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2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陈远钦
吴玲玲
+4 位作者
张锦
石群立
周晓军
马恒辉
马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29例M-HP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9例M-HPC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14~82岁,中位年龄48岁。肿...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29例M-HP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9例M-HPC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14~82岁,中位年龄48岁。肿瘤位于幕上17例,小脑幕4例,幕下5例,其余3例位于脊髓。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四肢和(或)头面部麻木、视力下降等。组织学观察,首发病灶中21例(72%)为WHOⅡ级,8例(18%)为WHOⅢ级。肿瘤特征性的富于细胞,由圆形、卵圆形至梭形瘤细胞构成,间质富含"鹿角形"薄壁分支血管,部分肿瘤组织内尚见小灶性分布、疏松水肿样的少细胞区。Ⅲ级病例瘤细胞异型性及细胞密度增加,核分裂象增多,并可见坏死。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CD99,灶性弱表达CD34,部分病例表达BCL-2,个别病例表达SMA、EMA及S-100,不表达GFAP,Ki-67增殖指数2%~45%,平均10%。网状纤维染色示肿瘤富含网状纤维并包绕在瘤细胞周围。结论 M-HPC属少见脑肿瘤,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征性,病理诊断时须与伴有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的其他肿瘤相鉴别,生物学行为属WHOⅡ/Ⅲ级,术后复发率高且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
病理诊断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夏燕
吴玲玲
+1 位作者
封扬
吴礼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 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5例BPOP进行HE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5例BPOP患者发病年龄17~4...
目的 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5例BPOP进行HE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5例BPOP患者发病年龄17~48岁,无性别差异,均感觉肿痛不适就诊,病变位于四肢长、短管状骨。X线示宽基底的边界清晰的高密度肿块,起源骨膜下完整的骨皮质,病变部位与附着骨的骨髓腔亦不相通,其中1例伴附骨的骨皮质轻度破坏。镜下见主要由软骨、骨和纤维组织无规则排列而成,轻度异型的软骨细胞可伴大部分钙化软骨,即多形性骨小梁中的“蓝骨”;骨小梁周围被覆无异型的骨母细胞,骨小梁间有大量的血管、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BPO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骨软骨瘤样病变,术后高复发性,无转移,恶变罕见,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诊断,易误诊,需与骨旁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化性肌炎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
Nora病
骨软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DSG3、MAC387及p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封扬
余波
+3 位作者
王璇
吴楠
陆珍凤
吴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89-993,共5页
目的探讨DSG3、MAC387及p4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另收集12例膀胱鳞状细胞癌和15例普通膀胱尿路上皮...
目的探讨DSG3、MAC387及p4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另收集12例膀胱鳞状细胞癌和15例普通膀胱尿路上皮癌作为对照分析。结果 DSG3、MAC387及p4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分别为15例(83%)、17例(94%)和17例(94%),在膀胱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别为11例(92%)、12例(100%)和12例(100%),在普通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分别为2例(13%)、4例(27%)和12例(80%)。结论 DSG3和MAC387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肿瘤
鳞状分化
DSG3
MAC387
P40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2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陈远钦
吴玲玲
张锦
石群立
周晓军
马恒辉
马捷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
医院
病理科
解放军第
安徽
省
宿州市立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6-110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29例M-HP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9例M-HPC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14~82岁,中位年龄48岁。肿瘤位于幕上17例,小脑幕4例,幕下5例,其余3例位于脊髓。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四肢和(或)头面部麻木、视力下降等。组织学观察,首发病灶中21例(72%)为WHOⅡ级,8例(18%)为WHOⅢ级。肿瘤特征性的富于细胞,由圆形、卵圆形至梭形瘤细胞构成,间质富含"鹿角形"薄壁分支血管,部分肿瘤组织内尚见小灶性分布、疏松水肿样的少细胞区。Ⅲ级病例瘤细胞异型性及细胞密度增加,核分裂象增多,并可见坏死。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CD99,灶性弱表达CD34,部分病例表达BCL-2,个别病例表达SMA、EMA及S-100,不表达GFAP,Ki-67增殖指数2%~45%,平均10%。网状纤维染色示肿瘤富含网状纤维并包绕在瘤细胞周围。结论 M-HPC属少见脑肿瘤,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征性,病理诊断时须与伴有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的其他肿瘤相鉴别,生物学行为属WHOⅡ/Ⅲ级,术后复发率高且易转移。
关键词
脑膜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
病理诊断
临床病理
Keywords
hemangiopericytoma
meningeal tumours
diagnosis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分类号
R739.4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夏燕
吴玲玲
封扬
吴礼高
机构
安徽
省
宿州市立医院
病理科
蚌埠医学院
病理
学教研室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5例BPOP进行HE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5例BPOP患者发病年龄17~48岁,无性别差异,均感觉肿痛不适就诊,病变位于四肢长、短管状骨。X线示宽基底的边界清晰的高密度肿块,起源骨膜下完整的骨皮质,病变部位与附着骨的骨髓腔亦不相通,其中1例伴附骨的骨皮质轻度破坏。镜下见主要由软骨、骨和纤维组织无规则排列而成,轻度异型的软骨细胞可伴大部分钙化软骨,即多形性骨小梁中的“蓝骨”;骨小梁周围被覆无异型的骨母细胞,骨小梁间有大量的血管、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BPO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骨软骨瘤样病变,术后高复发性,无转移,恶变罕见,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诊断,易误诊,需与骨旁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化性肌炎等鉴别。
关键词
骨肿瘤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
Nora病
骨软骨瘤
Keywords
bone neoplasm
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
Nora' s lesion
osteochondroma
分类号
R738.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DSG3、MAC387及p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封扬
余波
王璇
吴楠
陆珍凤
吴波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
医院
病理科
安徽
省
宿州市立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89-993,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DSG3、MAC387及p4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另收集12例膀胱鳞状细胞癌和15例普通膀胱尿路上皮癌作为对照分析。结果 DSG3、MAC387及p4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分别为15例(83%)、17例(94%)和17例(94%),在膀胱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别为11例(92%)、12例(100%)和12例(100%),在普通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分别为2例(13%)、4例(27%)和12例(80%)。结论 DSG3和MAC387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
尿路上皮肿瘤
鳞状分化
DSG3
MAC387
P40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urothelial neoplasm
squamous differentiation
DSG3
MAC387
p40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37.1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29例临床病理分析
陈远钦
吴玲玲
张锦
石群立
周晓军
马恒辉
马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夏燕
吴玲玲
封扬
吴礼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DSG3、MAC387及p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封扬
余波
王璇
吴楠
陆珍凤
吴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