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关系数-熵-二维云模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测度 被引量:5
1
作者 杜晓燕 高勤跃 刘秀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7,共8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要在多维空间中进行,叠加风险高,事故发生率高于传统现浇建筑施工,因此科学、准确地测度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从人员、机械、环境、技术、管理5个维度建立了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要在多维空间中进行,叠加风险高,事故发生率高于传统现浇建筑施工,因此科学、准确地测度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从人员、机械、环境、技术、管理5个维度建立了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相关系数-熵-二维云风险测度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测度模型较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了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要素,能够有效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风险的定量化测度,可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有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施工 风险测度 相关系数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安徽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彪 郝永康 +2 位作者 陈德敏 王索军 张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797,共10页
为了从区域层面开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预测分析,以安徽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EAPAnhui预测模型,设计了基准情景(BAS)、发展规划情景(DPS)、节能减排情景(ERS)3种情景,预测了安徽省未来3种不同的发展路径。结果显示:... 为了从区域层面开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预测分析,以安徽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EAPAnhui预测模型,设计了基准情景(BAS)、发展规划情景(DPS)、节能减排情景(ERS)3种情景,预测了安徽省未来3种不同的发展路径。结果显示:到2035年,BAS情景下能源消耗总量达到23459×10^(4)t(以吨标准煤计),相比BAS情景,DPS与ERS情景能源消耗总量分别下降了20.6%、30.7%,其中ERS情景的能源消耗总量于2030年实现达峰,峰值为16416×10^(4)t;BAS情景下,安徽省碳排放总量到2035年已达到512.2×10^(6)t,年均增长率为2.6%。DPS与ERS情景下,碳排放总量分别于2030年(389.1×10^(6)t)、2025年(357.2×10^(6)t)达到峰值,均能够完成我国提出的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承诺。基于碳约束目标对于安徽省能源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在约束路径下,分配给三大系统清洁能源的比例分别为:第三产业39.3%、居民生活23.3%、第二产业37.4%,最小清洁能源需求量为107×10^(16)J,在能源需求总量中的占比为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路径预测 LEAP模型 情景分析 清洁能源 能源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铜尾矿/聚磷酸铵的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刘秀玉 王国栋 +5 位作者 都一达 王学庆 吴胜华 戴康 管梦凡 唐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4-670,共17页
采用铜尾矿(CTS)酸解上清液通过阳离子置换对聚磷酸铵(APP)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APP(APP-M),并将其与铜尾矿复配加入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中,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铜尾矿/改性聚磷酸铵(RPUF/CTS/APP-M)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 采用铜尾矿(CTS)酸解上清液通过阳离子置换对聚磷酸铵(APP)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APP(APP-M),并将其与铜尾矿复配加入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中,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铜尾矿/改性聚磷酸铵(RPUF/CTS/APP-M)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红外联用分析(TG-FTIR)、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锥形量热(CCT)、拉曼(Raman)光谱、导热系数的测试和表征,系统研究复合材料各项物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RPUF/CTS/APP-M复合材料气相-凝聚相协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RPUF-1的LOI值达到24.3%(体积分数),燃烧时无熔融滴落,UL-94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0等级,RPUF/CTS/APP-M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明显提高。RPUF-5的pHRR和THR较纯样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234.4 kW/m^(2)、23.3 MJ/m^(2),相对于纯RPUF分别下降22.0%、41.8%,RPUF/CTS/APP-M复合材料火灾安全性能提高。RPUF/CTS/APP-M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形成高度石墨化致密炭层,APP-M和CTS通过气相-凝聚相协同阻燃有效提升了RPU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该研究为铜尾矿的高价值利用和阻燃RPUF复合材料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硬质聚氨酯泡沫 聚磷酸铵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芯钢管连接的PVC-CFRP管混凝土柱-RC梁边节点应变分析
