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钇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1
作者 闫勇 朱伟长 李辉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1-12,10,共3页
以YCl3为原料 ,以Na2 CO3为添加剂 ,聚乙二醇 4 0 0为分散剂 ,首先制备出晶粒细小的碳酸钇前驱体。在 70 0℃焙烧 1h后制得Y2 O3纳米粉体材料 ,经XRD和TEM检测 ,粒径为 5 0nm 。
关键词 氧化钇纳米粉体 YCl3 氯化钇 NA2CO3 碳酸纳 聚乙二醇-400 碳酸钇 制备 陶瓷材料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2
作者 冒爱琴 何宜柱 +3 位作者 郑翠红 朱伟长 闫勇 李家茂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3,共3页
主要介绍了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原理、模型;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几种制备方法:化学镀加电镀、真空镀、盐浴镀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综述了国内外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研究进展;同时归纳总结了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表征方法。
关键词 表面金属化 金刚石 化学镀 电镀 制备方法 真空镀 表征方法 盐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分压对AlCrTiSiN超晶格涂层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牛宝林 陈汪林 +1 位作者 刘书媛 张世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52,共8页
超晶格涂层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抗氧化性能在刀具涂层工业中备受关注。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表面制备了AlCrTiSiN涂层,研究了氮气分压对AlCrTiSiN涂层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 超晶格涂层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抗氧化性能在刀具涂层工业中备受关注。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表面制备了AlCrTiSiN涂层,研究了氮气分压对AlCrTiSiN涂层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AlCrTiSiN涂层的微观结构;利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和磨损仪研究了AlCrTiSiN涂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氮气分压的AlCrTiSiN涂层均由(Cr,Al)N相、(Ti,Al)N相和(Cr,Al)2N相以及非晶态的Si相和Si3N4相组成。与氮气分压为4Pa的涂层相比,氮气分压为2或3Pa的涂层具有更高的硬度、抗载荷能力和涂层-基体结合强度,以及更低的摩擦因数及磨损率。此外,45钢和铸铁切削试验表明:AlCrTiSiN涂层刀具较AlCrN涂层刀具有更好的切削性能,无涂层刀具具有最差的切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弧离子镀 超晶格涂层 AlCrTiSiN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安全带卷簧用Super6和SK5的脱碳行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章小峰 施琦 +1 位作者 黄贞益 王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14,118,共5页
用金相显微组织法研究了Super6和SK5弹簧钢的脱碳行为,分析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两种优质汽车安全带卷簧钢脱碳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保温时间下,Super6弹簧钢在700℃开始脱碳,在1100℃时总脱碳层深度最大达到0.4mm,其总脱碳... 用金相显微组织法研究了Super6和SK5弹簧钢的脱碳行为,分析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两种优质汽车安全带卷簧钢脱碳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保温时间下,Super6弹簧钢在700℃开始脱碳,在1100℃时总脱碳层深度最大达到0.4mm,其总脱碳层深度的敏感温度为1100℃;SK5弹簧钢在950℃开始脱碳,总脱碳层在加热过程中并未出现峰值,脱碳层深度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此外,无论是等温或等时间加热工艺下,SK5弹簧钢的脱碳敏感性均明显低于Super6弹簧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带卷簧 脱碳 敏感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用耐火钢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黄贞益 陈光 +2 位作者 曹燕 刘相华 王国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2,共2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耐火钢的冶炼、轧制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耐火钢的组织和性能均达到了日本耐火钢的标准。
关键词 耐火钢 冶炼 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钢能源优化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光 陆钟武 +1 位作者 蔡九菊 于庆波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37,共6页
根据宝钢生产系统和能源转换系统的特点 ,分工序按不同物流和不同种类能源分别建立了物流方程和能源方程 ,同时考虑了能源转换系统调节和缓冲作用并建立了相应的方程。优化计算表明 ,废品物流对节能效果影响比返回物流的影响大。该企业... 根据宝钢生产系统和能源转换系统的特点 ,分工序按不同物流和不同种类能源分别建立了物流方程和能源方程 ,同时考虑了能源转换系统调节和缓冲作用并建立了相应的方程。优化计算表明 ,废品物流对节能效果影响比返回物流的影响大。该企业在减小废品率和返回率方面的最大节能潜力为 5 8 4 2万吨标煤 ,占总能耗的 7 9%。优化方案可节能 3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优化模型 转换系统 企业能耗 物流 能源缓冲 钢铁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混合粉末涂层的组织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惠芬 胡静霞 +1 位作者 何宜柱 高甲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21,共2页
