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Bi_(2)Te_(3)基热电材料中的载流子工程
1
作者
马俊杰
刘志愿
+4 位作者
马妮
李周
巴倩
管希成
夏爱林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5-3105,共11页
Bi_(2)Te_(3)合金因其较窄带隙和独特的层状晶体结构而具有较高的塞贝克系数和较低的热导率,在低温区热电材料中备受关注。然而由Bi_(2)Te_(3)基合金制造的热电发电或制冷器件转化效率仍较低,因此进一步提升Bi_(2)Te_(3)基材料的无量纲...
Bi_(2)Te_(3)合金因其较窄带隙和独特的层状晶体结构而具有较高的塞贝克系数和较低的热导率,在低温区热电材料中备受关注。然而由Bi_(2)Te_(3)基合金制造的热电发电或制冷器件转化效率仍较低,因此进一步提升Bi_(2)Te_(3)基材料的无量纲热电优值zT是关键。通过纳米改性、超晶格结构、纳米复合、掺杂和引入位错阵列等声子工程可以显著降低Bi_(2)Te_(3)基材料的热导率,优化热输运性能从而显著提高其zT值。然而,电输运性能并没有明显的优化。载流子工程是协同优化Bi_(2)Te_(3)基材料电和热输运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通过能带工程、载流子能量过滤效应、载流子迁移率和浓度优化等载流子工程提升Bi_(2)Te_(3)基材料电输运性能的主要研究进展。这些载流子工程策略是提高热电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为开发高效热电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Te_(3)基热电材料
能带工程
载流子迁移率
载流子浓度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碳/铝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与混合强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邓海亮
史雨程
+4 位作者
董正学
范晨露
刘嘉彬
杨康
邓先功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7,共14页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和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lets,GNP)等纳米碳材料具有超高的强度和模量、优异的导热与导电性能,是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然而,纳米碳与铝的润湿性差,高温下界面反应易生成脆性的Al_4C...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和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lets,GNP)等纳米碳材料具有超高的强度和模量、优异的导热与导电性能,是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然而,纳米碳与铝的润湿性差,高温下界面反应易生成脆性的Al_4C_3,损伤纳米碳,不仅限制增强效果,还会恶化复合材料强韧性,因此调控界面反应与界面结合、协同提升强韧性成为纳米碳/铝复合材料研究的关键。本文在界面结合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从纳米碳表面改性和复合工艺优化等方面综述了界面的调控研究及效果,随后总结了CNT和GNP的多维网络强化及与陶瓷颗粒混合强化的研究,期望通过CNT和GNP及与陶瓷颗粒的增强网络设计,进一步提升纳米碳/铝复合材料的强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石墨烯
界面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铝复合材料界面Al_(4)C_(3)相的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肖亮
李昱桦
+5 位作者
董正学
万梓涵
任可聪
邓海亮
杨康
吴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3-1474,共22页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率。然而,高温下C/Al界面反应易生成大量脆性Al_(4)C_(3),且会损伤增强体。针对C/Al界面Al_(4)C_(3)的调控,本文首先介绍了其形成机制、对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和性能的作用,随后从碳增强体表面涂层、纳米颗粒修饰、Al基体合金化,以及复合制备、热加工与处理工艺优化等方面,综述了Al_(4)C_(3)生成量与形貌的控制研究及效果,最后展望了C/Al复合材料界面与性能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碳增强体跨尺度设计与界面构型控制,挖掘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增强Al基体的最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石墨烯
碳纳米管
碳纤维
Al_(4)C_(3)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i_(2)Te_(3)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化策略
4
作者
巴倩
刘志愿
+4 位作者
李周
马妮
马俊杰
管希成
夏爱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7-186,共10页
Bi_(2)Te_(3)基材料因其特殊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和较高的泽贝克系数及载流子迁移率,是当前公认最好的近室温热电材料,在热电制冷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作为热电器件核心部件的Bi_(2)Te_(3)基材料的无量纲热电优值zT...
