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电子绘本模式建构与干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佘慧莉 蔡文竹 +3 位作者 蒋瑜 方亭亭 章文佩 沈汝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目的基于创造性问题解决(CPS)模型建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电子绘本教育干预框架,观察干预活动在提升ASD儿童社会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基于CPS模型设计电子绘本,包括绘本阅读的程序设计、绘本的交互动画设计和配套绘本内容的艺术活... 目的基于创造性问题解决(CPS)模型建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电子绘本教育干预框架,观察干预活动在提升ASD儿童社会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基于CPS模型设计电子绘本,包括绘本阅读的程序设计、绘本的交互动画设计和配套绘本内容的艺术活动。2023年3月至6月,招募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轻中度ASD儿童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CPS模型认知类绘本干预,n=8)、试验组2(CPS模型社交类绘本干预,n=8)和对照组(基于布鲁姆分类法电子绘本干预,n=8),干预4周,共12次。治疗前后采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言语、社交、感知觉和健康行为4个维度进行评定,计算治疗前后差值。结果各组间社交分和感知觉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F>4.344,P<0.05),健康行为分差值有接近显著性差异(F=2.921,P=0.076)。两两比较,2个试验组的社交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感知觉分差值明显高于试验组2(P<0.01),但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2健康行为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差值略高于对照组(P=0.072)。结论基于CPS模型的电子绘本干预可能对提升ASD儿童的社交、感知觉和健康行为更加有效,但不同模式间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艺术治疗 电子绘本 创造性问题解决 布鲁姆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