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蚌埠荆山地区变质P-T条件评价与锆石U-Pb定年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娟
宋传中
+3 位作者
石永红
李加好
刘玉娟
王智慧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4-935,共22页
本次研究区荆山位于蚌埠隆起区西部,主要由荆山岩体和太古代五河杂岩(庄子里组)组成。前人主要对荆山岩体进行了大量详实的年代学研究,认为其形成于晚侏罗世(160.2±1.3 Ma),继承锆石记录了(217.1±6.6 Ma)三叠纪变质改造作用,...
本次研究区荆山位于蚌埠隆起区西部,主要由荆山岩体和太古代五河杂岩(庄子里组)组成。前人主要对荆山岩体进行了大量详实的年代学研究,认为其形成于晚侏罗世(160.2±1.3 Ma),继承锆石记录了(217.1±6.6 Ma)三叠纪变质改造作用,但是对该地区变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相对缺乏。为此,本文对荆山岩体南侧的角闪岩(WS002-2)、含石榴子石花岗片麻岩(WS004-2)和斜长角闪岩(WS003-2)以及其内部的黑云斜长角闪岩(WS007-1)夹块进行了细致的变质P-T条件分析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样品WS002-2因矿物组合简单,适用的温压计有限,其获得的P-T值最低:-T=617±13℃和P-=0.39±0.02 GPa;WS004-2获得的变质P-T条件为T-=545±8℃~549±8℃和P-=0.92±0.02 GPa~1.03±0.02 GPa;WS003-2和WS007-1获得的P-T条件较为一致,二者的平均P-T条件范围为T-=650±11℃~675±10℃和P-=0.64±0.06 GPa~0.70±0.06 GPa。为了进一步细化变质时限,本文对样品WS004-1(花岗片麻岩)和WS007-1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前者记录了3期明确的地质事件:(1) 2 808±65 Ma;(2) 2 657±64 Ma~2 533±67 Ma;(3) 1 873±80 Ma~1 802±75 Ma,应分别指示了初始陆壳形成时限、华北克拉通~2.5 Ga和1.9~1.8 Ga经历的高级变质和退变质作用;后者记录了4期明确的地质事件:(1) 157±4 Ma;(2) 244±6 Ma~212±5 Ma;(3) 480±15 Ma~336±8 Ma;(4) 774±19 Ma~579±14 Ma。其中,变质年龄157±4 Ma仅1颗,应记录了荆山地区经历了晚侏罗世变质作用;年龄(2)应与蚌埠隆起区三叠纪超高压地幔/下地壳拆沉作用相关;年龄(3)和年龄(4)与华北克拉通普遍经历的古生代—中生代变质改造、大规模岩浆活动以及新元古代岩浆活动较为一致。本次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荆山地区的变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结果,初步将蚌埠隆起区划分为4个变质P-T区间,其形成时限与变质年代学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隆起
荆山
变质P-T条件
年代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蚌埠隆起区石榴辉石岩变质P-T轨迹的构建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娟
刘玉娟
+1 位作者
石永红
宋传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3-780,共18页
蚌埠隆起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胶—辽—吉造山带的最南端,主体由五河杂岩组成。前人对该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同位素年代学和变质温压条件研究,其中变质P-T条件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以压力变化最为显著,对峰期变质P-T条件缺乏统一认识...
蚌埠隆起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胶—辽—吉造山带的最南端,主体由五河杂岩组成。前人对该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同位素年代学和变质温压条件研究,其中变质P-T条件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以压力变化最为显著,对峰期变质P-T条件缺乏统一认识。本文对蚌埠隆起区石榴辉石岩进行了大量的岩相学、矿物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该岩石记录了3期变质作用,其中S-M1和S-M2的矿物组合类似为Grt+Cpx+Opx+Amp+Pl+Ilm,S-M3的矿物组合为Cpx+Amp+Pl+Grt (极边窄带)。结合变质温压条件分析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本次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石榴辉石岩WS047-1中记录的3期变质作用,温压条件分别为T-M1 = 616 ℃~647 ℃、P-M1 = 1.03~1.08 GPa,T-M2 = 721 ℃~837 ℃、P-M2 = 1.11~1.29 GPa和T-M3 = 531 ℃~607 ℃、P-M3 = 0.81~0.91 GPa,经历了由较高压力的角闪岩相→中-低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的变质过程;2)据变质温压条件分析知,蚌埠隆起区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特征,S-M1→S-M2和S-M2→S-M3分别为近等压升温和近等压降温的缓慢过程;3)石榴辉石岩锆石U-Pb年代学结果主要分为4组:1 839±13 Ma、1 925±31 Ma、2 041±55 Ma和2 762±14 Ma,其中峰值变质年代为1.93~1.84 Ga;4)结合温压条件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本文认为蚌埠隆起区的P-T轨迹与弗朗西斯科型俯冲或大陆碰撞环境的P-T轨迹较为类似,其应与1.93~1.84 Ga华北克拉通东、西陆块的碰撞拼合及胶—辽—吉造山带形成时限基本吻合。本次研究为深入理解华北克拉通的构造演化特征和蚌埠隆起区的变质作用及演化,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隆起
变质温压条件
P-T轨迹
锆石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NN-LSTM模型在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荣光旭
李宗洋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4期613-623,共11页
为了准确高效地对边坡可靠度进行分析,在对420个边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混合可靠度分析模型。首先,通过CNN模块提取...
