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求在职闲暇:一种有价值的产权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德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10,共7页
本文把在职闲暇当作一种产品,劳动者寻求在职闲暇是对这一产品的消费。这一消费者权利是传统公有制体制赋予劳动者的残缺产权。固定工资作为一种政府管制,其实质在于通过限制劳动力的个人收益权进而限制劳动力的转让以强化劳动者的就... 本文把在职闲暇当作一种产品,劳动者寻求在职闲暇是对这一产品的消费。这一消费者权利是传统公有制体制赋予劳动者的残缺产权。固定工资作为一种政府管制,其实质在于通过限制劳动力的个人收益权进而限制劳动力的转让以强化劳动者的就业。因此,寻闲的制度根源不仅在于固定工资制,更主要在于就业刚性与企业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固定工资 公共产品 管理者 传统体制 消费者权利 队生产 劳动力 公有权 产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Fuzzy关系方程与Fuzzy矩阵秩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旭清 杨凤翔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S1期19-22,共4页
有限Fuzzy关系方程与Fuzzy矩阵秩唐旭清,杨凤翔(安徽巢湖师专数学系巢湖238000)(兰州大学数学系兰州730000)本文旨在讨论形如下列形式的有限Fuzzy关系方程其中“0”指“maX-min”合成;b1≥... 有限Fuzzy关系方程与Fuzzy矩阵秩唐旭清,杨凤翔(安徽巢湖师专数学系巢湖238000)(兰州大学数学系兰州730000)本文旨在讨论形如下列形式的有限Fuzzy关系方程其中“0”指“maX-min”合成;b1≥b2≥…≥bn≥0;对于此类Fu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解 FUZZY关系方程 Fuzzy矩阵秩 模糊数学 余子矩阵 同解矩阵 同解方程 水平集 最大解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类广义正则半群概念间的联系(续)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平 万翠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55-57,共3页
本文为[3]的续篇,从几类广义正则的概念入手,严格刻划了这些半群概念间的范围,举出了一系列反例,更进一步精确地加细了范围半系图。
关键词 拟正则 拟纯整 半群 广义正则半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社会化:马克思的合理性概念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德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0-76,共7页
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要素在社会范围内合乎生产力发展的流动。即它既不仅仅是生产资料使用的集中化、大型化,也不仅仅是生产组织的一定形式。它要求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使得无数分散的个别行为合成为有效的社会总体行为,推动社会生... 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要素在社会范围内合乎生产力发展的流动。即它既不仅仅是生产资料使用的集中化、大型化,也不仅仅是生产组织的一定形式。它要求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使得无数分散的个别行为合成为有效的社会总体行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判识的确立,从客观角度乃至社会范围揭示了经济行为的合理性意义,这将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上重新审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分析,重新审公有制(国有制)与社会化的关系,进而打破国育制=社会化这一传统理论定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发展 生产社会化 生产要素 马克思 市场合理性 生产组织 大型化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公有制 国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社会化:多层面的复合性统一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德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38,共7页
生产社会化是一个由具有复合性关系的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制度安排与经济合理性谙层面构成的复合性系统。经济合理性层面统摄其他各层面,并且是使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和制度安排能够内在于生产社会化系统中的关键。经济合理性包括本质... 生产社会化是一个由具有复合性关系的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制度安排与经济合理性谙层面构成的复合性系统。经济合理性层面统摄其他各层面,并且是使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和制度安排能够内在于生产社会化系统中的关键。经济合理性包括本质合理性和过程合理性。本质合理性是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要素流动遵从最大化原则,其最高目标就是无成本流动的实现;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和制度安排即为过程合理性。过程合理性既限制又逼近本质合理性;同时,过程合理性的诸要素也是既相互约束,又相互促进。这种双重接近与约束的复合性程度表明了生产社会化的具体水平。最后,作者分析了生产社会化大型化、国有化和公理化的失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社会化 规模经济效应 聚集经济效应 制度安排 经济合理性 交易成本 大型化 国有化 生产成本 复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原理在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自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8年第Z2期61-62,共2页