4
作者 于峰 施坤 +2 位作者 管玉聪 方圆 许波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7,共11页
为分析芯钢管连接的PVC-CFRP管混凝土柱-RC梁边节点的应变发展规律,通过10个芯钢管边节点试件和1个普通边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试验,探析芯钢管含钢率、CFRP条带间距、节点环箍配箍率、轴压比和梁纵筋配筋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 为分析芯钢管连接的PVC-CFRP管混凝土柱-RC梁边节点的应变发展规律,通过10个芯钢管边节点试件和1个普通边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试验,探析芯钢管含钢率、CFRP条带间距、节点环箍配箍率、轴压比和梁纵筋配筋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节点处发生剪切破坏。早期节点剪力主要由混凝土斜压杆承担,当试件达到峰值承载力时,节点斜向压力仍由混凝土承担,而斜向拉力由柱纵筋和节点环形箍筋共同承担,芯钢管直接参与抗剪。考虑芯钢管含钢率、节点环箍配箍率和轴压比的影响,引入边节点抗剪综合影响系数,建立边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FRP管混凝土 节点 钢管混凝土 破坏形态 应变分析 受剪机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非对称双火源火焰特性及顶棚烟气最高温度研究
5
作者 孟娜 杜晓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
针对自然通风下隧道火灾非对称双火源协同作用下火焰特性和顶棚射流烟气最高温度开展研究。在缩尺寸隧道火灾模拟试验平台开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火源间距的增大,非对称双火源由完全融合到间歇融合,最后完全分离。火焰完全融合且火源热... 针对自然通风下隧道火灾非对称双火源协同作用下火焰特性和顶棚射流烟气最高温度开展研究。在缩尺寸隧道火灾模拟试验平台开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火源间距的增大,非对称双火源由完全融合到间歇融合,最后完全分离。火焰完全融合且火源热释放速率不同时,火焰呈现非对称形态,存在一个火焰高度,火焰高度主要由较大热释放速率火源决定。随着火源间距的增大,存在两个火焰高度,火焰高度最大值均大于对应工况火焰完全融合时的火焰高度。双火源一侧接收到的辐射热流随离开火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固定水平位置处接收到的热辐射随着火源间距的变化会有波动,但整体变化不大。非对称双火源火羽流顶棚射流烟气最高温度整体随火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当S/D<0.5时,烟气最高温度主要受两个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影响,火源间距对烟气最高温度的影响较小;而当S/D≥0.5时,烟气最高温度主要受对应侧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影响,而受临近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对称双火源顶棚射流烟气最高温度分段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隧道火灾 非对称双火源 火焰形态 火焰高度 热辐射 烟气最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协同无机盐增效弦栅水膜除尘
6
作者 丁厚成 薛亚芹 +3 位作者 邓权龙 张文静 邵梦胜 许盈盈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51-3658,共8页
为研究新型高效复合型湿式除尘装备除尘性能,本文以无烟煤粉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搭建了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协同无机盐增效弦栅水膜除尘实验系统,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进行优选复配来确定配比方案,选取了0.4%SDBS/0.5%SDS/0.07%MgCl_(2)... 为研究新型高效复合型湿式除尘装备除尘性能,本文以无烟煤粉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搭建了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协同无机盐增效弦栅水膜除尘实验系统,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进行优选复配来确定配比方案,选取了0.4%SDBS/0.5%SDS/0.07%MgCl_(2)、0.5%SDS/0.3%AEO-9/0.05%MgCl_(2)、0.4%SDBS/0.3%AEO-9/0.07%MgCl_(2)三种复合溶液来进行弦栅水膜除尘实验,研究风速、喷雾压力、喷嘴与弦栅间距、粉尘浓度及复合溶液种类对除尘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湿式弦栅的除尘效率相较于单一弦栅过滤除尘显著提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风速可有效提高除尘效率,当风速超过0.8m/s时,除尘阻力明显增大,弦栅造膜效应降低导致除尘效率降低;增大喷雾压力,耗水量及除尘效率随之增加,需综合考虑;随着喷嘴与弦栅间距、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除尘效率先增后减,当喷嘴与弦栅间距为100mm、粉尘浓度为500mg/m^(3)时,除尘效率最高达95.54%;三种复合溶液中0.4%SDBS/0.5%SDS/0.07%MgCl_(2)对粉尘的润湿性能最佳,且除尘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除尘 喷雾 弦栅 表面活性剂 无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盐膨润土导热性能的温度效应
7
作者 周殷康 阎长虹 +3 位作者 郑军 谢胜华 项国圣 刘全威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67-1774,共8页
含盐膨润土导热性能的温度效应对于核废料深地处置库设计至关重要。通过盐溶液对MX80膨润土粉进行盐化调湿处理,并基于热探针法测试了不同温度下含盐膨润土导热性能,并分析了不同温度下膨润土相对湿度随盐分特征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 含盐膨润土导热性能的温度效应对于核废料深地处置库设计至关重要。通过盐溶液对MX80膨润土粉进行盐化调湿处理,并基于热探针法测试了不同温度下含盐膨润土导热性能,并分析了不同温度下膨润土相对湿度随盐分特征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含盐膨润土导热性能的温度效应与无盐膨润土相似,导热系数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温度对含盐膨润土导热性能的强化程度要弱于无盐膨润土;相同盐分类型下随浓度升高,含盐膨润土导热性能的温度效应快速弱化;相同盐分浓度下,不同盐分类型含盐膨润土导热性能的温度效应不同,呈现CaCl_(2)<NaCl<KCl。含盐膨润土导热性能温度效应的演化机理归因于盐分降低了土内相对湿度,部分抵消了温度通过水汽潜热传输对导热性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膨润土 导热性能 水汽潜热传输 温度效应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建筑生命周期CO_2排放的核算方法 被引量:20