为了准确高效地对边坡可靠度进行分析,在对420个边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混合可靠度分析模型。首先,通过CNN模块提取数据特征;其次,构建LSTM模块并对边坡失效概率进行预测;然后,通过5因素4水平正交表L_(16)对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2个算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相比传统的蒙特卡洛法(MCS),CNN-LSTM模型预测失效概率相对误差仅为4.35%,而一次二阶矩法和响应面法相对误差为169.6%;在计算耗时方面,CNN-LSTM模型耗时45 s,MCS耗时119 s,CNN-LSTM模型效率比MCS提高了近2倍。(2)对比分析CNN、LSTM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等多种机器学习方法用于可靠度分析方面的计算性能,得出CNN-LSTM模型边坡失效概率预测相对误差远远小于CNN(104%)、LSTM(91.3%)和MLR(34.78%)的相对误差,且计算耗时最少;(3)算例验证了CNN-LSTM模型在边坡可靠度分析方面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可靠度
正交试验设计
超参数
CNN-LS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蚌埠荆山地区变质P-T条件评价与锆石U-Pb定年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娟
宋传中
石永红
李加好
刘玉娟
王智慧
机构
合肥
工业
大学资源与环境
工程
学院
安徽
省
工业
经济
职业
技术
学院
地质
与建筑工程
学院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4-935,共2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2073)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启动专项(编号:JZ2020HGQA0191)资助。
文摘
本次研究区荆山位于蚌埠隆起区西部,主要由荆山岩体和太古代五河杂岩(庄子里组)组成。前人主要对荆山岩体进行了大量详实的年代学研究,认为其形成于晚侏罗世(160.2±1.3 Ma),继承锆石记录了(217.1±6.6 Ma)三叠纪变质改造作用,但是对该地区变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相对缺乏。为此,本文对荆山岩体南侧的角闪岩(WS002-2)、含石榴子石花岗片麻岩(WS004-2)和斜长角闪岩(WS003-2)以及其内部的黑云斜长角闪岩(WS007-1)夹块进行了细致的变质P-T条件分析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样品WS002-2因矿物组合简单,适用的温压计有限,其获得的P-T值最低:-T=617±13℃和P-=0.39±0.02 GPa;WS004-2获得的变质P-T条件为T-=545±8℃~549±8℃和P-=0.92±0.02 GPa~1.03±0.02 GPa;WS003-2和WS007-1获得的P-T条件较为一致,二者的平均P-T条件范围为T-=650±11℃~675±10℃和P-=0.64±0.06 GPa~0.70±0.06 GPa。为了进一步细化变质时限,本文对样品WS004-1(花岗片麻岩)和WS007-1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前者记录了3期明确的地质事件:(1) 2 808±65 Ma;(2) 2 657±64 Ma~2 533±67 Ma;(3) 1 873±80 Ma~1 802±75 Ma,应分别指示了初始陆壳形成时限、华北克拉通~2.5 Ga和1.9~1.8 Ga经历的高级变质和退变质作用;后者记录了4期明确的地质事件:(1) 157±4 Ma;(2) 244±6 Ma~212±5 Ma;(3) 480±15 Ma~336±8 Ma;(4) 774±19 Ma~579±14 Ma。其中,变质年龄157±4 Ma仅1颗,应记录了荆山地区经历了晚侏罗世变质作用;年龄(2)应与蚌埠隆起区三叠纪超高压地幔/下地壳拆沉作用相关;年龄(3)和年龄(4)与华北克拉通普遍经历的古生代—中生代变质改造、大规模岩浆活动以及新元古代岩浆活动较为一致。本次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荆山地区的变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结果,初步将蚌埠隆起区划分为4个变质P-T区间,其形成时限与变质年代学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蚌埠隆起
荆山
变质P-T条件
年代学分析
Keywords
Bengbu uplift
Jingshan area
Metamorphic P-T conditions
Zircon U-Pb chronology
分类号
P588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蚌埠隆起区石榴辉石岩变质P-T轨迹的构建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娟
刘玉娟
石永红
宋传中
机构
合肥
工业
大学资源与环境
工程
学院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地质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3-780,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207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构造格架与演化”(编号:2011ZX05008-001-31)资助。
文摘
