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位一体”助农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省红光村与红石岩村为例
1
作者 王琴 赵欣悦 +2 位作者 张旭瑶 孙国梁 史经枢 《南方农机》 2025年第6期76-79,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村产业发展面临困境,亟待探索契合实际的发展方案。安徽省红光村与红石岩村从乡村产业振兴视角出发,积极探索并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助农新模式,融合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村产业发展面临困境,亟待探索契合实际的发展方案。安徽省红光村与红石岩村从乡村产业振兴视角出发,积极探索并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助农新模式,融合教育助农、产业助农与科技助农。两村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助力村民实现收益最大化,并通过人才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研究结果表明,“三位一体”助农新模式有效促进了红光村、红石岩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了科技成果和农业生产力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教育助农 产业助农 科技助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政策演进、总体布局与实施路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董津津 刘家树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必要前提,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对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安徽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演进出发,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和机...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必要前提,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对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安徽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演进出发,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和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围绕环境分析系统阐述了安徽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目标设计和任务布局,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总体布局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安徽马鞍山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成祖松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10期75-77,共3页
科技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近年来马鞍山市不断强化科技赋能,从科技特派员、科技人才引育、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科技服务平台创建、科技计划项目供给等维度,积极探索科技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助力全... 科技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近年来马鞍山市不断强化科技赋能,从科技特派员、科技人才引育、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科技服务平台创建、科技计划项目供给等维度,积极探索科技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助力全市乡村振兴“提档增速”,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科技人才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4
作者 成祖松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3期181-184,共4页
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近年来安徽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显著,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实力增强,返乡创业就业人才规模扩张,乡村人才振兴生态日益优化,但也存在着农村人口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乡村... 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近年来安徽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显著,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实力增强,返乡创业就业人才规模扩张,乡村人才振兴生态日益优化,但也存在着农村人口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乡村公共服务人才缺口较大、乡村治理人才队伍仍需加强及乡村人才留用机制有待健全等现实困境。要从优化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支持体系、推进乡村人才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引导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公共服务、加快引进培育乡村治理人才队伍等方面入手,切实为安徽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乡村人才 安徽 现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基于环境信息披露的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振艳 王先柱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7,共11页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2008—2022年我国重污染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环境信息披露在绿色信...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2008—2022年我国重污染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环境信息披露在绿色信贷政策影响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中的调节作用,以及这种调节作用在内部控制差异和市场竞争程度差异上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融资约束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企业在环境信息上的披露能有效缓解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这种调节作用主要在低内部控制企业以及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时显著。因此,政府应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强化正向激励;企业应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应加强资金监管,灵活提供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重污染上市公司 融资约束 环境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及其发挥
6
作者 桂河清 孙豪 武优勐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115,共16页