8
作者 黄志甲 赵玲玲 +1 位作者 张婷 刘钊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03-105,共3页
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住宅建筑生命周期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建立了住宅建筑生命周期CO2排放的核算模型。选取马鞍山市某栋住宅建筑作为实例研究,计算得到该住宅建筑单位面积年CO2排放量为25.38kgCO2/(㎡.a)。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日常... 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住宅建筑生命周期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建立了住宅建筑生命周期CO2排放的核算模型。选取马鞍山市某栋住宅建筑作为实例研究,计算得到该住宅建筑单位面积年CO2排放量为25.38kgCO2/(㎡.a)。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日常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占整个生命周期的比例最大,达到72.26%。最后通过对比日本、台湾住宅建筑生命周期过程中CO2排放的分布情况,以验证核算模型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建筑 生命周期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水处理中纳米TiO_2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浩 朱庆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0,共4页
介绍了纳米TiO2的光催化反应机理,概述了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油污废水、农药废水、染料废水、表面活性剂废水、造纸废水、其他有机物废水,以及含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限制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实际应用的5个因素:纳米TiO... 介绍了纳米TiO2的光催化反应机理,概述了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油污废水、农药废水、染料废水、表面活性剂废水、造纸废水、其他有机物废水,以及含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限制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实际应用的5个因素:纳米TiO2的改性、纳米TiO2的固定化、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纳米TiO2的应用机理和纳米TiO2的负面影响。科研工作者需不断完善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才能使其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得到更广泛和有效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工业废水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激发铁尾矿粉-脱硫灰矿山充填体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张宇轩 于峰 +2 位作者 曹越 杨志欣 方圆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187,共8页
为了解决矿山充填体在高寒地区耐久性低的问题,试验以铁尾矿粉、脱硫灰和矿渣微粉作为胶凝材料,NaOH和CaSO_(4)为复合激发剂制备矿山充填体,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不同胶砂比、钢渣砂掺量、料浆质量浓度对试样抗冻性能... 为了解决矿山充填体在高寒地区耐久性低的问题,试验以铁尾矿粉、脱硫灰和矿渣微粉作为胶凝材料,NaOH和CaSO_(4)为复合激发剂制备矿山充填体,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不同胶砂比、钢渣砂掺量、料浆质量浓度对试样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次数冻融循环下充填体的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随着胶砂比掺量和料浆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而随着钢渣砂掺量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矿山充填体最优配合比为胶砂比1∶4,钢渣砂掺量为30%和质量浓度为80%。此外,基于混凝土疲劳积累损伤理论和强度衰减模型,引入胶砂比、钢渣砂掺量和料浆质量浓度的修正系数,建立冻融循环后充填体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充填 胶凝材料 铁尾矿粉 脱硫灰 正交试验:抗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其对水化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云飞 陈德鹏 +1 位作者 郭明磊 吕忠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9-2228,共10页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伴随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进行被广泛应用,但废弃物中的重金属会导致使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所生产的水泥重金属含量超过规范限值。水泥窑协同处置水泥熟料中常见重金属有Zn、Cu、Cr、Pb、Ni和Cd,其含量总和一般...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伴随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进行被广泛应用,但废弃物中的重金属会导致使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所生产的水泥重金属含量超过规范限值。水泥窑协同处置水泥熟料中常见重金属有Zn、Cu、Cr、Pb、Ni和Cd,其含量总和一般为0.16‰~1.03‰,占混凝土总引入量的95%以上。混凝土中的重金属主要以离子态和金属难溶物两种形态存在,会被C—S—H凝胶、AFm和AFt等水化产物以封裹、吸附和离子替代等形式固化。Zn、Cu、Cr、Pb、Ni和Cd等重金属会提高水泥生料的易烧性,并改变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比例,Zn、Cu和Cd会导致水泥熟料中硅酸钙矿相生成更多的C_(3)S,而Cr会促进C_(2)S的生成。重金属在水泥熟料内的固溶情况也不同,Zn会优先固溶在方镁石之中,Cu和Ni主要分布在中间矿物相,Cd和Pb在C_(3)S、C_(2)S、C_(3)A和C_(4)AF上为较均匀的分布,Cr主要分布在C_(2)S中。Cu、Cr、Pb、Ni和Cd可以加速水泥水化热的释放从而促进水泥早期水化,但Zn会与OH^(-)反应生成难溶物覆盖在水泥颗粒表面阻碍水泥早期水化反应;同时常见重金属会与水泥浆体中的OH^(-)发生反应,造成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的下降。目前已有重金属对水泥基材料的烧制、水化和力学性能影响趋于完善但耐久性影响方面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水泥基材料 熟料组成 水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浩 刘秀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4,79,共4页
