化匍枝根霉产纤维素酶培养条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批发酵,并利用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构建动力学模型。优化结果表明:滤纸酶活在发酵时间为84 h时达到13.16 IU/mL,比... 以滤纸酶活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均实验设计优化匍枝根霉产纤维素酶培养条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批发酵,并利用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构建动力学模型。优化结果表明:滤纸酶活在发酵时间为84 h时达到13.16 I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49%,其中,内切酶活、外切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高值分别为45.81 IU/mL、0.537 IU/mL和12.45 IU/mL且所建模型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枝根霉 纤维素酶 发酵优化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细菌多样性的免培养技术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汤斌 刘金英 +3 位作者 周庆伍 李安军 万春环 汤有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3-47,共5页
采用免培养(culture independent)技术直接从浓香型白酒窖泥中提取细菌微生物混合基因组DNA(也叫元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窖泥细菌的序列,根据16S rDNA序列对细菌多样性进行初步分析。采用PCR扩增技术、分子克隆技术... 采用免培养(culture independent)技术直接从浓香型白酒窖泥中提取细菌微生物混合基因组DNA(也叫元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窖泥细菌的序列,根据16S rDNA序列对细菌多样性进行初步分析。采用PCR扩增技术、分子克隆技术以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测定细菌的16S rDNA,通过与基因数据库中相似菌群序列同源性的比较,得到样品菌种多样性,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细菌含有几大类群,表现出高度的细菌多样性。共分为Uncultured bacterium、Clostridium、Lactobacillus、Eubacterium和Syntroph-omonas五个细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 微生物多样性 免培养法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培养技术对浓香型白酒大曲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汤斌 刘金英 +3 位作者 周庆伍 李安军 万春环 汤有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6-40,共5页
采用免培养(culture independent)技术直接从浓香型白酒大曲中提取细菌微生物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大曲混合微生物的16S rDNA,采用PCR扩增技术、分子克隆技术以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测定大曲中细菌的16S rDNA基因... 采用免培养(culture independent)技术直接从浓香型白酒大曲中提取细菌微生物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大曲混合微生物的16S rDNA,采用PCR扩增技术、分子克隆技术以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测定大曲中细菌的16S rDNA基因全序列,通过与基因数据库中相似菌群序列同源性的比较,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成熟的大曲中细菌共分为Lactobacillus,Pantoea,Enterobacter,Klebsiella,Leuconostoc,Erwinias,Pseudomonas,Bacillus licheniformis几大类群,表现出高度的细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微生物多样性 免培养法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匍枝根霉TP-02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2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汤斌 张莹莹 杨亚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7,共5页
从匍枝根霉TP-02的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2,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通过对其结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并对EGⅡ的纤维素结合模块CBM1及催化结构域GH45区进行突变研究。结构分析表明:N39S可影响CBM1亲水平面的形成,V136D... 从匍枝根霉TP-02的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2,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通过对其结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并对EGⅡ的纤维素结合模块CBM1及催化结构域GH45区进行突变研究。结构分析表明:N39S可影响CBM1亲水平面的形成,V136D及E260D对GH45活性中心的改变较大。突变株的发酵特性显示,N39S可缩短达到峰值的时间,V136D及E260D可显著提高酶活。其中,突变株EGⅡ-F在发酵21 h后,酶活达到最高为1.321 IU/mL,比突变前提高了8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枝根霉 内切葡聚糖酶 突变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次生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婉珍 潘燕 +1 位作者 葛飞 樊美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9-163,共5页
首先采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薄层实验法对桦褐孔菌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发现桦褐孔菌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强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并采用中压液相色谱(MPLC)、凝胶柱层析(SephadexLH-20)、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多种... 首先采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薄层实验法对桦褐孔菌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发现桦褐孔菌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强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并采用中压液相色谱(MPLC)、凝胶柱层析(SephadexLH-20)、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多种方法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纯化合物LWZc和LWZf。利用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核磁共振(1H-NMR)和液质联用(HPLC-MS)等方法对LWZc和LWZf进行纯度鉴定和结构解析,结果表明:LWZf为一种已知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C7H6O3),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从桦褐孔菌中分离得到该化合物是首次报道;初步推断LWZc化合物的可能结构为3-乙酰基-4-氨基-苯基-核糖甙(C13H17NO6),是一种新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纯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清除自由基活性 成分分离 结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糖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斌 钱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6,共4页