视觉原理在教学中的运用●安徽巢湖师专赵自勇拥有两只眼睛对于我们人类意味着什么呢?眼晴是人所拥有的最有效的感官;眼睛不只是接收光波使我们获取外界信息,和其它感它比较数量最多,范围最广,而且也是人的心理向外输出的重要途径... 视觉原理在教学中的运用●安徽巢湖师专赵自勇拥有两只眼睛对于我们人类意味着什么呢?眼晴是人所拥有的最有效的感官;眼睛不只是接收光波使我们获取外界信息,和其它感它比较数量最多,范围最广,而且也是人的心理向外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被认为是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原理 创造性思维 不良行为 教师 格式塔心理学 意象 教学中 简单法则 “自我” 形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在几种常见反应类型中的作用
7
作者 万新军 周峰岩 李承让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9-,40,共2页
“集合”在几种常见反应类型中的作用安徽巢湖师专(238000)万新军山东枣庄师专(277160)周峰岩巨野第四中学(274918)李承让数学上把具有相同性质的数、点、图形等对象的全体,叫做“集合”。它是数学和现代思维... “集合”在几种常见反应类型中的作用安徽巢湖师专(238000)万新军山东枣庄师专(277160)周峰岩巨野第四中学(274918)李承让数学上把具有相同性质的数、点、图形等对象的全体,叫做“集合”。它是数学和现代思维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化学中引入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类型 化学教材 氧化一还原反应 安徽巢湖 现代思维 山东枣庄 周峰 化学课 巨野 用符号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研型教师的培养 被引量:1
8
作者 於荣 《山东教育科研》 2000年第1期84-85,95,共3页
关键词 科研型教师 素质教育 教师素质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小说的深度模式
9
作者 方习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00-106,共7页
论鲁迅小说的深度模式方习文安徽巢湖师专中文系毫无疑问,在“启蒙”——“审美”的两极功能之间,鲁迅的小说较为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彼此往返无碍的语言道路。从形态的丰富。性上,鲁迅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但是从整体美... 论鲁迅小说的深度模式方习文安徽巢湖师专中文系毫无疑问,在“启蒙”——“审美”的两极功能之间,鲁迅的小说较为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彼此往返无碍的语言道路。从形态的丰富。性上,鲁迅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但是从整体美学风格而言,它们具有“鲁迅式”的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自我” 经验世界 《狂人日记》 审美文化 整体结构 写作行为 内部结构 叙述方式 艺术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至”“以致”辨
10
作者 史国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5-45,共1页
“以至”“以致”辨安徽省巢湖师专史国东“以至”和“以致”作为字形相近,经常使用的一组同音词,都是能单用在复句中以表示结果的连词,都可出现于后一分句的开头,但用法不同。然而,在一些报刊、杂志中二者不分,混用的现象屡有所... “以至”“以致”辨安徽省巢湖师专史国东“以至”和“以致”作为字形相近,经常使用的一组同音词,都是能单用在复句中以表示结果的连词,都可出现于后一分句的开头,但用法不同。然而,在一些报刊、杂志中二者不分,混用的现象屡有所见,语言实践中的这种误用亟须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法不同 后一分句 工艺改革 语言实践 语言单位 同音词 大量捕杀 安徽省 珍贵动物 形相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使用“画”和“划”
11
作者 史国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9-49,共1页
正确使用“画”和“划”安徽巢湖师专中文系史国东"画"音hua(化),多音字"划"汉语里也有一音读hua(化)。同为第四声,加上古汉语中两者曾做过通假字看待,因此,使用起来有时混淆。时下"笔画"和"笔划"不分,"策划"... 正确使用“画”和“划”安徽巢湖师专中文系史国东"画"音hua(化),多音字"划"汉语里也有一音读hua(化)。同为第四声,加上古汉语中两者曾做过通假字看待,因此,使用起来有时混淆。时下"笔画"和"笔划"不分,"策划"与"策画"并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使用 “画” 安徽巢湖 设计含义 上古汉语 通假字 规范化 第四声 多音字 师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要增强人文关怀精神
12
作者 於荣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学校管理 精神文化建设 经济主义取向 家长式作风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馆藏期刊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良兰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1-32,共2页