深刻认识、用好用足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是在复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缓解经济外生冲击和增强经济内生增长稳定性的重要途径。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表现出消费市场规模巨大、成长性强和结构丰富的典型特征。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 深刻认识、用好用足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是在复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缓解经济外生冲击和增强经济内生增长稳定性的重要途径。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表现出消费市场规模巨大、成长性强和结构丰富的典型特征。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具体包括:通过降低冗余风险、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形成的安全保障优势;通过缓解外部冲击、平滑需求波动和促进精准调控形成的稳定发展优势;通过优化要素配置、促进社会分工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形成的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增加创新收益、摊薄研发成本和强化技术外溢形成的技术创新优势;通过加速技术迭代、保护幼稚产业和重构全球价值链形成的本地市场优势。然而,居民消费能力有待提升、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衡、县乡消费潜力尚待挖掘、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和消费引领作用偏弱等问题,制约了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向经济发展效益的转化。中国需要做实收入增长支撑、完善供需适配体系、释放县乡消费潜力、创新消费预期管理和培育全球性消费枢纽,从而更好地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市场 需求优势 消费需求 技术进步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问题研究——基于2022年577份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分析
7
作者 朱兆珍 贺小容 曾祥飞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3,148,149,共14页
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是财会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据财政部2022年577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描述各省区市及区域注册会计师行业受行政处罚数量、违反法律法规次数等违法违规的特征规律,剖析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是财会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据财政部2022年577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描述各省区市及区域注册会计师行业受行政处罚数量、违反法律法规次数等违法违规的特征规律,剖析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可为政府等监管部门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提供理论依据,并助力注册会计师行业规范财务审计秩序、提高审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行业 行政监管 行政处罚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经济崛起的比较与解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洪功翔 张兰婷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3期75-79,84,共6页
通过对安徽与全国、中部各省及江浙两省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发现安徽经济已呈现加速崛起态势。继而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投资持续增长、承接产业转移、国家战略覆盖、创新驱动等五个方面解析了安徽经济加速崛起的背后支撑因素,就如何进... 通过对安徽与全国、中部各省及江浙两省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发现安徽经济已呈现加速崛起态势。继而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投资持续增长、承接产业转移、国家战略覆盖、创新驱动等五个方面解析了安徽经济加速崛起的背后支撑因素,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经济 运行态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度量学习理论的马田系统改进及其应用研究
9
作者 常志朋 顾玉萍 陈闻鹤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3,共13页
为提升马田系统的识别性能,本文利用度量学习理论对其进行改进。一是将传统协方差马氏距离改进为以度量矩阵为参变量的马氏距离函数,然后利用简单直接的KISSME度量学习算法估计一个最能反映数据间内在关系的度量矩阵,该度量矩阵可以使... 为提升马田系统的识别性能,本文利用度量学习理论对其进行改进。一是将传统协方差马氏距离改进为以度量矩阵为参变量的马氏距离函数,然后利用简单直接的KISSME度量学习算法估计一个最能反映数据间内在关系的度量矩阵,该度量矩阵可以使同类样本更紧凑、非同类样本更分离,这有助于提升马田系统的识别性能。二是基于拉近同类样本、推远非同类样本的思想,定义一个新的特征子集评估函数代替田口方法中的信噪比,这有助于筛选出可以提高马田系统识别性能的特征。改进后的马田系统仍然保持了原理简单、易于操作的优势。本文选取6个UCI数据集进行验证,得出改进后的马田系统在Accuracy、Specificity、G-means和降维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马田系统的结论。最后,本文通过返贫识别验证了改进后马田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田系统 度量学习 KISSME 返贫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创新型城市竞争力研究——基于安徽省城市统计年鉴数据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芳 赵奎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2期51-55,共5页
作为首个国家级产业承接示范区的皖江城市带,其建设目标为到2020年示范区自主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成为安徽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带。本文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角度,构建了皖江城市带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9—2012年数据... 作为首个国家级产业承接示范区的皖江城市带,其建设目标为到2020年示范区自主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成为安徽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带。本文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角度,构建了皖江城市带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9—2012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皖江城市的发展作动态的实证分析,以探究皖江各城市在竞争力、结构层次、优劣势等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皖江城市带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水平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创新型城市 竞争力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竞争下的人才资源配置与福利净损失——基于省际人才竞争的理论推断与测度
11
