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钢生产镁质球团的工业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覃德波 节永烈 龙红明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1,共4页
竖炉配加1.4%轻烧氧化镁粉生产镁质球团矿,生球质量较好,竖炉炉况稳定;成品镁质球团矿MgO含量为1.96%,达到了预期指标;其转鼓强度为92.08%,抗压强度为2 945 N/个,基本与酸性球团矿持平;冶金性能较酸性球团有所改善,其中RDI+3.15提高了3.... 竖炉配加1.4%轻烧氧化镁粉生产镁质球团矿,生球质量较好,竖炉炉况稳定;成品镁质球团矿MgO含量为1.96%,达到了预期指标;其转鼓强度为92.08%,抗压强度为2 945 N/个,基本与酸性球团矿持平;冶金性能较酸性球团有所改善,其中RDI+3.15提高了3.13%,膨胀率下降了0.96%。将镁质球团矿用于高炉生产后,高炉炉况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烧氧化镁粉 镁质球团矿 工业试验 高炉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ML冶金计算软件的分析和设计中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计敏 许朋 +3 位作者 刘小芳 李文科 闫红杰 周孑民 《冶金能源》 2013年第3期21-26,共6页
以统一建模语言UML为工具,完成了系统的需求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设计,最终实现了底吹熔池熔炼炉冶金计算软件的开发。并以某企业实际生产数据为实例进行冶金计算分析,表明该系统能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性指导,同时可为优化生产工... 以统一建模语言UML为工具,完成了系统的需求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设计,最终实现了底吹熔池熔炼炉冶金计算软件的开发。并以某企业实际生产数据为实例进行冶金计算分析,表明该系统能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性指导,同时可为优化生产工艺技术经济指标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吹炉 物料平衡 热平衡 UML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二氢苊骨架构建的深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3
作者 王妍 张富俊 +4 位作者 张校宇 徐佳惠 童碧海 陈平 孔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合成了4种在二氢苊骨架上连接咔唑或三苯胺电子给体和氰基苯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电子给体连接方式及种类对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目标化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位阻导致给/受体与二氢苊骨架不共平面,从而降低了共轭程度,消除... 合成了4种在二氢苊骨架上连接咔唑或三苯胺电子给体和氰基苯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电子给体连接方式及种类对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目标化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位阻导致给/受体与二氢苊骨架不共平面,从而降低了共轭程度,消除了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分子间依靠大量的C—H…π分子间相互作用稳定,只有3CzAB存在分子内π⁃π堆积作用.4种化合物均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5%热失重温度(Td,5%)高于343℃.这些材料在PMMA薄膜中的发光均为深蓝光发射(403~432 nm),光致发光效率高(0.60~0.94),荧光寿命为5.4~8.6 ns.电致发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三苯胺为给体的材料PaAB的电致发光性能最佳,最大亮度可达2427 cd/m,峰值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2.43 cd/A,1.53 lm/W和1.58%,色坐标(CIEx,y)为(0.15,0.09),为深蓝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蓝光分子 有机电致发光 二氢苊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燃油箱冲洗与洗涤惰化技术比较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汪明明 冯诗愚 +3 位作者 蒋军昌 刘苏彦 刘小芳 刘卫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4-619,共6页
在温度和压力为定常边界条件下,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建立了燃油冲洗和洗涤的数学模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国外发表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其次,考虑载油率和富氮气体流率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冲洗和洗涤规律,并采用... 在温度和压力为定常边界条件下,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建立了燃油冲洗和洗涤的数学模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国外发表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其次,考虑载油率和富氮气体流率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冲洗和洗涤规律,并采用量纲一方法得出了更一般性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与冲洗相比,洗涤能显著减少燃油中含氧量,并且缩短了含氧量达到稳定的时间。在相同惰化效果下,冲洗和洗涤所需要的绝对体积置换次数与载油率呈线性关系;气相氧浓度高于10%时,洗涤惰化效果不如冲洗,相同惰化效果的洗涤耗气量相对要高。但是氧浓度低于10%时,则相反。随着载油率的增加,这种差距愈加明显。研究结果为飞机燃油箱惰化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箱惰化 燃油冲洗 燃油洗涤 体积置换次数 机载制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底吹熔炼炉内氧枪结构参数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张振扬 闫红杰 +1 位作者 刘方侃 王计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71-1478,共8页
