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源滤波器的最优安装点和检测点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乐柱 杜荣权 穆瑜 《电源学报》 CSCD 2015年第5期10-14,21,共6页
有源滤波器和并联电容器组在系统中安装位置的不同,混合补偿系统有2种典型的电路结构类型。由于电路结构类型及有源滤波器所采取的谐波电流检测点的不同,有源滤波器投入后可能会使系统因谐振作用而不能正常工作。建立配电网及混合型有... 有源滤波器和并联电容器组在系统中安装位置的不同,混合补偿系统有2种典型的电路结构类型。由于电路结构类型及有源滤波器所采取的谐波电流检测点的不同,有源滤波器投入后可能会使系统因谐振作用而不能正常工作。建立配电网及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的等效模型和传递函数,分析有源滤波器最优安装点和检测点的选择方法对系统谐波的抑制作用。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最优安装点 谐波电流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植被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的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构建及性能调控
2
作者 张佳伦 张伟钢 +1 位作者 庄月婷 张千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63-1669,共7页
仿绿色植被伪装材料一直是多频谱兼容隐身领域的研究热点。以聚氨酯树脂基体、黄蓝色浆、片状铝粉为主要原料,通过黄蓝色浆配比、片状铝粉及总颜料(色浆+铝粉)量的调控,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与绿色植被相似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的低红... 仿绿色植被伪装材料一直是多频谱兼容隐身领域的研究热点。以聚氨酯树脂基体、黄蓝色浆、片状铝粉为主要原料,通过黄蓝色浆配比、片状铝粉及总颜料(色浆+铝粉)量的调控,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与绿色植被相似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的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系统研究了黄蓝色浆配比、片状铝粉添加量及总颜料添加量对涂层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颜色特征、红外发射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其红外隐身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9∶1~9.8∶0.2范围内调控黄蓝聚氨酯色浆比例,涂层的颜色可在翠绿色到黄绿色范围内变化,涂层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峰可在541~545 nm范围内变化,与涂层的颜色变化规律一致。调控黄蓝聚氨酯色浆比例至9.6∶0.4,涂层在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中具有与绿色植被相似的绿峰特征,使涂层体现出与绿叶匹配的黄绿色特征。不同色浆配比条件下的纯色浆涂层发射率均大于0.894,涂层基本不具备红外隐身效果。在最佳黄蓝色浆配比下通过在涂层中添加少量的片状铝粉便可显著降低涂层的发射率。随着涂层中片状铝粉添加量的增大,涂层的发射率降低,涂层的黄绿色颜色特征变浅,但反射光谱中依然可以在545 nm处看到一黄绿色反射峰的存在。当涂层中的片状铝粉添加量为10%,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可降至0.679,相比纯色浆涂层的发射率(0.894)降低了24%,且涂层依然保持了明显的绿峰和黄绿色可见光特征。在最佳铝粉和色浆配比条件下调控涂层中的总颜料量,涂层的颜色特征及545 nm处的谱峰特征基本没有变化。当涂层中的总颜料量不超过50%时,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可随总颜料量的增大而降低。通过调控总颜料量发现其为50%时,涂层的发射率可低至0.677,红外隐身性能最佳。同时涂层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附着力1级、柔韧性2 mm、耐冲击强度50 kg·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红外发射率 绿峰 红外隐身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红外-激光兼容隐身涂层的构建与性能调控
3
作者 庄月婷 徐国娟 +4 位作者 张伟钢 张佳伦 杨茂盏 唐婉琪 张千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3-325,共13页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超疏水性能,以及兼具低红外发射率和低近红外反射率的复合涂层。方法使用玻璃棒刮涂法制备复合涂层,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丙烯酸改性聚氨酯(APU)共混改性树脂为黏合剂,以铝(Al)为红外隐身材料,以...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超疏水性能,以及兼具低红外发射率和低近红外反射率的复合涂层。方法使用玻璃棒刮涂法制备复合涂层,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丙烯酸改性聚氨酯(APU)共混改性树脂为黏合剂,以铝(Al)为红外隐身材料,以多层石墨烯为近红外吸收剂,以纳米SiO_(2)、硅烷偶联剂(KH560)和氨基硅烷改性剂(APTES)为界面改性剂,研究各组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当总填料的质量分数为45%,且m纳米SiO_(2)∶mGO+Al=4∶6,mAl∶mGO=6∶4,mAPU∶mPDMS=1∶9时,涂层在1.06μm处的反射率低至42.1%,在8~14μm处的发射率低至0.711,水接触角达到150.5°。