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VO_(4)/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d^(2+)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研究
1
作者 宋珍勇 王婷婷 +2 位作者 吴芳辉 吴孔林 周经伟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09,共8页
以片状g-C_(3)N_(4)为载体,掺杂具有4f活性电子的电催化性能良好、含丰富氧空位、稳定性更佳的TbVO_(4),成功制备了在溶解氧作为共反应剂的条件下可用于重金属离子Cd^(2+)响应及微量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 以片状g-C_(3)N_(4)为载体,掺杂具有4f活性电子的电催化性能良好、含丰富氧空位、稳定性更佳的TbVO_(4),成功制备了在溶解氧作为共反应剂的条件下可用于重金属离子Cd^(2+)响应及微量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详细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相态及元素组成和化学状态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强了导电性和电催化活性的TbVO_(4)/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比单一g-C_(3)N_(4)更强的ECL发光信号,由此触发了因Cd^(2+)阻抑作用引起的更为灵敏且线性检测范围更宽的ECL响应变化。该复合材料构筑的传感器检出限低(3.98nmol/L),选择性和重现性佳,用于真实样品中Cd^(2+)检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石墨相氮化碳 TbVO_(4) 复合材料 电致化学发光 C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硫共掺杂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Ni^(2+)和Co^(2+)的吸附 被引量:1
2
作者 余谟鑫 张振 +3 位作者 史文旭 孙宇航 王晓婷 柯清平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6,共11页
以芦荟皮为原料、(NH_(4))_(2)SO_(4)为氮源和硫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炭前驱体,再经高温热解制备了氮硫共掺杂生物炭(NSBC)。采用SEM、BET、XPS、Zeta电位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温度热解制备的NSBC对水溶液中Ni^(2+)、Co^(2+)的吸附... 以芦荟皮为原料、(NH_(4))_(2)SO_(4)为氮源和硫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炭前驱体,再经高温热解制备了氮硫共掺杂生物炭(NSBC)。采用SEM、BET、XPS、Zeta电位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温度热解制备的NSBC对水溶液中Ni^(2+)、Co^(2+)的吸附性能,探究了NSBC吸附Ni^(2+)、Co^(2+)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分析了温度和pH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推测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NSBC表面为层片状堆积的多孔结构,热解温度800℃制备的NSBC_(800)具有分级多孔结构,微孔总体积0.07 cm^(3)/g,比表面积149 m^(2)/g,非微孔体积占比46%,其表面具有摩尔分数29.94%的O元素、4.79%的N元素和6.21%的S元素。NSBC_(800)对Ni^(2+)和Co^(2+)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245.70和223.71 mg/g。NSBC表面由O、N和S元素组成的化学官能团吸附Ni^(2+)和Co^(2+)反应生成盐或络合物,沉积在生物炭表面;Langmuir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的NSBC对Ni^(2+)和Co^(2+)的吸附表明,该过程由化学吸附控制,通过络合作用、共沉淀、离子交换和静电吸引等机制实现对Ni^(2+)和Co^(2+)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硫共掺杂 芦荟皮 生物质 废弃电池 Ni^(2+) Co^(2+)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
3
作者 许立信 康梦奇 +3 位作者 周洋 谢婧 郝思雨 万超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14-2021,共8页
Co(NO_(3))_(2)·6H_(2)O与钛酸四丁酯通过混合焙烧法得到了产物Co-TiO_(2),然后其与NaH_(2)PO_(2)按不同质量比混合研磨焙烧,制备了一系列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CoP-TiO_(2))。采用SEM、TEM、XRD、XPS和UV-Vis DRS对催化剂的微观... Co(NO_(3))_(2)·6H_(2)O与钛酸四丁酯通过混合焙烧法得到了产物Co-TiO_(2),然后其与NaH_(2)PO_(2)按不同质量比混合研磨焙烧,制备了一系列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CoP-TiO_(2))。采用SEM、TEM、XRD、XPS和UV-Vis DRS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和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将CoP-TiO_(2)用于催化氨硼烷(AB)水解制氢,通过控制变量法,考察了m(NaH_(2)PO_(2))∶m(Co-TiO_(2))、有无可见光照、反应温度、AB浓度对CoP-TiO_(2)催化AB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由m(NaH_(2)PO_(2))∶m(Co-TiO_(2))=2∶1制备的催化剂2CoP-TiO_(2)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在可见光照射、反应温度为298 K的条件下,20 mg 2CoP-TiO_(2)催化60 mL浓度为0.5 mol/L AB水溶液水解制氢,转化频率最高,为38.7 min^(-1),反应的活化能为46.4 kJ/mol。2CoP-TiO_(2)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经过5次循环测试后,其催化AB水解制氢的反应时间没有明显增加。磷的引入降低了带隙能量,从Co-TiO_(2)的2.70 eV降至2CoP-TiO_(2)的2.46 eV,提高了电子迁移速率,从而促进了光催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钴 二氧化钛 氨硼烷 水解制氢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钴生物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语炎 吴连永 贾志刚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163,共9页