作者 朱克朋 樊士德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地方竞争引起人才跨地区流动,使得人才资源在地区间重新配置。理论推断得出,完全市场机制下的人才竞争使发达地区面临人才资源配置不足问题,而地方补贴政策下的人才竞争又可能导致发达地区人才资源配置过度,产生福利净损失。以31个省级... 地方竞争引起人才跨地区流动,使得人才资源在地区间重新配置。理论推断得出,完全市场机制下的人才竞争使发达地区面临人才资源配置不足问题,而地方补贴政策下的人才竞争又可能导致发达地区人才资源配置过度,产生福利净损失。以31个省级行政区2002—2022年期间数据,在地区生产函数估计的基础上测度各地区人才资源的边际贡献,估算福利净损失的程度。结果表明,当前福利净损失并不大,人才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较高,近年来地方竞争没有导致人才资源出现明显错配。进一步考察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人才资源边际贡献的匹配情况,以判断各地区在人才竞争中的处境。结果表明,沿海地区依然存在较多人才资源缺口,“负缺口”地区人才资源向沿海地区流动是合理的。为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建议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规范人才竞争的政策手段,注重人才整体的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竞争 人才流动 人才贡献 资源配置效率 福利净损失 人才资源缺口 区域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融资平台事权、融资能力与资产负债率的差异——基于安徽省融资平台数据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明虎 陈梦雅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0-65,共6页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是构成我国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总体债务水平而忽视了不同级别融资平台存在的差异。利用安徽省35家融资平台2001—2012年财务数据,对省级、市级融资平台在事权、融资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存在的差...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是构成我国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总体债务水平而忽视了不同级别融资平台存在的差异。利用安徽省35家融资平台2001—2012年财务数据,对省级、市级融资平台在事权、融资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市级融资平台比省级融资平台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省级融资平台银行借款融资比例高于市级融资平台;由于投资规模较大、盈利能力弱、负债融资能力强等原因,省级融资平台比市级融资平台有更高的资产负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融资平台 事权差异 地方政府 资产负债率 融资能力 财政补贴 银行借款 地方债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大型保障性住区居民日常活动时空集聚、响应模式及其诠释模型——基于“家庭分工”视角的实证
13
作者 何彦 吴晓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7-1122,共16页
文章以南京市大型保障性住区为案例,从家庭分工视角对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规律进行解读,比较和阐释该类住区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响应模式,并对其时空选择过程进行理论层面的推导。从时空集聚看,大型保障性住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集聚现象往... 文章以南京市大型保障性住区为案例,从家庭分工视角对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规律进行解读,比较和阐释该类住区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响应模式,并对其时空选择过程进行理论层面的推导。从时空集聚看,大型保障性住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集聚现象往往与家庭分工强度、空间尺度休戚相关,其中,中、高强度分工下的日常活动时空集聚在主城区尺度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而低、中强度分工下的日常活动集聚则在住区尺度上。从响应模式看,各类活动的“时间+家庭”和“空间+家庭”响应模式差异均较为明显,尤其体现在工作和非工作活动之间。从诠释模型看,不同活动所涉时间范围的长短总体为:维持型活动>生存型活动>自由型活动,其时间响应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发生在中强度和高强度家庭分工之间;不同活动所涉及空间范围的大小总体为:生存型活动>维持型活动>自由型活动,其空间响应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体现在高强度家庭分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集聚 家庭分工强度 理论诠释 大型保障性住区居民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视角下金融错配的风险溢出效应
14
作者 李洋 佟孟华 褚翠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0,共13页
金融能否实现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发挥,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2008—2023年中国A股披露前五大供应商和客户信息的上市公司数据,从供应链扩散视角系统探究企业承受的金融错配负担对其上下游企业债... 金融能否实现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发挥,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2008—2023年中国A股披露前五大供应商和客户信息的上市公司数据,从供应链扩散视角系统探究企业承受的金融错配负担对其上下游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考察金融错配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承受的金融错配负担显著增加了其主要供应商和客户的债务违约风险,产生明显的风险溢出效应。机制检验发现,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挤占上下游企业的商业信用而产生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较大的企业,以及在经济相对落后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金融错配的风险溢出效应更加明显。此外,金融错配的风险溢出效应会进一步导致上下游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加剧经济的“脱实向虚”。本文研究结论为有效推动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错配 债务违约 溢出效应 商业信用 企业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金融化与债务违约:基于短贷长投视角
15
作者 武永霞 胡海青 王先柱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1,I0097-I0101,共13页
探究短贷长投策略下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蓄水池”效应占主导,企业金融化抑制债务违约风险;如果“... 探究短贷长投策略下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蓄水池”效应占主导,企业金融化抑制债务违约风险;如果“挤占”效应占主导,企业金融化加剧债务违约风险,即二者呈现U型关系,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金融化投资所致,因为短期金融化投资主要发挥“蓄水池”效应,仅抑制债务违约风险。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短贷长投在企业金融化与债务违约的影响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加剧了二者的U型影响,这是由于短期金融化投资通过削弱短贷长投抑制债务违约风险,而过度的长期金融化投资通过增加短贷长投加剧债务违约风险。研究不仅为企业合理进行金融资产配置和投融资策略选择提供指导,而且为监管机构防范实体经济出现“违约潮”甚至“破产潮”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债务违约 短贷长投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核问询和保荐机构跟投制度实施效果案例分析
16
作者 张梅 徐虹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本文选择科创板首例因重大违法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紫晶存储为案例,通过分析其IPO过程中审核问询“一问一答”所展示的内容,以及保荐机构中信建投在辅导企业上市过程中的表现,探究注册制改革背景下以强化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审核问询制... 本文选择科创板首例因重大违法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紫晶存储为案例,通过分析其IPO过程中审核问询“一问一答”所展示的内容,以及保荐机构中信建投在辅导企业上市过程中的表现,探究注册制改革背景下以强化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审核问询制度以及旨在压实保荐机构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的保荐机构跟投制度的实施效果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从信号传递视角看,多轮次IPO审核问询很可能是对IPO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事前警示;交易所对某些问题进行了多轮反复问询,而IPO公司对这些问题没有给出实质性且令人满意的回答,很可能表明公司在某些重要事项上存在隐瞒,且隐瞒问题可能正是公司上市后爆发问题的症结所在;现行保荐机构跟投制度未能实现保荐机构与拟上市公司间利益和风险的深度捆绑,当承销及保荐费用远高于跟投金额时,在高额承销及保荐费用的利益诱惑下,保荐机构并未压实其“看门人”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板 紫晶存储 审核问询制度 保荐机构跟投制度 退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证券发行审核权力配置变迁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17