从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的cDNA文库中筛选出糖化酶基因,并研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情况。运用RT-PCR从黑曲霉cDNA文库中克隆糖化酶基因的cDNA片段与载体pPIC9K相连,构建重组载体,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研究。阳性克隆在M... 从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的cDNA文库中筛选出糖化酶基因,并研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情况。运用RT-PCR从黑曲霉cDNA文库中克隆糖化酶基因的cDNA片段与载体pPIC9K相连,构建重组载体,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研究。阳性克隆在MM培养基中发酵72 h和1%的甲醇的诱导的情况下,重组毕赤酵母产生的糖化酶酶活最大为15.6 U/mL。测定结果显示,其糖化酶大小为1 908 bp,编码6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经柱分离纯化其发酵上清液后,用SDS-PAGE电泳方法,测得分子质量大约为80 ku。黑曲霉糖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GS115中成功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糖化酶 毕赤酵母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匍枝根霉β-葡萄糖苷酶BGLIII关键位点的结构功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娟 汤斌 +1 位作者 李松 孟庆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从匍枝根霉TP-02(Rhizopus stolonifer)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β-葡萄糖苷酶bgl3全长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表达。通过对β-葡萄糖苷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其与底物作用过程中的关键氨基酸为Trp127。对该位点进行突变研究,结果显... 从匍枝根霉TP-02(Rhizopus stolonifer)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β-葡萄糖苷酶bgl3全长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表达。通过对β-葡萄糖苷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其与底物作用过程中的关键氨基酸为Trp127。对该位点进行突变研究,结果显示:突变为不带侧链的Ala时,酶活降低20.8%;突变为具有相同苯环侧链的Phe时,酶活相差不大;突变为带有非苯环长链的Leu时,酶活提高34.07%。Leu的长链在维持原有活性中心构象的基础上,与酶解产物葡萄糖的疏水作用增强,从而提高酶与底物结合效率。即127位氨基酸的空间构象对BGLIII活性中心的结构功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枝根霉 Β-葡萄糖苷酶 结构与功能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W129在匍枝根霉内切葡聚糖酶EGⅡ降解纤维素过程中的作用
13
作者 韦兰芳 汤斌 +1 位作者 李松 周若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1,共5页
通过对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内切葡聚糖酶EGII进行结构功能分析,发现其活性中心入口处的色氨酸W129在水解纤维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该位点进行定点突变(W129A),并研究了它对EGII和催化区(CD)的影响。经原核表达及纯化,... 通过对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内切葡聚糖酶EGII进行结构功能分析,发现其活性中心入口处的色氨酸W129在水解纤维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该位点进行定点突变(W129A),并研究了它对EGII和催化区(CD)的影响。经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目的蛋白EGII-W129A和CD-W129A。酶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重组蛋白的比酶活、kcat和kcat/Km均低于EGII和CD,比酶活分别下降了23.8%和35.7%,同时Km值均有所提高。W129A导致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下降,使酶活力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其减弱了活性中心入口处纤维素链的"载入"效率,即Trp129在EGII水解纤维素过程中起到加载纤维素链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枝根霉 内切葡聚糖酶 色氨酸 结构与功能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匍枝根霉β-葡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其受产物抑制分析
14
作者 孙全霞 汤斌 李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对匍枝根霉β-葡糖苷酶进行了纯化并研究了葡萄糖、甘露糖、山梨醇和甘露醇对该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66.7 mmol/L的葡萄糖和88.9 mmol/L的甘露糖可完全抑制一定酶活力单位的β-葡糖苷酶活力(0.76IU),而山梨醇和甘露醇对β-葡糖苷酶的... 对匍枝根霉β-葡糖苷酶进行了纯化并研究了葡萄糖、甘露糖、山梨醇和甘露醇对该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66.7 mmol/L的葡萄糖和88.9 mmol/L的甘露糖可完全抑制一定酶活力单位的β-葡糖苷酶活力(0.76IU),而山梨醇和甘露醇对β-葡糖苷酶的催化活力没有影响。分析结构发现,葡萄糖和山梨糖、甘露糖和甘露醇结构差异仅在醛基位置,通过Molegro Virtual Docker(MVD)软件模拟并分析葡萄糖、山梨醇和纤维二糖与β-葡糖苷酶的对接模型,发现含有醛基的葡萄糖与纤维二糖在酶的结合区存在两处竞争性结合位点(Asp244和Asn242),且两者在该酶活性中心内的全部结合位点上均处于竞争性关系,其中葡萄糖的醛基在与多个活性位点结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不含醛基的山梨醇与纤维二糖在该酶的催化中心及外围均不存在竞争性关系,由此推测可能是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在β-葡糖苷酶受产物抑制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纯化 β-葡萄苷酶 抑制 醛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枝根霉TP-02中的内切葡聚糖苷酶基因在枯草芽胞杆菌WB600中的克隆和表达
15
作者 黄辉 汤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8-32,共5页
利用cDNA文库筛选的方法将葡枝根霉TP-02中的内切葡聚糖苷酶基因(eg2和eg3)在枯草芽胞杆菌WB600中成功地克隆和表达。阳性克隆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中发酵36 h内切葡聚糖酶活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74和1.034 IU/mL,相比出发菌... 利用cDNA文库筛选的方法将葡枝根霉TP-02中的内切葡聚糖苷酶基因(eg2和eg3)在枯草芽胞杆菌WB600中成功地克隆和表达。阳性克隆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中发酵36 h内切葡聚糖酶活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74和1.034 IU/mL,相比出发菌株发酵时间缩短了54 h。用G100分离纯化其发酵上清液后,用SDS-PAGE电泳方法,测得EGⅡ和EGⅢ分子量分别为44、46 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切葡聚糖苷酶 枯草芽胞杆菌WB600 克隆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