以小麦粉为原料,采用生物发酵法获得疏松多孔的团状生物质碳前驱体,热解碳化形成三维多孔碳材料。通过简单的浸渍-煅烧法制得三维块体状载钴生物质碳材料。通过XRD、FT-IR、TG-DTA、SEM、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钴氧化物... 以小麦粉为原料,采用生物发酵法获得疏松多孔的团状生物质碳前驱体,热解碳化形成三维多孔碳材料。通过简单的浸渍-煅烧法制得三维块体状载钴生物质碳材料。通过XRD、FT-IR、TG-DTA、SEM、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钴氧化物成功分散负载于三维生物质碳表面。制备的三维载钴生物质碳催化PMS产生非自由基和自由基活性基团对废水中甲基橙(MO)染料具有良好的降解活性。其中非自由基^(1)O_(2)对MO的降解过程起主导作用,其次分别是·O_(2)、SO_(4)·^(-)和·OH。载钴三维多孔生物质碳复合催化材料具有优良的循环再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法 小麦粉 浸渍 载钴生物质碳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磨料对蓝宝石晶片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熊伟 储向峰 +3 位作者 董永平 毕磊 叶明富 孙文起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4-1069,共6页
本文制备了几种含不同磨料(SiC、Al2O3、不同粒径SiO2)的抛光液,通过纳米粒度仪分析磨料粒径分布,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磨料的粒径大小。研究了不同磨料对蓝宝石晶片化学机械抛光(CMP)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抛光前后蓝宝石晶片表... 本文制备了几种含不同磨料(SiC、Al2O3、不同粒径SiO2)的抛光液,通过纳米粒度仪分析磨料粒径分布,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磨料的粒径大小。研究了不同磨料对蓝宝石晶片化学机械抛光(CMP)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抛光前后蓝宝石晶片表面粗糙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SiC、Al2O3作为磨料时,材料去除速率与表面粗糙度均不理想;而采用含1%粒径为110 nm SiO2的抛光液,材料的去除速率最高为41.6 nm/min,表面粗糙度Ra=2.3 nm;采用含1%粒径为80 nm SiO2的抛光液,材料的去除速率为36.5 nm/min,表面粗糙度最低Ra=1.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化学机械抛光 去除速率 表面粗糙度 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糖基单细胞蛋白饲料研究进展
6
作者 胥佳乐 张权 +4 位作者 苗长林 谭雪松 庄新姝 张金萍 许光文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4,共10页
单细胞蛋白(SCP),也称为菌体蛋白,富含营养成分,有很大潜力作为饲料替代来源以应对粮食短缺等挑战。通过对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SCP饲料的最新进展进行归纳,对以木质纤维素为基质产业化生产蛋白饲料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从蛋白饲料生产全流... 单细胞蛋白(SCP),也称为菌体蛋白,富含营养成分,有很大潜力作为饲料替代来源以应对粮食短缺等挑战。通过对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SCP饲料的最新进展进行归纳,对以木质纤维素为基质产业化生产蛋白饲料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从蛋白饲料生产全流程“预处理-酶解-发酵”过程逐一梳理,为未来蛋白饲料低成本、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生物炼制 糖平台 蛋白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时间对电化学电容器用活性炭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孝军 王婷 +3 位作者 邱介山 张小勇 王晓婷 郑明东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319,共7页
采用微波对氢氧化钾活化石油焦制备的活性炭进行处理,考察了微波处理时间对活性炭的孔结构、表面(官能团)性质和电化学电容器中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活性炭的比容和内阻随着其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的降低而变小。和... 采用微波对氢氧化钾活化石油焦制备的活性炭进行处理,考察了微波处理时间对活性炭的孔结构、表面(官能团)性质和电化学电容器中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活性炭的比容和内阻随着其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的降低而变小。和采用常规加热方式在1073K下处理1h所得活性炭相比,在700W功率下仅处理7min所得活性炭的孔结构就具有较高的大/中孔的孔容比和较高的羰基含量;该活性炭用作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高的能量保持率。显然,微波处理是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用活性炭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微波处理 官能团 电化学电容器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用花生壳基活性炭(英文) 被引量:8
8
作者 吴明铂 李如春 +3 位作者 何孝军 张和宝 隋吴彬 谭明慧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91,共6页
以花生壳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采用微波加热制备出活性炭,所制活性炭用于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用电极材料。通过氮气吸附、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对所制活性炭的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比电容... 以花生壳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采用微波加热制备出活性炭,所制活性炭用于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用电极材料。通过氮气吸附、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对所制活性炭的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比电容以及能量密度在炭化时间(6-10 min)以及KOH与花生壳的质量比(0.6-2.0)的范围内存在最大值。当KOH/花生壳的质量比为1.0,微波功率为600 W,活化时间8 min,所制活性炭(AC1-600-8)比表面积达1277 m2/g,并且经1 000次循环后,其能量密度高达8.38 Wh/kg。因此采用微波加热、KOH活化是一种快速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用活性炭的低成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微波加热 活性炭 电化学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抛光液体系中钌的化学机械抛光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储向峰 王婕 +2 位作者 董永平 乔红斌 张王兵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1-427,共7页