介绍了纳米技术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现状,对常用于改性建筑涂料的纳米材料进行了论述,叙述了纳米材料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成果,指出了纳米技术在建筑涂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针对改性建筑涂料安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纳米技术在建... 介绍了纳米技术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现状,对常用于改性建筑涂料的纳米材料进行了论述,叙述了纳米材料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成果,指出了纳米技术在建筑涂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针对改性建筑涂料安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纳米技术在建筑涂料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建筑涂料 纳米粒子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的多元化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伟 于峰 贾冬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7-19,共3页
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分析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面临问题。研究多元实践教学内容,提出通过课程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式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土木工程学科各专业应用... 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分析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面临问题。研究多元实践教学内容,提出通过课程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式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土木工程学科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教学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装成孔改进双针热脉冲法测定土体比热容研究
14
作者 周殷康 阎长虹 +4 位作者 张红扣 吴云 祁磊磊 袁宏光 郝凯旋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1-35,共5页
比热容是土体基本的热物理性质之一,双针热脉冲法广泛应用于土体比热容测试。引孔是双针热脉冲法土体比热测试的关键,要求单孔完全垂直且双孔之间严格共面平行。然而,由于土体存在穿透阻力,传统的限位钻孔法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进而影响... 比热容是土体基本的热物理性质之一,双针热脉冲法广泛应用于土体比热容测试。引孔是双针热脉冲法土体比热测试的关键,要求单孔完全垂直且双孔之间严格共面平行。然而,由于土体存在穿透阻力,传统的限位钻孔法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进而影响测试稳定性。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组装成孔法,根据热脉冲法双针探头的形状尺寸,设计了相应的成型模具,并通过静压在两块土料上分别制得一对平行半圆双孔,对称拼接组装成双针热脉冲法所需共面平行垂直双圆孔。结果表明,组装成孔法相较于限位钻孔法能大幅提高双针热脉冲法在土体比热容测试中的稳定性,且组装成孔法测试结果与DSC、TPS法所测土体比热容接近,表明组装成孔改进的双针热脉冲法可更好地测定土体比热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比热 双针热脉冲法 组装成孔 改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辐射中空玻璃对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德敏 刘莹惠 +3 位作者 李嘉琪 姜苏 陆彪 鲁月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744-5751,共8页
透明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有重要影响,其中窗墙比和玻璃类型是重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气候区条件下典型城市的办公建筑,采用不同镀膜位置的低辐射中空玻璃,应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分别考虑外窗方位和窗墙比变化情况下,计算房间的制... 透明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有重要影响,其中窗墙比和玻璃类型是重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气候区条件下典型城市的办公建筑,采用不同镀膜位置的低辐射中空玻璃,应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分别考虑外窗方位和窗墙比变化情况下,计算房间的制冷能耗、供暖能耗和综合能耗。结果表明:随着窗墙比增大,制冷能耗均增大,窗在南侧房间供暖能耗均减小;哈尔滨外窗在南向时采用A型玻璃更佳,其他方位采用C型玻璃更佳,广州、南京和北京外窗均采用B型玻璃更佳;广州、南京、北京窗在西侧采用B型玻璃且窗墙比为0.7时综合节能率最大,值分别为20.0%、19.2%、15.4%,哈尔滨窗在东侧采用C型玻璃且窗墙比为0.7时综合节能率最大,值为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建筑 低辐射中空玻璃 窗墙比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楼梯间不同自然排烟方式对烟气流动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厚成 余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1-167,共7页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疏散通道内的环境安全是重中之重。