以提高底吹熔炼炉反应区的熔炼效率及优化底吹炉反应区的氧枪结构参数为目标,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底吹熔池熔炼炉内气液两相流动的三维数学模型。应用正交表设计数值模拟的试验方案,以气含率、熔池内熔体平均速度以及平均湍动能为... 以提高底吹熔炼炉反应区的熔炼效率及优化底吹炉反应区的氧枪结构参数为目标,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底吹熔池熔炼炉内气液两相流动的三维数学模型。应用正交表设计数值模拟的试验方案,以气含率、熔池内熔体平均速度以及平均湍动能为优化指标,采用田口方法对底吹熔池熔炼炉进行了氧枪结构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得到氧枪结构最优组合如下:氧枪直径为0.06 m,氧枪间距为0.98 m,氧枪倾角为17°。对优化结果进行统计验证,表明采用田口方法优化底吹炉氧枪结构可行,优化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吹熔炼炉 氧枪结构 田口方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热的烧结料层温度分布模型 被引量:17
6
作者 龙红明 范晓慧 +2 位作者 毛晓明 姜涛 陈许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6-442,共7页
通过分析烧结过程传热机理,结合烧结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特征,将烧结料层分烧结矿带、燃烧带、干燥预热带和湿料带分别建立传热控制方程。采用宝钢烧结厂现场生产参数进行求解,得到生产稳定条件下的料层温度分布,根据温度分布规律... 通过分析烧结过程传热机理,结合烧结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特征,将烧结料层分烧结矿带、燃烧带、干燥预热带和湿料带分别建立传热控制方程。采用宝钢烧结厂现场生产参数进行求解,得到生产稳定条件下的料层温度分布,根据温度分布规律,绘制出料层各带分布图形。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湿料带在烧结机纵向长度约70%处消失,干燥预热带在烧结机纵向长度80%-90%处消失;干燥预热带的厚度变化呈现薄-厚-薄的趋势,在纵向40%-50%处达到最大,占整个料层的18%;燃烧带的厚度总体上呈逐渐变厚的趋势,但在纵向中部略变薄,最厚时达到整个料层高度的9%;高配比褐铁矿烧结过程与以磁铁矿或赤铁矿为主的烧结过程相比,呈现出如下新特性:干燥预热带对烧结过程的影响减弱;烧结过程透气性主要决定于燃烧带和湿料带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传热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嗪类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梅群波 翁洁娜 +4 位作者 童碧海 田汝强 蒋渊知 华庆芳 黄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9-607,共19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机电子学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迅猛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机材料被应用在各种电子器件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作为使用在电子器件中最基本的组分,有机光电材料更是备受瞩目.二嗪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机电子学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迅猛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机材料被应用在各种电子器件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作为使用在电子器件中最基本的组分,有机光电材料更是备受瞩目.二嗪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是光电材料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两个N原子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构成三种异构体,分别为哒嗪(1,2-二嗪)、嘧啶(1,3-二嗪)和吡嗪(1,4-二嗪),从而有效地调控材料的电子结构,且可以影响二嗪化合物不同位置的修饰,从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二嗪类化合物在光伏材料、薄膜半导体材料、液晶材料、传感材料和电致发光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指出目前基于二嗪类化合物的光电材料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展望了二嗪类化合物作为杂环类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嗪 嘧啶 吡嗪 光电功能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料层烧结高度方向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龙红明 左俊 +3 位作者 王平 李杰民 施思强 王阿朋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经对某钢铁企业厚料层烧结矿进行4次取样分析,对上下层烧结矿成分和性能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厚料层烧结矿上、中、下层成分偏析较大,其中碱度、FeO含量层次变化的规律性较强;烧结矿平均粒度和转鼓强度呈下层>中层>上层的... 