本文研究了过氧化氢(H2O2)抛光液体系中金属钌的化学机械抛光行为,采用电化学分析方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氧化剂和络合剂对腐蚀效果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抛光表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抛光液体系中,... 本文研究了过氧化氢(H2O2)抛光液体系中金属钌的化学机械抛光行为,采用电化学分析方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氧化剂和络合剂对腐蚀效果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抛光表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抛光液体系中,金属钌表面钝化膜的致密度和厚度与醋酸(CH3COOH)和H2O2的浓度有关.抛光液中醋酸主要通过促进阳极反应的进行从而增强抛光液对金属钌的化学作用,CH3COOH作为络合剂比三乙醇胺(TEA)或酒石酸(C4H6O6)得到的抛光速率更高.低浓度H2O2通过增强抛光液对金属钌的化学腐蚀,抛光速率增大,较高浓度H2O2可能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较厚的氧化膜,抛光速率下降.XPS图谱说明钌片浸泡在含醋酸介质过氧化氢体系抛光液后,钌、氧原子相对含量之比约为2∶3,而且金属钌被氧化到四价和八价,这可能是因为金属钌表面生成RuO2和RuO4.抛光后的金属钌表面在5μm×5μm范围内平均粗糙度Sa由抛光前的33 nm降至6.99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电化学检测 过氧化氢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基LED衬底材料化学机械抛光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熊伟 储向峰 +2 位作者 白林山 董永平 叶明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30,共6页
概述了化学机械抛光作用机制,着重阐述了3种常见衬底(α-Al2O3,SiC,Si)的化学机械抛光现状,主要从抛光工艺参数和抛光液组成(不同磨料、磨料粒径、氧化剂、络合剂、pH值等)对晶片抛光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并指出了目前化学机械抛光存在... 概述了化学机械抛光作用机制,着重阐述了3种常见衬底(α-Al2O3,SiC,Si)的化学机械抛光现状,主要从抛光工艺参数和抛光液组成(不同磨料、磨料粒径、氧化剂、络合剂、pH值等)对晶片抛光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并指出了目前化学机械抛光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展望了LED衬底化学机械抛光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底材料 化学机械抛光 抛光工艺 抛光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0.4)Cu_(0.6)/POM-CN光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
11
作者 李蓉 康梦奇 +3 位作者 陈辛顺 冯佳佳 许立信 万超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6-1315,共10页
首先,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氯化锂为模板剂,通过熔盐法制备了碳氮纳米片(CN);然后,CN、六氯三聚磷腈和2,6-二氨基吡啶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备了二维层状结构复合载体POM-CN;最后,以POM-CN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系列NiCu/POM-CN催化剂... 首先,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氯化锂为模板剂,通过熔盐法制备了碳氮纳米片(CN);然后,CN、六氯三聚磷腈和2,6-二氨基吡啶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备了二维层状结构复合载体POM-CN;最后,以POM-CN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系列NiCu/POM-CN催化剂。采用TEM、SEM、XPS、XRD、FTIR、ICP-AES和UV-Vis DRS对其进行了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单因素变量法探究了不同因素〔n(Ni)∶n(Cu)、氨硼烷(AB)浓度、催化剂质量、反应温度、可见光照条件〕对NiCu/POM-CN催化AB水解制氢的影响,并考察了最优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n(Ni)∶n(Cu)=0.4∶0.6制备的催化剂Ni_(0.4)Cu_(0.6)/POM-CN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催化AB水解制氢的反应活化能为52.75 kJ/mol,转换频率高达1774.6 h^(–1),是无可见光条件下的2.9倍;AB水解制氢的反应速率受AB浓度的影响很小,但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Ni_(0.4)Cu_(0.6)/POM-CN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经过5次循环测试后,Ni_(0.4)Cu_(0.6)/POM-CN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Ni_(0.4)Cu_(0.6)/POM-CN的催化活性得益于POM-CN复合载体、NiCu双金属的合金效应及金属与载体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溶剂热法 光催化 氨硼烷 水解制氢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0.4)Cu_(0.6)/POM光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
12