添加KH560、APTES进行优化(KH560的质量分数为2%,APTES的质量分数为4%)后,涂层的性能进一步提升,红外发射率低至0.697,在1.06μm处近红外反射率低至41.5%,水接触角达到151.5°,附着力为1级,柔韧性指标为2 mm,耐冲击强度为50 kg·cm。结论成功制备了超疏水、低红外发射率、低近红外反射率兼容的涂层,它在各类装备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为超疏水功能涂层的力学性能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低红外发射率 低近红外反射率 复合涂层 力学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花算法的加热炉燃烧系统延时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旭刚 高坤 +5 位作者 安硕 王正兵 王兵 王璐 沈浩 宋爱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29-3242,共14页
针对轧钢加热炉炉膛燃烧工况复杂、各区段温度响应存在滞后性和参数耦合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烟花算法(improved fireworks algorithm,IFWA)优化的延时输出滑模控制(delayed output sliding mode control,DOSMC)加热炉耦合燃烧系... 针对轧钢加热炉炉膛燃烧工况复杂、各区段温度响应存在滞后性和参数耦合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烟花算法(improved fireworks algorithm,IFWA)优化的延时输出滑模控制(delayed output sliding mode control,DOSMC)加热炉耦合燃烧系统控制策略,以加热炉各区燃料量为控制量、各区炉膛温度为被控量,构建三区炉温耦合模型,利用伴随矩阵解耦方法对模型进行解耦,设计基于改进烟花算法优化的滑模控制器,构造延时输出观测器估计系统的延时输出并补偿。研究结果表明:与IFWA-DOSMC控制、DOSMC控制和PID控制相比,提出的解耦IFWA-DOSMC控制系统有效抑制了时滞和系统耦合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并且抗干扰能力强,解耦IFWA-DOSMC控制系统无超调,调节时间最短为388.42 s,在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超调量为11.79%,调节时间为331.59 s;相比于工业现场原控制策略,提出的控制策略控制精度提高了49%,温度偏差范围在±11℃之内,符合现场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矩阵解耦 滑模控制 改进烟花算法 加热炉炉膛温度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盐酸盐与氢氧化钙反应动力学
5
作者 张雨 赵贵琰 +3 位作者 田永畅 邱小魁 孙佳丽 许立信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9,共6页
在双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乙二胺盐酸盐副产物,该副产物通过与氢氧化钙进行中和反应得到无水乙二胺,可实现乙二胺的循环利用。利用电导率法建立乙二胺盐酸盐转化率和电导率的关系,考察了液固比、盐浓度、温度等... 在双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乙二胺盐酸盐副产物,该副产物通过与氢氧化钙进行中和反应得到无水乙二胺,可实现乙二胺的循环利用。利用电导率法建立乙二胺盐酸盐转化率和电导率的关系,考察了液固比、盐浓度、温度等因素对乙二胺盐酸盐转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乙二胺盐酸盐的转化率随着液固比及乙二胺盐酸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基于缩芯模型,建立乙二胺盐酸盐和氢氧化钙的动力学方程。根据实验数据求出反应过程的活化能,发现乙二胺盐酸盐和氢氧化钙的中和反应主要受内部扩散控制。动力学模型为Kt=1-3(1-x)^(2/3)+2(1-x),活化能为30.89 kJ/mol。该研究为从乙二胺盐酸盐副产物提取无水乙二胺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盐酸盐 缩芯模型 动力学 氯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与退火工艺对600MPa级CSiMn系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少华 刘永刚 +2 位作者 詹华 李国明 潘红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在实验室利用Multipas多功能连续退火模拟器,制备了600MPa级C-Mn系冷轧双相钢,研究了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加Cr和不加Cr的双相钢的组织形貌和性能特点;并采用差热分析仪对其相变温度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未加Cr的钢的屈... 在实验室利用Multipas多功能连续退火模拟器,制备了600MPa级C-Mn系冷轧双相钢,研究了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加Cr和不加Cr的双相钢的组织形貌和性能特点;并采用差热分析仪对其相变温度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未加Cr的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屈强比逐渐升高,而加Cr钢的屈服强度与屈强比在800℃时有一个明显的低谷出现。同时Cr的加入缩小了两相区的温度,降低了A3点;并使碳化物的溶解温度提高,带状组织得到明显改善,马氏体的尺寸细小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退火 双相钢 屈强比 带状组织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DDE-PID加热炉炉温控制 被引量:9