蚌埠隆起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胶—辽—吉造山带的最南端,主体由五河杂岩组成。前人对该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同位素年代学和变质温压条件研究,其中变质P-T条件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以压力变化最为显著,对峰期变质P-T条件缺乏统一认识。本文对蚌埠隆起区石榴辉石岩进行了大量的岩相学、矿物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该岩石记录了3期变质作用,其中S-M1和S-M2的矿物组合类似为Grt+Cpx+Opx+Amp+Pl+Ilm,S-M3的矿物组合为Cpx+Amp+Pl+Grt (极边窄带)。结合变质温压条件分析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本次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石榴辉石岩WS047-1中记录的3期变质作用,温压条件分别为T-M1 = 616 ℃~647 ℃、P-M1 = 1.03~1.08 GPa,T-M2 = 721 ℃~837 ℃、P-M2 = 1.11~1.29 GPa和T-M3 = 531 ℃~607 ℃、P-M3 = 0.81~0.91 GPa,经历了由较高压力的角闪岩相→中-低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的变质过程;2)据变质温压条件分析知,蚌埠隆起区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特征,S-M1→S-M2和S-M2→S-M3分别为近等压升温和近等压降温的缓慢过程;3)石榴辉石岩锆石U-Pb年代学结果主要分为4组:1 839±13 Ma、1 925±31 Ma、2 041±55 Ma和2 762±14 Ma,其中峰值变质年代为1.93~1.84 Ga;4)结合温压条件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本文认为蚌埠隆起区的P-T轨迹与弗朗西斯科型俯冲或大陆碰撞环境的P-T轨迹较为类似,其应与1.93~1.84 Ga华北克拉通东、西陆块的碰撞拼合及胶—辽—吉造山带形成时限基本吻合。本次研究为深入理解华北克拉通的构造演化特征和蚌埠隆起区的变质作用及演化,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科学资料。
关键词
蚌埠隆起
变质温压条件
P-T轨迹
锆石U-PB定年
Keywords
Bengbu uplift
Metamorphic P-T conditions
P-T path
Zircon U-Pb chronology
分类号
P588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NN-LSTM模型在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荣光旭
李宗洋
机构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地质与建筑工程学院
安徽
省地勘局第一水文
工程
地质
勘查院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4期613-623,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强震区特大型泥石流防控标准化体系及示范应用”(编号:2018YFC1505406)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深度学习在边坡稳定分析应用中的原理·方法·程序”(编号:KJ2021A1536)联合资助。
文摘
为了准确高效地对边坡可靠度进行分析,在对420个边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混合可靠度分析模型。首先,通过CNN模块提取数据特征;其次,构建LSTM模块并对边坡失效概率进行预测;然后,通过5因素4水平正交表L_(16)对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2个算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相比传统的蒙特卡洛法(MCS),CNN-LSTM模型预测失效概率相对误差仅为4.35%,而一次二阶矩法和响应面法相对误差为169.6%;在计算耗时方面,CNN-LSTM模型耗时45 s,MCS耗时119 s,CNN-LSTM模型效率比MCS提高了近2倍。(2)对比分析CNN、LSTM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等多种机器学习方法用于可靠度分析方面的计算性能,得出CNN-LSTM模型边坡失效概率预测相对误差远远小于CNN(104%)、LSTM(91.3%)和MLR(34.78%)的相对误差,且计算耗时最少;(3)算例验证了CNN-LSTM模型在边坡可靠度分析方面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边坡
可靠度
正交试验设计
超参数
CNN-LSTM模型
Keywords
slope
reliability
orthogonal test design
hyperparameter
CNN-LSTM model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蚌埠荆山地区变质P-T条件评价与锆石U-Pb定年分析
王娟
宋传中
石永红
李加好
刘玉娟
王智慧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蚌埠隆起区石榴辉石岩变质P-T轨迹的构建
王娟
刘玉娟
石永红
宋传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NN-LSTM模型在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荣光旭
李宗洋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