作者 左佑华 李蓉 +6 位作者 徐立成 花俊峰 郝思雨 谢婧 许立信 叶明富 万超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0-370,共11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载体含环磷腈聚合物(POM),再以Ni和Cu作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还原法负载到载体上,制备出Ni_(0.4)Cu_(0.6)/POM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光催化氨硼烷(AB)水解制氢反应。通过TEM、XRD、XPS、FT-IR、UV-vis DRS、PL、EIS等手段对...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载体含环磷腈聚合物(POM),再以Ni和Cu作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还原法负载到载体上,制备出Ni_(0.4)Cu_(0.6)/POM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光催化氨硼烷(AB)水解制氢反应。通过TEM、XRD、XPS、FT-IR、UV-vis DRS、PL、EI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i_(0.4)Cu_(0.6)/POM催化剂具有稳定的球形颗粒结构,在298 K、光照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的TOF值为1461.0 h^(-1),是非光条件下的1.6倍,在经过20次循环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环磷腈聚合物 催化剂 光催化 氨硼烷 水解制氢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向蓝宝石化学机械抛光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金普 白林山 储向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43-49,共7页
以纳米氧化铝为磨料对A向蓝宝石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实验中考察了磨料浓度、磨料粒径、抛光时间、抛光压力以及NH4F浓度等因素对A向蓝宝石的材料去除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检测抛光后A向蓝宝石的表面粗糙度,系统... 以纳米氧化铝为磨料对A向蓝宝石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实验中考察了磨料浓度、磨料粒径、抛光时间、抛光压力以及NH4F浓度等因素对A向蓝宝石的材料去除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检测抛光后A向蓝宝石的表面粗糙度,系统分析抛光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优化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当抛光液中磨料质量分数为1%、磨料粒度尺寸为50nm、抛光时间为40min、抛光压力为16.39kPa、NH4F质量分数为0.6%、pH=4.0时,抛光后材料去除速率(MRR)为18.2nm/min,表面粗糙度值Ra22.3nm,抛光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向蓝宝石 化学机械抛光 氟化铵 材料去除速率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微晶玻璃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林山 王金普 储向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3-57,共5页
利用自制抛光液对微晶玻璃进行化学机械抛光,研究络合剂、氧化剂、润滑剂种类及添加量对微晶玻璃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去除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抛光液中加入质量分数0.2%的EDTA络合剂后,能大幅降低材料表面粗糙度;加入质量分... 利用自制抛光液对微晶玻璃进行化学机械抛光,研究络合剂、氧化剂、润滑剂种类及添加量对微晶玻璃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去除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抛光液中加入质量分数0.2%的EDTA络合剂后,能大幅降低材料表面粗糙度;加入质量分数2%的过硫酸铵氧化剂后能得到较光滑的材料表面和较高的材料去除速率;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丙三醇润滑剂后能降低材料表面粗糙度。将EDTA络合剂、过硫酸铵氧化剂丙、三醇润滑剂加入SiO_2抛光液中对微晶玻璃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抛光微晶玻璃抛光前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抛光后微晶玻璃表面极为平整,达到了0.12 nm的纳米级光滑表面,且材料去除速率达到72.8 n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化学机械抛光 络合剂 氧化剂 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机械抛光在光学晶体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储向峰 汤丽娟 +2 位作者 董永平 乔红斌 朱小华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23-28,33,共7页
晶体材料的深入研究加速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需求量也迅速增加。在很多应用领域要求晶体的表面超光滑,因此晶体表面处理和加工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几种典型光学晶体(蓝宝石晶体、铌酸锂晶体、三硼酸锂晶体、碲锌镉晶体、氧... 晶体材料的深入研究加速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需求量也迅速增加。在很多应用领域要求晶体的表面超光滑,因此晶体表面处理和加工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几种典型光学晶体(蓝宝石晶体、铌酸锂晶体、三硼酸锂晶体、碲锌镉晶体、氧化镁晶体、碳化硅晶体和锑化铟晶体)化学机械抛光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光学晶体化学机械抛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表面加工 化学机械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密封铅酸电池正极板栅在不同硫酸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16
作者 伊廷锋 刘计 +4 位作者 王振波 陈体衔 刘孝伟 郝国栋 左朋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5-68,共4页
为研究正极板栅的腐蚀对阀控密封铅酸(VRLA)蓄电池失效的影响,分别采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塔菲尔曲线研究了VRLA电池正极板栅在不同硫酸密度电解液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氧化峰和还原峰的峰值电势均随硫酸密度的降低发... 为研究正极板栅的腐蚀对阀控密封铅酸(VRLA)蓄电池失效的影响,分别采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塔菲尔曲线研究了VRLA电池正极板栅在不同硫酸密度电解液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氧化峰和还原峰的峰值电势均随硫酸密度的降低发生正移,说明Pb向PbSO4转化变困难,而PbSO4还原为Pb变得更容易;峰电流值随着硫酸密度的降低而增大,说明硫酸密度越小转化速率越快.酸密度影响正极板栅腐蚀膜的导电性,硫酸密度在1.30 g·cm-3左右时,板栅腐蚀膜的导电性较好.适当降低酸密度对提高板栅腐蚀膜的导电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密封铅酸电池 正极板栅 硫酸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酚在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永平 张超 张千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9-331,共3页
