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裴立宅 杨永 +3 位作者 杨连金 裴银强 谢义康 蔡征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6,共7页
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传感、电学及光学特性,在纳米光催化、纳米光学、纳米电学及传感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情况,重点讨论了利用热蒸发、水热... 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传感、电学及光学特性,在纳米光催化、纳米光学、纳米电学及传感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情况,重点讨论了利用热蒸发、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合成锗酸盐纳米线、纳米棒与纳米带以及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在磁性器件、电化学传感器、光催化及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同时指出了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硅锗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
2
作者 裴立宅 赵海生 +1 位作者 谭伟 俞海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6期2323-2326,共4页
一维硅锗纳米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硅锗纳米线异质结与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等性能,易与现代以硅为基础的微电子工业相兼容,所以在纳米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重视。总结了一维硅锗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的制备方法,重点... 一维硅锗纳米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硅锗纳米线异质结与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等性能,易与现代以硅为基础的微电子工业相兼容,所以在纳米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重视。总结了一维硅锗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的制备方法,重点评述了在纳米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锗 一维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纳米场效应晶体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SiC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裴立宅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8,共7页
对SiC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纳米带等一维SiC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此类材料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SIC 纳米棒 纳米线 纳米管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化学镀层对NdFeB永磁材料耐腐蚀性的改善
4
作者 冒爱琴 沙菲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96-898,共3页
测量了不同类型Ni-P化学镀试样和基体的孔隙率,以及在HCl、NaCl和NaOH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比较了不同类型Ni-P化学镀试样在3.5%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对比分析了酸性和酸碱复合条件下所得Ni-P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能... 测量了不同类型Ni-P化学镀试样和基体的孔隙率,以及在HCl、NaCl和NaOH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比较了不同类型Ni-P化学镀试样在3.5%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对比分析了酸性和酸碱复合条件下所得Ni-P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能显著改善NdFeB永磁体的耐腐蚀性和致密性,且以弱碱性化学镀为底层,酸性化学镀为表层的酸碱复合镀层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最佳,单一酸性镀层的耐腐蚀性又优于碱性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镀层 稀土 NDFEB永磁体 耐腐蚀性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素体区轧制Ti和Ti+Nb超低碳BH钢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继平 康永林 +1 位作者 钱健清 李胜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34,38,共5页
进行了Ti和Ti+Nb超低碳BH钢的铁素体区热轧以及冷轧、退火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超低碳BH钢铁素体区热轧后纵截面晶粒均明显拉长成纤维状,接近冷轧态组织,只有少量等轴晶粒。经后续冷轧和高温盐浴连续退火后均发生了再结晶,形成了等轴铁... 进行了Ti和Ti+Nb超低碳BH钢的铁素体区热轧以及冷轧、退火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超低碳BH钢铁素体区热轧后纵截面晶粒均明显拉长成纤维状,接近冷轧态组织,只有少量等轴晶粒。经后续冷轧和高温盐浴连续退火后均发生了再结晶,形成了等轴铁素体晶粒。两种超低碳BH钢的热轧、冷轧和退火织构均在{111}<121>和{111}<112>处具有峰值,Ti-ULC-BH钢退火板纤维织构组分在{111}<112>处强度最大为16,Ti+Nb-ULC-BH钢退火板纤维织构组分在{111}<121>处强度最大为11,这与反映深冲性能的r值高低相一致。EBSD微观取向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超低碳BH钢退火板的铁素体晶粒间微观取向主要是以大角度晶界(>15°)为主,晶界取向差均主要分布在25°~60°;Ti-ULC-BH钢退火板织构中<111>织构占到了75.7%;Ti+Nb-ULC-BH钢退火板织构中<111>织构占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 烘烤硬化钢 铁素体区轧制 微观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钴基合金层组织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殿凯 袁晓敏 +1 位作者 李明喜 斯松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23-126,共4页