经对某钢铁企业厚料层烧结矿进行4次取样分析,对上下层烧结矿成分和性能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厚料层烧结矿上、中、下层成分偏析较大,其中碱度、FeO含量层次变化的规律性较强;烧结矿平均粒度和转鼓强度呈下层>中层>上层的分布,上层烧结矿转鼓强度比中下层低10%左右;上层烧结矿铁酸钙数量相对中层和下层较少,下层铁酸钙数量比中层略低;中层烧结矿还原性最好,达到89.25%,比上层和下层分别高出3.41%和2.76%;上层RDI+3.15为85.73%,比中层和下层分别低6.72%和8.84%。料层高度方向烧结矿碱度和FeO含量的差异超过了合理偏析,对烧结矿综合性能不利。工业试验表明:将石灰石粒度>3 mm比例由20.0%增加到35.0%,能有效提高烧结矿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料层烧结 化学成分 转鼓强度 矿物组成 冶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煅烧温度下贵州兴义煤矸石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宝忠 孙运兰 谢承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49-1052,共4页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贵州兴义煤矸石的主要成分,不同煅烧温度下的分解机理以及最佳活化温度.XRF分析结果表明:煤矸石的主要化学组分是SiO2,Al2O3和Fe2O3等,且烧失量较大.XRD结果表...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贵州兴义煤矸石的主要成分,不同煅烧温度下的分解机理以及最佳活化温度.XRF分析结果表明:煤矸石的主要化学组分是SiO2,Al2O3和Fe2O3等,且烧失量较大.XRD结果表明:煤矸石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云母、菱铁矿、黄铁矿、金红石、水氯镁石、石英以及方解石等.通过不同煅烧温度的XRD和FTIR分析表明:随温度升高,煤矸石中的高岭石、云母发生脱水反应,导致煤矸石中活化的SiO2,Al2O3含量增加,活性提高,但当温度高于800℃时,活化的SiO2,Al2O3又进一步结合生成红柱石,反而使煤矸石活性降低.基于上述实验得出贵州兴义煤矸石最佳活化温度为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XRD VFIR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剂预热温度对加压湍动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锋 金保昇 +2 位作者 黄亚继 李斌 章名耀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12-3116,共5页
在实验室规模加压湍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上,研究了气化剂预热温度对煤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化介质温度从400℃提高到700℃后,煤气热值增加21%;煤气中可燃组分H2和CO浓度分别从10.55%和9.57%提高到13.62%和13.12%;不可燃组分N2和CO... 在实验室规模加压湍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上,研究了气化剂预热温度对煤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化介质温度从400℃提高到700℃后,煤气热值增加21%;煤气中可燃组分H2和CO浓度分别从10.55%和9.57%提高到13.62%和13.12%;不可燃组分N2和CO2浓度分别从61.03%和16.14%降低到57.03%和13.7%;甲烷含量变化较小;冷煤气效率由49.3%增加到56%。碳转化率和干煤气产率随气化剂预热温度的不同变化较小。实现了循环流化床提升段下部湍动流化、上部环核流动的特殊流场结构,与已有研究结果相比,煤气热值、煤气产率、冷煤气效率都略有提高,更加适合煤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动 循环流化床 预热温度 煤气化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W600无取向硅钢在轧制与退火工序间的织构演变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伟 项利 +1 位作者 仇圣桃 王建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8-32,共5页
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50W600无取向硅钢在热轧→冷轧→退火工序间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由于热轧板沿板厚方向的应力场和温度场存在差异,导致热轧板不同层织构类型和强度存在差异;热轧板表层主要存在铜型、黄铜和高斯织... 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50W600无取向硅钢在热轧→冷轧→退火工序间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由于热轧板沿板厚方向的应力场和温度场存在差异,导致热轧板不同层织构类型和强度存在差异;热轧板表层主要存在铜型、黄铜和高斯织构,1/4层织构主要为α纤维织构和较弱的高斯织构,中心层织构较单一,主要为α纤维织构;和热轧板相比,冷轧板各层织构差异较小,为典型的轧制织构(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退火板各层都表现为γ纤维织构增强、α纤维织构减弱,旋转立方织构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织构 取向线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模极大值的湍动流态化流型转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段锋 黄亚继 +1 位作者 李斌 孙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71-75,共5页
在提升管直径为0.06 m,高度为5 m的冷态流化床试验装置上,使用基于信号奇异性检测的小波模极大值法,研究鼓泡流态化到湍动流态化的流型转变特性,获得相应的流型转变初始速度。使用压力波动平均振幅法和标准偏差法对压力波动信号进行分析... 在提升管直径为0.06 m,高度为5 m的冷态流化床试验装置上,使用基于信号奇异性检测的小波模极大值法,研究鼓泡流态化到湍动流态化的流型转变特性,获得相应的流型转变初始速度。使用压力波动平均振幅法和标准偏差法对压力波动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的转变初始速度相互之间的最大标准偏差为10.8%,说明这3种方法均能正确判断鼓泡流态化到湍动流态化的流型转变初始速度。与后两种方法相比,小波模极大值法有使用数据量少、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湍动 转变速度 小波模极大 压差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表面镀镍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欢 姚广春 +2 位作者 曹卓坤 华中胜 史建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72-2577,共6页