制备了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玻碳电极,并用于研究间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过程,结果发现金纳米粒子与碳纳米管均对间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复合修饰电极很好地利用了两种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活性,对间苯二酚具有更强的电化... 制备了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玻碳电极,并用于研究间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过程,结果发现金纳米粒子与碳纳米管均对间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复合修饰电极很好地利用了两种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活性,对间苯二酚具有更强的电化学催化效果,为应用电化学技术进行间苯二酚的检测提供了可能。同时研究了碳纳米管的用量、复合膜的层数、pH值、介质和扫速等条件对间苯二酚的电化学信号的影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酚 金纳米粒子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在铂纳米粒子/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永平 齐芳玲 黄俐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1-434,共4页
研究了抗坏血酸在铂纳米粒子/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复合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反应具有较好的电催化作用,与空白电极相比电化学氧化电流增加了7倍。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电子在修饰电极界面上的传输过... 研究了抗坏血酸在铂纳米粒子/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复合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反应具有较好的电催化作用,与空白电极相比电化学氧化电流增加了7倍。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电子在修饰电极界面上的传输过程,发现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与修饰电极可以提高界面电子传输能力是相关的。同时研究了碳纳米管用量、支持电解质、扫速、电沉积条件等因素对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碳纳米管 铂纳米粒子 修饰电极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纳米氧化铜及其对盐酸异丙嗪的电化学传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梅洁 吴芳辉 +2 位作者 江彬彬 陈乐 程立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318,共5页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一步反应,制备了尺径均一的纳米氧化铜颗粒并构建了纳米氧化铜修饰电极。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盐酸异丙嗪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研究了各种因素包括pH值、修饰剂用量、扫速以及共存离子等对电极响应的影...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一步反应,制备了尺径均一的纳米氧化铜颗粒并构建了纳米氧化铜修饰电极。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盐酸异丙嗪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研究了各种因素包括pH值、修饰剂用量、扫速以及共存离子等对电极响应的影响,优化了各项测试条件。该方法测定盐酸异丙嗪的线性范围为0.5~150μmol/L,检出限为1.3×10-7^mol/L,同时成功测定了药物中盐酸异丙嗪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纳米氧化铜 盐酸异丙嗪 电化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有机硫的电化学脱除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知彩 姚文锐 +1 位作者 崔平 宋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9-512,共4页
Nanchuan lean coal in which inorganic sulphur had been remove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olysis conditions on organic sulphur removal from coa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 of sulfur remov... Nanchuan lean coal in which inorganic sulphur had been remove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olysis conditions on organic sulphur removal from coa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 of sulfur removed in creases with time, but the removal rate becomes slower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HCl is lower than 32?M, the sulfur removal changes little; when it is 32?M~48?M, the sulfur removal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coal slurry, the lower the sulfur removal rate The desulfrization of organic sulphur is 18% for 005?g/mL coal slurry in 10?h in acidic medium Therefore, organic sulphur is more difficult to be removed than inorganic sulphur b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硫 电化学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