Bi_(2)Te_(3)基材料因其特殊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和较高的泽贝克系数及载流子迁移率,是当前公认最好的近室温热电材料,在热电制冷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作为热电器件核心部件的Bi_(2)Te_(3)基材料的无量纲热电优值zT仍较低,导致器件的转换效率较低。因此,进一步提升Bi_(2)Te_(3)基材料的zT值仍是关键。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通过载流子工程、能带工程、纳米工程等策略优化Bi_(2)Te_(3)基材料电、热输运性能的主要研究进展。通过这些策略可以协同调控电和热输运性能,显著提升Bi_(2)Te_(3)基材料的zT值,为开发高效热电材料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Te_(3)基热电材料
电性能
热性能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i_(2)Te_(3)基热电材料中的载流子工程
1
作者
马俊杰
刘志愿
马妮
李周
巴倩
管希成
夏爱林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合肥综合性国家
科学
中心
能源
研究
院(
安徽
省能源实验室)
中国
科学
技术
大学
化学与
材料
科学
学院
安徽
大学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出处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5-310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2006)
安徽省优秀青年项目(2208085Y17)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2-008,GXXT-2021-022)。
文摘
Bi_(2)Te_(3)合金因其较窄带隙和独特的层状晶体结构而具有较高的塞贝克系数和较低的热导率,在低温区热电材料中备受关注。然而由Bi_(2)Te_(3)基合金制造的热电发电或制冷器件转化效率仍较低,因此进一步提升Bi_(2)Te_(3)基材料的无量纲热电优值zT是关键。通过纳米改性、超晶格结构、纳米复合、掺杂和引入位错阵列等声子工程可以显著降低Bi_(2)Te_(3)基材料的热导率,优化热输运性能从而显著提高其zT值。然而,电输运性能并没有明显的优化。载流子工程是协同优化Bi_(2)Te_(3)基材料电和热输运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通过能带工程、载流子能量过滤效应、载流子迁移率和浓度优化等载流子工程提升Bi_(2)Te_(3)基材料电输运性能的主要研究进展。这些载流子工程策略是提高热电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为开发高效热电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Bi_(2)Te_(3)基热电材料
能带工程
载流子迁移率
载流子浓度
热电性能
Keywords
Bi_(2)Te_(3)-based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band engineering
the carrier mobility
carrier concentration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分类号
TG132.2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碳/铝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与混合强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邓海亮
史雨程
董正学
范晨露
刘嘉彬
杨康
邓先功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陶瓷研究中心
安徽工业大学
先进
金属
材料
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7,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2002,52372019)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21ZD0040)。
文摘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和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lets,GNP)等纳米碳材料具有超高的强度和模量、优异的导热与导电性能,是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然而,纳米碳与铝的润湿性差,高温下界面反应易生成脆性的Al_4C_3,损伤纳米碳,不仅限制增强效果,还会恶化复合材料强韧性,因此调控界面反应与界面结合、协同提升强韧性成为纳米碳/铝复合材料研究的关键。本文在界面结合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从纳米碳表面改性和复合工艺优化等方面综述了界面的调控研究及效果,随后总结了CNT和GNP的多维网络强化及与陶瓷颗粒混合强化的研究,期望通过CNT和GNP及与陶瓷颗粒的增强网络设计,进一步提升纳米碳/铝复合材料的强韧性。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石墨烯
界面
强化
Keywords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Carbon nanotube
Graphene
Interface
Strengthening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铝复合材料界面Al_(4)C_(3)相的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肖亮
李昱桦
董正学
万梓涵
任可聪
邓海亮
杨康
吴操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
先进
金属
材料
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陶瓷研究中心
四川航天天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3-1474,共2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2002,52102372,52372019)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J2021ZD0040)。
文摘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率。然而,高温下C/Al界面反应易生成大量脆性Al_(4)C_(3),且会损伤增强体。针对C/Al界面Al_(4)C_(3)的调控,本文首先介绍了其形成机制、对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和性能的作用,随后从碳增强体表面涂层、纳米颗粒修饰、Al基体合金化,以及复合制备、热加工与处理工艺优化等方面,综述了Al_(4)C_(3)生成量与形貌的控制研究及效果,最后展望了C/Al复合材料界面与性能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碳增强体跨尺度设计与界面构型控制,挖掘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增强Al基体的最大潜能。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石墨烯
碳纳米管
碳纤维
Al_(4)C_(3)相
Keywords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graphene
carbon nanotube
carbon fiber
Al_(4)C_(3)phase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i_(2)Te_(3)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化策略
4
作者
巴倩
刘志愿
李周
马妮
马俊杰
管希成
夏爱林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合肥综合性国家
科学
中心
能源
研究
院(
安徽
省能源实验室)
安徽
大学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中国
科学
技术
大学
化学与
材料
科学
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7-186,共10页
基金
安徽省优秀青年项目(2208085Y17)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2-008,GXXT-2021-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2006)。
文摘
Bi_(2)Te_(3)基材料因其特殊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和较高的泽贝克系数及载流子迁移率,是当前公认最好的近室温热电材料,在热电制冷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作为热电器件核心部件的Bi_(2)Te_(3)基材料的无量纲热电优值zT仍较低,导致器件的转换效率较低。因此,进一步提升Bi_(2)Te_(3)基材料的zT值仍是关键。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通过载流子工程、能带工程、纳米工程等策略优化Bi_(2)Te_(3)基材料电、热输运性能的主要研究进展。通过这些策略可以协同调控电和热输运性能,显著提升Bi_(2)Te_(3)基材料的zT值,为开发高效热电材料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Bi_(2)Te_(3)基热电材料
电性能
热性能
优化策略
Keywords
Bi_(2)Te_(3)-based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electrical performance
therma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TG132.2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Bi_(2)Te_(3)基热电材料中的载流子工程
马俊杰
刘志愿
马妮
李周
巴倩
管希成
夏爱林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米碳/铝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与混合强化研究进展
邓海亮
史雨程
董正学
范晨露
刘嘉彬
杨康
邓先功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铝复合材料界面Al_(4)C_(3)相的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李肖亮
李昱桦
董正学
万梓涵
任可聪
邓海亮
杨康
吴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Bi_(2)Te_(3)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化策略
巴倩
刘志愿
李周
马妮
马俊杰
管希成
夏爱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