为提高泡沫铝耐高温及耐蚀性,对其表面电镀镍层。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测试、常温及650℃以上高温压缩测试及常温下中性电化学腐蚀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电流密度越大,镀层结晶越致密;但... 为提高泡沫铝耐高温及耐蚀性,对其表面电镀镍层。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测试、常温及650℃以上高温压缩测试及常温下中性电化学腐蚀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电流密度越大,镀层结晶越致密;但电流密度过大(≥3 A/d㎡)时,镀层区域结晶反而粗大;由于走位剂的添加,深镀能力提高;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在电流密度为1 A-d㎡、镀层厚度为28-30μm时,镍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力达到最大;镀镍后的泡沫铝压缩弹性模量提高了2.3倍,平台应力提高了1.5倍,由于镍层的存在,泡沫铝在650℃以上高温压缩时强度依然存在;镀镍后泡沫铝自腐蚀电位、电蚀电位、致钝电位分别正向移动238、51和220mV,耐腐蚀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电镀 结合强度 热震 耐蚀性 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塑料气力输送数值模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庞建明 汪志全 +1 位作者 龙世刚 孙刘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170-175,共6页
采用Fluent软件对废塑料气力输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揭示了废塑料气力输送过程中废塑料颗粒速度、气体速度和颗粒体积分率沿管长的变化规律以及管径的改变对废塑料颗粒体积分率的分布和固气比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废塑料... 采用Fluent软件对废塑料气力输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揭示了废塑料气力输送过程中废塑料颗粒速度、气体速度和颗粒体积分率沿管长的变化规律以及管径的改变对废塑料颗粒体积分率的分布和固气比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废塑料气力输送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 高炉喷吹 气力输送 气-固两相流 数值模拟 固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NiFe_2O_4基惰性阳极材料纤维增强体的选择 被引量:2
15
作者 华中胜 姚广春 +2 位作者 龙秀丽 王海川 赵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4-161,共8页
以NiO和Fe2O3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NiFe2O4尖晶石,通过向其中添加短纤维制备纤维/NiFe2O4惰性阳极材料。为选择适合于NiFe2O4基惰性阳极材料的纤维增强体,对几种纤维在NiFe2O4基体中的高温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高温下碳纤维、... 以NiO和Fe2O3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NiFe2O4尖晶石,通过向其中添加短纤维制备纤维/NiFe2O4惰性阳极材料。为选择适合于NiFe2O4基惰性阳极材料的纤维增强体,对几种纤维在NiFe2O4基体中的高温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高温下碳纤维、玻璃纤维、氧化铝纤维和碳化硅纤维与NiFe2O4基体是热力学不相容的;1 200℃时镀镍碳纤维和镍纤维不能在基体中稳定存在;1 400℃时ZrO2(f)与NiFe2O4基体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相容性,添加3%ZrO2(f)(质量分数)阳极试样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因此,ZrO2(f)可作为NiFe2O4基惰性阳极的纤维增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NIFE2O4 纤维 惰性阳极 稳定性 强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相组成下高炉喷补料的抗CO侵蚀能力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庆民 龙世刚 +1 位作者 曹枫 杨立红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0-192,196,共4页
研究了高炉用高铝喷补料在纯CO和混合气相95%CO+5%H2(以体积分数计,下同)两种气相组成条件下的抗CO侵蚀能力,并分析探讨了采用混合气相作为侵蚀介质检测耐火材料抗CO侵蚀能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H2促进了CO对喷补料的侵蚀;在两种气... 研究了高炉用高铝喷补料在纯CO和混合气相95%CO+5%H2(以体积分数计,下同)两种气相组成条件下的抗CO侵蚀能力,并分析探讨了采用混合气相作为侵蚀介质检测耐火材料抗CO侵蚀能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H2促进了CO对喷补料的侵蚀;在两种气相条件下,侵蚀反应生成的沉积碳的结构是相同的,而试样的气孔率和质量随侵蚀时间的延长变化微弱,耐压强度降低明显;同一试样在95%CO+5%H2气相中反应24h与在纯CO中反应200h取得相似的结果。因此,可以用95%CO+5%H2代替纯CO进行耐火材料抗CO侵蚀能力检测,以缩短检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喷补料 抗一氧化碳侵蚀 气相组成 检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湍动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锋 金保升 +3 位作者 黄亚继 李斌 孙宇 章名耀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7-401,共5页