采用预置粉式激光熔覆工艺在低碳钢表面制备了自熔性Co基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熔覆层的组织特征和相结构。结果表明:熔覆层由基体向表面可分为平面晶区、胞状晶区和树枝晶区;熔覆层主要以较发达的... 采用预置粉式激光熔覆工艺在低碳钢表面制备了自熔性Co基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熔覆层的组织特征和相结构。结果表明:熔覆层由基体向表面可分为平面晶区、胞状晶区和树枝晶区;熔覆层主要以较发达的γ-Co枝晶为主,树枝晶间分布着层片状的共晶(γ-Co+Cr23C6)组织,由于热应力的作用,有孪晶组织出现。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扫描速度的增大,枝晶组织明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钴基合金 枝晶 γ-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结构纺锤形α-Fe_2O_3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闫勇 俞海云 +2 位作者 裴立宅 吕耀辉 晋传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7-492,共6页
采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在没有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水热法合成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纺锤形α-Fe2O3,单颗粒长约为500 nm,孔径约为50 nm。利用X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产物的结... 采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在没有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水热法合成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纺锤形α-Fe2O3,单颗粒长约为500 nm,孔径约为50 nm。利用X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解释。通过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实验考查产物的光催化性能。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其催化性能优于一般α-Fe2O3纳米颗粒,这可能是由于其多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氧化铁 多孔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N80级ERW套管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丁晓丽 斯松华 丁志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4-196,共3页
基于Jampro软件的组织和性能预测,制定N80级ERW套管钢的热处理工艺,并研究其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等温处理后,实验钢获得以多边形铁素体加板条贝氏体为主的复相组织,且其力学性能均满足API5CT标准;随等温处理温度的升高... 基于Jampro软件的组织和性能预测,制定N80级ERW套管钢的热处理工艺,并研究其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等温处理后,实验钢获得以多边形铁素体加板条贝氏体为主的复相组织,且其力学性能均满足API5CT标准;随等温处理温度的升高,多边形铁素体含量增加,板条贝氏体含量减少,该组织结构有利于实验钢塑性和韧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套管钢 热处理 复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镍粉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晋传贵 段好伟 朱国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2-24,共3页
采用水合肼为还原剂,氯化镍为原料,在水和乙醇混合介质中,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单分散性的金属镍纳米粉。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纯镍纳米粉,没有杂相存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的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的粒径均... 采用水合肼为还原剂,氯化镍为原料,在水和乙醇混合介质中,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单分散性的金属镍纳米粉。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纯镍纳米粉,没有杂相存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的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的粒径均匀。纳米镍粉及纳米镍粉与微米镍粉混合的电磁屏蔽涂料的电磁屏蔽效能测量结果表明,纳米镍粉的加入,虽然会降低电磁屏蔽效能,但却能提高吸收损耗,原因是增大了磁损耗角正切,减少了电磁波对环境、设备造成的破坏及人类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肼 化学还原法 电磁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1-x)Ca_xCrO_3对硫-氧燃料电池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伟长 卢异飞 +3 位作者 俞海云 郑翠红 闫勇 孙颜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La1-xCaxCrO3(x=0,0.1,0.2,0.3)作为阳极催化剂,分别以钇稳定氧化锆(YSZ)粉体和La0.6Sr0.4Co0.2Fe0.8O3-x(LSCF)粉体作为硫-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和阴极材料。发现在700~800℃时,La1-xCaxCrO3(x=0,0.1,0.2,0.3)对...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La1-xCaxCrO3(x=0,0.1,0.2,0.3)作为阳极催化剂,分别以钇稳定氧化锆(YSZ)粉体和La0.6Sr0.4Co0.2Fe0.8O3-x(LSCF)粉体作为硫-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和阴极材料。发现在700~800℃时,La1-xCaxCrO3(x=0,0.1,0.2,0.3)对硫-氧燃料电池具有明显的催化效果,当选择La0.8Ca0.2CrO3为阳极催化剂时,测得800℃时单电池开路电压为560mV,达到理论计算值的75%。其余催化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La0.9Ca0.1CrO3、LaCrO3、La0.7Ca0.3Cr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镧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 硫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纳米线的制备与生长机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裴立宅 赵海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3-48,共6页
