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工作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量:
10
1
作者
包先康
朱士群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89,共6页
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体系是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社会工作可以为社会治理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行动、政策和理论支撑;微观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嵌入社会微生活而推进社会治理中微观目标的...
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体系是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社会工作可以为社会治理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行动、政策和理论支撑;微观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嵌入社会微生活而推进社会治理中微观目标的实现。创新社会治理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治理失灵问题,而造成社会治理失灵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失灵、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要解决这些失灵问题,需要完善和发展社会工作体系,以宏观社会工作应对政府失灵问题,以微观社会工作应对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失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治理的处境化诠释:话语、政策与意识形态
2
作者
包先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40,共9页
治理概念的提出和治理理论的发展,几乎伴随着中国的深度转型。这种机缘巧合,使得治理概念和理论一经提出,就被我国学者不断地从话语层面进行着处境化诠释;同时,为了解决社会深度转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政府迫切需要寻求新理论的指导,于是...
治理概念的提出和治理理论的发展,几乎伴随着中国的深度转型。这种机缘巧合,使得治理概念和理论一经提出,就被我国学者不断地从话语层面进行着处境化诠释;同时,为了解决社会深度转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政府迫切需要寻求新理论的指导,于是,经过中国著名学者在话语层面处境化诠释的治理理论就很自然地嵌入政策实践之中。作为反馈,政策实践又不断处境化地诠释着治理理论。而治理作为一种认同度较高的政治思想也必然会"深深植根于具体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处境中并对处境产生有意义的反馈"。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三大不良心态可能与我国当前治理结构、治理生态的畸形有关。要克服这三大不良心态,我们既要有好的顶层制度设计,来满足国家宏观治理的需要,又要开展深入社会日常生活的"微治理",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微问题"、处理"微事情"和满足"微心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治理
处境化诠释
话语
政策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工作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量:
10
1
作者
包先康
朱士群
机构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mpa教育中心
安徽
省社会科
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8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15BSH022)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SK2015ZD05)
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工作发展研究”(2014jyxm184)
文摘
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体系是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社会工作可以为社会治理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行动、政策和理论支撑;微观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嵌入社会微生活而推进社会治理中微观目标的实现。创新社会治理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治理失灵问题,而造成社会治理失灵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失灵、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要解决这些失灵问题,需要完善和发展社会工作体系,以宏观社会工作应对政府失灵问题,以微观社会工作应对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失灵
Keywords
social work
social governance
social governance failure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治理的处境化诠释:话语、政策与意识形态
2
作者
包先康
机构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mpa教育中心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4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15BSH022),项目负责人:包先康
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研究”(2014JYXM184),项目负责人:包先康
文摘
治理概念的提出和治理理论的发展,几乎伴随着中国的深度转型。这种机缘巧合,使得治理概念和理论一经提出,就被我国学者不断地从话语层面进行着处境化诠释;同时,为了解决社会深度转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政府迫切需要寻求新理论的指导,于是,经过中国著名学者在话语层面处境化诠释的治理理论就很自然地嵌入政策实践之中。作为反馈,政策实践又不断处境化地诠释着治理理论。而治理作为一种认同度较高的政治思想也必然会"深深植根于具体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处境中并对处境产生有意义的反馈"。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三大不良心态可能与我国当前治理结构、治理生态的畸形有关。要克服这三大不良心态,我们既要有好的顶层制度设计,来满足国家宏观治理的需要,又要开展深入社会日常生活的"微治理",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微问题"、处理"微事情"和满足"微心愿"。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治理
处境化诠释
话语
政策
意识形态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工作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创新
包先康
朱士群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治理的处境化诠释:话语、政策与意识形态
包先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