在实验室规模的湍动循环流化床试验装置上,以高温预热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进行了加压煤气化特性试验,考察了湍动循环流化床气化的可行性及其操作参数,并研究了气化炉压力对煤气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力能改善气化炉床内流化质... 在实验室规模的湍动循环流化床试验装置上,以高温预热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进行了加压煤气化特性试验,考察了湍动循环流化床气化的可行性及其操作参数,并研究了气化炉压力对煤气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力能改善气化炉床内流化质量,提高了碳转化率,从而影响煤气热值.气化压力由常压提高到0.3M Pa时,煤气热值提高15%,碳转化率由57.52%增加到76.76%,干煤气产率和冷煤气效率也随压力增大而小幅增大.对于特定的循环流化床气化工艺,气化压力存在最佳气化效果区域,在本实验条件下,0.3-0.4M Pa时气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动 循环流化床 煤气化 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含4,5-二氮杂-9,9′-螺二芴配体的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童碧海 刘远远 +3 位作者 张曼 梅群波 华中胜 张千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4-1178,共5页
合成了3个钌髤配合物,[Ru(bpy)2(SB)](PF6)2、[Ru(bpy)(SB)2](PF6)2和[Ru(SB)3](PF6)2(bpy=2,2′-bipyridine,SB=4,5-diaza-9,9′-spirobifluorene),通过核磁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Ru(bpy)2(SB)](PF6)2通过X射线单晶衍... 合成了3个钌髤配合物,[Ru(bpy)2(SB)](PF6)2、[Ru(bpy)(SB)2](PF6)2和[Ru(SB)3](PF6)2(bpy=2,2′-bipyridine,SB=4,5-diaza-9,9′-spirobifluorene),通过核磁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Ru(bpy)2(SB)](PF6)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认了结构。研究了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Ru(bpy)2(SB)](PF6)2在乙腈中的发桔红光,波长为606 nm,量子产率约为0.001 2。在同样条件下[Ru(bpy)(SB)2](PF6)2和[Ru(SB)3](PF6)2的发光非常微弱甚至几乎没有发光。还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随着配体中SB含量的增加,发光的峰电压从1.36 V增加到1.58 V,相对发光强度从731降低到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Ⅱ)配合物 氮杂螺二芴 晶体结构 磷光 电致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改质对转炉钢渣方镁石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志豪 董元篪 +2 位作者 王珏 王海川 周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21-2126,共6页
方镁石的水化反应是制约转炉钢渣作为硅酸盐水泥材料的因素之一。依据实际转炉钢渣的成分特性,建立了以CaO-MgO-SiO2-Fe2O3-P2O5为主的实验渣,通过对此渣系的方镁石性质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成分改质法来消除渣中方镁石,研究结果如下:高碱... 方镁石的水化反应是制约转炉钢渣作为硅酸盐水泥材料的因素之一。依据实际转炉钢渣的成分特性,建立了以CaO-MgO-SiO2-Fe2O3-P2O5为主的实验渣,通过对此渣系的方镁石性质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成分改质法来消除渣中方镁石,研究结果如下:高碱度(C/S)转炉钢渣的镁元素主要以游离态方镁石形式存在,且固溶了少量的Fe、Mn等二价金属元素,而其它矿物中不含镁;随改质剂SiO2含量不断增加,实验渣的方镁石数量逐渐减少;当加入20%的SiO2后,即C/S值小于1.67,方镁石基本消失。而减少的方镁石会溶入C2S和C2F矿物,最终以CMS和MF形式稳定存在。研究证实成分改质处理方法可消除转炉钢渣的游离方镁石,进而利于它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钢渣 再利用 方镁石 成分改质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添加剂对氧化铝陶瓷烧结性和抗热震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家茂 龙世刚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研究了复合添加剂MnO2、MgO和Y2O3对Al2O3陶瓷烧结性和抗热震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合添加剂中引入MgO和Y2O3大幅度提高了Al2O3陶瓷的致密度,促进了陶瓷的烧结,提高了材料的强度。Al2O3陶瓷的抗热震性能也得到提高,当MgO和Y2O3的... 研究了复合添加剂MnO2、MgO和Y2O3对Al2O3陶瓷烧结性和抗热震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合添加剂中引入MgO和Y2O3大幅度提高了Al2O3陶瓷的致密度,促进了陶瓷的烧结,提高了材料的强度。Al2O3陶瓷的抗热震性能也得到提高,当MgO和Y2O3的含量为0.5%时,Al2O3陶瓷的临界热震温差在300℃左右,抗热震性能大大提高;继续增加MgO和Y2O3的含量,其抗热震性有所降低。添加复合添加剂的Al2O3陶瓷的抗热震性受到细晶强化和气孔的共同控制,对抗热震性提高的主要贡献为细晶强化,但气孔也会影响其抗热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添加剂 氧化铝陶瓷 烧结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