介绍了锗纳米线在制备技术、生长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主要对溶剂热合成法、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模板法和激光烧蚀法等制备方法和金属催化气-液-固(VLS)生长机理、氧化物辅助生长机理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 半导体材料 纳米电子器件 锗纳米线 制备技术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Bi单晶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晋传贵 檀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05-1509,共5页
在有序的氧化铝模板(AAO)的孔洞中,采用电化学沉积工艺成功地制备了准金属Bi纳米线有序阵列.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XRD结... 在有序的氧化铝模板(AAO)的孔洞中,采用电化学沉积工艺成功地制备了准金属Bi纳米线有序阵列.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铋样品为六方相,且沿[110]方向有很好的生长取向;FE-SEM图片清晰地说明铋纳米线阵列是大面积、填充率高和高度有序的;TEM的结果显示纳米线直径均匀、表面光滑且长径比大;HRTEM图片中清晰的晶格条纹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结果表明纳米线是单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金属铋 阳极氧化铝模板 纳米线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激光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昆 包全合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介绍了激光表面改性的方法,综述了镁合金表面激光改性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激光表面改性在提高镁合金的硬度,改善镁合金的耐磨、耐蚀性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镁合金 激光表面改性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条件对锗酸铜纳米线花形成的影响
14
作者 杨连金 裴立宅 +1 位作者 樊传刚 王季芬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9-53,共5页
分析了水热温度、保温时间对锗酸铜纳米线花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温度对锗酸铜纳米线花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保温时间为1 h时,随着水热温度降低至200℃,纳米线的直径增加,样品中的单斜锗酸铜晶相消失,由纯斜方结构的锗酸铜晶相构成... 分析了水热温度、保温时间对锗酸铜纳米线花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温度对锗酸铜纳米线花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保温时间为1 h时,随着水热温度降低至200℃,纳米线的直径增加,样品中的单斜锗酸铜晶相消失,由纯斜方结构的锗酸铜晶相构成。250℃时,随着保温时间增加,锗酸铜纳米线花中的纳米线直径、长度均有所增加,保温时间增至6 h后,样品为自由分布的锗酸铜纳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酸铜纳米线花 水热条件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纳米针状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15
作者 裴立宅 赵海生 谭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33,共4页
以锗、二氧化锗为原料,铜片为沉积衬底,通过水热沉积过程制备出了锗纳米针状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样品... 以锗、二氧化锗为原料,铜片为沉积衬底,通过水热沉积过程制备出了锗纳米针状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典型的针状特征,其长度大于10μm,由单晶锗和无定形锗氧化物外层所组成。运用金属催化气-液-固和氧化物辅助生长机理,解释了锗纳米针状结构的形成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纳米针 水热沉积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对硅氧化物纳米球形成的影响
16
作者 裴立宅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4-16,23,共4页
以硅、二氧化硅为硅源探讨了水热沉积条件下原料对硅氧化物纳米球形成的影响。实验表明,硅、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在水热沉积硅氧化物纳米球时效果最好,所得纳米球直径小、分布较均匀;仅以硅为原料时所得球状结构尺寸大,直径分布范围宽;仅... 以硅、二氧化硅为硅源探讨了水热沉积条件下原料对硅氧化物纳米球形成的影响。实验表明,硅、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在水热沉积硅氧化物纳米球时效果最好,所得纳米球直径小、分布较均匀;仅以硅为原料时所得球状结构尺寸大,直径分布范围宽;仅以二氧化硅为原料时则得不到球状结构。二氧化硅对于硅氧化物纳米球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 二氧化硅 硅氧化物纳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O_4掺杂电解质对硫-氧SOFC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吴鹏 朱伟长 +1 位作者 许苗苗 毛思萌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80,共4页
以Na2SO4掺杂8%Y2O3稳定的ZrO2(8YSZ)为复合电解质,La0.8Pr0.2CrO3、La0.7Sr0.3MnO3分别为阴、阳极催化剂,组装硫-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使用硫蒸气作为燃料,测试了复合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Na2SO4掺杂8YSZ复合电解质能提高SOFC... 以Na2SO4掺杂8%Y2O3稳定的ZrO2(8YSZ)为复合电解质,La0.8Pr0.2CrO3、La0.7Sr0.3MnO3分别为阴、阳极催化剂,组装硫-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使用硫蒸气作为燃料,测试了复合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Na2SO4掺杂8YSZ复合电解质能提高SOFC的电化学性能,其中25%Na2SO4-8YSZ的性能更好,在700℃时,具有最大开路电压833 mV;760℃时,达到最大电流密度168 mA/cm2;780℃时,达到最大功率密度127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复合电解质 硫酸钠(Na2S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