近10年来,我国期刊的出版发行事业发展迅速,期刊资源丰富。作为收集、整理、提供利用文献资料的图书馆,对期刊资料的收集,从数量上来说,亦在迅速增长。然而,馆藏期刊的利用与期刊收藏量的增长不相适应。以我馆为例,中文社科期刊的利用... 近10年来,我国期刊的出版发行事业发展迅速,期刊资源丰富。作为收集、整理、提供利用文献资料的图书馆,对期刊资料的收集,从数量上来说,亦在迅速增长。然而,馆藏期刊的利用与期刊收藏量的增长不相适应。以我馆为例,中文社科期刊的利用率约为31%,中文自科期刊约为19%,外文自科期刊约为13.5%;馆藏852种中文期刊中有616种从未被利用过,53种外文期刊中有46种从未被利用过。据笔者了解,期刊利用率偏低是师专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工作 期刊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电视教学片中的字幕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东生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电视教学片 学生 学习动机 电视教材 节奏 标题字 画面 电视片 副标题 电视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育的操作误区与实施策略
15
作者 柳友荣 谈菁 《成人教育》 2002年第6期11-12,共2页
本文阐述以下重点问题:什么是创新教育,明确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其与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之间的关系;从目前来看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及就实施创新教育所必须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创新教育 操作误区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写作的生命
16
作者 李尚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重复:写作的生命李尚才安徽巢湖师专中文系我们虽然常说“世上绝无两片相同的叶子”,但感叹生命的相似性和生命的无意义者大有人在。其实,人的生命具有别无选择的重复性。重复的无法逃避,使人在重复的枯燥里渐渐麻木,转而也苦中作... 重复:写作的生命李尚才安徽巢湖师专中文系我们虽然常说“世上绝无两片相同的叶子”,但感叹生命的相似性和生命的无意义者大有人在。其实,人的生命具有别无选择的重复性。重复的无法逃避,使人在重复的枯燥里渐渐麻木,转而也苦中作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甚至一代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写作艺术 《聊斋志异》 奇怪吸引子 趋同性 生命的本质 《狂人日记》 作家 信息重复 写作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白”的人文色彩
17
作者 李尚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20-122,119,共4页
“空白”的人文色彩李尚才安徽巢湖师专中文系“空白”作为一种自觉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的山水诗和写意画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熟,而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也表明,电报式的言简意赅含义隽永,几近于“空白”的表达方式,不但使拼音文... “空白”的人文色彩李尚才安徽巢湖师专中文系“空白”作为一种自觉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的山水诗和写意画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熟,而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也表明,电报式的言简意赅含义隽永,几近于“空白”的表达方式,不但使拼音文字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挥发,而且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白” 现实主义作家 作家作品 文学作品 批判现实 现代派文学 文学发展 海明威 长篇小说 诱导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文学批评中的“作者”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习文 《学术界》 CSSCI 1999年第6期90-94,共5页
在批评话语中,“作者”这个概念有时是一种方法体现,有时是批评的对象和目的。由于这一概念有时是建立在先验或现成教条的基础上,从而导致批评的随意和误读。本文旨在建立一个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这一逻辑起点即应建立批评的“文本... 在批评话语中,“作者”这个概念有时是一种方法体现,有时是批评的对象和目的。由于这一概念有时是建立在先验或现成教条的基础上,从而导致批评的随意和误读。本文旨在建立一个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这一逻辑起点即应建立批评的“文本”立场,不存在离开这一立场的“作者”,“作者”的全部含义亦必须以这一立场为前提,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人,一个写作状态中的人,虚构文学中的叙述人、隐含的作者,都可能用某一符号并指称为“作者”。其实这些是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角色,它们有统一的一面,更存在不断转化、生成中复杂、幽微的一面。批评应当在“文本”立场上,谨慎而科学地加以清理、界定和把握,从而呈现批评的逻辑力量和开放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 作者 写作者 叙述人 隐含的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精神作用初探
19
作者 单自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7期48-48,共1页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校园精神的形成和弘扬,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 学校 概括 初探 弘扬 核心 发展 作用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律诗的审美取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福生 《学术界》 CSSCI 1999年第5期83-87,共5页
从律诗本体论研究出发,根据接受美学原理,本文探讨了唐代律诗的审美取向。在常说的音乐美、结构美。
关键词 格律 流变 艺术魅力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