作者 徐虹 吕吉虹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3-128,F0003,共7页
本文基于权力属性认定和权力配置两个维度,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英国及日本资本市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权力属性认定层面,美国、英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均将资本市场证券发行权力属性认定为企业的自由... 本文基于权力属性认定和权力配置两个维度,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英国及日本资本市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权力属性认定层面,美国、英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均将资本市场证券发行权力属性认定为企业的自由融资权力,但在具体监管规则等方面存在些许差异,而中国内地长期以来将证券发行权力视为一种国家赋予的特许权而非完全的企业自主行为;在权力配置层面,美国、英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均设置了相关监管机构,但是其监管高度依赖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或市场自我调节约束,而在中国内地,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发行的主要监管机构,且政府在监管中占据主导地位。基于上述比较分析认为,优化资源配置与提高生产力、实现潜在利益与节约交易费用是推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证券发行制度变革及权力配置变迁的内在理论逻辑,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加强市场监管与投资者保护、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则是实现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本研究为更好地理解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变革、落实新“国九条”精神、持续深入推进并完善我国全面注册制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权力配置 制度变迁 理论逻辑 现实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不对称性影响:机制与检验
18
作者 吴金南 屈心怡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7,共12页
针对现有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韧性之间关系结论不一致现象,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双元创新研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环境动态性条件下数字化转型通过双元创新对不同类型组织韧性的不对称影响效果。对465家企业调... 针对现有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韧性之间关系结论不一致现象,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双元创新研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环境动态性条件下数字化转型通过双元创新对不同类型组织韧性的不对称影响效果。对465家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分别与组织稳健性、敏捷性和完整性正相关,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均存在。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在数字化转型与不同类型组织韧性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调节了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中介作用,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利用式创新对三种类型组织韧性的积极效应随着环境动态性提高而增强,但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探索式创新对组织稳健性和敏捷性的积极效应随着环境动态性降低而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探索式创新对组织完整性的促进作用不受环境动态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组织韧性 探索式创新 利用式创新 环境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国九条”背景下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再审视
19
作者 徐虹 杨欣怡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5,共8页
作为奋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2024年新“国九条”的出台进一步明晰了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及高质量资本市场建设的路径。文章在梳理我国注册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从证券发行与上市审核权配... 作为奋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2024年新“国九条”的出台进一步明晰了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及高质量资本市场建设的路径。文章在梳理我国注册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从证券发行与上市审核权配置、监管模式、发行审核机构以及信息披露制度四个维度,通过与境外实行注册制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基于基础制度设计和具体制度安排两个层面,提出新“国九条”背景下持续深入推进我国注册制改革、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并提出应平衡好强制分红与企业成长需求之间的关系、推动注册制从“规则”向“原则”范式转变的改革启示。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构建过程中,注册制改革作为一项核心探索举措,绝非改革的最终归宿,而是通往更加完善市场体系的新起点,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始终在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国九条” 注册制改革 高质量资本市场 基础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
20
作者 马为彪 梁昌一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9,共13页
利用2011-2021年上市公司子公司异地投资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具有正向影响,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和外生政策冲击等多种方法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健。... 利用2011-2021年上市公司子公司异地投资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具有正向影响,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和外生政策冲击等多种方法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健。影响机制表明,克服地理距离和破除行政分割,提升城际产业关联度和推动城市经济空间网络化发展是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城市资本跨区域流动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和西部地区的资本跨区域流动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非中心城市资本的跨区域流动,但资本流动的方向更加趋向中心城市,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心城市具有更大的市场规模。研究结论在城市层面为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资本跨区域流动 上市公司 异地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