 用5kWCO2激光器在16Mn钢表面激光熔覆铜基+钴基混合合金粉末、铜基+铁基混合合金粉末。观察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研究了粉末配比、熔覆道次和激光功率等参数对熔覆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铜基合金与其他合金粉末混合...  用5kWCO2激光器在16Mn钢表面激光熔覆铜基+钴基混合合金粉末、铜基+铁基混合合金粉末。观察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研究了粉末配比、熔覆道次和激光功率等参数对熔覆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铜基合金与其他合金粉末混合得到的熔覆层组织呈现两种完全不相容的组织形态,只有在适当的工艺参数下可以获得一定相容性的复合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混合粉末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耐火H型钢腹板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钱健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3,共2页
应用显微组织分析、MARC有限元温度场分析、轧制实验等方法,对耐火H型钢的腹板性能进行了全面综合分析。得出耐火H型钢翼缘性能良好而腹板塑性较差,主要原因是由于腹板冷却速度过快造成的,提出改善腹板性能同时保证翼缘性能的措施,取得... 应用显微组织分析、MARC有限元温度场分析、轧制实验等方法,对耐火H型钢的腹板性能进行了全面综合分析。得出耐火H型钢翼缘性能良好而腹板塑性较差,主要原因是由于腹板冷却速度过快造成的,提出改善腹板性能同时保证翼缘性能的措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钢 耐火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对铜铁合金等离子熔覆层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侯清宇 付真荣 +1 位作者 黄贞益 王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55-158,共4页
采用等离子堆焊工艺,在普碳钢表面分别熔覆Cu-Fe合金层和含有4%Mo的Cu-Fe-Mo合金层,并对两种合金熔覆层进行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能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未加入Mo元素的Cu-Fe合金熔覆层中,由液相分离得到的富Fe相分布集中,并在重力的作用下... 采用等离子堆焊工艺,在普碳钢表面分别熔覆Cu-Fe合金层和含有4%Mo的Cu-Fe-Mo合金层,并对两种合金熔覆层进行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能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未加入Mo元素的Cu-Fe合金熔覆层中,由液相分离得到的富Fe相分布集中,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富集于近表面区域;富Fe相组织较为粗大,具有亚共晶结晶特征。而加入Mo元素的Cu-Fe-Mo合金熔覆层,Mo元素主要溶于富Fe相中,富Fe相的相对集中现象得到改善,组织明显细化,并且分布均匀,具有伪共晶结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堆焊 铜铁合金 液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g,Ni掺杂TiB_2基涂层的结构及韧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怀勇 李胜祗 +3 位作者 郭军 王博 朱萍 黄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9-85,共7页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分别掺杂含量约为10%(原子分数)的Cu,Ag,Ni金属,制备出三种TiB2基涂层。利用XRD,SEM分析涂层结构,并通过塑性指数δH、划痕和压痕三种手段对涂层韧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金属在涂层中的存在形式不同,导致对涂层晶...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分别掺杂含量约为10%(原子分数)的Cu,Ag,Ni金属,制备出三种TiB2基涂层。利用XRD,SEM分析涂层结构,并通过塑性指数δH、划痕和压痕三种手段对涂层韧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金属在涂层中的存在形式不同,导致对涂层晶粒和生长结构的影响不同,其中Ag以晶体形式存在,未发现Cu和Ni的晶相;三种涂层均存在TiB2晶相,Ni和Ag使TiB2晶粒细化,Cu促进晶粒长大;TiB2-Cu和TiB2-Ni涂层为柱状结构,表面存在明显颗粒,而TiB2-Ag涂层柱状结构趋于消失,表面无明显颗粒。结构的不同对涂层的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所有涂层均保持在较高的硬度(>35GPa),三种金属都对涂层韧性有所改善,其中Ni最为显著,Cu和Ag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TiB2-Ni TiB2-Cu TiB2-Ag 划痕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沸腾阶段对竖直淬火件轴向硬度的影响
11
作者 李芳 罗新民 李殿凯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59,共3页
以传热学理论为基础,对轴类工件竖直淬火时膜沸腾阶段的传热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了工件表面蒸汽膜厚度的分布情况和传热系数的相应变化。对试验中所观察到的工件表面由底部向顶部逐渐润湿的现象,以及淬火后工件产生轴向硬度梯度的原因进... 以传热学理论为基础,对轴类工件竖直淬火时膜沸腾阶段的传热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了工件表面蒸汽膜厚度的分布情况和传热系数的相应变化。对试验中所观察到的工件表面由底部向顶部逐渐润湿的现象,以及淬火后工件产生轴向硬度梯度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 工件表面 膜沸腾 轴类工件 硬度梯度 轴向 润湿 顶部 阶段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