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钉墙结构和桩锚体系复合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被引量:8
1
作者 黄世华 范小倩 查志彬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3年第8期18-21,共4页
通过对宿州盛景大厦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案例分析,介绍了土钉墙结构和桩锚体系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实践证明,在施工过程中,综合应用高压旋喷桩、钻孔排桩、预应力锚杆、土钉墙等支护方式相结合,并在应力集中处(如... 通过对宿州盛景大厦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案例分析,介绍了土钉墙结构和桩锚体系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实践证明,在施工过程中,综合应用高压旋喷桩、钻孔排桩、预应力锚杆、土钉墙等支护方式相结合,并在应力集中处(如拐角位置)增设内支撑支护结构是科学、合理的,能有效确保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土钉墙 支护 内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江铜陵段铁路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昕霞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4-58,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对庐江铜陵段铁路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阐述,对沿线修建铁路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危险性小的区段总长为35.7 km,占32.6%;危险性中等的区段总长为25.25 km,占23.04%;危险性大的区...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对庐江铜陵段铁路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阐述,对沿线修建铁路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危险性小的区段总长为35.7 km,占32.6%;危险性中等的区段总长为25.25 km,占23.04%;危险性大的区段总长为48.6 km,占44.36%.在分析各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评估 灾害预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吕达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对合肥市2005-2010年的生态环境指标、经济发展指标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并深入比较分析了近年来合肥市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度,结果表明近五年来合肥市经济稳步发展,但是生... 对合肥市2005-2010年的生态环境指标、经济发展指标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并深入比较分析了近年来合肥市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度,结果表明近五年来合肥市经济稳步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建设却不容乐观,两者之间出现轻度失调的势态,可持续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吕达 《榆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09-111,共3页
随着高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分析了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身潜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探究构成教学模... 随着高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分析了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身潜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探究构成教学模式的组成要素,立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出情境化TBL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地勘类专业 职业技能大赛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地勘类专业SKOL模式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吕达 《榆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结合高职地勘类专业的特点,进行了SKOL模式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深度融合创新型"自主学习和能力导向"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考核评价创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全方位的培养地勘类专... 结合高职地勘类专业的特点,进行了SKOL模式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深度融合创新型"自主学习和能力导向"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考核评价创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全方位的培养地勘类专业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实践表明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资源平台和展示舞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地勘类专业 SKOL模式 信息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素养的界定与构成研究
6
作者 刘仁三 《蚌埠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9-42,共4页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素养是汉字使用者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字素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汉字历史、汉字现状、汉字本体、汉字规范等方面对汉字素养的构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汉字素养 汉字本体 汉字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