7
作者 冯旭刚 章义忠 +5 位作者 王正兵 宋爱国 李通 沈浩 王璐 宋澜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88-3697,共10页
针对加热炉炉温控制的目标多变、干扰因素多等问题,提出基于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优化预期动态(desired dynamic equation,DDE)二自由度PID控制策略。将非线性鲁棒控制器(Tornambe Controller)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外部干扰项利用... 针对加热炉炉温控制的目标多变、干扰因素多等问题,提出基于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优化预期动态(desired dynamic equation,DDE)二自由度PID控制策略。将非线性鲁棒控制器(Tornambe Controller)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外部干扰项利用观测器近似替换,运用预期动态法构建动态特性方程,推导出带有预期动态特性方程系数和观测器参数的二自由度PID等价形式。在判定系统稳定性后确定待优化参数选值范围,进而通过萤火虫优化算法选取最优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PID和二自由度PID控制相比,模型适配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调节时间最多减少38 s,超调量最多降低15%,系统抗干扰性良好。使用所提策略后,炉温控制偏差小于±20℃,炉温波动降低60%,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自由度PID 预期动态法 萤火虫算法 加热炉炉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3)O_(4)/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乙醇还原胺化合成乙胺反应中的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峻豪 徐蒙 +1 位作者 万超 许立信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1-406,共6页
以γ-Al_(2)O_(3)为载体、Co(NO_(3))_(2)·6H_(2)O为前体,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Co_(3)O_(4)/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采用XRD、H_(2)-TPD、H_(2)-TPR、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乙醇还原胺化合成... 以γ-Al_(2)O_(3)为载体、Co(NO_(3))_(2)·6H_(2)O为前体,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Co_(3)O_(4)/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采用XRD、H_(2)-TPD、H_(2)-TPR、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乙醇还原胺化合成乙胺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钴主要以Co_(3)O_(4)物种形式存在,适宜条件下制备的Co_(3)O_(4)/γ-Al_(2)O_(3)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可达5.15%、有效粒子直径为19.0 nm。实验结果表明,在重时空速0.9 h^(-1)、氨气与乙醇摩尔比3∶1、反应温度190℃、氢气压力0.4 MPa的反应条件下,乙醇转化率为76.6%、乙胺选择性达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催化剂 乙醇 乙胺 固定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拓扑聚合物在药物载体领域的应用
9
作者 贾娟英 卞清 +1 位作者 孙魄 申克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52-2060,共9页
环状拓扑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学方法学、生物学、超分子自组装等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主要介绍了环状拓扑结构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药物载体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挑战,为促进环状拓扑材... 环状拓扑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学方法学、生物学、超分子自组装等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主要介绍了环状拓扑结构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药物载体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挑战,为促进环状拓扑材料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向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拓扑聚合物 药物载体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