以马鞍山市某13层办公楼为原型,基于火灾动力学的理论,利用FDS火灾仿真软件对其楼梯间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动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研究在楼梯间底部、中部、顶部起火时,在不同自然...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疏散通道内的环境安全是重中之重。以马鞍山市某13层办公楼为原型,基于火灾动力学的理论,利用FDS火灾仿真软件对其楼梯间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动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研究在楼梯间底部、中部、顶部起火时,在不同自然排烟开窗方式下烟气的流动规律,并根据模拟结果探讨了在楼梯间底部起火时,CO浓度和温度的分布规律,从而得出最佳的自然排烟的开窗方式,以减少烟气等有害气体对楼梯间疏散环境的影响,可为人员疏散及现场救援等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楼梯间 不同自然排烟方式 烟气流动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流动对疏散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丁厚成 徐远迪 +1 位作者 邓权龙 连志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8-124,共7页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存在着顶棚射流和烟囱效益的现象,这些现象都会对人员疏散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流动对安全疏散的影响,将六安市一幢21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楼层和楼梯的几何模型,运用火灾模拟软件(FDS...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存在着顶棚射流和烟囱效益的现象,这些现象都会对人员疏散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流动对安全疏散的影响,将六安市一幢21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楼层和楼梯的几何模型,运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对高层建筑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烟气流动特性以及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得出火灾烟气蔓延对安全疏散的影响结果。模拟结果表明:烟气的温度相比于减光性对疏散的影响更大;烟气流动速度和火源的热释放速率(HRR)有着直接联系,火源HRR较小时,疏散时间充足,适当控制火源HRR可以为疏散提供更多时间;在建筑较高楼层合理设置消防电梯更有助于疏散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火灾 烟气流动 数值模拟 疏散 热释放速率(H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表面功能建筑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浩 刘秀玉 +2 位作者 黄新杰 唐刚 杜晓燕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87,共4页
从倡导室内表面建筑材料向功能化、生态化和无害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相变材料、调湿材料和光催化材料3种功能材料的特性,及其在室内表面建筑材料中应用的现状,探讨了目前室内表面功能建筑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局限性,并对今后的... 从倡导室内表面建筑材料向功能化、生态化和无害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相变材料、调湿材料和光催化材料3种功能材料的特性,及其在室内表面建筑材料中应用的现状,探讨了目前室内表面功能建筑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局限性,并对今后的研究、应用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建筑材料 相变 调温调湿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水灾灾损率风险测度及区划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晓燕 丁厚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1-304,313,共4页
信息扩散原理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小样本数据携带的信息,对小区域灾情资料不足的情况较为适用。以安徽省17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信息扩散原理建立水灾灾损率风险测度模型,计算各市遭受水灾不同水平经济破坏的概率估计值及超越概率,完成水灾经... 信息扩散原理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小样本数据携带的信息,对小区域灾情资料不足的情况较为适用。以安徽省17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信息扩散原理建立水灾灾损率风险测度模型,计算各市遭受水灾不同水平经济破坏的概率估计值及超越概率,完成水灾经济损失的定量风险测度。为使结果更为直观,绘制了灾损率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整体上,淮河流域灾损风险最大,中部沿江地带次之,皖南及皖西大别山区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 灾损率 风险测度 区划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填充薄壁管的低速弯曲性能研究
20
作者 王冬冬 夏禹辰 +1 位作者 黄志来 王士龙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8-289,共12页
目的为提高工程防护结构的动态弯曲性能,提出一种利用泡沫混凝土作为芯层材料的填充薄壁方管结构形式。方法对填充不同密度的泡沫混凝土薄壁方管进行准静态和动态低速冲击三点弯曲实验,研究填充结构的弯曲行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管壁厚... 目的为提高工程防护结构的动态弯曲性能,提出一种利用泡沫混凝土作为芯层材料的填充薄壁方管结构形式。方法对填充不同密度的泡沫混凝土薄壁方管进行准静态和动态低速冲击三点弯曲实验,研究填充结构的弯曲行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管壁厚度、芯层长度以及冲击速度对填充结构弯曲性能的影响,探讨芯层与管壁二者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协同变形机理。结果相比空管结构,准静态和动态弯曲下泡沫混凝土填充管的平均压溃载荷可分别提高88.26%和80.04%。结论准静态下填充管结构的弯曲性能由局部失稳凹陷和全局弯曲共同决定,而动态下的弯曲性能则由局部坍塌变形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薄壁管 低速冲击 弯曲性能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